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唯一号: 260431020230000042
机构名称: 保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文件路径: 2604/01/object/PDF/2604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B00076_00.pdf

机构描述

“十五”期间,保山市烟草系统坚持“双控两提高”的政策,切实抓好烤烟生产科技措施的落实,努力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和烟叶质量;加强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加大专卖管理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了企业“扭亏解困”和“脱困增效”的奋斗目标。“十五”期间,全市累计种植烤烟129.49万亩,收购烤烟152083.37千克,销售卷烟32.07万箱,累计实现税利13.32亿元,税收总额达7.45亿元,到“十五”末,全市烟草系统有固定资产净值37498万元,资产负债率67.64%。保山烟草产业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企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市委、市政府坚定了把烤烟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支柱地位不动摇的思想,始终把烤烟生产作为一项不能丢也丢不起的产业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以“科技兴烟”为重点,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分片挂钩,以建立健全烤烟生产考核奖惩措施为基础,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引导烟农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由“原来的要我种”转变为“我要种”,全市上下真正形成了抓支柱产业的良好氛围。市、县(区)烟草公司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站在发展大农业的高度建立完成了《保山市烤烟轮作规划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保山80万亩的基本烟田规划。并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投入,将基层站、烤房、烟水设施等基础设施纳入规划进行建设。在烟水配套设施建设中,投入各种补贴资金5278.5万元,建成小水窖19967口、小水池2333个,新挖修复完善排灌渠道76条、99.09千米,管网73.18千米,灌桩工程1件,设置灌桩426棵。烟水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烤烟综合生产能力和烟农的抗风险能力,在2005年全市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烤烟生产的管理与技术落实工作中,以突出“控量、提质、挖潜、增效”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行“两个申请一个合同”制度,统一制订全市烤烟生产技术方案,并培训聘用烤烟技术辅导员760人,狠抓科技措施和生产技术的落实,实现了漂浮育苗、预整地、平衡施肥、揭膜培土“4个100%”。由于科技措施到位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保山烟叶质量稳步提高,与2001年相比,2005年收购上等烟等级合格率、综合等级合格率分别提高了25.07、16.05个百分点,使保山烟叶在省内外逐步建立起较好的声誉。2005年取得了省优质烟示范全省第二名、国家局部分替代进口项目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获得了多家烟厂的认可与好评,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经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于2005年全面启动了“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系统工程,顺利实现卷烟销售模式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使卷烟入网销售率达到了100%,电话订货率达到100%,电话订货成功率达98%以上,电子结算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三个满意”。“十五”期间,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专卖管理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紧紧围绕“两烟”生产经营中心,按照“一线堵、二线查、三线管”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各项打假打私专项行动,共查办案件1670起,其中假烟案件115起,走私案件964起,非烟案件591起,罚没卷烟4856.66万支,捣毁大、中型制假窝点各1个;查获MK-8卷烟机1台,新中国卷烟机1台,YJ23接嘴机1台,假冒商标31.7万张,狠狠打击了涉烟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堵塞卷烟体外循环渠道,较好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十五”期间,全市专卖行政执法队伍从不足100人发展到280余人,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的中坚力量,为“两烟”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发挥了较好的保障作用。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