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五定一奖”是“倒退”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3858
颗粒名称: 实行“五定一奖”是“倒退”吗
分类号: F304.8
摘要: “五定一奖”是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一种形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劳动报酬 五定一奖

内容

“五定一奖”是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一种形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是,有些同志担心这样搞方向对不对?是不是倒退了?我们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要看它的实质。表面看起来,过去一个生产大队大家在一块干活,现在实行"五定一奖"分组作业,是由大变小了。但是所有制并没有变,还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只是劳动管理的方式变了。
  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在极左路线干扰破坏下,一些地方人为地搞并队"、升级、穷过渡,于是,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了一种错觉,好象核算单位和劳动组织形式越大越好。有的同志认为大规模、大兵团才是大方向",才是社会主义,哪怕是大锅饭、大呼隆,只要大就好,小呢,小规模,作业小组,就被认为是小农经济 ,是倒退了。
  其实,人民公社劳动管理方式的大和小,并不决定所有制的性质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地方大,各地农村生产发展不平衡,劳动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 。
  劳动管理方式的大小,都应以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前提。拿五定一奖分组作业来说,作为基本的劳动组织形式,它同生产队比较起来,确实小了。但是,由于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同很多地方的经济水平和干部管理水平是相适应的,所以社员的积极性就高,生产就发展得快。据四川、江西、山东等省一些生产队推行这种计酬办法看,可以提高工效百分之三十到五十。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地方不仅社员个人收入增多了,集体经济也壮大了,这分明是前进了,怎么能说是倒退了呢!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