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图书馆
曲靖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曲靖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为人上宰相书一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白氏长庆集 第九册》
古籍
唯一号:
260720020210001953
颗粒名称:
为人上宰相书一首
分类号:
I262.42
页数:
26
摘要:
《为人上宰相书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诗。
关键词:
白居易
散文
唐代
内容
二月十九日某官某乙谨拜手奉书献于相公执事书曰古人云以水投石至难也某以为未甚难也以卑千尊以贱合贵斯为难矣何者夫尊贵人之心坚也强也不转也甚于石焉卑贱人之心柔也弱也自下也甚于水焉则其合之难也岂不甚于水投石哉然则自古及今往往有合者又何哉此荩以心遇心以道济道故也苟心相见道相通则水反为石石反为水则其合之易也又甚乎以石投水焉何者石之投水也犹触之有声受之有波心道之相得也则贵者不知其贵也贱者不知其贱也当其冥同訢合之际但吻然而已矣其合之易也岂不甚于石投水哉噫厥道废坠不行于代久矣故贵者自贵耳贱者自贱耳维同心同道不求相合也今某之心与相公之心愚智不侔也今某之道与相公之道大小不伦也矧又尊卑贵贱之势相悬如石焉如水焉而欲强至难为至易无乃不可乎然则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抑有由伏以相公方今佐裁成之道当具瞻之初窃希变天下水石之心自相公始也通天下贵贱之道自某始也不然者夫豈不自知其狂进妄动哉伏望少留听而毕辞焉幸甚幸甚某伏观先皇帝之知遇相公也虽古君臣道合者无以加也然竟不与大位不授大权不尽行相公之道者何哉识者以为先皇父子孝慈之间亦古未有也荩先皇所以辄以知人之明用贤之功致理之德以留赐今上也亦犹太宗黜李勣而使高宗宠用之也今上在谅阴而特用也相公自郎官而特拜也推此二者有以见识者之言信矣斯则先皇知遇之恩贻燕之念今上速用之旨倚赖之诚相公宠擢之荣托寄之重自国朝以来三者兼之甚鲜矣故某窃惟相公自拜命以来八九日得食不暇饱寝不暇安行则〓然居则惕然思所以答先皇之知副今上之用允天下之望哉某窃以为必然矣况今主上肇抚苍生初嗣洪业虽物不改旧而令宜布新是以百辟倾心慺慺然以待主上之政也万姓注目专专然以望主上之令也四夷侧耳禺禺然以听主上之风也岂直若此而已哉荩待其政者勤惰邪正系其中焉望其令者忧喜亲疏生其中焉听其风者畏侮动静出其中焉而将来理乱之根安危之源尽在于三者之中矣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于师焉曰天子之耳待宰相之耳而后聪也天子之目待宰相之目而后明也天子之心识待宰相之心识而后圣神也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后聪也宰相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后明也宰相之心识待天下之心识而后启发圣神也然则下取在下耳目心识上以为天子聪明神圣者此宰相之本职也而为匡辅缉熙宣和之道也若宰相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朝廷得失岂尽知见乎必不尽也而况于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聪明乎必未也而况于上以为天子聪明圣神乎然则天下聪明心识取之岂无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与不知行与不行耳噫自开元以来斯道浸衰鲜能行者自贞元以来斯道浸微鲜能知者岂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将背古道而驰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颠为心今则敏行逊言全身远害而已矣古者宰相取天下耳目心识为用今则专任其两耳两目一心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为务今则不接实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开爲名今则鏁其门第而已矣致使天下之聦明尽委弃于草木中焉天下之心识尽沈没于泥土间焉则天下聪明心识万分之中宰相何尝取得其一分哉是故宠益崇而谤益厚岁弥久而愧弥深至乃上负主恩下敛人怨行止寝食自有慙色者夫岂非不得天下聪明心识之所致耶然则为宰相者得不思易其辙乎是以聪明损于上则正直销于下畏忌愼黙之道长公议忠谠之路塞朝无敢言之士庭无执咎之臣自国及家寖以成弊故父训其子曰无介直以立仇敌兄教其弟曰无方正以贾悔尤先逹者用以养身后进者资而取仕日引月长炽然成风识者腹非而不言愚者心兢而是效至使天下有目者如瞽也有耳者如聋也有口者舍锋刄也如此则上之得失下之利病虽欲匡救何由知之嗟乎自古以来斯道之弊恐未甚于今日也然则为宰相者得不思变其风乎是以愼忌积于中则政事废于表因循苟且之心作强毅久大之性亏反谓率职而举者不逹于时宜当官而行者不通于事变故殿最之书虽具而不实黜陟之法虽备而不行欲望恶者惩善者劝或恐难矣古之善为宰相者岂尽得而用之乎岂尽知不肖而去之乎葢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刬邪为正削觚为圎能使善之必迁不谓善之尽有能使恶之必改不谓恶之尽无成此功者无他惩劝之所致耳然则为宰相者得不思提其纲使羣目皆自张乎是以惩劝息于此则贤能乏于彼故岳镇阙而不知所取台省空而不知所求今则尚书六司之官暨于百执事者大凡要剧者多虚其位闲散者咸备其官或曰所以难其人重其禄也嗟乎徒知难其人而阙之不知邦政日归于下吏也徒知重其禄而爱之不知稍食日费于冗贠也损益利害岂不明哉古之善为宰相者虚其懐直其气苟有举一言者必从而索之苟有荐一善者必随而用之然后明察否臧精考真伪得人者行进贤之赏谬举者坐不当之辜自然审轮辕以相求谨闗梁以相保故才无乏用国无废官岂可疑所举之未精而反失其善重所任而不苟而反废其官与其废官宁其虚授与其失善宁其谬升但在乎明覈是非必行赏罚则谬升虚授当自辨焉然则为宰相者得不思振其领使众毛皆举乎是以庶政阙于内则庶事斁于外至使天下之户口日耗天下之士马日滋游手于道途市井者不知归托足于军籍释流者不知反计数之吏日进聚敛之法日兴田畴不辟而麦禾之赋日增桑麻不加而布帛之价日贱吏部则士人多而官贠少奸滥日生诸使则课利少而羡余多侵削日甚举一知十可胜言哉况今方域未甚安邉陲未甚静水旱之灾不戒兵戎之动无期然则为宰相者得不圗将来之安补既往之败乎若相公用天下之目观而救之夫岂无最逺之见乎用天下之心图而济之夫岂无最长之策乎策之最长者见之最逺者在相公鉴而取之诚而行之而已取之也行之也今其时乎为时之用大矣哉古者圣贤有其才无其位不能行其道也有其才有其位无其时亦不能行其道也必待有其才有其位有其时然后能行其道焉某窃见相公曩时制策对中论风化浇淳之源明天人交感之道陈兵灾救疗之术可谓有其才矣又伏见今月十一日制词云其代予言允属良弼必能形四方之风成天下之务可谓有其时矣今相公有其才有其位有其时则行道由已而由道乎哉某又闻一往而不可追者时也故圣贤甚惜焉方今拭天下之目以观主上之作为也侧天下之耳以听相公之举措也如此则相公出一言不终日而必闻于朝野主上发一令不浃辰而必逹于华夷葢主上辑百辟和万姓服四夷之时在于此时矣相公充人望代天工报国之恩正在于今日矣或者曰君臣之道至大也可以渐合不可以速合也天下之化至大也可以渐行不可以速行也贤人之事业至大也行之可以枉尺而直寻也某以为殆不然矣夫时之变事之宜其间不容息也先之太过后之则不及故时未至圣贤不进而求时既来圣贤不退而让葢得之则不啻乎事半而功倍也失之则不啻乎事倍而功半也嗟乎或者徒知渐合其道而不知啓沃之时失于渐中矣徒知渐行其化而不知燮理之时失于渐中矣徒知枉尺而直寻而不知易失于时则难生于渐中虽枉防不能直尺矣近者宰相道不行化不成事业不光明率由乎有志于渐矣请以前事明之某尝闻太宗顾谓羣臣曰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能胜残去杀当今大乱之后将求致理宁可造次而望乎魏文贞曰不然夫乱后易理犹饥人易食也若圣哲施化人应如响期月而可信不为难三年成功犹谓其晚太宗深纳其言时封徳彛軰共非之曰不可三代以后人渐浇讹皆欲理而不能岂能理而不欲魏徴书生不识时务信其虚説必乱国家于是太宗卒从文贞之言力行不倦三数年间天下大安戎狄内附太宗曰惜哉不得使封徳彛见之斯则得其时行其道不取于渐之明効也况今日之天下岂弊于武徳之天下乎相公之事业岂后于文贞之事业乎在于疾行而已矣所以主上践祚未及十日而宠命加于相公者惜国家之时也相公受命未及十日而某献于执事者惜相公之时也夫欲行大道树大功贵其速也葢明年不如今年明日不如今日矣故孔子曰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此言时之难得而易失也伏惟相公惜其时之易也而不失焉虑其渐之难也而不取焉抑又闻济时者道也行道者权也扶权者宠也故得其位不可一日无其权得其权不可一日无其宠然则取权有术也求宠有方也葢竭其力以举职而权必自归忘其身以狥公而宠必自至权归宠至然后能行其道焉伏惟相公详之而不忽也抑又闻不弃死马之骨者然后良骥可得也不弃狂夫之言者然后嘉谟可闻也苟某管见之中有可取者俯而取之苟蒭言之中有可采者俛而采之则知之者必曰至如某之见犹且不弃况愈于某之徒欤则天下通情逹识之士得不比肩而至乎闻之者必曰如某之言犹且不弃况愈于某之徒欤则天下謇谔敢言之士得不继踵而来乎伏惟相公试垂意焉则天下之士幸甚某游长安仅十年矣足不践相公之门目不识相公之面名不闻相公之耳相公视某何为者哉岂非介者耶狷者耶今一旦卒然以数千言尘黩执事者又何为哉实不自揆欲以区区之闻见禆相公聪明万分之一分也又欲以济天下顦顇之人死命万分之一分也相公以为如何
知识出处
《白氏长庆集 第九册》
白氏长庆集第九册共四卷,一百五十五页,共三十七首散文,其中包含故贤妃京兆韦氏墓志铭、故会王墓志铭、 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维阳掾大原王府君墓志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白居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