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8230
颗粒名称: 卫生
分类号: R199
页数: 15
页码: 238-2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保山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站)419个,实有病床4834张,人员61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25人;其他技术人员211人、管理人员101人、工勤人员526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2103人,执业助理医师505人,注册护士1595人,药剂人员206人,检验人员177人,其他739人。卫生部门所属卫生机构119个,实有床位4152张,人员48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189人,其他技术人员245人、管理人员41人、工勤人员362人。在卫生人员中,有执业医师1699人,执业助理医师391人,注册护士1353人,药剂人员187人,检验人员148人,其他411人。
关键词: 保山市 卫生工作

内容

综述
  2008年,保山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站)419个,实有病床4834张,人员61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25人;其他技术人员211人、管理人员101人、工勤人员526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2103人,执业助理医师505人,注册护士1595人,药剂人员206人,检验人员177人,其他739人。卫生部门所属卫生机构119个,实有床位4152张,人员48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189人,其他技术人员245人、管理人员41人、工勤人员362人。在卫生人员中,有执业医师1699人,执业助理医师391人,注册护士1353人,药剂人员187人,检验人员148人,其他411人。
  市直卫生单位招聘卫生专业人员 ①2008年,保山首次到昆明医学院招聘卫生特殊专业16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研究生学历4人。所招聘的16人中,市人民医院麻醉专业2人,医学影像3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和护理各2人,传染、预防医学、卫生法规、中医、中药各1人;市第三人民医院男护理2人;市中医医院医学影像1人。②组织完成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共报名89人,通过笔试、面试招聘47人。其中市人民医院27人、市中医院6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9人、市第三人民医院1人、市疾控中心3人、市妇幼保健院1人。全年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共招聘专业技术人员63人。
  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申报卫生高职 组织完成全市2008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中、初级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审定、考试等工作。共受理报名933人,通过云南省卫生厅审核参加考试897人,其中中职339人、初级(师)193人、初级(士)365人。考试通过国家级合格339人,省级合格41人。年内:①增加了一次2008年护理和助产专业毕业生参加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受理报名140人,通过省卫生厅审核,参加考试139人。②组织了2008年度全市卫生系列申报高职受理工作。全市共受理80人,其中正高8人、副高72人。经市人事局、市卫生局资格审查全部符合申报条件。6月30日,进行“三专”考核不合格1人,经保山市卫生技术高推委推荐评审通过74人,并上报省卫生厅高评委,高评委通过44人(正高4人,副高40人),未通过30人。通过率59.5%。
  医师资格考试 2008年,保山市有2193人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实际参加实践技能考试2025人,合格率67.75%;实际参加全国医学综合笔试考试1371人,合格率17.5%。全市还组织了住院医师考试,其中西医第一阶段65人次,第二阶段49人次;中医第一阶段7人次,第二阶段5人次。完成了医学美容主诊医师考试相关工作。
  保山市卫生监督救援队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灾害,地震发生后,保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向云南省卫生厅争取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经省卫生厅同意,全市6个卫生监督所中有100多名卫生监督员踊跃报名参加,经挑选出10名专业技术性强、富有实战经验、身体好的卫生监督员组成保山卫生监督救援工作队。5月19日,救援人员出发,22日到达四川重灾区绵竹市。在富新镇、绵远镇10个行政村2个社区以及1个5500余人的灾民安置点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卫生监督工作。救援队在灾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王勇任支部书记。在抗震救灾期间,保山卫生监督救援队共出动卫生监督车44辆次,卫生监督员220人次,检查灾民安置点24个次,居民户1335户次,涉及居民76669人次,检查医疗机构82家次、食品经营户325户次、生活饮用水395户次,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50份,提出卫生监督意见100多条。队员高春永经中共云南省卫生厅党组织特批,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25日,卫生监督救援队回到保山。
  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筛查和救治 8月,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而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件发生后,保山市将患儿筛查和医疗救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工作情况,专项督查各县(区)、乡(镇)开展工作的情况,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确定市、县(区)人民医院为集中收治本辖区患儿的定点医院。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筛查婴幼儿9555人,确诊患儿45人,累计住院9人,已全部出院。
  国际护士节文艺汇演 5月6日,市卫生局在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市直卫生系统“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主题的迎奥运、庆“五一二”国际护士节文艺演出。市直8家卫生单位的14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节目进行了演出。之后,向省卫生厅推荐了3个优秀节目,参加全省卫生系统文艺汇演。保山市卫生局获全省卫生系统文艺汇演优秀组织奖,《新生》、《响亮的节拍》、《礼仪天使》三个节目获最佳风采奖。
  市直卫生系统党员、职工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四川汶川“五一二”地震发生后,保山市直卫生系统广大党员和职工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去,并为灾区捐款211058.32元。市直卫生单位3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431名党员交纳了“特殊党费”173311元支援灾区。
  推行药品流通制度改革 2008年,保山市认真贯彻云南省政府“宣威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以市为单位的药品网上“集中竞价采购,统一配送”工作。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及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国家特殊规定以外的全部临床用药、检验试剂及一次性耗材均纳入了统一招标采购范围,涵盖了新农合、城镇医保、社区卫生服务用药。全部招标程序于6月20日结束,药品中标3742个品种,与上年医院采购相比,相同品种1389个,平均采购价格下降8.7%,执行零售价格总体下降7.1%。7月1日起,在全省遴选了3家整体实力强、药品品种齐全、服务质量高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进行统一配送。实现了新农合、城镇医保和社区卫生用药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同质同价。10月,根据督查调研各县(区)药品配送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组织实施2008年保山市医疗卫生机构目录外药品集中竞价采购工作。截至10月16日,根据挑选最低价的品种的原则,经专家复核,最终实际成交1066个品种。
  濮存昕在保山无偿献血 2008年6月17日上午,著名演员、“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濮存昕一行受邀走进保山市中心血站,会见了10余名无偿献血累计超过1600毫升的献血者和血站的工作人员,并与大家进行亲切交谈。濮存昕捐献了200毫升血液,并和大家合影签名留念,接受了保山市电视台的专访。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008年,保山市政府成立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保山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明确了市、县(区)两级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1元和2元。市级共补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金30万元。市卫生、市财政、市审计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保山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标准》。全年全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服务站8个,共有床位70张,人员13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7人。
  龙陵县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医疗合作 ①龙陵县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合作创办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人民医院,医院有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开设住院病床60张,固定资产4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医疗设备总值100多万元。2002年10月,龙陵县人民医院与缅方特区政府财政部、开发部合作,共同投资105.42万元,建成果龙药剂公司,生产7个品种的大容量制剂。②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人民医院成立以来,积极为特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宣传健康知识,并按推荐方案为当地适龄儿童实施免疫接种,有效控制了传染病流行,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改变了特区人民“大烟包治百病”的旧观念,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形象。截至2008年9月,累计接诊病人126858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204人次,开展各种大、中、小手术近4000台次,抢救各种中毒病人1000余人次,抢救危重病人近2000人次,年均收入100多万元;实施计划免疫接种4332人次,其他疫苗注射8139人次;开展婚育及妇幼保健知识宣传近6000人次。③2008年,特区人民医院配合特区政府禁毒委开展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禁毒宣传,发放禁毒防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10万余人次,对吸毒人员进行了药物戒治和心理戒治1000余人次,开展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防治及咨询800余人次,减免替代种植“烟民”的医药费20多万元,为缅甸特区推进禁毒防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④合作项目的实施,双方政府代表团多次互访,为双方政府间的友好往来和在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双方“睦邻友好”关系和中国构建和谐世界外交政策的落实。
  农村卫生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保山市实施了2007年、2008年国家和省下达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9项,批准投资5791.6万元。其中国债村卫生室建设项目40个,省级村卫生室建设项目425个,县、乡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34个。市政府继续把建设200个村卫生室列为为民办10件实事的内容,预算安排补助资金200万元。截至2008年12月底,所建项目均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055.05万元。其中: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2865.05万元。全年培训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医师46人,对906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知识培训。配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41台(件),价值236.37万元。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4台(件),价值183.9万元;乡(镇)卫生院27台(件),价值52.47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①参合情况。保山市5县(区)应参合人数2222123人,实际参合2085083人,参合率93.83%。5个县(区)参合情况为:隆阳区应参合农民767776人,实际参合728468人,参合率94.88%;施甸县应参合农民303212人,实际参合262332人,参合率86.52%;腾冲县应参合农民585496人,实际参合556977人,参合率95.13%;龙陵县应参合农民252717人,实际参合230623人,参合率91.26%;昌宁县应参合农民312922人,实际参合306683人,参合率98.01%。②基金筹集情况:施甸、腾冲、龙陵、昌宁4县每人全年中央、省财政各补助40元,个人缴10元,人均合计90元,比上年的人均50元提高了40元。隆阳区每人全年中央、省、市、区财政各补助40元、20元、2元、8元,个人交10元,人均合计80元,比上年的人均40元提高了40元。全市应筹集新农合资金18765.75万元,截至12月底,已到位资金17911.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8130万元,省财政补助6883.4万元,市财政配套补助144万元(补助隆阳区),区财政配套补助582.77万元,参合农民个人交纳2085.08万元(含民政救助和其他救助代交),基本利息收入86.32万元。③基金使用情况。全市已累计补偿参合患者3479250人次(门诊3332743人次、住院109834人次、正常住院分娩13541人次、慢性病23132人次),新农合基金累计支付13655.48万元,占2008年筹资总额的76.24%,扣除风险基金后,基金使用率78.1%。5个县(区)基金支出总额为:隆阳区4843.44万元、施甸1359.72万元、腾冲4070.53万元、龙陵1407.62万元、昌宁1973.50万元。基金使用率分别为(不含风险基金):隆阳86.66%、施甸58.52%、腾冲83.42%、龙陵72.63%、昌宁74.26%。④补偿基金流向情况。门诊补偿总支出3383.25万元,占补偿总额的24.78%。其中门诊乡级补偿493.31万元,村级补偿2889.94万元,分别占门诊补偿资金的14.58%,85.42%;住院补偿总支出9356.55万元,占补偿总额的68.52%,其中住院县级以上补偿2053.32万元、县级补偿4660.64万元、乡级补偿2641.95万元,分别占住院补偿资金的21.94%、49.81%、28.24%;正常住院分娩补偿496.59万元,占补偿总额的3.64%;慢性病补偿支出86.25万元,占补偿总额的0.63%。⑤门诊费用情况。门诊次均费用23.33元,次均补偿8.02元,补偿比34.38%。其中乡级次均费用32.02元,次均补偿8.78元,实际补偿比27.42%;村级次均费用21.98元,次均补偿7.91元,实际补偿比35.99%。⑥住院费用情况。住院次均费用2194.75元,次均补偿851.88元,实际补偿比38.81%。其中县级以上住院次均费用4875.37元,次均补偿1161.31元,实际补偿比23.82%;县级住院次均费用2474.59元,次均补偿1052.06元,实际补偿比42.51%,乡级住院次均费用942.06元,次均补偿552.09元,实际补偿比58.60%。⑦患者流向情况。从门诊病人流向看,15.2%患者选择在卫生院就诊,84.8%患者选择在村卫生室就诊。从住院病人流向看,43.57%的患者选择在卫生院住院,40.33%选择在县级医院住院,16.1%的患者选择在县级以上医院住院。⑧补偿受益情况。全市补偿受益率166.86%。其中门诊受益率159.84%,住院受益率5.28%。⑨工作人员及工作经费情况。2008年,全市共核编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人员编制214人,实际到位188人,其中市合管办编制3人、县(区)合管办编制33人、乡(镇)合管办编制178人。经费支出465.01万元。其中人员费支出291.07万元、工作经费支出164万元。工作经费按参合人数计算达到人均0.79元。⑩2008年方案调整情况。针对全市5县(区)新农合补偿模式不统一的实际,按照省合管办的要求,从2008年7月1日起,原实行门诊家庭账户模式的腾冲、龙陵两县统一调整为门诊统筹模式。至此,全市5县(区)新农合补偿模式全市统一执行门诊统筹加住院按比例报销的补偿模式。
  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 2008年,保山市继续认真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和巡回医疗工作。市人民医院共派出医师10人支援昌宁、龙陵两县人民医院。省第一人民医院派出医师5人支援施甸县人民医院。全年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抽调72人,对4个贫困县的24个贫困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对口支援。
  疾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疫情 2008年,保山市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22种,其中乙类传染病14种、丙类传染病8种。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为5594例(不含HIV感染),年传染病发病率为227.01/10万,较上年下降17.93%。其中乙类传染病4288例,年发病率174.01/10万,较上年下降33.02%,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保山市近10年来传染病发病率控制的最好成绩。丙类传染病1306例,年发病率53.00/10万,较2007年上升2.16倍。传染病报告死亡56例(不含因HIV死亡的48例),死亡率2.27/10万,较上年下降20.69%。病死率1.00%,较上年下降3.37%。死亡病例全为乙类传染病例(艾滋病42例,肺结核12例,疟疾2例)。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例数为:病毒性肝炎1292例,疟疾1141例,肺结核772例,伤寒与副伤寒236例,HIV370例,艾滋病143例,痢疾200例,斑疹伤寒142例,梅毒159例,麻疹132例,流行性腮腺炎101例,猩红热97例,淋病48例,乙脑57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4例,风疹692例,麻风病3例,百日咳9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2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登革热1例,流行性感冒2例,手足口病310例,其他传染病134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12例,尖锐湿疣75例,生殖器疱疹11例,水痘1045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7例,恙虫病102例,结核性胸膜炎72例,其他8例,其他疾病741例。全市无非典型肺炎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发病率上升的病种为:百日咳病(1.97倍)、猩红热(4.53%)、登革热(1/10),流行性感冒(2/0)、风疹(12.45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97倍)、手足口病(7.78倍)等7种。发病下降的病种为(不含HIV感染):艾滋病(-23.37%)、麻疹(-20.21%)、痢疾(-33.91%)、肺结核(-20.11%)、肝炎(-34.38%)、乙脑(-5.82%)、狂犬病(-10/2)、出血热(-0/1)、伤寒与副伤寒(-40.62%)、淋病(-24.47%)、梅毒(-4.47%)、疟疾(-43.64%)、HIV(-0.59%)、流行性腮腺炎(-19.25%)、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4.29%)、麻风病(-25.65%)、斑疹伤寒(-17.19%)等16种。持平一种,即新生儿破伤风(1/1)。发病数在前五位的疾病是:病毒性肝炎(1292例),疟疾(1141例),肺结核(1772例),风疹(692例),手足口病(310例),共报告发病4207例,占发病总数的75.21%。报告传染病死亡数在前三位的是艾滋病(42例),肺结核(12例),疟疾(2例),共报告死亡56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100%。传染病发病数以腾冲县最高,占全市总发病数的34.68%,其次依次为隆阳区和龙陵、施甸、昌宁3县,分别占32.77%、12.89%、9.9%和9.47%。
  鼠疫、霍乱防治 2008年,保山市坚持开展鼠疫“疫情三报”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全年完成动物检菌2651只,昆虫检菌839组,血凝试验666份。认真开展鼠密监测,全市设鼠疫固定监测点10个,室内共放笼36640个,获鼠289只,鼠密为0.79%。其中,黄胸鼠253只,黄胸鼠密为0.69%。室外放夹(笼)35680个,获鼠315只,鼠密度为0.88%。其中黄胸鼠226只,黄胸鼠鼠密度为0.63%。黄胸鼠鼠体蚤监测:共检活鼠2120只,染蚤鼠601只,染蚤率28.35%,获蚤928匹,总蚤指数0.44。进行地面游离蚤监测10个固定点,放置粘蚤纸19850张,获蚤184匹,蚤指数0.009。完成74份鼠疫血清学复检,并对五个县(区)灭鼠杀虫药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督查。2月,申请并开通“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此后,全市均能按时按要求上报信息。7月30日至8月3日,举办鼠疫防治知识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全市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及市直民营医院的5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200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春、秋两季灭鼠和适时灭蚤工作。市疾控中心共下发灭鼠药嗅敌隆成品毒饵950千克,嗅敌隆母液310千克,大功达320千克。春秋两季共计投入毒饵13万千克以上,保证了全市鼠密(室内、室外)保持在1%安全线以下。8月对五县(区)鼠疫监测情况及灭鼠剂使用进行了专项督查。全年全市未发生鼠疫疫情。从1995~2008年,保山市未发生鼠间鼠疫和人间鼠疫疫情。全年全市开展了以霍乱为主的肠道病防治监测工作。共完成各类标本检测1222份,其中腹泻病人标本检测1203份,未检出霍乱弧菌,全市无霍乱疫情发生。截至2008年,全市连续7年无霍乱疫情发生。
  疟疾防治 2008年,保山市报告疟疾1166例,与上年同期相比2064例下降43.51%,其中外源性病例1139例,较上年2005例下降43.19%;内源性病例27例,较上年59例下降54.24%。总发病率4.77/万。死亡1例,死亡率0.86/万。疟疾发病占总报告传染病的20.4%。虫种分布为恶性疟201例,占17.24%;间日疟878例,占75.30%;未分型87例,占7.46%。经积极对内源性疟疾疫点处理,使全市未发生内源性疟疾以村为单位的暴发流行。全年全市共完成发热病人血检73245人份,高危人群调查完成855人份,休止期根治10425例。对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县(区)开展现场督导6次;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的终期评估,腾冲县和龙陵县分别排列全省第一和第二名;隆阳区接受并通过了GFA咨询公司数据审计工作组的审计;龙陵县通过了国家疟疾专家组对疟疾项目执行能力的评估。
  结核病防治 2008年,共登记结核病项目病人730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605例,超额完成病人发现任务。肺结核病人治疗痰菌阴转情况良好,2月末阴转率91.78%,3月末阴转率95.69%。病人治愈率达标,全市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5.95%。较好地完成了肺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筛查治疗任务。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多部门合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项目“五率”完成情况良好,医疗机构结核病人报告率100%,转诊率98.20%,疾控机构追踪到位率92.53%,病人系统管理率93.65%,病人家属筛查率85.98%。
  手足口病疫情 2008年春,安徽等地发生手足口病流行,卫生部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并要求从5月21日起实行“日报告”。保山市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卫生及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制定下发防治方案,做好预测预警,加强工作督导,强化疫情报告和处置,及时进行个案调查。全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10例,未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
  登革热疫情 2008年8月后,云南省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地区相继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1月1日,腾冲县发生了1例缅籍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患者基本情况为:张╳╳,女,18岁,汉族,学生,系缅甸甘拜地文莫社人,就读于缅甸密支那育成中学。患者于2008年10月27日身感不适,该班有50名学生,有相同症状的有4人。10月31日回到家中(缅甸甘拜地文莫社)。11月1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从腾冲县猴桥口岸入境,经口岸检疫人员检疫时发现其发热,体温为38℃,当时检疫人员用登革热诊断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不太明显,检疫人员立即开具就诊方便卡让病人到腾冲县人民医院作进一步诊断。患者人住腾冲县人民医院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体温38.3℃)、头痛、颜面潮红、全身皮肤均有散在性皮疹、肌肉酸痛、结膜充血,有黑便。经腾冲县疾控中心复检,又经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复核,均确诊为登革热病例。这是保山市历史以来发现并报告的首例登革热病例。经治疗,患者痊愈。疫情发生后,腾冲县立即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疾控应急组和医院救治组,培训各级医务人员3136人次,并加强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1.7万余份。同时,市疾控中心对疫情做出快速反应,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消毒灭蚊等措施。卫生部门积极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协调沟通,加强对腾冲、龙陵等重点地区登革热疫情监测工作,共搜索、追踪、排查疫区回归人员3578人,对其医学观察15天。经及时有效处置,腾冲县发生的缅籍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无继发病例发生。
  计划免疫 ①启动实施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按2008年3月11日卫生部等五部委局《关于实施扩大国家计划免疫规划的通知》要求,全国从2008年起免疫规划疫苗由5种(麻疹活疫苗、小儿麻痹疫苗、百白破菌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增加至14种(新增加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接种)。可预防传染病由7种扩大至15种。②保山市按照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培训人员2960人,扩充、更新冷库、冰箱、冰柜、冷藏箱等冷链设备共494台(个),下发接种证3.35万本,建立新台账87套,根据规划疫苗到位情况及时开展扩大免疫规划冷链运转。③基础免疫工作成果得到巩固。以乡(镇)为单位“七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0%以上。④全市开展了2007~2008年第二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接种常住儿童118414人,接种率达97%;接种流动儿童4516人,接种率达98.56%。强化免疫快速评估接种率达96.23%。⑤全市扎实开展了8月龄至14周岁儿童麻疹初始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接种技术组、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组等3个专业组。并下发了《保山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11月4日,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会议,副市长李治刚作了部署,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责任目标书》,市人民政府安排了5万元工作经费。经精心组织实施,全市报告接种499169人次,接种率98.06%。快速评估接种率达到省指标要求。由政府直接部署专项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接种活动,在保山市还是首次。⑥认真开展GAVI项目(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乙肝项目),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组织开展计划免疫综合审评。认真开展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了新生儿破伤风、麻疹、乙型脑炎、流脑和15岁以下人群乙肝新发病例监测。组织开展计划免疫外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26万人份72万针次。全市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年报告AFP病例13例。全市已连续17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连续27年无白喉病例发生。
  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定期召开疫情分析会,分析通报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强化部门信息沟通。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传染病防治情况调查”工作任务,对6149名寄宿制学生进行了传染病体检工作。积极开展学校卫生监测,完成9583名学生的健康体检和评估工作。入园入学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和疫苗查漏补种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和学生因病缺课制度得到逐步强化。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乙肝、风疹等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及时有效处置了“五一二”施甸由旺中心学校57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突发卫生事件 2008年全市共发生公共卫生事件2起,比上年减少了8起,为一般事件。一起是5月13日施甸县由旺小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中毒57人,经救治无死亡。经培养分离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品所致。另一起是11月2日腾冲县发生1例缅甸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此外,3月中旬,在隆阳区板桥镇小学生中发生了风疹病例散发疫情。针对疫情突然增多,且以学生为主,卫生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开展了风疹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学校开展风疹疫苗自愿接种工作。全市共接种风疹疫苗161649人份。
  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 ①继续开展食用碘盐的监测工作。抽检企业批发碘盐99份,合格率100%。完成了居民食用盐抽样监测1442户(份),合格碘盐1408份,碘盐合格率98.46%。完成昌宁县碘盐重点抽样监测300户(份),合格293份,合格率97.67%。对龙陵县和施甸县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抽查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保山市基本维持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认真实施了中央转移支付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排除了腾冲、龙陵、昌宁3县报告的42例疑似克汀病病人。②实施饮水型砷中毒防治项目,开展水砷含量调查。③认真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召开了中央补助麻风病防治项目管理培训暨年度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加强工作督导。对可疑者筛查75人、密切接触者检查193入,新发现麻风病人3例。投资50万元,实施了市疾控中心皮肤康复科(原市麻风病院)国债病员住房建设项目,积极改善麻风病康复病人的生活环境。
  卫生监测、检验及评价 2008年,保山市完成食品、餐(饮)具、水样的采集、检测和报告评价。对94家公共场所从业单位进行了卫生监测,检测及报告评价二次供水样品88份、空气微小气候样品218份、床上用具检品612份。对251家医疗机构使用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灭菌器械、手术室空气、紫外线灯、消毒器械、使用中的消毒液、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卫生用品进行消毒效果抽样监测1960份,合格1813份。对托幼机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及经营单位消毒效果抽样监测591份,合格584份。开展糖厂、医疗机构放射源的防护检测评价,对新建放射工作场所进行了放射防护评价,开展150余人次的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对硅冶炼厂、水电厂等18个工矿企业开展了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对保山烟叶复烤厂开展了职业危害检测评价工作。完成了保山嘉华水泥生产线等企业279名职工上岗前职业体检工作。完成了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体检25654人次,职业卫生体检3456人次。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 ①进一步加强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网络直报覆盖率97.66%,报告及时率98.48%,审核及时率99.61%,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位居全省前列。②启用了传染病暴发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接收预警信息307条,对辖区内的预警信息应答率达100%,对霍乱、风疹、登革热、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盈江“八二一”地震灾后传染病疫情态势及时进行预测预警。③鼠疫、计划免疫、健康危害因素、乙脑、霍乱等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进一步完善。④坚持定期疫情分析制度。⑤认真开展年度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全市漏报率1.92%,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以内。
  艾滋病防治
  组织领导 ①继续将防治艾滋病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在原有投入基础上每年再增加经费10万元。通过并下发了《保山市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08~2010年)》。②4月18日,保山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05~2007年防治艾滋病三年人民战争工作成效,深刻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启动了新三年(2008~2010年)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安排部署了2008年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对2005~2007年三年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中表现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40个先进集体、12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市人民政府与五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2008年艾滋病防治责任目标书,并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绩效列入干部任期考核重要内容。③召开市级防艾委成员部门会议。④市政府分管领导一线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看望慰问专业技术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主持召开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座谈会暨防艾委成员部门会议。⑤艾滋病防治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防艾委成员部门挂钩乡(镇)开展活动。全市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8次,到挂钩乡(镇)开展活动45次,提供资金6.5万元,提供宣传资料15万份。⑥切实加强防艾队伍建设,充实防艾办和专业防治机构工作人员。隆阳区、腾冲县和施甸县多数乡(镇)将防艾办设置在乡镇政府,并明确有专兼职人员。腾冲、龙陵两县将计生宣传员明确为乡村防艾宣传员,每月给予50~100元的防艾专项补助。⑦保障经费投入,严格资金监管。2008年,市、县(区)两级财政预算安排防艾资金244.5万元,其中市级73万元、隆阳区40万元、施甸县4万元、腾冲县102万元、龙陵县15万元、昌宁县10.5万元。到位247.5万元,均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各县(区)乡(镇)投入资金约28.3万元。2007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保山市经费137.4万元和2008年省补助经费126.9万元均按专项资金使用要求,及时足额拨付五县(区)和承担具体工作的单位。⑧积极开展工作调研和指导。5月,市防艾办组织专家对全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管理和临床用血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9月,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组织防艾工作督导组,对五县(区)进行了防艾工作督导。10月,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组办公室组织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对全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和督导。市卫生局组织市对五县(区)艾滋病防治监测检测、行为干预、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等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宣传、计生、教育等重点工作牵头部门认真按照年初责任目标分解内容加强日常工作督导。全年市、县(区)累计召开专题会议25次,开展各类督查23次,组织调研9次。
  宣传教育 2008年,保山市、县(区)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骨干培训等方式加强党政干部防艾知识培训,共培训党政干部1.4万人次。组织市级媒体负责人参加省委宣传部、省禁毒办、省防艾局举办的全省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研修班。市、县(区)采取各种方式对城乡居民、流动人口和边境居民进行宣传。2008年,新闻媒体宣传10556次,设立公共场所宣传栏、广告牌1820个,刊出黑板报、墙报540期,刷写墙体标语和宣传标语2902条。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献血者日、端阳花市、春节等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市、县(区)相关部门上街摆摊设点集中宣传,新闻媒体在黄金时段集中宣传,报刊网络增设专刊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对教师和在校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各县(区)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农民工宣传教育工程成员单位利用行业优势,对农民工和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培训和宣传,共培训农民工59030人。全市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市、县(区)宣传部、新农办对1558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分期分批培训,通过培训的新农村指导员在各村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司法部门将防艾法规政策纳入“五五”普法的重点学习内容;红十字会组织对驾驶学员进行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团委大力发展禁毒防艾志愿者,组织开展“防艾乡村大讲堂”志愿服务专题活动和校外青少年的宣传培训;妇联依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区关怀、小额信贷等项目,广泛开展防艾知识培训。腾冲县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网络和妇女干部能说会讲等优势,借助项目支持走村串户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施甸县借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民工宣传培训工作。市防艾办以项目为依托组织保山师专、保山医专大学生“红丝带协会”、“爱心社”会员深入大型建筑工地、农村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商场、车站开展面对面宣传活动,发放反歧视宣传资料4000余份。2008年,全市累计制发宣传资料约128万余份。
  监测和检测 到200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涉外非法婚姻3037对,检测268人,阳性26人,阳性率9.7%。积极开展各类人群的监测检测工作。截至12月,保山市累计检测422066人(次),报告感染者/病人2793例,检出率0.66%。全市切实加强感染者随访、流调、CD4检测等感染者管理工作。2008年,对新报告感染者/病人进行随访591例,完成告知和流调439例,CD4检测386例,完成累计报告感染者/病人随访1497例,CD4检测582例,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指标。
  行为干预①按照《云南省关于推广使用安全套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市、县(区)加大了安全套推广使用力度。2008年,全市共发放安全套985286只,其中,免费发放929000只。②培训市、县(区)卫生、公安、工商、妇联、文化等部门的高危行为干预人员96人,组织各县(区)干预工作队坚持深入高危场所开展干预活动。全年到298个场所开展干预活动3580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78121份和安全套43501只。2008年,对暗娼开展干预,发放各种宣传材料32663份,发放安全套191886只。并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全年对MSM(男男性行为)人员进行33人(次)干预。③进一步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工作。截至12月底,隆阳区、腾冲县美沙酮门诊共为824名吸毒者提供维持治疗和健康教育,仍坚持治疗人数239人,维持率29%。认真组织开展对服药人员的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咨询检测工作;对丙型肝炎检测312人,阳性188人,阳性率60.26%。清洁针具交换累计为5118名吸毒者提供清洁针具和健康教育,发放针具107.65万支,回收针具102.01万支,回收率94.76%。④继续将艾滋病病毒检测纳入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全年共检查1758人,阳性9例,阳性率0.51%。⑤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对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单位进行监督检查。⑥艾滋病防治各平台加强联系和转介,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转介到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母婴阻断定点机构、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清洁针具交换中心和妇女健康中心等工作平台,为其提供进一步的干预服务。
  临床治疗 ①举办了病毒载量检测和质量管理培训班,使保山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省州市级第一批能够开展病毒载量测定的专业机构之一。②加强队伍建设,培训医务人员3500人,选送758人参加抗病毒治疗和母婴阻断技术培训。③市、县(区)医疗机构按照应治尽治原则累计为637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提供规范免费抗病毒治疗。其中年内新增287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27%。启动了儿童抗病毒治疗工作,市人民医院和腾冲、施甸两县人民医院为20名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提供了免费抗病毒治疗。按规定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提供机会性感染治疗和常规检测费用减免2774人次,共减免费用50.1万元。④各级医疗及妇幼保健机构坚持对入院分娩的孕产妇免费提供咨询检测和产前保健服务,并对77名阳性孕妇实施了免费母婴阻断服务,阻断率98.71%。对200名阳性母亲所生婴幼儿开展随访管理。
  关怀救助 2008年,保山市认真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组织开展对统计在册愿意接受救助的145名艾滋病致孤学龄儿童实行“两免一补”(免学费,免杂费,给予生活困难补助费),将感染者中愿意接受救助的535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济,共发放救助金42.58万元。开展生产帮扶10户,兑现帮扶资金1.8万元。各级妇联利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关爱项目,关怀救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199名。
  国际国内合作项目 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按计划开展,实现了项目与保山市新一轮防艾人民战争的有机整合。施甸县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持续开展、腾冲县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管理试点项目实施,为全市探索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关怀项目自2008年3月启动以来,对199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开展了关怀救助,为帮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营造反歧视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型建筑工地农民工及周边社区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在腾冲机场和槟榔江建筑工地全面展开,加大了对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宣传培训和行为干预力度。克林顿基金项目顺利推进和在隆阳区的扩点成功,促进了全市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工作。云南省部分地区妇女儿童艾滋病防治项目和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合作项目等一批小而精的项目的引进和有序开展,为低流行地区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引入了项目理念,培养了一批项目管理者和业务技术骨干。
  卫生监督执法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2008年,隆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争取到原区卫生局办公楼1栋,筹资40万元对办公楼进行修缮,同时还新增置了一批现场卫生监督检测仪器、执法器材和办公设施。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由省卫生厅装备复印机1台,五县(区)卫生监督所由卫生厅装备手提电脑各1台,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条件在不断得到改善。
  卫生监督员培训 2008年,保山市卫生监督所共培训县(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专兼职档案人员17人。组织全市放射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班2期,培训卫生监督员20人,培训放射工作人员360人。隆阳区举办所内培训5期,受训120多人次。施甸县举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培训各1期,培训卫生监督员26人次。市、县(区)还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卫生监督业务培训。
  卫生行政许可 2008年,保山市共受理卫生行政许可8701户,审批卫生行政许可8424户,正在审批113户,注销146户,不予审批18户。其中受理食品卫生许可6806户,审批6676户;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875户,审批829户;受理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159户,审批154户;受理放射诊疗许可45户,审批43户;受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691户,审批618户;受理母婴保健机构执业许可96户,审批96户;受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申请11户,审批11户。全市受理医技人员执业资格准入1941人。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新办证154人,换证550人。“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新办证3人,换发证1人。
  医疗行业监督 ①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对出租科室、外包科室、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等非法行医行为的专项治理工作,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949人次,出动执法车262辆次,检查医疗机构466家,实施卫生行政处罚112家,其中查处医疗卫生机构86家,查处无证行医26家,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145份,没收药品27箱,没收器械166件,罚款16.84万元。②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范围内各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执法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210人次,出动卫生监督车69辆次,检查了临床用血医疗机构87个,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80份,实施卫生行政处罚1户。7月,市卫生监督所按照《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对保山市中心血站进行了执法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具了卫生监督意见书,保障了全市的采血用血安全。③完成了全市110家母婴保健机构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的核发工作。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9900份。④做好医疗广告的监管。⑤全市共检查医疗、预防、保健、计生和采供血机构327家,实施卫生行政处罚8家、罚款5000元,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215份。⑥全年,检查特殊药品使用单位106家,实施卫生行政处罚1家,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64份。
  食品卫生监督 ①2008年,保山市共对13068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次数19736户次,平均监督1.51户次。在13068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中,持卫生许可证12643户,持证率96.7%。在29881人食品从业人员中,持健康证明29841人,持证率99.9%,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29881人,持证率100%。全年对食品进行卫生监督824项次,合格766项次,合格率93%。对食(饮)具进行卫生监测4828项次,合格3049项次,合格率63.2%。实施卫生行政处罚651户次,其中警告281户次,罚款369户次,罚款金额22.28万元。②继续巩固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积极开展节假日食品卫生、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卫生、婴幼儿奶粉等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③至年底,全市共有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32户、B级单位10户、C级单位11910户。年内考核评定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9户。④认真贯彻《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出动卫生监督员2869人次,完成各类食品卫生保障任务74次,保障餐次601次,保障就餐人员150774人次。其中大型活动食品卫生保障20次、保障餐次654次、保障就餐人员102901人次。重要会议食品卫生保障30次,保障餐次377次,保障就餐人员43607人次;重要贵宾接待24次,保障餐次116次,保障就餐人员4266人次。保障期间未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不安全事件,确保了到保贵宾及各种大型活动的食品卫生安全。
  职业卫生监督 ①2008年,保山市卫生监督部门依法对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企业58户,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有6108人,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762人,检出职业禁忌症26人;在岗体检847人,检出职业禁忌3人,检出职业病5人。培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1115人,实施警告处罚2户。②对全市有资质的3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5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3份。③共审查有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6户,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4户、控制效果评价2户。④开展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重点对制药、农药、煤炭、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电力、食品加工等55户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其中22家用人单位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了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8家用人单位落实了法人责任制;7家用人单位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55家用人单位安装了部分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放射卫生监督 2008年,保山市对167户放射工作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应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141户,实办理127户,办证率90.07%。在167户放射工作单位中,建立放射防护管理机构98户,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43户。在365名放射工作人员中,持放射工作人员证356人,持证率97.5%。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检13人,在岗体检139人。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135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健康档案全部建立89人,部分建立37人。实施卫生行政处罚11户,其中警告处罚7户,罚款4户,罚款金额4600元。
  化妆品卫生专项整治 2008年,保山市卫生监督机构对1户化妆品生产单位和259户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其中化妆品生产单位持卫生许可证营业1户,持证率100%;化妆品经营单位持卫生许可证营业164户,持证率63.3%;检查化妆品从业人员1012人,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914人,持证率90.3%;抽检化妆品270份,合格243份,合格率90%。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2008年,保山市卫生监督机构对1417户公共场所进行了经常性监督检查,持卫生许可证1365户,持证率96.3%。其中住宿场所590户,持卫生许可证579户,持证率98.1%;沐浴场所42户,持卫生许可证41户,持证率97.6%;游泳场所13户,持卫生许可证10户,持证率76.9%;美容美发场所594户,持卫生许可证564户,持证率94.9%;候车(机船)场所10户,持卫生许可证8户,持证率80%;其他公共场所168户,持卫生许可证163户,持证率97%。监督从业人员5730人,持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5107人,持证率89.1%,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2788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372户,监测样品1554份,合格1226份,合格率78.9%。对违法行为实施卫生行政处罚132户,其中警告48户,罚款84户,罚款金额34560元。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2008年,保山市卫生监督机构对618户生活饮用水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持卫生许可证411户,持证率66.5%。其中监督市政集中式供水10户,持卫生许可证10户,持证率100%;乡(镇)集中式供水76户,持卫生许可证16户,持证率21%;自建集中式供水11户,持卫生许可证2户,持证率18%;二次供水521户,持卫生许可证383户,持证率73.5%。监督从业人员794人,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500人,持证率63%;饮用水卫生监测175户,监测水样330份,合格246份,合格率74.5%;对违法行为实施罚款处罚5户,罚款金额1500元。
  学校卫生监督 2008年,保山市共有学校1421所,有276所学校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有800所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有456所学校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267所学校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有172所学校开展部分学生常见病防治。全市加大了对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1024户次,实施警告处罚47户次,责令限期整改86户次,罚款84户次、罚款金额20850元。开展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治监督392所。其中56所有专职卫生管理人员,336所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233所学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378所有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221所对传染病病愈情况进行管理,164所有晨检检查记录,161所有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154所有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登记记录,155所有学生健康档案。市、县(区)疾控中心完成47035名学生的健康体检工作。
  传染病防治和消毒卫生监督 ①卫生监督部门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对262家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和10家医疗机构的内镜诊疗消毒进行监督检查;对392所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214份,责令改正120家,警告11家,罚款7家,罚款金额7500元;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全市共监测医疗保健机构62家,采样963份,合格893份,合格率92.7%;监测村卫生室、个体诊所149家,采样400份,合格340份,合格率85%。②开展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全市共检查消毒产品经营、使用单位297家,其中药店46家,医疗机构159家,公共场所86家、疾控机构6家,查出戊二醛类消毒剂不合格产品48件,含氯消毒剂不合格产品10件;对营业性住宿场所使用中的消毒剂、客房内摆放销售的消毒产品和抗抑菌剂进行检查。共检查消毒剂使用单位86家,检查消毒产品95件,合格92件,合格率96.8%;对部分省外消毒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消毒产品经营单位118家,其中药店52家、医疗机构51家、住宿业13家、医疗器材公司2家,检查消毒产品91种,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9份,责令限期改正11家。
  法律法规宣传培训 ①2008年,保山市、县(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管理相对人日常培训15564人次;举办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班11期,培训管理相对人1472人;举办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班2期,培训管理相对人327人;举办住宿业、沐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游泳场所等卫生规范专题培训35期,培训管理相对人844人;举办《母婴保健法》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相关知识专题培训4期,培训管理相对人278人;举办《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等培训班2期,培训管理相对人93人;举办生活饮用水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班1期,培训管理相对人32人;举办乡村医生执业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班2期,培训管理相对人80人。②全市以《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献血法》宣传为主,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③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共编发信息187期。市卫生监督所、腾冲县、隆阳区卫生监督所建立了卫生监督网站。
  查处卫生违法行为 2008年,全年度(数据统计时间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全市共办理卫生违法案件667起,结案601起,结案率90.1%。其中食品卫生371起、医疗卫生99起、公共场所卫生114起、生活饮用水卫生7起、职业卫生2起、放射卫生9起、化妆品卫生21起、传染病防治监督36起。在667起案件中,简易程序141起,一般程序514起,听证程序12起;责令限期改正500起,警告166起,罚款564起,罚款金额466316元,没收违法所得317元,其他处罚2起。结案的601起案件中,除有18起案件因倒闭不作行政处罚外,其余583起均自觉履行处罚决定。
  加强卫生监督稽查 2008年7~8月,保山市卫生监督所组成稽查小组,对全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行了专项稽查,共检查各类卫生行政许可档案132件,各类卫生行政处罚档案137件,各类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和行政许可文书1200多份,召开现场反馈会5次。在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中对稽查情况进行了通报。通过专项稽查,有效规范了全市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还加强了卫生监督日常稽查工作。
  妇女保健
  妇女保健 ①接生工作。2008年,保山市活产婴儿26878人,产妇总数26740人,住院分娩23348人,住院分娩率为86.87%。剖宫产2791人,剖宫率10.28%。发生新生儿破伤风1例。对危急孕产妇抢救204人,成功198人,抢救成功率为97.06%。孕产妇死亡13例,死亡人数与2006年相比持平,孕产妇死亡率为48.37/10万。其中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分别为:施甸县1例,31.39/10万;昌宁县1例,31.94/10万;隆阳区5例,60.66/10万;腾冲县4例,48.08/10万;龙陵县2例,50.01/10万。在13名孕产妇死亡中属于产科出血有5人,占38.46%;内科合并症5人,占38.4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和其他原因各1人,分别占7.69%。②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全市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卡26192人,建卡率为97.95%。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23179人,系统管理率86.24%。孕产妇高危管理6917人,占25.87%。在开展孕产妇工作中围产儿保健情况是:围产儿死亡357人,死亡率13.24‰;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有556人,占2.07‰;死胎死产53人,死胎死产率1.97%。③婚姻保健工作情况。2008年,全市婚前检查应检39174人,实检只有31人,婚前检查率0.08%。④妇女病查治工作。全市应查妇女529381人,实查24867人,普查率4.70%。查出妇女病人数6176人,患病率24.84%。其中查出阴道炎2388人,宫颈炎2920人,尖锐湿疣11人,宫颈癌13人,乳腺癌3人,卵巢癌8人。
  儿童保健 2008年,保山市共有7岁以下儿童196444人。其中5岁以下儿童136267人,占68.68%;3岁以下儿童82861人,占40.89%。全市活产婴儿26878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517人,死亡率19.24‰。婴儿死亡451人,婴儿死亡率16.78%。其中婴儿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分别为:隆阳区117人,14.20‰;施甸县51人,16.01‰;腾冲县169人,20.31‰;龙陵县54人,13.50%;昌宁县60人,19.16‰。新生儿死亡346人,死亡率12.87‰。全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142241人,管理率72.4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62162人,管理率75.02%。6个月内母乳喂养19927人,喂养率97.91%。纯母乳喂养15444人,喂养率75.88%。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 2008年,全市争取到项目资金237万元。逐步扩大住院分娩贫困孕产妇的救助范围,加强救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努力做到应救、尽救、必救。全市提供助产的99家机构都实行限价分娩。全年应救助贫困孕产妇10539人,实际救助9569人,救助率90.80%。使用贫困救助金3303379.13元。全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转诊急救的“绿色通道”建设,以确保项目方案各项要求的落实,实现项目目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 ①对结婚登记人群开展HIV抗体检测。1~10月,新婚登记HIV抗体检测21290人,HIV抗体阳性确认30人(男16人,女14人),阳性率0.14%。2008年,省下达保山市的任务指标为14000人,完成152.07%。②对孕产妇HIV抗体检测。1~10月,HIV抗体首次检测25763人,检出阳性孕产妇71人,阳性率为0.28%。2008年省下达保山市的孕产妇HIV抗体检测任务22000人,完成117%。③母婴阻断。1~10月,管理确认HIV抗体阳性孕产妇72例,其中流产及人工终止妊娠9人,住院分娩及引产61人,其中住院分娩和非住院分娩52例,服用抗病毒药物43例,服药率为82.70%。对HIV抗体阳性母亲新生婴儿随访数人,18个月确认阴性19人,阳性2人,未出现失访。
  医疗
  启动医疗机构门诊病历通用工作 2008年,保山正式启动实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病历通用工作,并明确以下几点:①在“云南省通用门诊病历”2008年6月1日正式启动前,各医疗机构现存病历及群众手中持有的旧门诊病历于2008年3月1日起在全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间通用。②门诊病历通用后,辅助性检查结果是否互认,全市各医疗机构可根据现行规定或实际情况确定。③通用门诊病历限于门诊、急诊就诊时使用,急诊留观和住院病人病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④各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持有非本院门诊病历的就医者购买病历或拒绝诊治。
  远程会诊 保山市人民医院和腾冲、龙陵、昌宁、施甸4县人民医院积极开展远程可观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远程会诊服务302例次。
  中医药工作 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山市、县(区)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将市中医医院确定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编制由145人增加至200人。②创建中医先进县和中医先进乡(镇)。腾冲县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2008年度建设周期已满,年内接受省卫生厅预评审并通过,准备迎接国家级验收。腾冲县猴桥镇、界头乡和隆阳区汉庄镇“云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创建工作有效开展,年内被卫生厅批准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③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骨伤科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被省卫生厅批准为云南省重点专科(专病)。腾冲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和昌宁县中医医院骨伤科被确定为省级第三批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市中医医院有计划实施国家级“十一五”重点专科肛肠科建设项目,年内组织了自查和市级评审。④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龙陵、昌宁2县中医医院“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腾冲县中医医院“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项目”和腾冲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市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纳入了2009年国债建设项目。⑤各项中医药人才培训。完成11名中医全科医师的理论学习和临床进修任务。积极开展两名名老中医各带2名中医师学徒的学习、培训、考试考核工作。腾冲县举办了有242名乡村医生参加学习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⑥老中医医师资格认定、无学历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人员培训工作。完成无学历老中医25人(含德宏2人)的中医实践技能考试考核、资格审查、办证发证工作,保山市23名无学历师承或确有专长老中医获执业医师资格。有无学历中医人员5人参加中医出师培训学习。1人参加确有专长中医人员学习。⑦名中医评选工作。评选出市级名中医4名。腾冲县县级和市中医医院各评选出名中医7名。推荐3人参加“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评选并获此荣誉。⑧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全市六家政府办综合医院内均设有中医科。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综合医院中医工作示范单位。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 2008年,保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办受理并鉴定医疗纠纷13起,其中属于医疗技术事故6起、不属于医疗技术事故4起、无法作出鉴定3起。在6起医疗事故中,按涉及专业划分:外科4起,妇产科1起,眼科1起;按涉及医疗机构划分:县级医院3起,乡(镇)卫生院2起,民营医院(包括诊所)1起;按责任程度划分:完全责任1起,主要责任4起,轻微责任1起;按事故等级划分:一级甲等1起,三级丙等1起,三级丁等2起,三级戊等1起,四级1起。因医方或患方不服,由市卫生局委托省级进行再次鉴定1起,省级鉴定结论与市级鉴定结论相同。2008年,全市共发生医疗纠纷(含鉴定为事故的纠纷)86起,医疗机构共赔付金额296.08万元。其中市级医疗机构17起,赔付52.55万元;县级医疗机构29起,赔付102.68万元;乡(镇)卫生院18起,赔付52.54万元,其他医疗机构22起,赔付88.31万元。
  无偿献血 ①2008年,保山市召开“世界献血者日”座谈会,举办纪念《献血法》颁布实施八周年纪念活动。举办乡村医生无偿献血知识培训班。②强化临床用血“三统一”。年内未发生医疗机构自采自供血行为,无用血事故发生。全年完成采血10688人次,共计14294.6U(2858920毫升),机采血小板34人次;无偿献血10688人次,无偿献血率达到100%,自愿无偿献血率99.95%。成分输血率达到99.94%。临床用血总量26159U(5231800毫升)。无偿献血赔付68人,共计29368.50元。③积极推进采供血机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参加国家、省级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确保血液准确、安全、有效。定期召开季度血液质量分析会。④落实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规范储血点管理。年内组织专家对市人民医院和五县(区)人民医院储血点进行了执业检查,全市以正式文件确认各储血点的执业资格。⑤全年全市参加采供血机构和储血点人员岗位管理培训及考试19人,参加省级采供血机构、储血点液质量管理培训、“一办法两规范”培训3期20人。
  残疾人康复工作 2008年,卫生部门与残联、侨联、民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做好防盲治盲、听力康复、儿童先天残疾和唇腭裂救治工作,2008年,完成儿童先天性残疾和白内障复明术200例,配合市侨联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澳大利亚眼科慈善医疗队150例白内障复明术。(撰稿 李子齐)
  医学教育与科研
  卫生科教和人才培养 ①2008年,保山市共有1250人购买“好医生”网站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卡参加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学习率27%。参加2007年度学分验证967人,合格952人。②全市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9项,评审、审批并实施市级项目15项,共参加学习2850多人次。各县(区)及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院内自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实施。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处理、急诊等国家、省级短期学习培训共36项内容4500余人次。③全市农村基层中专学历教育(西医)招生198人,共设教学点87个。全市卫生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学历教育338人,其中中专升专科169人、专科升本科168人、本科升研究生1人。④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申报科技成果52项,引进适宜新技术、新项目157项,培养培训学科带头人80人。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 2008年,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为:普通大专招生计划数790人,分临床医学、护理、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5个专业,实际录取753人,完成计划数的95.3%;专科民族预科录取45人;普通中专招生计划数300人,分护理、医学检验、医学助产3个专业,实际录取454人;成人专科计划招生200人,分临床医学和护理两个专业,实际录取198人,完成计划数的99%。2008年,学校认真做好2008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6月17~18日召开的普通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有23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参加招聘,439名毕业生中有301名与用人学位签订了初步就业意向书。2008年,学校在校学生3500人。
  红十字会
  组织建设 5月14日和7月29日,分别召开了保山市红十字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第四次理事会议,调整充实了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班子,穆快昌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并增补了5名理事和2名常务理事。2008年,全市共有会员31423人(成人会员5777人,青少年会员25646人),志愿者1447人。全年共发展青少年个人会员175人,发展志愿者104人。
  为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募捐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八级特大强烈地震。地震灾情发生后,保山市红十字会立即启动《保山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应急预案》,向全市发出紧急呼吁书,号召全市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向受灾的四川汶川等地区的兄弟市、县灾民提供援助。截至9月30日,市红十字会及各县(区)红十字会共接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1261.86万元(按全市2007年末总人口246.42万人计算,人均捐款5.12元)和价值13.6万元的物资。其中保山市红十字会接收到381.5万元(含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捐款20万元)、手机100部(折款13.6万元),隆阳区红十字会接收到126.62万元,施甸县红十字会接收到177.15万元,腾冲县红十字会接收到298.85万元(含汇往省红十字会的民政捐款203.22万元),龙陵县红十字会接收到148.14万元,昌宁县红十字会接收到130.60万元。所募款汇往云南省红十字会1096.49万元,直接汇往四川地震灾区165.37万元(捐赠者指定捐款给受灾单位)。
  救灾及博爱送温暖活动 1月23日,保山市红十字会组成慰问组,到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康复科(原市麻风病院)慰问麻风病康复员,为每位麻风病康复员送去了价值200元的棉被1张、棉衣1件、大米10千克、糖果1千克,现金100元。腾冲、昌宁两县红十字会慰问了23名麻风病康复员。隆阳区疾病预防中心慰问了散居在农村的麻风病康复员。1月26日,保山市红十字会与市卫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到扶贫挂钩村昌宁大田坝乡湾岗村慰问贫困群众。为该村民和15名困难老党员送去了价值8000多元的食品和衣物100件。8月21日,德宏州盈江县发生地震,保山市腾冲、龙陵、隆阳3县(区)不同程度受灾,保山市红十字会组织慰问部分贫困病人,及时上报灾情,共争取到了省红十字会下拨5万元购买大米款、价值13.11万元的棉被800床,涤纶毛毯500床,T恤240件,环境消毒剂60箱,帐篷20顶,支援了灾区。
  卫生救护培训 2008年,保山市红十字会、交通运政管理处、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机动车驾员培训行业开展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保山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向各县区红十字会及市直、省属驻保相关单位下达卫生救护培训计划。1月29日,在市运政管理处召开的全市驾驶员培训校(站)长会议,安排新学驾驶员卫生救护培训工作。8月26日,市卫生救护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保山城区驾校负责人会议。自2008年3月全市全面启动卫生救护培训工作以来,截至12月,共举办培训78期,培训学员3933人,使受训人员基本掌握了自救互救技能。
  红十字会援建村卫生室 2008年,经省红十字会统筹安排,由北京市红十字会捐资5万元,建设腾冲县荷花乡杏塘村卫生室一所。市红十字会接收上海宏润房地产集团捐资15万元,在隆阳区瓦马乡新民村、施甸县酒房乡小寨村、腾冲县上营乡大小塘村建设3所村卫生室。2008年,4所村卫生室建设进展顺利。
  爱国卫生
  爱国卫生月活动 在爱国卫生月期间共清理卫生死角2120处,清理污水沟10913米,清除违章占道301处,井水消毒102口,投放灭鼠饵40802千克。其中隆阳区爱卫办市容环境卫生监督队,对城区所有单位、个体及居民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检查、督促及评比,共管理单位358个,个体居民18619户,评选出卫生好的单位28个,差的单位4个,进行了通报表扬和批评教育。
  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县城 8月7日,保山市、区爱卫会召开了专题会议。9月5日,市、区爱卫会召开了迎接城市卫生检查动员大会。动员会后,保山城区掀起了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高潮。通过云南省第八次城市卫生检查团第四团于2008年8月31日至9月4日历时4天认真细致的检查,省检查团对保山市、区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经2008年12月省爱委会综合评比结果,保山市继续保持了甲级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10月19~25日,由保山市爱卫会组织,对腾冲、龙陵、昌宁、施甸4县分别进行了第八次全省卫生县城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考评评分结果依次为:腾冲县94.7分,昌宁县94.2分,龙陵县88.23分,施甸县85.3分。12月,经省爱卫会综合评审结果,腾冲县继续保持了甲级卫生县城荣誉称号,昌宁县争创到了甲级卫生县城荣誉称号,龙陵继续保持了乙级卫生县城的荣誉称号,施甸县争创到了乙级卫生县城荣誉称号。2008年,隆阳区水寨乡海棠洼村创建省级卫生村,经省级验收并命名。
  除“四害”活动 2008年,保山市城区共投入灭鼠药18000多千克,奋斗呐460千克,氯氰菊酯438千克,敌敌畏800瓶,气雾杀虫刹1280筒,灭蟑神笔378支。开展灭前灭后监测工作,为全市除“四害”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经省爱卫办11月1~7日组织相关专家验收,隆阳区、龙陵县、昌宁县继续巩固了云南省爱卫会命名的“灭鼠、灭蟑先进城区”荣誉称号,腾冲继续巩固了云南省爱卫会命名的“灭鼠先进城区”荣誉称号。
  农村改水、改厕 2008年,保山市共完成改厕5100座,其中隆阳2300座、腾冲1500座、昌宁500座、龙陵300座、施甸500座。全市累计卫生厕所数28.88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50.60%。2008年,全市新增改水受益人口494500人。全市改水累计受益161.77万人,改水普及率72.9%。(撰稿 李子齐)
  食品药品监督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2008年,保山市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一般食物中毒事故1起,比2007年减少2起,中毒人数减少155人,无人员因食品安全事件死亡。保山市人民政府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2008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荣获保山市人民政府2008年度食品安全工作一等奖。
  食品重点品种评价性检测工作 2008年,保山市人民政府安排20万元评价性检验经费,在全市范围内对蔬菜、水果、猪肉、糕点、酱油、白酒、熟肉制品、饮料、牛奶等9个品种6232份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和综合评价。
  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2008年,隆阳区政府启动了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腾冲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对腾越、和顺、固东3个乡(镇)“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并颁发了牌匾。
  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会议 12月23日,保山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市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自峰、副市长李治刚、市政协副主席石玉昌以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和联络员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
  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 2008年,保山市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结合辖区实际,针对容易出现药品安全隐患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组织开展了无证经营、兴奋剂、药品广告、中药注射剂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508人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2422个次,查处违法药品、医疗器械案件395起,罚款共计93.33万元,没收药品医疗器械货值4.25万元,取缔无证经营7起。
  心脉隆注射液驻厂监督 2008年,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云南省腾冲制药厂派出驻厂监督员3批共6人次,监督生产心脉隆注射液10个批次32.85万支,心脉隆注射液从生产前准备到投料、配液、灌封、灭菌均在驻厂监督员监督下生产,确保生产一批、监督一批、检验合格一批、出厂一批,从源头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新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刺五加注射液查处工作 2008年,在刺五加注射液查处工作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99人次,检查16家药品批发企业、26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2家乡(镇)卫生院、53家民营医疗机构、262家药品零售企业,发现流入保山市的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刺五加注射液3个规格、38个批次44069瓶(支),使用33827瓶(支)、暂控后被召回10242瓶(支)。
  特殊药品及兴奋剂管理 2008年,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了麻黄碱原料及麻黄碱复方制剂专项检查,重点对辖区麻黄碱原料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清查,查出因制剂批文到期而遗留不再使用的盐酸麻黄碱300克,在执法人员监督下焚烧销毁。在兴奋剂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67人次,检查药品批发企业26家、零售药店386家,限期责令整改15家,共标注“运动员慎用”标示18万余张,在奥运会和云南省第六届城运会期间未发生药源性兴奋剂问题。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荣获全市2005~2007年度禁毒人民战争先进集体二等奖。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监管工作 2008年,对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10家企业进行了备案登记管理,并定期监测。组织开展了药品广告专项整治活动,查获“佳加钙小孩口服液”、“午夜神丹”、“男人百分百”等31个冒充药品宣传,货值1.36万元的非药品,对12家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
  农村食品药品供应网络和监督网络建设 2008年,保山市人民政府下发了《保山市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入37万元建设资金,为乡镇购置档案柜72个,制作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村(居)委会食品药品协管站牌子985块,在全市72个乡镇统一挂牌成立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913个村(居)民委员会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100%覆盖到村委员会。在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上,全市乡(镇)和行政村药品供应点达1915个,其中乡(镇)323个零售药店,行政村482个零售药店、663个便民药柜、447个非处方药(0TC)销售专柜,农村药品供应网络100%覆盖到村委员会,农村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5%~30%。
  药品技术监督工作 2008年,保山市共完成药品抽验任务780批次,其中监督抽验500批,评价性抽验50批,中药材专项抽验50批,肠溶制剂专项抽验50批,农村用药专项抽验100批,医院制剂专项抽验30批。运用药品快速检测车检测药品1920批次,初筛不通过76批次,现场抽样70批次,经法定检验不合格63批次。2008年,全市查处的186件违法药品案件中,121件来源于技术检验,占药品案件总数的65%。
  药品医疗器械行政许可 2008年,申办“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行政许可项目,坚持“标准不降、程序不少、时限不超”原则,在法定审批时间内压缩10天,提高工作效率。新办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零售企业107家,变更药品零售企业15家,注销药品零售企业51家;新办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1家、医疗器械零售企业76家,换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14个,变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29个,注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31个。
  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10月20日,云南省腾冲制药厂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再认证。2008年,全市有8家药品批发企业和103家药品零售企业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有22家药品零售企业限期3个月内整改后追踪检查,有1家药品零售企业未通过GSP认证。
  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监测 2008年,在五县(区)挂牌成立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1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网络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80例,其中隆阳152例、施甸40例、腾冲79例、龙陵46例、昌宁63例,药物滥用监测报表537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6例。2008年全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座谈会在保山召开,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邢亚伟、保山市副市长李治刚出席会议。
  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建设 2008年,在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腾冲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启动了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诚信体系建设 2008年,保山市建立管理相对人诚信档案2336个,其中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单位3个,药品医疗器械批发企业29个,县以上药品医疗器械零售企业210个,县以下药品医疗器械零售企业852个;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106个,村卫生室(所)907个,其他医疗机构229个。评定出40家诚信企业,35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基础设施建设 7月9日,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业务用房通过竣工验收。7月10日,由保山市建设路84号乔迁至新办公楼办公,办公地址位于保山市行政小区正阳北路与金山路交叉口。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626平方米,总投资7765911.38元。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异地新建实验综合楼项目完成土建工程,腾冲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办公业务用房项目开工建设。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土地使用总面积13157.4平方米,新建和购置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7378.46平方米,在建项目建筑面积5233平方米。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建设工作分别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基建工作弥勒、大理会议上进行交流。
  执法保障 2008年,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配备7台执法车辆、92台电脑、6台暗访微型摄像机、10台摄像机、6台数码照相机、11支录音笔,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药注射剂、疫苗、血液制品电子监管平台投入运行。
  廉政文化建设 2008年,编印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廉政铭言》一书。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2008年,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把教育活动同药品市场监管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理论武装、查摆问题、现场解放三个阶段的扎实工作,被中共保山市委表彰为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解放思想“破除四个字”》被中国报道《鲜红的党旗》刊登。
  新闻宣传工作 2008年,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新闻信息被市级以上单位及媒体采用111条,其中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鲜红的党旗》、《中国医药报》等国家级网站报刊采用12条,被云南省政府、《云南日报》及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用44条,被《保山日报》及市委、市政府等采用55条,信息宣传工作得到市政府的表彰。
  医药产业 2008年3~8月,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人员对全市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10月6~14日,会同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以及国际混农林业中心云南项目部人员一行9人,对文山州三七GAP种植基地、武定白药集团药材种源基地及丽江鲁甸乡的药材种植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制定了保山中药材产业化工作“品质优先、项目牵头、规范生产”的基本方针。腾冲美洲大蠊养殖、龙陵石斛、隆阳区续断种植已初具规模,龙陵县成立了石斛种植协会,隆阳区续断种植引进国际混农林业中心项目资金和技术,正准备申报GAP认证。全市3家药品生产企业及1027家药品经营企业年销售总额4.2亿元。
  公益事业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后,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干部职工捐款19320元,交纳特殊党费29385元,市局党组班子成员带头捐出一个月实发工资作为特殊党费;组织辖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32万余元。另外,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单位及职工)向新农村扶贫挂钩点捐赠现金51955元、电脑5台、桌椅20套。(撰稿 黄永正)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9

《保山年鉴.2009》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8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