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7574
颗粒名称:
概况
分类号:
K297.4
页数:
31
页码:
27-57
摘要:
本文概括了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农业、工业、金融等。
关键词:
保山市
地方史
内容
保山市
位置 面积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经98°05′~100°02′、北纬24°08′~25°51′之间。东与大理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州、西与德宏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67.78千米。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其中坝区占8.21%、山区占91.79%。市政府所在地隆阳区,距省会昆明市492千米,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代郡、府、司、署所在地。
行政区划 人口 2008年,保山市辖隆阳区和施甸、腾冲、龙陵、昌宁4县72乡(镇、街道办事处)。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48.22万人;少数民族总人口24.98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彝族8.06万人、白族4.3万人、傣族4.35万人、傈僳族3.08万人、回族1.34万人、苗族0.9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18‰。
地形 气候 保山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绵延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在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千米。境内江河分属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澜沧江在境内流程116.5千米,径流面积3164平方千米;怒江在境内流程252千米,径流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大盈江(伊洛瓦底江上游)在境内流程101千米,径流面积1070平方千米。全市可开放利用水资源89万千瓦。全市气候属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层占总面积的9%,海拔1500~2500米的中暖层占65.2%,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热层占25.8%,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年无霜期238~336天,年降水量1463.8~2095.2毫米。
资源物产 保山市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占8.45%。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770平方米。保山市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国家糖料基地、优质香料烟基地、咖啡基地。主要出口商品:咖啡、香料烟、茶叶、硅、锡、锌、玉石、核桃、畜产品、粮食制品等100多个品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蚕豆。主要经济作物:甘蔗、茶叶、烤烟、香料烟、蚕桑、胡椒、蔬菜、水果。主要矿产资源:铁、锡、铅、锌、铜、镍、钴、钼、铀、汞、煤、硅藻土。境内腾冲火山群是全国著名的新生代火山群,有各种温泉89处,是中国已知的第二大热气田,热能蕴藏量达250多万千瓦。保山市是中国南方森林动物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鸟类250多种,兽类5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禽异兽达21种。境内有植物2200多种,仅境内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就有1450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桫椤、秃杉、楠木、香樟、大树杜鹃等。
国民经济 2008年,保山市完成生产总值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60.7亿元、56亿元和77.3亿元,分别增长7.8%、17.7%和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46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支出49.2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58.2亿元,增长20%。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4.89亿元,贷款余额141.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2%和17.88%。
农业农村经济 2008年,保山市农业总产值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8.7%;粮食总产104.3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5%,人均占有粮食421千克,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位;油料总产4.4万吨,增长25%。烤烟产量4.6万吨,香料烟产量1.02万吨。甘蔗产量233.8万吨。肉类总产24万吨。新植核桃45万亩,新植茶园5.97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0.3万亩,新发展蚕桑4.16万亩。向昆明及省外有序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05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21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多渠道投入建设资金6.5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347个。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入资金3亿元,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提高了温饱水平。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29个,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 2008年,保山市工业总产值跃上百亿元新台阶,并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工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16.8%。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食品加工、饮料制造、非金属矿物业、烟草、电力等7个行业完成增加值24.5亿元,占全市工为增加值的58.47%。电力工业发展加快,龙川江一级等一批电站建成投产,等壳、苏家河口及松山河口等电站建设顺利。新增水电装机容量20.22万千瓦,同比增长38.5%,全市装机容量达72万千瓦,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云维集团5万吨/年醋酸乙烯(配套20万吨/年电石)、立得集团硅系列产品开发、云天化腾冲30万吨化肥项目、双友公司50万吨/年轮胎钢丝基材、椅子山铅锌矿采选厂、龙陵汇合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康丰公司年产6.5万吨有机肥等项目开工建设;云南东兴集团10万吨电锌,6万吨电铅配套建设等项期工作顺利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管理进一步规范。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大,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完成省政府考核指标。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6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7%;非公经济上缴税收8.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8.8%。
旅游产业 2008年,腾冲旅游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推进顺利,试点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国家正式批准开通腾冲至密支那边境旅游线路,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组建了腾冲旅游改革发展管理委员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省检,提升了保山旅游城市形象。加强景区规划和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了热海SPA水疗项目、和顺小巷、中国远征军一九八师纪念广场、保山官房大酒店等一批旅游项目。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腾越翡翠城、世纪金源体育休闲中心、邦腊掌景区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通过媒体、节庆、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保山“健康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休闲、度假、康体旅游人数渐增。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6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0.5亿元,增长13.26%。
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保山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保龙高速公路、腾密公路境内段已建成通车,完成通乡油路、通达工程及路网改造1609千米,建成保山客运物流中心及农村客运站19个;腾冲机场竣工验收;保腾高速公路、大瑞铁路保山境内段、昌宁县城至永平四季利河公路、腾龙公路、金六公路、蒲赛公路建设有新进展;中印铁路已列入国家铁路网建设规划。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覆盖率、普及率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争取上级水利补助资金2.4亿元,比上年增76%,建成施甸鱼洞水库、昌宁大城水库;红岩、三岔河、八〇八、大小海坝、塘子坝等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投入烟水配套工程资金1.1亿元,建成基本烟田11.93万亩;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2亿元,建成高稳产农田3万亩;解决了9万人的饮水困难。
城镇建设 2008年,保山市完成城镇建设投资3.7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6平方千米,新增城镇人口5.08万人,城镇化率达26.53%,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管理得到加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稳步发展,马里商业中心建成运营,城镇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增强。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腾冲县城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城市”。
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2008年,保山市圆满完成了20户国有企业改革任务,37户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深化改革34户,已通过省考核验收。争取到省对保山市继续维持现行电力体制的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腾冲率先开展配套改革,其他四县(区)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积极参加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昆交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云南—缅甸贸易投资洽谈会等区域性会展活动,加强与缅甸及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保山对外影响。走向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实现了与印度贸易零的突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引进项目58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大企业、大集团12户。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4.4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实际利用外资934万美元,增
长44.4%。
财政 2008年,保山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2.49亿元,比上年增收3.3亿元,增长17.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46亿元,比上年增收1.88亿元,增长17.8%,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5.2%,超额完成年初预算比上年增长12%以上的目标;2008年全市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完成6.09亿元,比上年增收7003万元,增长13%。全市上划中央、省所得税(84%部分)3.85亿元,比上年增6787万元,增长21.4%;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收入909万元,比上年增413万元,增长83.3%;2008年全市完成基金收入1.37亿元,比上年增收9566万元,增长2.3倍,完成年初预算的227.9%;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69亿元,上解上级支出6820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182万元,支出合计47.5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9亿元。
金融 保险 2008年,保山市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邮政储蓄银行保山市分行、富滇银行保山分行挂牌营业。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4.89亿元,比上年增加28.33亿元,同比增长16.05%。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4.59亿元,比上年增加28.4亿元,增长16.12%。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1.14亿元,接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23.64亿元,同比增长17.88%。全市保险业有12家,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4.84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增长49.3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5.27个百分点。
交通 2008年,保山市公路通车里程11519.4千米,公路密度58.8千米/百平方千米。高速公路135千米,一级公路21千米,二级公路386千米,三级公路291千米,四级公路6400千米,不列等公路4315千米。全年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0.59亿元。全市客运站点建成投入使用一级中心站1个(保山客货服务中心)、二级站6个(腾冲2个,隆阳、施甸、龙陵、昌宁各1个);全市7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需建客运站66个(扣除县城所在的镇、办事处6个),已建成和即将投入使用的16个、列入计划和在建的有32个。全市拥有道路客运经营业户42户、货运经营业户6834户、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业户1180户。拥有公路营运载货汽车8289辆,年完成货运量1501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220000万吨千米;拥有公路营运载客汽车2956辆,年完成客运量1108万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102000万人千米。全市共开通客运线路316条。其中省际班线2条,投放车辆4辆;州(市)际班线67条,投放车辆378辆;农村客运线路212条,投放农村客运车辆1535辆。其中县至乡74条,投放车辆1010辆;县至村126条,投放车辆402辆;乡至乡3条,投放车辆37辆;乡至村9条,投放车辆86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7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通达率为100%;通达620个建制村,通达率为73%。2008年全市新增农村客运线路23条,新增农村客运班次25班,新增农村客运车辆73辆。
邮电 2008年,保山市邮政局总服务面积1.96万平方千米,邮政储蓄网点46个;邮政电子化支局74处,联网电子汇兑网点78处;邮政信报箱群3处,信筒信箱208处,邮政妥投点8510个;全市共布放POS机28台,ATM机4台;有48条邮路,邮路单程长度3568千米,城市投递段道39条,农村投递段道306条,投递路线总长15464千米。全市发展普通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累计达150307户;发展致富通用户10475户,累计达75682户;小灵通发展11412户,累计达51215户;全市固定电话用户累计达到277204户。发展宽带用户10413户,宽带达到69739户的目标。移动用户741.100万户;联通通信用户突破150000户,固定电话用户突破10000户,宽带用户达3000多户。
科技 2008年,保山市市级安排科技经费119万元,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500多万元,实施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46项,建立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6个,取得92项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国家、省级“科普兴农兴村计划”项目和科普项目11项,人民群众科技素质稳步提高。
教育 2008年,保山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免交学杂费实现全覆盖,落实“两免一补”资金2.09亿元,受益学生34万人,救助贫困学生12.13万人。改造和新建中小学校舍8万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两基”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8.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79.4%,提高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8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师专二期建设工作基本结束,“升本”通过省级初评。
卫生 2008年,保山市农村卫生设施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参合面不断扩大,参合率达93.83%,筹资1.88亿元;减免补偿医药费1.21亿元,311万人次受益。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统一配送改革,新农合、城镇医保和社区卫生用药实现同质同价。城乡公共卫生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新成绩,全市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年末全市总人口248.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4‰。
文化体育 2008年,保山市扎实推进新时期村村通、乡村文化站(室)等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三万三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谐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文艺汇演成绩突出,城乡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育场馆及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承办省第六届城运会和举办了第二届市运会,在省城运会上取得了金牌和团体总分两个第一。
社会事业 2008年,保山市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44万个,11215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17.27万农村低保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城市低保3.8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八二一”震灾救助及时,恢复重建有序。全市筹集四川汶川大地震救助资金3840万元,市红十字会被省授予“最佳组织奖”称号。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设廉租房1.0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400万元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9000户农户住房安全问题。移民工作扎实开展,13795名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全部兑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明显,启动了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农业补贴“一折通”制度不断完善,全年兑现各种农业补贴资金2.69亿元,受益农户50.6万户、217万人。市场供应良好,改造“农家店”200个,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幅逐步回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26亿元,比年初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分别增长13%和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顺利启动。围绕实施平安“奥运”、“城运”,全面加强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管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重视信访工和和群众工作,开展县(区)委书记大接访、党政领导干部大下访活动,群体性上访事件逐步减少。重视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生态建设 2008年,保山市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饮用水源保护得到加强,“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源普查有力推进,公众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完成人工造林48.52万亩,森林覆盖率61.88%。(撰稿 杨国梁)
隆阳区
行政区划人口2008年,隆阳区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即兰城、永昌2个街道办事处,板桥、河图、汉庄、蒲缥、潞江、瓦窑6个镇,辛街、芒宽、金鸡、水寨、瓦渡、丙麻、西邑7个乡和瓦马彝族白族、瓦房彝族苗族、杨柳白族彝族3个民族乡。全区年末总户数23.57万户,总人口88.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55%,少数民族人口13.91%。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彝族40639人,白族38470人,傣族20226人,傈僳族9423人,苗族4348人,回族3817人,满族1336人,德昂族966人,佤族464人,纳西族7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9‰。全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千米,有309个村(社区)委员会,3185个村民(社区)小组。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75人。总耕地面积65.5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7亩,森林覆盖率55.5%。
经济概貌 2008年,隆阳区生产总值8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6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8.15亿元,增长15.5%,建筑业增加值7.26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32.36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9.9∶30.8∶39.3。人均生产总值929295元,增长12.8%。
农业 2008年,隆阳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75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19.12亿元,增长8.5%;林业产值4.36亿元,增长8.3%;畜牧业产值14.68亿元,增长10.9%;渔业产值8275万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665万元,增长8.8%。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3.17万亩,比上年增加1.4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31万亩,增加1.87万亩;甘蔗种植面积14.86万亩,减少0.57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77万亩,增加1.48万亩(其中烤烟面积7.24万亩,增加0.7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12万亩,增加0.02万亩;咖啡种植面积6.32万亩,增加0.3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5.43万亩,增加1.77万亩。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36266.6万千克,比上年增长7.8%(其中秋粮29912.2万千克,增长9.3%;夏粮6354.4万千克,增长1.2%);透心绿豆546万千克,增长12.9%;豌豆563.6万千克,增长1.1%;油料产量1052.4万千克,增长60.2%(其中油菜籽972.8万千克,增长64.4%);甘蔗71.91万吨,下降1.1%;烟叶1508.6万千克,增长15.9%(其中烤烟1000.3万千克,增长10.3%;香料烟476万千克,增长27.6%);蔬菜11196.6万千克,增长8.2%;水果3463.6万千克,增长5.5%;咖啡833.6万千克,增长4.5%;茶叶129.6万千克,增长2.9%;核桃507.5万千克,增长18.5%;蚕茧171.4万千克,下降7.4%;肉类总产量7685.3万千克,增长11.1%(其中猪肉6555.9万千克,增长10.5%;牛肉357.9万千克,增长18%;羊肉135.8万千克,减少0.6%);禽蛋479.7万千克,增长19.9%;牛奶237.4万千克,下降13.9%;水产品产量712.4万千克,增长4%。
建筑业 2008年,隆阳区拥有资质建筑业企业28个,从业人员24694人。完成建筑业产值162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1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8.28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隆阳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保龙高速公路(隆阳段)和大瑞铁路累计完成369430万元,比上年增长25.65%,其中区属完成301383万元,增长30.54%。在投资总额中:城镇投资完成251373万元,增长17.47%;房地产投资完成74270万元,增长78.76%;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27972万元,增长13.27%;其他投资完成15815万元,增长14.8%。
扶贫开发 2008年,隆阳区共争取信贷资金3860万元,无偿扶贫资金1561.98元,较上年增加208.84万元,增长13.4%。其中省级扶贫补助资金1260万元,市级扶贫补助资金91.98万元,区级配套扶贫资金210万元。西山片投入核桃产业发展资金175.2万元,新植泡核桃2.4万亩,投入高产玉米发展资金60万元,发展蚕桑7840亩,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200万元,扶持发展良种猪1600头。2008年,各级各部门共在非西山片的14个乡(镇)64个村委会139个自然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878.88万元,其中区级补助341万元,企业补助1713.4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824.42万元。扶持发展烤烟16795亩、香料烟4281亩、高产玉米17138亩、新植泡核桃12500亩、甘蔗21960亩、蚕桑3210亩、茶叶4165亩,扶持发展甜柿、红花、山葵等特色经济作物1460亩。续建任务于3月全部完成,续建投资1472万元。2008年度全区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70个,涉及13个乡(镇)38个村委会70个自然村(组),项目覆盖农户3018户12795人,总投资5853万元。第一批实施的15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于6月结束。截至10月底,第二批实施的55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投资1790万元,占总投资的40%。
2008年,区级财政安排科技扶贫资金19万元,用于区、乡扶贫干部培训50期3600多人次。全区争取到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示范基地项目资金20万元,区财政安排劳务输出专项资金40万元。共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3258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600余万元。明和农资公司、兴茂木业公司、丰源木业公司3家龙头企业获市级批准立项,获贷2060万元。向省、市争取到小额扶贫到户贷款1800万元,于10月底完成投放工作。其中扶持发展种植业560万元,养殖业710万元,加工业30万元,其他行业500万元,为贫困群众贴息90万元。完成总投资425.31万元的杨柳乡户门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部门整合166.9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08.35万元,转移安置68户300人,于4月通过市级验收。完成总投资484万元的板桥镇李家寺易地扶贫项目。其中财政资金补助1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8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00万元。转移安置40户200人,于11月初全面竣工。当年,新开工瓦房大湾河、瓦房大桥河、板桥镇官坡3个易地扶贫项目,总投资493.5万元。安排20万元扶贫助学资金用于补助贫困学生,共补助153名,其中大学及大专138人。全年共有100个单位(含乡镇)参与了挂钩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挂钩扶贫105个村委会379个贫困自然村,6920名干部职工对8020户农户进行了结对帮扶。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45万元,协调引进资金1230万元。
工业 2008年,隆阳区工业完成现价产值467442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区属工业完成362782万元,增长23.9%。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81519万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541万元,增长8.9%。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3203万元,比上年下降13.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7798万元,增长11.0%,私营企业增加值36650万元,增长9.3%。轻工业增加值36512万元,增长28.5%;重工业增加值89028万元,增长1.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铁精矿52081吨,比上年减少10.8%;锌精矿11797吨,增长15.2%;铅精矿2460吨,增长55.8%;锌锭5316吨,下降23.5%;原煤12.85万吨,增长96.6%;大理石板材209624平方米,下降26.0%;钢材41136吨,下降34.9%;发电量20.1亿千瓦时,增长0.7%;水泥34.1万吨,下降12.0%;砖24400万块,增长1.8%;金属硅7151吨,增长23.0%;食糖92802吨,增长8.6%;啤酒30693吨,下降21.5%;香料烟加工量12463吨,增长60.4%;复烤烟叶29342吨,增长50.9%;面条13228吨,增长10.7%;兽用疫苗58万支,下降48.7%;白厂丝586吨,增长2.1%;天然气655万立方米,下降1.2%;石墨电极6699吨,下降5.2%。
商业 贸易 2008年,隆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68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27107万元,增长21.2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7577万元,增长16.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33268万元,增长21.5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9931万元,增长28.18%;其他行业零售额21486万元,下降3.00%。全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20%,化妆品类增长12.2%,金银珠宝类增长23.16%,五金、电料类增长1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90.00%,中西药品类增长23.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95%,汽车类下降5.40%。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1.1%。
交通 运输 2008年,隆阳区公路通车里程2956千米,其中省管402千米、县乡公路582千米、乡村公路1963千米、专用公路9千米。年末汽车拥有量22915辆,比上年末增长19.2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9799辆,增长3.05%。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786.12万吨,比上年增长14.9%;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06576.61万吨千米,增长14.3%;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198.98万人次,增长14.1%;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94764.53万人千米,增长13.8%。
邮电 2008年,隆阳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34万元,增长31.32%;电信业务总量27982万元,增长12.07%。年末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50.3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76万户。电话普及率57%。
旅游 2008年,隆阳区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澜沧江啤酒狂欢节、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3亿元。
金融 2008年,隆阳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79938万元,比上年增长9.9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7348万元,下降27.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0316万元,增长20.5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87171万元,增长7.3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97542万元,增长9.37%。全年全区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393377万元,支出2265606万元,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127771万元,比上年多回笼38139万元,增长42.55%。年末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人民币存款余额206495万元,比上年增长28.13%;贷款余额162290万元,增长25.0%。
教育 2008年,隆阳区普通高中招生4480人,在校生12206人,高中毛入学率4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51.44%,比上年提高12.24个百分点。全区民办学校19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中1所、幼儿园17所。
科技 2008年,隆阳区共获得省、市科技和科普项目立项支持7个,其中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4个。完成农函大招生3585人,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6次3360人次,组织科普下乡19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各种实用手册31.2万份(册),组织完成专利申请16件;新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
文化 体育 2008年,隆阳区共开展文化下乡活动32场次,“2131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共放映电影1417场,观众累计41万人次。精心打造推出蒙美元组合原生态演唱《赶马调》入选省级文艺汇演并获奖。城乡上下常年活跃着博南艺术团、洞经古乐团、傈僳族四声部合唱团、京剧之友联谊社、哀牢艺术团等一大批优秀业余演出团队。投资55万元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隆阳区支中心;初步构建了“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重点扶持建设了板桥镇北汉庄村、世科村、河图镇打渔村、瓦马乡牛弯丹村等村级图书室。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6%、85.3%,比上年上升了10.65和8.8个百分点。举办了迎奥运万人登山、中学生运动会、太极拳表演、冬季信鸽放飞等多项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在云南省第二十二届钓鱼比赛上,获团体第二名,个人全能第二、第四、第五名。在市运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二名,获金牌29枚,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在保山举办的云南省六届城运会上,全区组建了162人的代表团,参加了除足球以外11个大项的208个小项的比赛,以46枚金牌、团体总分910分的好成绩,位列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双第一”,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共夺得奖牌129枚,其中金牌46枚、银牌30枚、铜牌18枚。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10人。
卫生 2008年,隆阳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60个,其中区、乡医疗单位28个,村卫生室306个,民营医院5个,个体诊所113个,厂矿、学校医务室8个。全区共有在职医务人员985人,注册乡村医生1034人,开放病床1061张。
资源 2008年,隆阳区水资源总量20.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305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966毫米,比上年下降6.8%;库塘窖蓄水量17460万立方米。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察发现矿床(点)162处,48种矿产。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0.36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97万株,森林覆盖率55.5%。全区林业用地面积491万亩,区划商品林390万亩,公益林101万亩。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林57.67万亩,江河两岸水源涵养林6.37万亩,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保持林35.29万亩。
环境 2008年,隆阳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城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7万吨/日,处理率7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城市绿化覆盖率35.6%。
安全生产 2008年,隆阳区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9起,比上年下降26.9%;其中死亡48人,下降18%;直接经济损失111.57万元,下降43%。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0起,下降21%;其中死亡38人,下降22.4%;直接经济损失30.38万元。下降47%。工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4起,下降33%,其中死亡4人,下降60%;直接经济损失71.50万元,下降42%。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0.50人,减少0.32人。
人民生活 2008年,隆阳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69元,比上年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0元,增长13.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5.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0.4%。全年对城市低保受益户8965户16631人发放低保金2532万元。对农村低保受益户16421户35647人发放定期生活救助1778万元,对农村“五保户”1127户1439人发放定期生活救助89万元;全年共安排下拨灾区生活救济款222万元。年末共有优抚对象35172人,落实重点优抚对象2437人,落实参战退役人员2326人,全年共发放各类补助金967万元;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98人24万元。全区共有企业职工20525人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全年共发放养老金5923万元;有14510人参加失业保险统筹,全年共发放失业救济金132万元;有2.6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统筹,支付医疗保险金3258万元,有7837人参加工伤保险统筹;有4585人参加生育保险统筹。全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9395人,支付农村养老保险金11万元。
大事要事
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 1月15日,隆阳区被全国普法办确定为全国51个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之一。
雪灾及低温冷冻灾害 1月26~29日,隆阳区受到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强降雨和强降雪天气,辖区内瓦渡、水寨等10多个乡镇的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雪灾及低温冷冻灾害,受灾农户1.22万户,人口5.25万人,造成4.52万亩农作物受灾,损失产量达141.9万千克,经济损失295.53万元,部分农业设施受损严重。
全市农村学校取消小锅灶现场会 3月27日,保山市教育局在隆阳区瓦渡乡召开全市农村取消小锅灶现场会。市教育局局长于波、党委书记董保华,隆阳、腾冲、龙陵、昌宁、施甸五县(区)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全市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等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环保部西南督察中心莅隆检查国控企业COD减排情况 3月28~29日,环保部西南督察中心副处长马仁波在省、市、区环保局领导的陪同下,检查了隆阳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保升龙糖业公司怒江分公司两个国控企业主要污染物COD治理减排运行情况。
怒江流域木棉花保护行动启动 4月11日,区委宣传部、林业局、环保局等12个部门联合发起的以“善待木棉花,精心呵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为主题的怒江流域木棉花保护行动在潞江镇正式启动。
农业综合开发隆阳区芒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4月15~16日,省验收组组长、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李丽生、省验收组副组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周海波一行,在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根庆、市水利局局长彭小庆等市、区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深入隆阳区芒宽乡中型灌区,对隆阳区芒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进行实地验收,并同意通过省级验收。
省污染源普查办核查隆阳区污染源普查质量 5月19日,云南省污染源普查办赵维钧副主任率省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组,到隆阳区核查污染源普查质量。
“限塑”行动 6月1日,隆阳区组织工商、环保、公安、发改、商务等17个部门,共抽调45人,12台车辆分成4个组,对保山城区的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塑料袋生产、批发企业开展大规模限塑行动。全天共清理登记商场、超市、农贸商场等108家。
民革省委法律支部慰问抗日老兵 6月7日,民革省委法律支部罗媛、梁子红、何小青一行到隆阳区慰问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原国民党老兵,深入到金鸡乡看望了杨光、王俊才等5名老兵,给每位老人送去了200元的慰问金,并请区委统战部为其他41位在世的抗战老兵带去每人100元的慰问金。
潞江•芒宽自驾体验游和密支那跨境游活动发车仪式举行 6月7日,第五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暨2008年端阳花市“潞江•芒宽自驾体验游”和“密支那跨境游”活动发车仪式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家忠、市政府副市长解丽平、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处长陈铁军等领导出席了发车仪式。参加自驾车体验游的区内外自驾车共60辆,游客300人。
保龙高速公路双河段肇事车辆农药污染 6月16日,一辆装载百货和农药驶往德宏方向的东风货车,在隆阳辖区保龙高速公路蒲缥双河路段,撞上公路护栏,农药散洒路面,造成双河、蒲缥大河污染,影响沿河两岸蒲缥镇和杨柳乡14个村的人畜饮用水源。隆阳区启动了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区委书记刘一丹,副书记杨正晓和常务副区长胡飚率区环保、安监、卫生、水务、农业、建设等相关部门领导赶到现场,控制污染。
省委督查组莅隆督查九年义务教育情况 6月18日,省委督查室副主任、决策督查处处长张勇一行莅临隆阳区就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进行督查。省委督查组在市委副秘书长、督查专员毕春早、市教育局局长于波、隆阳区委办公室主任杜明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温仕红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芒宽乡西亚小学、芒宽乡中心小学、潞江镇丙闷小学实地督查和调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收学杂费、“两免一补”等政策的落实。
省残联/CBM社区康复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召开 6月26日,云南省残联/CBM社区康复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隆阳区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省残联康复处领导、隆阳区分管残疾人工作的副区长赵国良、市区残联领导以及滇西片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县(区)康复工作管理干部。
康浩公司获省和国家荣誉称号 7月5日,保山市康浩公交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授牌仪式,市、区有关领导参加,祝贺保山市康浩公交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被云南省总工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5个单位授予“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称号。
首次直接兑付乡村医生补助 9月8日~10月15日,隆阳区组织卫生系统3个工作组到各乡(镇)、村开展2007年度乡医补助直接兑付工作,补助标准从人均20元/月提高到50元/月,根据2007年度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验收结果,按照山区人均80元/月、半山半坝区人均50元/月、坝区人均30元/月三个补助等次,对取得资质并履职的乡村医生进行直接兑付。截至10月15日,出动工作人员444人次、车辆111辆次,发放乡医补助53.95万元,共有972名乡村医生领到全额补助。
2005~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9月20~22日,国家农发办处长、验收考评组组长付涛一行,在省农发办主任赵新黔、常务副主任赵晓静及市、区领导的陪同下,对隆阳区2005~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验收考评。考评组到板桥镇自动缫丝生产加工项目、牛羊肉冷冻制品加工项目、1万吨甜柿贮藏保鲜流通设施新建项目、板桥镇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丙麻乡中低产田改造地震灾害损毁工程修复项目及河图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实地查验。并同意通过国家验收。
云南省2007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指令性计划绩效评估组莅隆检查 9月22~23日,云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社会科学院组成的云南省2007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指令性计划绩效评估组莅临隆阳区,对2007年省级下达的11所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组在市、区教育局、财政局、板桥镇、潞江乡等相关领导陪同下,深入隆阳区板桥镇小永、唐家、左所和潞江镇小平田、三达地等校进行实地查看。
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通过农业部专家组验收 9月25日,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水稻高产创建验收专家组,在省农业厅副厅长汤克仁陪同下,对隆阳区承担的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进行了产量验收。
省财政厅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检查组莅隆检查 10月13~20日,云南省财政厅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检查组深入杨柳、潞江、丙麻等9个乡(镇)的18所学校,通过访问学生,与学校领导、教师开座谈会等方式,对隆阳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省政府节能减排督查组莅隆检查 10月31日,云南省政府节能减排督查组,在省环保局副局长杨志强的率领下,在保山市政府市长助理张勇和市环保局局长刘学严、区政府办副主任魏亲飞、区环保局局长彭发永等领导的陪同下,到保山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保山乾鑫硅公司和西庄建材公司检查工作。
芒宽乡孔雀山移民点移民建房及附属工程通过验收 11月4日,区移民局、芒宽乡政府,孔雀山移民代表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组成项目验收组,对小湾水电站隆阳库区孔雀山新建移民个人住房及附属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
小湾水电站首批移民易地搬迁 11月16日,瓦渡乡垭口、安和两村的34户156名移民搬迁到芒宽乡孔雀山移民安置点,成为小湾水电站隆阳库区首批实施易地搬迁安置的移民。
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11月17~19日,隆阳区200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河图镇优质稻基地建设水利工程、隆阳区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水利工程及隆阳区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杨柳乡优质糖料基地水利工程全面开工。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 隆阳区精心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宣传和展示隆阳区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①组织拍摄和制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实片《春满隆阳》,并在保山电视台3套节目进行了首播和重播。②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12月12日,在保岫广场隆重举行了《改革开放铸辉煌、科学发展谋新篇》成就展开展仪式。展览分别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民主法制、国防建设、民族宗教、精神文明八大方面,图文并茂展示隆阳区30年日新月异的变化。③组织全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收看中央、省、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④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
全国第一个香料烟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12月28日,隆阳区芒宽乡新光村22个村民小组807户烟农组建的隆阳区新光香料烟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新光香料烟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全国第一个香料烟种植专业合作社。(撰稿 吴美菊)
施甸县
行政区划 人口 2008年,施甸县辖甸阳、太平、由旺、仁和、姚关5镇,水长、老麦、何元、万兴、酒房、旧城6个乡和摆榔彝族、木老元布朗族彝族2个民族乡,137个村民(居民)委员会,16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492户,总人口333396人,其中:农业人口304427人,占91%,非农业人口28969人,占总人口的9%。其中:男性169617人,女性163779人,男女比例为51∶49。少数民族26196人,占7.9%,全县22个民族中,汉族30.72万人,彝族12425人,布朗族9180人,回族1071人,佤族1321人,傣族803人,白族705人,傈僳族242人,景颇族153人,阿昌族33人,布依族28人,苗族35人,满族42人,哈尼族34人,其他民族124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4.4‰。全县国土面积200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62人,人均占有耕地1.04亩,森林覆盖率44.8%。
经济概貌 2008年,施甸县实现生产总值(GDP)完成1716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6000万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完成30656万元,增长30.7%(其中工业增加值19756万元,增长33.8%,建筑业增加值10900万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完成75041万元,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5307元,比上年增长15.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4841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1.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48347万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0%,其中农业占65.4%,工业占34.6%。固定资产投资70046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城镇投资58744万元,农村集体投资232万元,农村私人投资5738万元,房地产投资4300万元。
农业 2008年,施甸县实现总产值123384万元(现价)比上一年增长6.3%,其中农业占48.6%,林业占8.5%,畜牧业占37.5%,渔业占2.7%。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粮食13090.2千克,烤烟1099.5万千克,甘蔗38.99万千克,精制茶叶88.2万千克,肉类总产量2.29万吨,肥猪出栏35.5万头。年末大牲畜存栏7.99万头,生猪存栏39.6万头。
工业 2008年,施甸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0685万元,可比价工业总产值5885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4.1%。其中制糖业现价产值11625万元,可比价产值12493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全年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完成60561万元,比上年增长69.75%,其中制糖业销售产值11625万元,增长15.36%;工业产销率99.8%,增长12.4个百分点,其中制糖业产销率100%,与上年持平。
乡镇企业 2008年,施甸县乡镇企业数3023个,从业人员1.49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9833万元,比上年下降18.7%;乡镇企业总收入34197万元,下降11.8%;乡镇企业利润总额2816万元,增长54.6%;实交税金1253万元,下降13.3%,增加值10333万元,增长35.8%。
个私经济 2008年,施甸县个私企业户数5021户,比上年增加145户,增长3%,其中私营企业85户,个体工商户4936户。从业人员16816人,比上年增530人,增长3.3%,其中私营企业3799人,个体工商户13017人。注册资金27236万元,比上年增1653万元,增长6.5%。个私企业总产值51173万元,比上年增4506万元,其中私营15947万元,个体35226万元。个体私营总收入63966万元,比上年增5633万元,其中私营19933万元,个体44033万元。上缴税金3838万元,比上年增338万元,增长9.7%,其中私营企业1196万元,个体2642万元。个私税收占年度财政总收入的25.95%。
扶贫开发 2008年,施甸县共争取到各级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732.38万元,有偿扶贫资金1130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扶贫资金12858.6万元,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12.48万元,县级财政扶贫资金23万元,外资38.3万元。完成扶贫固定资产项目4项,完成总投资383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264.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672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820.2万元,其他77万元;争取省级支持七〇七工业园区扶贫专项贷款1亿元,省级财政贴息300万元;争取到整村推进项目63个村;全年扶贫投入的科技培训和劳动力培训费179万元,培训后转移输出2686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300万元,贴息资金65万元;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安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2期,达16106人次。
城乡建设 2008年,施甸县城镇规划区面积为60.4平方千米(其中县城规划控制20平方千米、建设控制6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11.53平方千米(其中县城2.75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为16.31%,比上年上升了0.9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5.4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0万人),比上年增加0.47万人。城市公共绿化面积达24.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2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率为8.95%,比上年上升0.48个百分点,城市人均房屋居住面积达18.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1万平方米。城市和集镇建设完成投资18821万元,比上年增14387万元,其中城市148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369万元;集镇1531万元,比上年增1018万元。
商业 贸易 2008年,施甸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86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分地区看:农村完成26811万元,增长19.8%;城市完成25053.6万元,增长20.2%,城市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0.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完成3533.5万元,比上年下降4.2%,市场份额达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1841.2万元,比上年下降27.3%,集体及股份合作制经济完成1692.3万元,比上年增长46.2%;非公有制经济完成48331.1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市场份额达93%,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48331.1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39066.3万元,比上年增长20.0%;住宿餐饮业完成10163.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他行业完成2634.9万元,比上年增长18.8%。
交通 运输 2008年,施甸县公路里程1649千米,其中省道112千米,县道451千米,乡道800千米,村道264千米,专用道22千米。客运量144.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完成旅客周转量11385.24万人千米,货运量126.42万吨,比上年增长1.3%;完成货运周转量28608.69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7%。年内实施了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受益27个村民委员会。
邮电 2008年,施甸县邮电业务总量3227.9万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电话拥有量37746部,每百人拥有11部,其中固定电话13277部;移动电话24469部。电话普及率11.3%,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3.98%,移动电话普及率7.34%。互联网用户2044户。全年累计订销报纸198.49万份,比上年增长2.5%,订销杂志10.94万份,比上年减少1.79%。邮政储蓄年平均余额1186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
财政 2008年,施甸县完成财政收入14788万元,比上年增收2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482万元,比上年增收22.3%;财政支出57732万元,比上年增支28.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3123万元,比上年增支26.9%。
金融 200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5727万元,比年初增长31.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5135万元,比年初增长23.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0853万元,比年初增长24.7%。各项贷款余额62687万元,比年初增长1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6357万元,比年初增长22.8%;中长期贷款余额16330万元,比年初减14.2%。12月末,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541545万元,累计现金支出523858万元,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17687万元。
保险 2008年,施甸县承保金额275390万元,比上年增长28.0%。保费收入275.44万元,比上年增长98.8%。全年已决赔款金额734万元,比上年增长97.8%。
科技 2008年,施甸县印发技术资料25.2万份,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76期、19.8万人次,举办农函大7个专业、13个班、507人。全县推广杂交玉米良种15.14万亩,水稻良种率达96%;推广玉米育苗移栽1.02万亩;举办各种样板7.4万亩。
教育 2008年末,有各级各类学校342所,其中普通中学21所、小学校229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38所。学校共办1723班,其中普通中学317班,小学1118班,职业中学35班,幼儿园(含学前班)253班。有教职工3121人,专任教师2951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895人,比上年增152人;专科学历1613人,比上年减47人;中专中师学历443人,比上年减108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7118人,比上年减46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18470人,比上年减1104人;小学在校生30060人,比上年减1467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招生16335人,比上年增656人,毕业15453人,比上年增336人。小学入学率98.66%,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8.6%,初中入学率98.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3.4%,高中入学率42.69%,高考上线率78.51%,中考600分以上人数378人。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入经费1661.8万元,享受免杂费、教科书费的学生达到44849人,小学辍学率0.45%,初中辍学率2.93%。
文化 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77万册。文物保护机构1个,文物藏品1172件;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3个,组织文艺活动8次,艺术表演团体1个,送戏下乡20场,观众达1.8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队6个,放映电影130场次;全县有广播站13个,137个村实现村村通广播,广播覆盖率达100%;有电视转播站1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222座,电视覆盖率达95%,有线电视用户达1.79万户。
卫生 2008年末,拥有卫生医疗机构30个,其中医院19个,门诊10个,专科防治所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43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3张。卫生技术人员551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人。全县共有137个村级卫生所,443名村级卫生技术人员。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继续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顺利、参合农民达262332人,参合率为86.52%。全县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加强卫生防疫,使人民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9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2.1%。
体育 2008年,施甸县举办运动会4次。有青少年业余体校1所,成立体协2个,有标准体育场273个,参加市级比赛1次,其中获团体第一名1次。比赛获个人第一名7人次,比赛获个人第二名5人次,比赛获个人第三名10人次。
环境保护 2008年,施甸县环保污染治理投资4486.87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9.5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3.88%,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化率17.72%。比上年提高了2.32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年末在岗职工人数9445人,比上年增加315人,其中国有单位7836人,集体单位436人,其他类型单位1183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9997.3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国有167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集体503.6万元,比上年减少5.5%;其他2735.2万元,比上年增177.4%。人均年平均工资21170元(月平均1764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有21563元,比上年增长18.2%;集体11166元,比上年增长5.4%;其他22364万元,比上年增157.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673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民人均现金支出为4647元,比上年增75.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88元,比上年增加302元,增14.5%。全年全社会住宅投资完成14926万元,竣工住宅面积13662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7.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8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6.8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2平方米。解决了0.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全县有敬老院1所。享受国家救济的城乡居民33428人,发放救济专款24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21人,发放补助金320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7034人,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1112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869人,共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11.6万元。
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8775人,其中城镇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3347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28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总额1701万元。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328个,城镇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7002人,收缴失业保险金617万元。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的职工10012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支出额分别为1311万元、102万元、536万元。城镇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综合覆盖率7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2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开发就业岗位1512个,其中公益性岗位92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416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93人,其中向市外有序输出劳务人员1614人。
大事要事
中共施甸县委九届五次会议 1月7~8日,中国共产党施甸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县委书记张勇受县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题为《抢抓机遇
锐意进取 为实现施甸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长寿老人高龄补助 2008年,全县对6188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11名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发放补助,补助标准:80~89岁,每年60元;90~99岁,每年120元;100岁以上,每年1800元。执行时间从2008年1月开始。
县政协七届一次会议 2月18~22日,政协施甸县七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协施甸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协施甸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年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施甸县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蒋汉雄当选为政协施甸县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何立中、李洪光、沈杰、申宝银。常务委员18人。
县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 2月19~23日,施甸县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县城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杨启发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贵荣、蒋启龙、吴云龙、邓兴琼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鹏声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县长,吴明华、杨玉荣、杨光兰、于绍伟、刘院生、董大刚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选举普乐文为施甸县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李利强为施甸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县纪委九届三次全体会议 2月28~29日,施甸县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县城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尹明忠代表县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全县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报告。县委书记李元标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全县反腐倡廉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对全县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要求。
保山云维集团在施甸县水长乡破土奠基 3月31日,保山云维集团年产20万吨电石和年产5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在施甸县水长破土奠基。市委书记熊清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正阳,省经委副巡视员钱智光,云南煤化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跃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建洪,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副行长洪兴,云南煤化集团副总经理高建嵩,云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一平,云南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有明,市政协副主席罗兴志等出席庆典仪式。
“特殊党费”收交 从5月20日开始,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了交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活动。从5月20日至7月30日2个多月的时间,全县共有7754名党员(占全县党员总数的61.4%)自愿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1398082.50元,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及以上的有332名党员,交纳金额为415839.00元;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以下的有7422名党员,交纳金额为982243.50元。
台湾三立电视台拍摄施甸特色食品 5月20~21日,台湾三立电视台“在中国的故事”摄制组一行6人抵达“金布朗之乡——施甸”拍摄特色美食。把施甸传统食品骨头鲜和豆片推介到台湾,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施甸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宣讲报告会 5月21日,施甸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主题宣讲报告会在县委礼堂举行。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省市驻施单位、各人民团体实职副科以上领导以及意识形态口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报告会。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直机关副巡视员王鸿林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为题作了宣讲。
“工业立县、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现场会 5月29日,施甸县在水长工业园区的鱼洞坡头召开“工业立县、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现场会。市委副书记杨毅到会并讲话,8个市直部门领导,施甸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县级班子成员,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近90人参加现场会。县委书记李元标主持现场会。
取消农村学校“小锅灶” 5月底,施甸县取消了农村学校“小锅灶”,2008年全县共投入资金172.24万元,取消农村学校“小锅灶”14校,新建学生食堂22校,在新建伙食团就餐学生1102人;新建厨房、餐厅1611.95平方米,修缮厨房、餐厅1770.84平方米,解决学生吃冷饭、睡地铺36校919人。
云维保山有机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8月29日,云维保山有机化工有限公司在施甸县正式成立。云维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以及保山市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领导,水长工业园区项目指挥部、县直有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参加了成立大会。10月6日,云南云维保山有机化工有限公司在施甸县水长工业园区鱼洞坡头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施甸县被省委评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进集体 9月26日,在昆明召开的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施甸县被云南省委评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进集体。
杨善洲无偿移交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 11月11日,原地委书记杨善洲把自己辛苦20年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县林业局。
中央综治委莅施验收综治维稳创平安工作 1月12日,以中央综治办协调室主任陈显辉为组长、中央综治委特邀巡视员杨其洪、中央监察部部长办公室副主任许颜、中央综治办协调室副处长禹丽芸为成员的检查验收组莅临施甸县,对施甸县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撰稿 张树才)
腾冲县
行政区划 人口 2008年,腾冲县辖18个乡(镇),即腾越、固东、猴桥、滇滩、和顺5个镇,界头、曲石、明光、马站、北海、中和、清水、芒棒、五合、浦川、新华、团田12个乡及荷花傣族佤族民族乡,213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26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27万人,占25.34%;乡村人口47.93万人,占74.66%。主要世居民族人口:汉族594183人,傣族14255人,傈僳族14558人,白族2788人,回族7486人,佤族2784人,阿昌族2528人,景颇族21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9‰,国土面积5845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48.08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0人。
经济概貌 2008年,腾冲县国民生产总值50.3亿元,增长14.1%,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3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8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8.2∶26.9∶44.9调整为28.4∶28.2∶4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增长30.3%。
农业 2008年,腾冲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农业产值9.3亿元,林业产值4.2亿元,牧业产值7.4亿元,渔业产值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粮食29460万千克,比上年增长3.92%;油菜子2550万千克,增长19.7%;蔬菜11100万千克,增长0.82%;烤烟1285万千克,增长18%;茶叶675.08万千克,增长3.8%;甘蔗10540万千克,下降12.36%;肉类总产量5870万千克,增长10.3%;大性畜存栏17.15万头,增长0.6%;生猪存栏47.8万头,增长3.58%,出栏50.7万头,增长9.52%。农业机械总动力28.3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投入各项支农资金1.4亿元,组织实施了一批农田水利、土地开发复垦、农村能源及烟水配套工程等项目。整合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007万元,建设各级各类示范点60个。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工业 2008年,腾冲县工业总产值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1.11%,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18.99亿元,增长31.87%;轻工业实现产值5.79亿元,增长28.6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83%,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6.55%。七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2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4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8.47%,其中矿业实现产值13.78亿元,增长37.94%;电力实现产值2.4亿元,增长33.23%;建材实现产值1.65亿元,增长16.2%;林产品加工实现产值2.1亿元,增长20.5%;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实现产值2.3亿元,增长12.19%;药业实现产值0.87亿元,增长17.81%;旅游产品加工实现产值1.3亿元,增长18.18%。完成工业投资13亿元,比上年增长38.28%。
非公经济 2008年,腾冲县有个体工商户11798户,从业人员18534人,其中私营企业1686户,从业人员18272人。非公企业实现产值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完成税收47725万元,增长28.5%,占财政收入的71.7%。
乡镇企业 2008年,腾冲县有乡镇企业15532个(含个体),完成总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完成总产值31.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亿元,增长25%,上缴税收2.73亿元,增长9.87%。
扶贫开发 2008年,腾冲县实施52个整村推进项目,项目受益农户4337户18742人,共完成投资2319.5万元,其中扶贫资金补助780万元,群众自筹757.72万元,部门整合资金781.78万元。
旅游 2008年,腾冲县旅游文化产业实现产值4.3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6%,全年接待游客28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5.42%。火山、热海等六个景区门票收入2227万元,同比增长34.06%,客源主要以北京、上海、四川、江苏、浙江、贵州、广东、天津为主。腾冲县共有宾馆、旅社、招待所33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实馆1家,三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14家;共有床位11058个,从业人员3千多人;共有旅行社13家,导游3百多人;日接待能力达2.48万人。年内,对宾馆服务人员集中培训500多人次,组织了宾馆客房服务员和餐饮服务员业务技能等级培训和比赛;实施导游培训700人次;开办旅游英语、旅游缅语培训班,招收学员100人。编制了《历代名人与腾冲》、《腾越风》、《腾冲旅游指南》、《品味腾冲》、《腾冲旅游宣传画册》、《腾冲旅游光碟》、《腾冲旅游交通图》等文化旅游资料,下发到各宾馆、旅游企业。先后到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重点目标客源市场宣传推介。1月,全国各地40多家旅行社齐聚腾冲,举办了“彩云之旅腾冲旅游品牌宣传促销联谊会”。2月,成功举办了台湾旅游同业工会腾冲旅游线路考察推广交流促进会。4月,郑州“2008年国内旅游交易会”期间,发放宣传品5500份,光碟4000多份,当地媒体、电视台及网络对腾冲进行了宣传报道。年内组织县内旅游企业参加了“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完成腾冲旅游网,开设了“旅游政务”和“魅力腾冲”两大板块。在昆明机场投放13块大幅灯箱广告,在云南电视台发布“腾冲旅游天气预报”。与中央电视台二套《生活——美食走天下》栏目合作完成腾冲名特食品的宣传播映。与北京《东方之旅》合作完成“腾冲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和顺小巷、热海SPA水疗及远征军198师纪念广场,启动了世纪金源旅游体育休闲中心、腾越翡翠城、远征军抗战纪念公园、云蜂山养生度假村、叠水河休闲度假区、红塔酒店、玛御谷温泉等项目。全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县试点规划通过省级评审,获得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在“十一”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期间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开通了腾冲—密支那跨境旅游路线,组织15个团队1056人到密支那等地观光旅游。
城乡建设 2008年,城区面积15.6平方千米、城市化水平26%。城镇建设完成总投资60461.48万元,比上年增长66.1%,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7961.48万元。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完成了西山坝15平方千米新城区初步规划,首期开发的3平方千米已完成征地工作。对腾越河上游及歪蜘河河道进行了治理,实施了北门街延长线、城市休闲公园、观景风雨桥建设和40多个单位办公楼亮化工程,城市绿化面积达80.55平方千米,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有效提升,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城市”。
贸易 2008年,腾冲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75.5万元,同比增长20.6%;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92127.6万元,增长21%;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5647.9万元,增长19.58%。从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零售额26076.3万元,增长34.57%,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24378.2万元,增长51.21%;非公经济零售额101699.2万元,增长17.4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0007.9万元,增长20.7%;住宿业零售额14733.6万元,增长20.3%,餐饮业零售额12688.8万元,增长20.68%;其他行业零售额345.2万元增长4.2%。全年边贸进出口总额37855.27万元,减少27.2%,其中进口总额8874.2万元,减少74.4%;出口总额28981.07,增长67.6%。全年共引进项目20项,合同协议资金113.9亿元。实际利用县外资金21.2亿元,增长107.8%。
交通 运输 2008年,腾冲县公路里程3260千米,全县汽车拥有量17006辆,比上年增长17.9%,摩托车55423辆,增长13.6%,其他机动车辆4141辆,减4.3%。全年货运量996万吨,增长12%;货物周转量107331万吨千米,增长13.7%。客运量302万人次,增长13.1%,旅客周转量32792万人千米,增长15%。
邮电 2008的,腾冲县邮电通讯业务总量17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年末拥有程控电话36030部,增长0.5%,每千人电话普及率56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39546万,增长32.3%,电信通用户6331户,下降29.7%。
财政 2008年,腾冲县财政总收入66572万元,增长2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9327万元,增长21.6%,上划收入完成27245万元,增长29.3%,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729万元,增长2.4倍;财政总支出133763万元,增长24.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9502万元,增长26.5%,基金预算支出4261万元,下降21%。
金融 保险 2008年,腾冲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6亿元,增长19.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7076万元,增长25.6%;贷款余额39.7亿元,增长33.8%。全年累计投放现金1928万元,减少68.2%。保险机构全年承保金额491504万元,增长99.8%;保费收入7657万元,增长35.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806万元,增长36.7%。
文化 2008年,建成6个综合文化站;投资30万元改造了文化馆多功能厅;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投资119万元的中央无线覆盖项目——大六冲差转台改造和自治、滇滩、猴桥口岸3个转播台建设工程。组织各种文艺演出近60场次,组织腾冲农民画参加第三届全国农民画展,选送2名腾冲优秀农民画家到上海中国农民画村驻村作画,并设立腾冲农民画展销点,《傣族新村》获浙江嘉兴秀洲举办的中国百县农民画大展银奖,《春回傣家》获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第三届农民书画展金奖。组织全县新农村文艺调演,大型歌舞《腾越乡风》获市新农村文艺调演综合特等奖和两个创作一等奖、省级创作一等奖。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个,2008年,完成了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的“四有”工作;投资15万元修复文庙启圣宫;争取到150万元资金启动绮罗文昌宫修复工程;国殇墓园实行免费开放,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投资近600万元。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有文化市场兼职稽查队员52名,义务监督员45名,开通2部举报电话,成立了网吧协会,全年共开展文化市场日常检查388人次,立案9起,罚款5.9万元,受理群众举报25起,没收非法盗版音像制品591张、非法盗版书籍113册。
广播 电视 广播:每天播出《新闻纵横》或《一周要闻回顾》、《天气资讯》,定期播出专栏《信息直通车》、《音乐时空》、《健康之路》和《走遍腾冲》;送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50条,送市人民广播电台84条。电视:每天播出《腾冲新闻》或《一周要闻回顾》,定期播出《边城纵横》、《走进腾冲》、《经济十二分》和《腾冲法治》等;送云南新闻60条,其中2条在《云南新闻》头条播出,中央四套播出1条,送保山电视台新闻280条;电视台制作的《新农村文艺汇演巡礼》、《祸从天降》、《茶花风波》、《腾冲旅游形象片》,与云南电视台合作录制的《云南省俏花灯电视大赛腾冲分会场》等节目在云南电视台播出;为中央电视台《外国人看中国人》、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小崔说事——腾冲抗战系列片》、《人文地理》等栏目,云南省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系列片《七彩再现》以及北京电视台、山东卫视等提供了大量资料;《竹编鸟笼》、《马鞍匠(上、下)》、《三滴水》、《浦川茶事》等节目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电视协作网展播,被中国电视协会授予铜奖;完成了《工商之歌》、《东南亚考察报告》、《致爱极边》等精品专题片。
体育 2008年,腾冲县共参与和组织各种体育活动30余场次,参与和带动活动人数3万多人,主要组织了中学生田经运动会、“敬老杯”老年运动会、腾越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万人键步走全民健身活动;承办了第二届“市运会”;参与了第六届省“城运会”和第十一届省中学生运动会。“敬老杯”老年运动会首次由政府出资举办,共有27个部门和单位及5个乡镇近2000名运动员参加,是历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老年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4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36个项目的角逐,24人打破了8项县记录,1人打破了市记录,有9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市运会10个大类14个比赛项目中共获得奖牌152枚,其中金牌93.5枚,团体总分1134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居全市之首,民族传统表演项目取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腾冲县代表队获8金、8银、1铜的优异成绩。向省体校输送了1名运动员,向市体校输送了4名运动员。全县18个乡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站、9个体育特色乡镇、140余个村老年人体育协会和170多个晨晚练点常年开展活动,570多所学校坚持开设体育课和三操。
教育 2008年,腾冲县有各类学校476校,教职工6567人,在校学生129490人。其中普通中学33校,在校高中生11176人,初中生31395人;职业中学2校,在校生4317人,小学397校,在校生62591人;幼儿园43所,学前班447班,在园、在班儿童19836人;进修学校1校,在校生1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0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8%,巩固率99.0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1.6%;残疾儿童入学率98.64%;幼儿入园入班率66.2%。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9.3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7.95%;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3.76%。小学生人均占地30平方米,生均校舍7.41平方米,中学生人均占地33.5平方米,生均校舍9.12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小学共实施排危项目14校,共排除中小学危房9187平方米,总投资2577.37万元。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和充实,全县中小学共有计算机室67个,多媒体教室88个,语音室20个,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网点512个,拥有计算机3526台,人机比达39∶1。招录特岗教师152人,社会招录教师12人,并进行了岗前培训。
科技 科普宣传活动:把服务“三农”作为工作重点,利用“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日”、“三二三”气象日、“科普画栏”、“乡镇科普街”等载体组织开展了禁毒防艾、预防流行性疾病、气象、地震、环保、安全、法律、家庭教育、农村种植养殖技术等科普知识的宣传30多场次,展出展板500多块、实物145件(次),发放涉及131个内容的各类科善资料20.6万份(册),放映故事片和科教片3场6部,咨询人数达7200人次,义诊1765人,张贴科普宣传画1520张,直接受益群众10.8万人次,对青少年、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城镇人口开展各种培训24期,参加人数达5600多人次。组织7所中小学共4500多人参加省市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评选出102项作品上报省市参加比赛。组织160名青少年参加了以“节能、环保、减排”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举办了《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纲要》知识竞赛活动,75个部门和乡镇参加,收到竞赛试卷4467份。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办“2+1”和“3+1”农函大班、产业班、劳动力转移班、民族班、扶贫班的方法,共53个教学班,招生培训2357人,内容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市场营销等专业,学员结业率达92%;开展短期实用技术培训72期,培训群众8210人次;各类科技培训336期,培训农民74728人次。争取到中国科协“一站、一栏、一员、一会、一点”建设项目1个,省科协、省财政厅“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1个,省科协农民素质培训项目1个,省农村技术培训项目1个,共计资金24万元。
卫生 2008年,腾冲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340个,其中卫生部门管理的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个(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县卫生人才培训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7个,乡镇一般卫生院14个,民营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门诊部1个,口腔防治所1个,诊所、医务室等84个,村卫生所213个,社区卫生所4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医疗机构1个(安定医院),共有从业人员2660人,专业卫生人员1824人,卫生技术人员1548人,其中:执业医师527人,执业助理医师167人,注册护士48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68人。业务用房面积76736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有965台,共设病床1438张。
人民生活 腾冲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7元,比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3002元,实际增长12.3%;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4114万元,增长19%,人均年平均工资18272元,增长11.9%。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5.8%。城镇人均住房面积5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开发就业岗位424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61个,城镇新增长就业342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79人,失业登记率3.68%;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4万人次,其中有效输出2246人次。发放城乡低保金2698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95万元,救助2248人次;1460名农村五保人员纳入财政供养。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96户12105人,征收保险基金3987万元;医疗保险参保单位363户25789人,大病补助医疗保险360户23882人,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4152万元,大病补充保险费46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单位376户13983人,征收失业保险基金388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214户12162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26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06户4168人,征收生育保险基金74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6262人。
大事要事
吴觉撒敏莅腾考察 1月5~8日,缅甸东方联盟集团主席吴觉撒敏一行莅腾考察,中共保山市委常委、腾冲县委书记王彩春率腾冲相关部门、恒益集团与他们进行了座谈,就双方旅游合作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缅甸东方联盟集团下属缅甸奋斗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与恒益集团下属腾冲县五洲国际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腾冲县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县” 1月,腾冲县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2007年度“全国绿色小康县”;猴桥镇箐口村民委员会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
县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 1月29日~2月1日,腾冲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审查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财政、计划报告和人大常委会、法检“两院”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领导班子和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政协腾冲县十届一次会议 1月28~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腾冲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协领导班子。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109件,经审查立案109件。
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 2月24~25日,腾冲县纪委召开十一届三次全会。会议对县委办等32个全县200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
香港高级警署总警司慰问抗战老兵 2月18日,以香港高级警署总警司为首的10名香港警察到清水乡慰问了3名抗战老兵。
保山市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在腾召开 3月23~28日,以“同一片神奇热土,共一个腾越梦想”为主题的保山市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在腾冲隆重举行。本届运动会共产生143枚金牌。
艾思奇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讨会 5月9~11日,艾思奇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讨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张伯里,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云南省委副秘书长钱恒义,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欣,保山市委书记熊清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建洪,市政协主席张静,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玉峰,市委常委、腾冲县委书记王彩春,腾冲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惟建,以及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大学、国防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省内外党校以及社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出席了大会。
云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在腾冲启动 8月24日,云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在腾冲启动。
县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 8月23~25日,腾冲县举行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18个乡镇共有36个节目参加了汇演,共决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综合产业扶持项目通过市级达标考核验收 8月21~22日,市达标考核领导小组到新华乡对腾冲县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综合产业扶持项目进行达标考核。新华乡新山、中心、梅子坪3个村人口较少民族综合产业开发项目,整合多个部门项目资源,项目实施成效明显,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的工作目标,顺利通过了市级达标考核验收。
第九届中国云南腾冲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 10月2日,第九届中国云南腾冲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表演在腾越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台湾记者莅腾采访 10月24~26日,台湾中南部媒体记者“七彩云南古镇行”莅临腾冲采访拍摄。采访团先后到国殇墓园、叠水河瀑布、和顺古镇、北海湿地、火山、热海景点景区进行采访拍摄活动,并观看了“上刀山下火海”表演。
滇西笔会召开 11月21~25日,2008滇西笔会在腾冲召开,来自中国作协、省作协的领导和省内外著名评论家、作家、诗人以及滇西七州市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近80人齐聚边城,共同围绕滇西文学回顾与前瞻这个主题进行研讨。
腾冲机场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12月10日,腾冲机场建设公司组织召开了“腾冲机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会”,经腾冲机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审核后,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腾冲县被列为全国500个农情信息基点县之一 12月,腾冲县正式被农业部列为2009年全国500个农情信息基点县之一,是保山市唯一被列为农业部农情信息基点的调查县。(撰稿 许振娣)
龙陵县
行政区划 人口 龙陵县辖龙山、镇安、勐糯3镇及象达、龙江、腊勐、龙新、碧寨、平达6个乡和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共10个乡(镇),116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1637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280795人,其中:农业人口254992人,非农业人口25803人;少数民族人口14494人。少数民族人口中,有傈僳族6069人,彝族4762人,傣族1826人,阿昌族882人,白族291人,回族41人,景颇族251人,德昂族35人,其他民族33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7‰。国土面积2884平方千米。全县耕地面积399291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1.57亩。国境线长19.71千米。县城海拔1540米。森林覆盖率67.85%。县城距省会昆明631千米,距市府保山130千米。年降雨量2038.8毫米,年均气温15.1℃。
经济概貌 2008年,龙陵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61亿元,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3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63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19%和13.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4.6∶37.7∶27.7调整为32∶40.7∶27.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4亿元(不含保龙、保腾高速公路投资),增长23.6%,在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化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2504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8元,增长13.4%;一般贸易出口总额841万美元,增长8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亿元,增长20.9%。
服务业 2008年,龙陵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63亿元,增长13.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税金5642万元,增长11.9%,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达14000人,比上年增984人。
农业 2008年,龙陵县完成第一产业产值10.5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完成农业产值5.20亿元,林业产值1.13亿元,畜牧业产值4亿元,增长36.2%,渔业产量486吨,产值752万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2.6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0.33万吨,增长3.2%,实现产值2.51亿元。大春粮食7.93万吨,产值1.94亿元;小春粮食2.40万吨,产值5770万元。各种经济作物产值1.69亿元。2007/2008榨季,县内甘蔗保有面积13万亩,人榨49.6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17亿元;新植茶叶5092亩,低改茶园2万亩,完成茶叶总产量4764吨,实现产值4049万元;种植烤烟1.89万亩,收购烟叶5.04万担,种植香料烟6083亩,收购烟叶1.83万担,实现“两烟”产值4160万元;种植大麻1800亩,收购麻秆398吨,实现产值56万元;蔬菜2.01万吨,产值3055万元。林业产值中造林(还草)5.89万亩,产值2063万元;木材采伐20.5万立方,产值5190万元;林产品(香果、棕片、紫胶、核桃、板栗、石斛等)产值1939万元。新植核桃5万亩,组织落实核桃嫁接苗40万株,总产量617吨。全县集约化栽培石斛种植户927户,总面积达28.3万平方米,总产量60吨。畜牧业产值中大牲畜9515头,产值3402万元。猪出栏18.0万头,产值3.15亿元;家禽出栏66.3万只,产值2515万元;羊出栏3.2万只,产值2399万元。全年发放种粮补贴376万元、农资增资补贴1499万元。县级财政安排资金1092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农业“422”工程产业培植。全县共实施水利工程548件(次),完成投资9384万元,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6万亩,建设高稳产农田0.2万亩、基本农田0.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千米,解决了1.1万人、0.5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乡镇企业 2008年,龙陵县共有乡镇企业5855户,从业人员15713人。其中私营企业120户,从业人员5518人;个体企业5735户,从业人员10195人。乡镇规模(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8户,从业人员2762人;乡镇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3户,从业人员3104人。营业收入124616万元,现价总产值108638万元,上缴税金6375万元。
扶贫开发 2008年,龙陵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9亿元,实施了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扶贫贴息供求、PRCDP等扶贫项目,解决了0.5万绝对贫困人口、巩固了7.16万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53万人次,组织有序输出1650人次。累计整合资金1709.8万元,完成了2007年度24个新农村试点续建和2008年度56个试点规划。建成基本农田1万亩,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万人,县乡公路建设86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平方千米,易地扶贫搬迁人口300人。
城乡建设 2008年,龙陵县城镇人口4.9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18%,县城有城区面积4.2平方千米,县城绿化率31.64%,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1%、和1.32%。
工业 2008年,龙陵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现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23.4%。其中,轻工业完成6.16亿元,比上年增32.7%;重工业完成13.30亿元,比上年增16.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总产值13.61亿元,增长9.8%。较大工业规模企业有云南永昌铅锌公司(产值5.02亿元)、云南康丰有限公司(产值4.21亿元)、龙陵县龙山硅有限公司(产值1.19亿元)、保山科源硅电有限公司(产值1.03亿元)、龙陵县兴鑫硅冶炼厂(产值7095万元)、顺康硅厂(产值3532万元)等。全县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23.4%。深入实施工业富县战略,依托重大产业项目,着力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协调服务。10万吨硅铁项目二期工程、年产1600万件日用瓷生产线、腊寨电站等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蛮关河一、二级电站和杨桥河电站等一批小水电建设并网发电,全年完成县内统计电量9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2.25亿元,增长67.2%。完成了龙陵水泥厂的破产清算,成功引进德宏汇合集团对其资产进行收购,汇合集团新建的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带余热发电项目进展顺利。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联席会议制度,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新成效。成立了龙陵县硅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龙陵县硅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万元GDP能耗降到1.59吨标准煤。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0万吨,比上年增长11.1%;发电量9亿千瓦时,增长84.1%;水泥4.6万吨,下降45.2%;白砂糖11.7万吨,增长10.7%;酒精1.02万吨,增长43.7%;硫酸1.38万吨,下降15.3%;工业硅2.47万吨,增长0.8%;硅铁2.95万吨,增长8.9%;精选铁矿6万吨,增长1.2%;矿泉水2.3万吨,增长7%;精制茶2000吨,增长11.1%;电锌1.23万吨,下降18.5%;建筑砖及瓦9500万块。
商业 贸易 2008年,龙陵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2%;外贸进出口总额8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7.8%。
旅游业 2008年,龙陵县旅游总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29.6%。接待游客数35万人次,增加12.1%,其中:海外旅游者人数0.4万人次,增加14.2%;国内旅游者人数34.6万人次,增12.2%。著名的热矿泉邦腊掌提升顺利推进。
交通 运输 2008年,龙陵县公路通车里程1608.96千米,其中国道58千米、省道160.74千米、县道472.59千米、乡道783.12千米、专用公路110.81千米、高速路19.7千米、联络道4千米。完成客运量7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客运周转量7753万人千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1%;货运量13.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9.8%,货运周转量4613万吨千米,比上年同期减少8.8%。全县10个乡(镇)中,7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3个乡(镇)通弹石路,52个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和弹石路,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邮电 电信、移动、联通服务网点遍及全县10个乡(镇),基站建设逐步完善。2008年末,全县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5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年末拥有移动及固定电话106196户,每百人拥有电话30.3部。其中固定电话达23196户,比上年下降5.5%;拥有移动电话83000户,增长47.7%。邮路总长712千米,其中机动邮路672千米。
财政 2008年,龙陵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73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亿元,增长15.3%;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35亿元,增长6.3%;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338万元;上划市级收入完成436万元。基金收入完成1533万元。完成财政总支出6.04亿元,比上年增支1.25亿元,增长2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63亿元,增支1.15亿元,增长25.6%;基金支出4113万元,增长31.4%。
金融 2008年,龙陵县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各1个。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4.77亿元,增长34.7%。
保险 2008年,龙陵县保险收入2028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财险保险收入989万元,增22.0%;人寿险保险收入1039万元,增长32.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53万元,增长153.8%。
招商引资 2008年,龙陵县签约项目5个,协议总投资54.35亿元,比上年协议投资1.96亿元增长27倍,实际到位资金5.99亿元,完成计划的113%。
科技 2008年末,龙陵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44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8人、农业技术人员227人、教学专业技术人员3023人、经济技术人员94人、审计技术人员17人、新闻技术人员10人、文物博物技术人员5人、图书管理技术人员29人、教练5人、艺术人员14人。有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人、副高职称190人、中级1580人、初级2491人、未定职称184人。
教育 2008年,龙陵县共有教职工3189人,专任教师2930人。专任教师中有高中教师315人,初中教师783人,小学教师1681人,幼儿教师151人。有普通中学17所(其中完中5所)。高中阶段有在校学生0.6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4343人,职业高中生1963人。普通高中招生1514人,毕业1280人;职业高中招生779人,毕业361人。有普通初中在校生1.21万人,招生0.42万人,毕业0.37万人。有小学在校生2.49万人,招生0.38万人,毕业0.3万人。有幼儿园(学前班)在校生0.45万人,招生0.34万人,毕业0.3万人。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率和免教科书费率均达100%,对1.65万名寄宿制学生实行了生活补助,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4.3%。投入资金2501万元,排除中小学危房10850平方米,新建校舍17331平方米,实现了中学生均校舍面积7.9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7.5平方米的目标。小学、初中学生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5%和1.5%以内;高考上线率为64.3%,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逐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开工建设了教学楼工程,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输出技术人员1285人。
文化 2008年,龙陵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5.1万册;有文物馆1个,馆藏文物1149件;有县以上综合档案馆1个;文化站10个。广播覆盖率87.2%,电视覆盖率88.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省市举办的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中均取得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了全市第六届老年人轮办运动会;电视散文《松山何以巍巍》和傈僳族专题《上刀山•下火海》拍摄完成;配合抓好了电视连续剧《滇西1944》龙陵境内的外景拍摄。
卫生 2008年,龙陵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县医院1个、中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11所。有床位434张。职工总数581人,其中:技术人员484人,管理人员51人,工勤人员46人。有村卫生室121个,村医生291人。
体育 举办全县性运动会,开展全县性的各种健身活动和比赛6次,其中:1月1~4日,举办了龙陵县“元旦杯”桥牌邀请赛;1月15~22日,举办了龙陵县第十五届“教育杯”职工篮球运动会;4月15~18日,举办了保山市第六届老年人轮办运动会;7月16~18日,举办了中国门球赛保山市龙陵县“迎奥杯”预选赛;9月24~30日,举办龙陵县第十八届勐糯国庆篮球联赛;9月26日,举办龙陵县2008年敬老节暨柔力球、健身球比赛。县城五个社区都建有社区老体协。县老体协建有6个专项协会。各单项协会的体育活动异常活跃,做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10个乡镇都成立了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2008年,10个乡镇又都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把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覆盖到了农村。全年10个乡镇共组织各类比赛、活动113次,参与人数达10万多人次,达到了全民健身,提高群众体质的目的。对全县161所中小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监督。2008年全县中小学达到达标条件的学生数有43582人,达标率为96%。
人民生活 110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3.37%。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200人,增长28%,有4.4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4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88元,增长13.4%。人均期望寿命67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亿元,增长20.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2%,上涨12%。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0.7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87万人,城镇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综合覆盖率达84.7%。以县为单位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100%,每千人口医院病床数1.56张,乡镇计划免疫覆盖率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4.75%。
大事要事
首批“农村党员书屋”建成 2008年,按照每个“党员书屋”配送价值1万余元书籍的标准,为农村党员提供农业科技和实用技能方面的“免费教材”,使“农村党员书屋”真正成为农村政策宣传的窗口、知识传播的课堂、教育党员的阵地和联系群众的桥梁。3月,首批20个“农村党员书屋”建成,并投入使用。
绿化造林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3月20日~4月6日,省政府造林检查验收组对龙陵县2007年度5个造林项目进行了抽样检查,其中:征占用林地异地恢复造林1560亩、特色经济林核桃1.8万亩、领导样板林200亩、义务植树7749株、退耕还林荒山造林5000亩,合格率分别为92.7%、92.4%、100%、100%、100%,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讲座 3月31日,县委第一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暨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讲座在县宣传文化中心举行。重庆市委原常委、重庆警备区原政委王志学,云南省商务厅巡视员原朱旦生,保山市人民政府原巡视员杨明佑3位龙陵籍老领导,县委领导分别围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主题作了演讲。
保山市第六届老年人轮办运动会在龙陵召开 4月16日,保山市第六届老年人轮办运动会在龙陵召开。本次运动会共设门球、地掷球、羽毛球、乒乓球、桥牌、操舞6个比赛项目。来自全市五县(区)和市政府机关、党教卫、经贸委、省属驻保单位老体协的9个代表团10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滇西1944》剧组莅龙拍摄 4月25日~6月15日,反映滇西抗战史实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滇西1944》剧组到龙陵县进行部分实景拍摄。该剧以松山大反攻为聚焦点,再现松山大决战的战争史实。剧组先后到龙陵县象达乡张家坡、龙江乡三台山、邦腊掌温泉、腾龙桥、县委党校、白塔赵氏宗祠以及城郊的云龙寺、畜牧场周边等地实地拍摄。
推进新农村指导员出 “点子”工程2008年初,为切实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龙陵县启动了向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征集对驻点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点子”活动。通过建立“点子”激励机制,激发新农村指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带领群众走致富之路。2008年全县第二批新农村指导员共出“金点子”4个,“好点子”5个,“较好点子”9个。
交纳“特殊党费”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广大党员以积极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支援灾区的心愿,全县18个党(工)委5205名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2403615.9元。
规范药品配送 2008年龙陵县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同中标配送公司签订了药品采购廉政合同。针对中标的3743个药品品种,把全县划分为3个片区,现场抽签确定配送范围,由三家中标配送公司共同配送。保证药品采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确保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临床用药。
龙陵县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 6月20日~10月22日,龙陵县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完成乡、县、市、省级汇演。龙陵县“泥太阳”专场在市级汇演获得11个奖项。在省级汇演获4个奖项:农装展《农装喜绣丰收景》获创作一等奖;表演唱《花红柳绿游新村》获创作二等奖;表演唱《花红柳绿游新村》、女声独唱《走进新农村》获表演三等奖。《农装喜绣丰收景》参加了颁奖晚会演出。
石斛协会成立 7月28日,龙陵县石斛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审议和通过了协会章程、协会会旗、会徽设计方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近几年来,全县集约化栽培石斛种植户927户,面积达26万平方米,扶持精加工企业2户,开发出石斛系列产品,创立了“古箐宝”、“打虎坡”两个品牌,构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的产业链条。
首张本土唱片《青藤串起的歌》发行 9月,龙陵县在全县广泛开展“龙陵歌曲大家唱”活动,自行制作唱片《青藤串起的歌》在全县发行,共录制龙陵歌曲24首,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显著变化。
《松山何以巍巍》完成龙陵县实景拍摄 9月28日~10月7日,电视散文专题片《松山何以巍巍》在龙陵县完成实景拍摄。该片是龙陵县第一部电视散文专题片,采用“大抒情”、“大文化”的散文诗形式,先后到惠通桥、松山、抗战广场、抗战纪念馆和龙山小学、白塔日军司令部遗址等地进行实景拍摄,力求展现松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于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县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改革 10月8日,龙陵县召开纪委监察局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大会。县纪委监察局共派出6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将派驻(出)机构由原来的52个精简到22个,减少30个,精简率达57.7%;监督覆盖面由原来的30个部门(单位)增至59个,增加29个,扩大监督覆盖面49.2%。
“兴边富民工程”项目选点完成 该项目中央补助资金700万元,每个自然村按50万元的标准补助。共涉及4个乡镇5个村委会14个自然村。通过实地踏勘、认真比选,项目实施点为木城乡鱼塘垭口村委会4个自然村、平达乡章赛村委会3个自然村、象达乡邦工村委会2个自然村、大厂村委会1个自然村、勐糯镇田坡村委会4个自然村。
县住房公积金余额突破1亿元 2008年底,全县公积金覆盖面占应缴职工人数的96%,个人住房公积金余额达1.2亿元,已向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支取公积金3224.22万元,并为3116户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1.23亿元。
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竣工 2008年度,龙陵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2个,完成投资4613.67万元。共新建改扩建乡村公路5条30.7千米、硬化村庄道路64.45千米,人畜饮水工程22件,解决4510人、1974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安居房98户10300平方米;修建桥涵56座475.5米;发展经济作物4707亩;养殖大小牲畜5213头;新建教学楼3幢1851.52平方米;建公共活动用房1幢60平方米,活动场所2个455.8平方米;改厕76户180平方米,改厩71户604平方米,庭院硬化174户8319平方米;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42期7541人次。(撰稿 廖立)
昌宁县
位置 面积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市、州接合部。东邻临沧市凤庆县,西接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南与临沧市永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大理州永平、漾濞、巍山县相毗连。跨东经99°16′~100°02′、北纬24°14′~25°12′之间,东西最大横距78.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07.3千米。总面积3888平方千米。其中坝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95%,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7.05%,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农业县。县城居县境中部的右甸坝,西距保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保山城93千米。
行政区划 人口 昌宁县辖田园、勐统、卡斯、柯街、漭水5个镇和温泉、更戛、鸡飞、翁堵、湾甸、耈街、大田坝、珠街8个乡,125个村民委员会(社区),198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44244人,其中农业人口313282人,占91%;少数民族人口37683人,占10.95%。世居民族中,汉族306561人,彝族21459人,傣族6294人,苗族5368人,布朗族1816人,佤族233人,景颇族48人,回族982人,白族737人,傈僳族43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6‰。
经济概貌 2008年,昌宁县完成生产总值25.24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47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0.8∶25.6∶33.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国民经济增长5.4、4.6、3.5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7347元,比上年增920元。
农业 2008年,昌宁县实现现价农业总值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农业占46.7%,林业占18.2%,牧业占30.5%,渔业占2%,农林牧渔服务业占2.6%。全年粮食总产1.52亿千克,增长2.6%;2007/2008榨季入榨甘蔗69.38万吨;收购烤烟1030万千克,实现产值1.38亿元,分别增长6.4%和41.8%;收购香料烟45万千克,实现产值5095万元,分别增长3%和11.6%;生产干茶734.3万千克,增长6.8%;新发展桑园1.12万亩,交售蚕茧95吨。林业实现社会总产值32811万元。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泡核桃种植面积达88.05万亩,实现总产1.1万吨;森林覆盖率61.2%。畜牧业肉类总产5.24万吨,现价产值5.5亿元,分别增长34.3%和12.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30个。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完成各类水利水电工程1415件,改善灌溉面积3.9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62万亩,建设高稳产农田3.8万亩、基本农田0.3万亩。争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30万元;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以“一折通”支付直补资金5659万元;开展第三批6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完成投资2753万元。2008年全县有耕地面积42.5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3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714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2.1%。
工业 2008年,昌宁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3.44亿元,增长20.1%,实现工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8.7%,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123235万元,增长26%。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2%,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食糖8.3万吨,酒精7603吨,原煤36.4万吨,精制茶0.77万吨,发电量1.12亿千瓦时,水泥14.04万吨,红砖1.42亿块,工业硅1.4万吨,机制纸及浆板1.07万吨,木材加工产品5万立方米。
非公经济 2008年,昌宁县有个体私营户11944户,比上年增长1.8%,其中私营企业394户,比上年增长14.2%;有从业人员22133人,上缴税金1.1亿元,增长22.2%。全县有乡镇企业9990个,从业人员27100人,总产值93005万元,营业收入99585万元,实现利润12370万元,上缴税金4085万元,劳动者报酬16254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昌宁县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2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城区给水管网改造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大箐河水库、烟水配套和卡斯土地整理等项目竣工。四季利河公路、小湾移民、卡湾一级水电站、柯街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正在建设。立得硅加工、卡湾二三级水电站、大勐统河三五级水电站、县城至大田坝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县城至耈街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项目列入拉动内需中央投资计划。
交通运输2008年,昌宁县公路通车里程5587.8千米,其中省道112千米,县道18条551.064千米,乡道85条1084.474千米,专用公路3条52千米,村社道路3788.3千米;货运量186万吨、货物周转量9246万吨千米;客运量5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591万人千米。
邮电 昌宁县邮政业务总量528.31万元,业务收入544.2万元。电信公司有电信电话用户2.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3万户,数据宽带用户4800户,移动电话12.1万户,其中移动通信分公司有移动电话11万户,联通公司1.1万户。邮路6条,汽车邮路单程总长度402千米,有农村投递线路57条。报纸累计订阅225万份,杂志11.88万份。
城镇建设 昌宁县城镇建成区面积13.16平方千米,其中县城区面积规模达6.1平方千米,城镇人口8.06万人,城镇化水平23.4%。年内完成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路网、绿地系统、西山森林公园、龙潭公园等专业规划评审。县城中心路网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工程相继完工,商贸城建设、紫檀水岸房地产开发、农贸市场改造等工程正在进行。廉租房建设正式启动,城市公交车投入试运营。颁布实施了《城镇管理暂行规定》,开展以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户外广告为重点的城市综合治理,甲级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商业贸易 昌宁县消费品零售总额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1%。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4.7%,其中城镇104.6%,农村104.9%。
财政 财政总收入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增长14.1%。一般预算支出5.7亿元,比上年增长33.4%。
金融 2008年,昌宁县有金融机构7个,其中银监会保山分局昌宁办事处、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各1个。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67亿元,比上年下降2.8%。
保险 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人1136.6万元,决案赔款支出114.29万元。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金额199550万元,保费收入1205万元,决案赔款支出686万元,未决赔款77万元。
科技 2008年,昌宁县有专业技术人员4708人,其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4065人,聘任3926人;非国有企业414人,聘任410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0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资格工程技术人员386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99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97人,教学专业技术人员2922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36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正高级资格2人,副高级资格149人,中级职称1600人,初级职称2730人,未聘人员227人。2008年晋升副高级职务28人,中级职务162人,初级职务239人。科技局实施科技下乡12次。开展“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07种,7.5万多份,接受群众咨询7000人次。农函大开办茶叶、核桃、烤烟、柑橘、生姜、蚕桑6个专业,30个教学班,招收学员1300多人。组织筛选上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8项,获得立项3项,获无偿资金24万元。完成申报专利5项,受省知识产权资助1项。2008年全县科技普及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加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3%。
教育 2008年,昌宁县共有学校282所,其中小学182所,教学点68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15所,完全中学3所,幼儿园12所(含民办3所),职教中心1所。全县在校学生总计5978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1728人,初中在校生1530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725人,职业高中在校生1684人,幼儿园在园在班7339人。有教职工2939人,其中小学教职工1596人,中学教职工1182人,幼儿园教职工86人,职业教育教职工75人。2008年小学招生4594人,入学率达99.54%,辍学率0.09%;初中招生5798人,毛入学率达105.7%,辍学率2.26%;高中招生1403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2%。全县共有1279名考生参加高考,上线920人,高考上线率72.10%,其中重点本科上线73人,一般本科上线418人,专科上线429人。600分以上考生共11人。全县共有905个考生被录取,其中一本70人,一般本科297人,专科505人。昌宁一中杨丽媛考上北京大学。中考共报考3307人,600分以上30人,昌宁一中杨晓旖以683分名列全市总分第一名。2008年,全县各类学校占地面积143.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85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4.94万平方米,占校舍建筑总面积的11.8%。有图书60.67万册,实验仪器181套,语言室3个186座,计算机室44个1683台,多媒体报告厅29个,农村小学现代过程教育项目校点269个。全年为全部初中生和小学生免除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379.30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011.64万元,省补252.9万元,县补114.766万元。初中生和小学生免教科书费,累计免除书费497.5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305.06万元,补助初中生8267人,小学生13716人,对387名特少民族学生补助生活费9.68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项目,贫困社区发展项目,共完成投资2556万元,其中危改专款204万元,农村初中发展项目专款863万元,布局调整专款80万元,社区发展项目专款186万元,县乡配套733万元,融资490万元,排除危房16校6687平方米,新建校舍15校2.37万平方米。
文化 昌宁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万余册,全年接待读者0.56万人次,书刊外借流通1.18万册(次)。有文物管理所1个,管藏文物174件,年内对达丙龙潭寺、勐廷清真寺、文笔塔等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13次安全检查,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县有文工队1个,全年组织以“茶乡放歌”、“和谐之春”、“湾甸移民安置庆典文艺演出”、“澳门茶博会昌宁专场文艺演出”、“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喜迎奥运会”、“千年茶乡昌宁”等为主题系列文化活动40场,排演节目200余个,观众18万多人次。编创带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56件,参加保山市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获2金4银4铜好成绩。自创的苗族服饰展演《五彩盛装》和歌舞《以茶相邀》代表保山市参加全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实施“2131”电影放映工程,全年共放映电影375场,观众10万多人次。全县有图书、音像、娱乐、印刷、文化艺术培训、互联网、电子游戏等市场,从业人员近千人,全年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组织网吧业主法律法规培训2次;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出动检查车辆86辆次,出动检查人员1236人次,检查经营场所914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起,打击违法经营,营造健康文化消费环境。2008年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资500多万元,对部分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室等进行改造建设。广播电视工作,2008年完成鸡蛋山转播台升级改造工程,发射功率由原来的50瓦增到100瓦,发射调频广播节目由原来的一套增加到两套,无线电视节目由2套增加到3套,广播电视覆盖人口由原来的9万人增加到18万人。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92.5%。到2008年10月底,昌宁电视台共播出自办新闻节目198组1040条,其中,关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的有884条,占播出总数的85%;昌宁人民广播电台共采编播出《自办板块节目》198组2665条,其中《昌宁新闻》节目198组1684条,关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的1430条;播出对农村广播节目99组495条,国内外要闻简讯99组445条;《学习园地》栏目播出41篇。做好对外宣传,积极向上级媒体传送新闻稿件,有3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云南电视台播出的有28条次,在保山电视台播出的有126条;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有40条,保山市人民广播电台播出41条。
卫生 卫生机构有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天和医院(私立医院)各1所(个),乡级卫生院13所,村级卫生所125个。有卫生技术人员827人,其中村级卫生技术人员297人,有病床643张(不含乡村卫生室)。2008年,总诊疗人次80.79万人次,其中门诊人次32.22万人次,急诊5863人次,住院1.6万多人次。当年投资556万元,完成1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筑面积9450平方米;投资105万元配置了12个乡镇卫生院和华侨农场职工医院常用医疗设备。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完成整体搬迁。组织开展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传染性疾病得到防控,艾滋病防治大众知晓率达90%。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01%,减免医疗费用1973.48万元,受益群众76万人次。
体育 2008年,参加上级体育竞赛3次,共获得13个奖项,其中1月份参加云南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奖项9个,获冠军奖牌5枚、亚军1枚、季军3枚。3月参加保山市在腾冲举办的第二届市运会,派179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十一个项目比赛,获7枚金牌、17枚银牌、23枚铜牌;参加少数民族表演赛2个节目分获银奖和铜奖,团体总分387分,获全市第三名,代表团还荣获市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7月12~19日成功承办云南省第六届城市运动会自行车比赛项目,昌宁县运动员代表保山参赛,获2金1银1铜。全年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以老年体协为主的各体育协会组织各项目培训、比赛15次,参赛人数1万多人次;5月参加云南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有3名运动员参赛,获4枚铜牌。加强对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体育场全年共接待参加各项目训练人数19800多人次。
人民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271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5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分别增长12.1%和8.5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499元,比上年增长20.13%。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29.8平方米。全县平均每千人拥有电话机427部、计算机14台、地面卫星接收机102台、彩色电视机168台、小汽车3辆、摩托车109辆。投入资金2197万元,使5125名城镇居民,25416名农村特困人口获得最低生活保障。2008年末,全县企业和退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857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770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149人。2008年共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498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信贷扶贫项目,解决了5000贫困人口温饱,培训农村劳动力5.3万人次,转移4.6万人次,向市外有序输出4000人以上。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开发就业岗位1725个,城镇新增就业12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
大事要事
昌宁县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 2月19~23日,昌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县十四届人民政府县长耿梅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昌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昌宁县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树然所作的《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昌宁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昌宁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昌宁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常务委员会委员,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政协昌宁县七届一次会议 2月19~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昌宁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协昌宁县第六届委员会主席刘文允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昌宁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昌宁示范小学建校100周年 3月9日,昌宁县示范小学在校本部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
小湾水电站昌宁县一期移民搬迁安置 4月26日,小湾水电站昌宁县一期移民搬迁安置庆典在湾甸乡大城移民安置点举行。省、市有关部门和县四班子部分领导出席庆典。昌宁县是小湾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第二大淹没县,需动迁移民人口1610户6328人,涉及珠街、耈街、大田坝、漭水4乡镇19个村民委员会176个村民小组,水库淹没影响范围总面积48.22平方千米,其中淹没区46.38平方千米,失稳区1.84平方千米。昌宁县已完成近19723亩小湾移民外迁跨乡安置区土地划拨留转工作,居民点建设有序推进,大城移民安置点基本建设完成,下甸、茶叶房移民安置点建设稳步推进,移民安置区中小学、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已进入扫尾工作,淹没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适时启动,一期移民涉及珠街、大田坝2乡169户656人,从4月6日起已分批搬入安置区开始生产生活。
募资支援四川抗震救灾 5月14日举行了“昌宁县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仪式”。至6月12日止,全县共筹集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捐赠资金492.98万元,其中县红十字会筹集捐款128.66万元,县慈善总会筹集捐款72.16万元,县委组织部筹集捐款(特殊党费)284.95万元,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筹集捐款7.21万元,已拨付捐款472.57万元,结余捐款20.41万元,其中县红十字会结余捐款13.66万元,县慈善总会结余捐款6.75万元。
耈街黑熊袭击致人死亡事件 6月14日,昌宁县耈街乡打平村仙水洞村民小组发生一起黑熊伤人事件,当地农妇熊富芝在放羊时遭黑熊袭击不幸身亡。
玉皇阁水库工程开工 6月16日,玉皇阁水库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计划总投资1940.81万元,工程规模为小(一)型水库,水库坝高39.5米,坝顶长166.61米,总库容157万立方米。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
省六届城运会自行车赛在昌宁举办 7月15~19日,云南省第六届城市运动会自行车比赛在昌宁成功举办。
耈街山体滑坡 8月5日,上午8时05分,昌宁耈街乡阿干村上阿干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
县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改革 8~10月,昌宁县纪委监察局进行派出机构改革,改革后,昌宁县纪委监察局机关设10个室,并派出6个纪工委和6个监察分局,保留公、检、法系统和设党委部门及13个乡镇的纪检监察机构。昌宁县纪委监察局派出(驻)机构由原来的55个减到34个,机构精简38.2%;监督、检查、指导的覆盖面由原来的41个单位(部门)增至74个,增加33个。10月9日举行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揭牌仪式;10月28日召开纪委监察局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大会。
省政协委员“扶贫整村推进视察团”莅昌检查指导工作 9月20日,省政协委员“扶贫整村推进视察团”莅临昌宁县检查指导。
2008•中国•昌宁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 10月13~25日,以“千年茶乡,和谐昌宁”为主题的2008•中国•昌宁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在县城举办。此次商贸文化节由保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昌宁县委、昌宁县人民政府承办。商贸文化节共接待莅昌领导及嘉宾600多人,签约项目11个,签约资金28.56亿元,物资展销搭建展位783个,商品成交额3600万元。节庆活动内容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为主题,着力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是举办一组特色文化活动,二是举办一次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示活动,三是举办一个优势农产品物资交易展洽会,四是举行新一轮招商引资洽谈签约,五是举行一次全方位的对外宣传活动。文化活动主要进行了开幕式文化演出《以茶相邀》和闭幕式文化演出《新天新地新茶乡》,举办了“茶乡优秀歌手唱昌宁”活动,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开展了“欢乐大看台”活动。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展出图片290多张和1.5万字的文字材料,共有100多个单位组织人员到场参观,观众9800多人次。物资展洽会共设四个展区,即名优农特产品一条街、科普宣传及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一条街、物资交流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物资展销会商品成交额3600多万元。招商引资洽谈举行了高规格的签约仪式,邀请省内外的20多家企业到昌宁考察签约,项目涉及水电、生物资源开发、木材、水产养殖、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林产品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对外宣传活动主要是在节前利用省市县新闻媒体全面开展节庆宣传,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平台扩大宣传;组织国内外媒体在活动期间莅昌采访,邀请了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云南分社、《香港大公报》、《云南日报》、《保山日报》、云南电视台、保山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三级媒体对商贸文化节进行采访报道,在各类媒体刊发、播出新闻400余条。通过举办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逐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茶为媒,推介昌宁,发展昌宁”的办会模式,使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成为保山市又一个节庆品牌。
110千伏柯街变电站开工建设 10月15日,110千伏柯街变电站工程启动,该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2008年已完成项期工作及设备招标工作,完成投资1900万元。
九三学社专家莅临柯街活动 11月16日,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和保山市委的13位专家到柯街镇开展以“科学和平,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活动。开展专题讲座、科技培训、送医送药等活动。专家们到芒干坝、大良田等地,在田间地头就品种的选择、产品销量及蔬菜价格等方面与菜农交谈,参观了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情况。
(撰稿 吴秋银)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9》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8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