陕西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陕西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敎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4020220000188
专题名称:
敎諭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20000001/005
起始页:
012.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教谕,学官名。宋京师小学和武学中设。元、明、清县学均置,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而嘱托则是约聘教员。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府学训导以及县学教谕、训导、嘱托,多为举人、贡生出身,由藩司指派。学官与诉讼无关,以“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自命。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袁可立)祖锦,韩城教谕。” 儒学教谕是县学的教授,相当于教委主任,有时是县学校长。“儒学”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始于两汉,兴于隋唐,盛于元明清,是中国古代社会官学的基本形式。授课以孔孟学说为主,所以称为“儒学”,分府、厅、州、县四级,供生员读书,多系官办。 教谕是学官名。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学官名。宋代于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