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6728
颗粒名称: 渔业
分类号: F326.4
页数: 2
页码: 163-1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保山市的渔业经济总产值为3.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比最大,为2.39亿元。全市水产品产量为1.979万吨,其中池坝塘养鱼和水库养鱼产量增长较快。养鱼科技入户工作在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开展,带动了60亩的稻田养鱼。全年出动车辆61台(次),检查人员280人(次),对13户过期的药物、饲料做处理。全市全年无重大水生动物疾病疫情发生,水产品生产、销售正常。渔业执法检查出动车辆96辆(次),人员465人次,查处渔业案件52起。全年出动车辆45台(次),人员250人次,检查养鱼水库80座,涉渔船筏200多。
关键词: 保山市 农业 渔业

内容

经济总产值 2007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3.31亿元,比上年增加2900万元,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2.39亿元(占总产值的72.2%),增加3500万元,增长71.16%;第二产业3470万元(占总产值的10.47%),增加160万元,增长4.86%;第三产业5738万元(占总产值的17.33%),减少723万元,减11.19%。
  水产品产量 200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979万吨,比上年增加1690吨,增长9.33%。其中:养殖产量1.91万吨,增加1500吨,增长8.52%;捕捞产量641吨,增加64吨,增长10.1%。
  池坝塘养鱼 2007年,全市池坝塘养鱼1.74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亩,增长0.57%,鱼产量9695吨,增加1066吨,增长12.35%。
  水库养鱼 2007年,全市水库养鱼2.99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亩,增长1.7%,产量2636吨,增加509吨,增长23.75%。
  湖泊养鱼 2007年,全市湖泊养鱼600亩,与上年持平,产量15吨,增加5吨,增长50%。
  稻田养鱼 2007年,全市稻田养鱼24.04万亩,比上年减少200亩,减0.08%,产量6799吨,增加16吨,增长0.23%。
  捕捞 2007年,全市捕捞641吨,比上年增加64吨,增长11.1%。
  亩鱼产量 池坝塘养鱼亩产量558千克,比上年增加64千克,增长12.95%;水库养鱼亩产88千克,比上年增加16千克,增长22.22%;湖泊养鱼亩产25千克,比上年增加10千克,增长66.66%;稻田养鱼亩产28千克。其中:亩产50千克以上2.84万亩(占稻田养鱼总面积的1.81%),增加7400亩,增长35.23%;亩产51千克,减少26千克,减33.76%。
  鱼种苗 2007年,全市人工繁殖鱼种苗3.98亿尾,比上年增加7200万尾,增长22.1%。鱼种苗产量1679吨,增加40吨,增长2.32%。投放种苗2972吨,增加372吨,增长14.3%。
  鱼品种试验示范 2007年,保山市水产工作站,以罗非鱼、罗氏沼虾和团头鲂为重点开展鱼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引进单性罗非鱼苗37万尾,在昌宁县柯街华侨农场推广养殖24亩;引进罗氏沼虾26万尾,在昌宁县柯街农场、龙陵县勐兴镇示范养殖9亩;生产团头鲂鱼苗5万尾,养殖50亩,在全市实施团头鲂养殖示范工作;引进斑点叉尾鮰1.35万尾,在隆阳区板桥镇示范养殖5亩;引进鲟鱼1000尾,在市农业示范园水产园区示范养殖;在施甸县保场乡实施网箱养殖黄鳝试验示范,投放黄鳝苗160千克,网箱养殖8平方米。指导引进乌鳢苗和青鱼苗各1万尾,开展试验示范。
  名优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竣工 保山市名优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007年正式投产运行。生产销售各类苗种2090万尾,创造产值20万元,实现利润2.48万元。
  养鱼科技入户工作 2007年,保山市水产站抽派副站长、高级农艺师、中级技工各1人,进驻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开展养鱼科技入户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发放稻田养鱼技术资料225份,培训225人(次),组织稻田养鱼工程技术示范43.25亩,投放鱼种450千克,配发“通威”牌配合饲料450千克,亩产鲜鱼50.3千克,亩产值523.9元,亩增收371.5元,引导发展立体生态农业(生态绿色稻米与生态鱼),带动稻田养鱼60亩。
  争取项目资金工作 2007年,各县争取到省级养鱼项目资金110万元。其中:省发改委扶持腾冲县水产站虹鳟鱼养殖项目资金50万元;省农业厅扶持施甸县水产站黄鳝养殖项目资金20万元;省农业厅扶持昌宁县水产站优势水产品养殖项目资金20万元;省财政厅扶持昌宁县水产站稻田养鱼项目资金20万元;市财政扶持市水产站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15万元。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 依法对渔业水域环境和生产环节渔业投人品进行管理,杜绝腐败、劣质、有害水产品在市场销售。全年出动车辆61台(次),检查人员28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多份;检查养殖单位(户)731个(户);对13户过期的药物、饲料做处理。登记水产品养殖试点户66户,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中心,通过市场检测,抽取的鲤鱼和竹节虾均为合格产品。全市全年无重大水生动物疾病疫情发生,水产品生产、销售正常,质量和价格,为近十年的最好水平。
  渔业执法检查 2007年,开展以怒江、龙川江、澜沧江等主要江河水域渔业资源保护、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治理、水产养殖业为重点的专项法规宣传检查活动。全年出动车辆96辆(次),人员465人次,查处渔业案件52起,没收触鱼器66台,查获渔具10件、渔获物50千克,销毁“迷魂阵”网具2000米,警告教育违法人员130多人。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 全年出动车辆45台(次),人员250人次,检查养鱼水库80座,涉渔船筏200多艘(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1份。全市全年无一件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渔业执法队伍建设 2007年,龙陵县成立龙陵县渔政渔港管理局;施甸县成立渔政执法大队。各局队,加强内部管理,调动执法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搞好渔政管理工作;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切实提高渔业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群众渔业组织 2007年末,全市有渔业户口8730户;有渔业人口30297人(隆阳区14837人,施甸县1192人,腾冲县10500人,龙陵县1448人,昌宁县2320人)其中:传统渔民工5270人(隆阳区3052人,施甸县326人,腾冲县1420人,龙陵县362人,昌宁县110人);有渔业劳动力9630人,渔业户和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中分离出来,有利渔业发展。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8

《保山年鉴.2008》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7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蒋有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