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2072
颗粒名称: 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
分类号: E277
页数: 5
页码: 204-208
摘要: 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系隶属于西双版纳州公安边防支队领导的现役部队,编制为副团级单位,大队部位于景洪市江北市区,下辖8个基层单位,辖区边界线长119.02千米,辖区面积1619.34平方千米,辖区人口8.88万人。主要担负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开展出入境边防检查,打击边境地区走私、偷渡、贩枪贩毒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等公安边防任务。
关键词: 军事机构 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

内容

【概述】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系隶属于西双版纳州公安边防支队领导的现役部队,编制为副团级单位,大队部位于景洪市江北市区,下辖8个基层单位,辖区边界线长119.02千米,辖区面积1619.34平方千米,辖区人口8.88万人。主要担负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开展出入境边防检查,打击边境地区走私、偷渡、贩枪贩毒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等公安边防任务。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在上级党委、中共景洪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支队党委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为着力点,不断巩固和深化爱民固边战略、禁毒人民战争成果,把部队管理教育、"爱民固边”战略、"三基"工程建设和"奥运安保”、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稳定等公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边境管控,以实际行动构筑辖区奥运安全屏障,为创建平安和谐景洪作出新贡献。
  2008年7月22日,州委书记江普生等领导到基层视察(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2008年10月1日,整装待发(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组织建设】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根据年初人员调整情况,健全支部领导班子。及时对党、团组织进行改(补)选,健全党团组织。大队党委以规范"七项制度”的落实为重点,引导基层支部自觉落实各项制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积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带领广大青年投身到爱民固边战略中,充分发挥党委的助手作用。改(补)选党支部委员11名,发展党员10名,发展团员14名。加强团结,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党委班子以大局为重,始终把加强班子团结作为党委工作的大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副书记间,书记与委员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核心作用明显,作风扎实,贯彻上级指示、命令态度坚决,营造出真心诚意讲团结、专心实意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风气。着力提高班子"三个能力"。党委成员明确方向、明确任务,带头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着力提高班子成员分析判断、运筹谋划、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官兵,把广大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全面推进爱民固边战略和"三基"工程建设,促进部队全面发展。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30余次,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126次,开展党组织生活484次,进行党课教育122次。抓好班子团结,建设和谐班子。班子成员经常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工作上互相支持,学2008年8月2日,奥运安保演练(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2008年10月1日,查缉毒品(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营造和谐气氛,凝聚力量抓大事、谋全局、求发展。切实为基层官兵办实事,为部队建设谋发展。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经费38.5万余元,补助基层33万余元,进一步加强内务建设,缓解办案经费不足和基层警备设施落后的困难。
  【政治教育】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认真贯彻落实部局、总队、支队三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采取集中授课、课堂记录、传阅资料、交流学习、网络教育、出板报、课后讨论和补课的方法,切实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抓好各项教育内容的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管理教育整训、"高举伟大旗帜,履行边防使命”主题教育、"条令学习月"活动、"树正气、刹歪风、促和谐”专题教育和纪律作风整顿教育、党的十七大精神、"四个教育”、保密教育等专题教育。突出学习掌握十七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围绕爱民固边战略、禁毒人民战争及奥运安保等中心工作,创新学习教育方法,营造氛围,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全年开展政治教育共计3541课时,开展讨论154课时,撰写心得体会文章614篇,出专题黑板报共204期。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把现有官兵按文化层次、年龄、工作职责、性格特点分别编到"三互"活动小组,积极做好个别人的思想开导和转化工作,共开展谈心交心活动195次,对官兵思想摸底调查4次,使广大官兵树立以部队为家的思想,帮助官兵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尊重和激发广大官兵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官兵的教育引导,把广大官兵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把部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一起,推动工作发展,促进官兵和谐、警营和谐。每月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以落实"五条禁令”保密教育和收看《你永不可逾越》为契机,扎实做好反腐倡廉和预防犯罪工作,军政主官坚持为官兵上廉政党课,打牢官兵思想政治基础。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促进部队建设。选派2名干部参加总队新闻报道业务培训班。在国家、省、州市等各类媒体上稿101篇,内部网络上稿150余篇,被公安机关采用工作简报12篇,向市公安局报送各类信息65条。
  【奥运安保】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健全组织,完善处突预案、加强边境管控,开展军警民联动。结合实际,及时研究制定《景洪大队奥运安保实施方案》,细化工作预案,成立以大队领导为组长,各基层单位行政主官为成员的奥运安保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保证对奥运安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对辖区出租房、行业场所、重点单位和部位加强治安防控,进行"拉网式"排查,完成辖区宾馆“旅馆业治安管理系统”的安装工作,上网比对外来流动人口1.2万余人次。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调处各类民事纠纷201起,排查出胶林地等纠纷12起,并协助政府妥善解决。督促重点要害部位安保措施的落实。对辖区重点单位、涉爆单位、娱乐行业场所适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事故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出动警力2754人次,清查流动人口1/万余人次,检查出租房屋1420间次、宾馆旅社181家次,检查涉爆单位96家次,有效维护辖区的安全稳定,为北京奥运会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扎实开展禁毒查缉工作。根据支队统一安排,认真开展缉毒专项行动和"秋季扫毒”行动,大队抽调40人,成立成建制公开查缉分队1个,流动查缉分队1个,分别由大队主官担任分队长,在嘎洒收费站、大开河等路段开展公开查缉,共派出查缉小组74组1480人次,检查车辆3800余辆次,人员10万余人次。共查获毒品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缴获毒品总数达42949.6克(其中甲基苯丙胺41336.6克,海洛因1613克),开展"军警民联合扫毒"行动3次,收戒吸毒人员55名,查获偷越国边境案件1起,截获朝鲜籍违法人员10人,并顺利遣返。结合《禁毒法》的实施,以"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组织民警深入村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教育205次,组织毒品实物展2次,深入村寨、学校播放禁毒教育影片2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5万余人次。
  2008年10月5日,查获毒品(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2008年10月10,文明执勤(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爱民固边】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采取四个措施稳步推进"爱民固边模范村”建设工作。建立模范村、模范通道,采取四个措施,扎实推进模范村建设,实现"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长期上访问题、无恶性案件、无失学儿童”的"四无"目标。以警务室工作为平台,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模范村的创建力度。以解决群众困难为目标,加大扶贫帮困力度。以群防组织为依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3月,共出动警力82人次帮助模范村种植树木180余株,清理垃圾2吨,清理污水渠150余米,并在模范村"爱民路"安上"爱民路灯”38盏。为模范村的1名残疾人、3名孤寡老人争取到低保名额并为其办理相关手续,5月,这批困难人员已经领到国家社会保障金。为确保关爱困难儿童工作取得实效,真正成为边防部队参与和谐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品牌,建立关爱困难儿童工程信息档案。积极向驻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为困难儿童的家庭落实低保问题。民警为困难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辅导、定期走访、跟踪落实。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爱民固边”战略和"三基”工作开展情况,争取更大支持。景洪大队向地方党委政府、公安机关、辖区群众汇报工作116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0条,得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搞好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实现公安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辖区设有警务室8个,统一悬挂门牌标识,每个警务室内悬挂"边防派出所警务室工作制度”、"边防派出所警务室民警职责”。配备生活设施,每个警务室完善11种工作台账,责任区民警每月下警务室工作不少于12天,全年责任区民警下警务区工作累计1100余天。深化"爱民固边”战略,加大回访力度,增进警民感情。以"爱民固边"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部队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各种抢险救灾活动。共出动警力220余人次,参加抗洪抢险和各类救灾4次,安全转移群众1500余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为四川"5•12"地震灾区捐款共计2903元人民币、困难互助基金捐款1.25万元人民币,缴纳特殊党费9万余元人民币;对辖区常住人口和"四必到"人员进行回访,共出动警力400余组1800余人次,动用车辆500余台次,发放警民联系卡1675份,其中警务区警官回访常住人口1.3万户4.05万人次,熟悉重点年龄段人口14746人;推进民警担任村官工作的落实,责任区28名民警分别担任辖区村委会治保副主任和党总支委员,积极为村寨建设出谋划策。共建立拥政爱民服务组织2个,设挂钩扶贫点1个,派出6名官兵军训学生1026人。
  [出入境管理】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规范出入境边防管理,提升边防服务质量。严格执行《边民出入境检查工作规范》、《边境口岸勤务工作实施细则》和《云南省边境地区公安边防管理规定》,杜绝执勤事故的发生。共检查出人境人员13.2万人次,出入境车辆&18万辆次。二线公安检查站共检查出入边境管理区车辆11986辆(进6043辆,出5943辆),验证3.52万人次(进1.88万人次,出1.65万人次)。
  [派出所建设】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坚持依法办案、服务群众,确保辖区治安稳定。坚持执法人性化、惩戒与感化教育并重,6月,勐龙边防派出所对一违法男子进行依法处理的同时帮助追回4000余元工资,以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温暖、感化违法人员的心。进行警务机制试点改革,优化警力配置,2008年11月22日,看望英雄母亲(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2008年7月18日,官兵参加抗洪抢险(市公安边防大队提供)
  推进派出所执法办案工作的整体发展。将派出所原案件侦查队警力合理分配到警务区参加社区工作、指导社区民警办理案件,努力实现"全警参与社区工作、派出所人人能办案、人人会走访、人人会做群众工作和化解矛盾、人人了解情况"的工作目标,通过整合警力资源实现警力下沉,从民警被动开展工作转化为主动获取线索,使派出所真正成为集合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的综合战斗实体。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强化业务培训。以公安机关"三考”为契机,民警苦练基本功打牢执法根基,确定每周一天为官兵法律学习日,由办案经验丰富和法律知识掌握相对全面的官兵为大家授课,不断提高官兵的执法能力和为民执法水平,形成"人人重执法、人人争学法"的良好氛围,全面增强民警法律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设立兼职法制员,加强法制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法制工作监督职能,认真对单位执法工作进行检查。1~10月,有效接处警490起,受理刑事案件74起,受理治安案件137起,查处135起,查处违法人员186人,调处各类纠纷287起,救助群众600余人次,协助勐龙公安所查破刑事案件31起、协助抓获网上逃犯3人。同比,辖区各类案件发案率均有所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三基"工程建设]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完善警务室建设,按照公安机关"7+1”要求对派出警务室外观标识和警务室台账进行统一规范,并以此为平台,社区民警积极深入辖区开展各项基础调查和法律宣传及服务群众工作,并继续推进互派民警挂职工作,共派出3名干警到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交流学习。建立责任区警官办案制度,责任区警官必须参与办理本责任区发生的案件。加强计算机管理,杜绝"一机两用",通过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活动,认真查找各类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8月,以支队统一开展的保密大检查活动为契机,清理公用计算机硬盘和电子产品,从大队开始统一购买移动硬盘、U盘配发到各办公室和相关责任人,明确使用范围和用途,规范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无泄密事件发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认真组织官兵学习文化知识和警地两用人才培训,支持官兵参加各类法律和业务知识培训。有10名干部参加大学本科函授,2名干部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在警营内营造良好学习风气。贯彻落实《内务规定》,推动部队正规化建设。严格按照《公安边防部队内务规定》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规范警容风纪和内务设置,时刻保持警容严整、宿舍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根据支队统一安排,全大队自筹资金17万余元,统一更换办公、学习桌椅、食堂桌椅,粉刷房屋墙体,更换窗帘等设施,曼栋站还修建灯光球场和生态营区大门,使官兵办公、生活、学习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部队面貌焕然一新。
  【"两防"工作]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充分发挥"三互”活动和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内部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有效防范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实现"人员不出问题,单位不发生案件和重大行政责任事故”的目标。在人员管理上,严格遵照条令、条例、禁令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请销假、查铺查哨、外出跟踪管理制度。加强重点单位的管理和人员的教育。勐龙油库是大队的"小远散”单位,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单位,首先在选人上大队党委严格把关,把责任心强、自我要求严格的干部和战士选派到油库工作。其次是加强对油库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打牢安全基础。第三是加强对油库工作的监督和巡视,大队定期不定期地派出工作组到油库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工作督导,查缺补漏,确保安全。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使用管理,严格控制车辆的使用审批,严禁公车私用和无审批用车,驾驶员严格按照"七条禁令”和操作规程驾驶车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在武器弹药的管理上严格按照军械室管理规定,认真落实"三人三锁"和"七项制度”,加强武器装备的维护和保养,各单位主官督促军械管理员每天对军械室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周擦拭一次武器装备,确保装备状况良好,表、本、簿登记制度落实。
  【后勤正规化建设】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规范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武警委员会作用。严格执行部局《财务管理办法》,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后勤管理规定》,使后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保障有力。严格落实财务制度,实行后勤主管双人联签制度,武警委员会定期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报账员进行教育和财务审计,做到收支平衡,账目清楚,杜绝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等财务工作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认真落实伙食管理制度,科学调剂伙食,坚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的经费使用原则,严格预算、先急后缓、保障重点、量力而行。完成景哈边防派出所营房建设用地的征地、勐察和营房建设规划工作。对大队部、油库以及各基层单位营区进行美化和绿化,改善官兵生活环境。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提高官兵的生活水平。新建军人服务社1个,对外卫生室1个,酿酒房1个,获利L67万余元;种菜9.4亩,产蔬菜5926千克,获利1.3万余元;种植香蕉4500棵,获利1.78万元;种植橡胶苗2万株,种植木瓜树300棵;养猪133头,存栏生猪54头,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养鸡、鸭、鹅2.23万只,存栏6881只;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养鱼8000尾,价值6400元。
  [军事训练]2008年,景洪市公安边防大队认真贯彻执行部队训练大纲,树立训练为部队管理、为边防执法执勤工作服务的思想,坚持分类指导原则,认真抓好训练工作。根据新时期执法执勤任务的需要,以"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为指导,在部队中掀起训练热潮,提高全体官兵的业务素质、军事素质和工作能力。全大队共进行军事训练1498个训练日,其中队列训练194个训练日,擒敌训练294个训练日,器械训练244个训练日,射击训练86个训练日,战术训练93个训练日,体能训练400个训练日,边防勤务训练187个训练日。
  (夏海波)

知识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景洪年鉴 2009》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景洪年鉴》是景洪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史志办公室承办的综合性大型信息资料年刊。《景洪年鉴(2009)》主要记述2008年景洪市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介绍各行业的新成绩、新变化和新发展。本刊设有特载、专文、大事记、概况、政治、群团、军事、法制、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农林水电、农垦、工交邮电、城建环保、商贸旅游、外事口岸管理、教育科技、文卫体、社会生活、人物、史志特刊、史海钩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刊、景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刊、附录等26个部类。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海波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