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6426
颗粒名称: 民族教育事业
分类号: G759.2
页数: 1
页码: 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在民族教育事业中,市内的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数量较多,民族中学、民族初中部和民族初、高中班的办学也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比例略高于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部分学生升入高中和达到高考上线分数。市民委还协同教育工作部门,加强对少数民族大中专生的招生工作,并资助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此外,加大对边境贫困乡、民族乡、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镇学校的扶持力度,推进危房改造,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的良好学习环境。同时,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保山市 学习环境 危房改造

内容

全市有27所寄宿制、127所半寄宿制小学,省、市、县确定的民族中学、民族初中部和民族初、高中班办学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2007年末,全市普通中学少数民族在校生达14261人,占中学生总数的9.78%;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达24302人,占小学生总数的10.14%,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与中小学生总数的比例略高于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077名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中,占学生总数的8.98%,843名少数民族学生达到了高考上线分数,占学生总数的10.80%。市民委协同教育工作部门,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大中专生的招生工作,积极资助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不让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因家庭困难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制定特殊政策,在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招收8名双语教师。加大对边境贫困乡、民族乡、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镇学校的扶持力度,加快危房改造步伐,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办好县区职业学校,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开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8

《保山年鉴.2008》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7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红梅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保山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