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854
颗粒名称:
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
D64
页数:
3
页码:
311-3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三万三讲”活动、“文明保山•诚信隆阳”活动、“三大”创建活动、“八大工程”实施、文明委工作会议、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文明创建活动等。
关键词:
保山市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
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2006年,按照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通知》要求,全市掀起了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潮。学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企业积极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农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活动,积极推进了乡风文明。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用具体行动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施甸县把“引星入校”工程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纳入学生“十星”评比中。法院系统搞好8个结合,树立6个观念,共青团开展“希望工程”,“手拉手”、“青年文明号”活动,公安系统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好事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召开30多家相关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对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积极组织各县(区)、各单位征订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3000余本,要求各部门在街道社区、乡村集市、公共广场设立“八荣八耻”宣传标牌,悬挂宣传标语,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印制宣传招贴画1万份,下发到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在《保山日报》开辟了“固荣辱心养浩然气”专栏。保山日报、保山人民广播电台、保山电视台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系统阐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深入宣传报道各县(区)、各部门学习贯彻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万三讲”活动 2006年,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神,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保山市文明办关于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三万三讲”活动的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杨毅为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蔺斯鹰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文明办。并召开了全市“三万三讲”活动动员大会,全市上下形成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三万三讲”活动的良好局面。隆阳区积极探索“三万三讲”活动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活动的宣传机制、教育机制、示范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保山新闻网开辟知荣辱、树新风、讲正气、促和谐,大力开展“三万三讲”活动专栏。
“文明保山•诚信隆阳”活动 2006年,保山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推动“文明保山•诚信隆阳”活动的开展。建设部门针对违章停放、修理和清洗机动车,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清理。发放告知违章通知书100多份,现场处罚6起,没收小广告1亿多份,处罚移动商贩31人次,抽调人员对城区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公安部门结合打造“平安隆阳”活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组织开展了“严打严防刑事犯罪、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打击两抢一盗”、“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破案会战”、“追逃专项行动”等严打整治活动。工商部门结合“阳光工程”和各种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隆阳区企业个体业主守法诚信文明经商职业道德规范》、《手机先行赔付制度》,大力开展“诚信商场”、“诚信市场”创建活动;制发“工商维权联系卡”,创建“12315”投诉主办人运行机制。教育系统把活动与德育试点学校工作相结合,以“关注心理健康共铸诚信校园”为切入点,以“小手拉大手”、“小公民道德建设”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真正体现了“生活事事铸诚信,点点滴滴写文明”。文化系统针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网络文化市场、音像市场和歌舞娱乐场所等进行重点治理。加强对网吧日常巡查力度和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违法音像制品,严格管理图书、报刊市场,文化稽查出动1158人次,检查户数1877户次,当场处罚64起;收缴音像制品77464碟(盒)、书刊5662册。卫生部门以“提升城市品位、巩固‘创卫成果’”为主题,调整和充实了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监督队,开展全市卫生系统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开展全市卫生系统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活动,组织专家对城市社会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健康观念、健康行为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宣传教育讲座,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其他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坚决打击取缔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黑诊所”、“假医生”,规范整顿了医疗服务市场。交警部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城市文明畅通工程”,重新规划设置了180余个出租车和公交车牌,在城区12个路口设置了44套电子警察设备,安装了10套监控设备,同时加大交通巡逻力度,对违法停车、驾驶员不按规定停车、违反标线以及行人不走班马线、非机动车越线停车、不按规定方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
“三大”创建活动 2006年,保山市的城镇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保山•诚信隆阳”为重点,开展规范文明言行,提高服务质量,整顿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治理社会治安,倡导文明新风等工作;提出“人人代表保山形象,个个单位都是保山窗口,户户都是保山缩影”的口号,重点开展了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四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为内容的系列活动;认真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活动。组织进行了第十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和第四批省级文明村以及首批省级文明社区、文明城镇的创建、申报、评选工作。上报省级文明单位70个、文明村40个、文明小城镇2个、文明社区1个。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手拉手、希望工程、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文明风景旅游区建设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进一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保山市博物馆、腾冲县滇缅抗战博物馆、龙陵抗战文化广场命名为保山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大工程”实施 2006年,保山市认真实施“八大工程”,达到“八进村庄”。①开发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实施助农增收阳光工程,达到富进村庄增收入;②培植优势农产品企业龙头,实施优势产业打造工程,达到业进村庄牵万家;③继续推进“六改六建”,特别是以乡村道路硬化等为重点,实施发展基础夯实工程,达到路进村庄变通畅;④以劳务输出、非农就业为载体,实施劳务经济培育工程,达到工进村庄带流动;⑤以茅草房改造、产业扶贫为重点,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达到帮进村庄有动力;⑥以“千名农科人员进百村入万户带致富奔小康”行动为切入点,实施科技进步带动工程,达到学进村庄增本领;⑦以改善生态、公厕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实施村庄环境靓化工程,达到美进村庄展新颜;⑧以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建设县(区)文化中心、乡(镇)文体中心、村社文化大院和农民文化示范户“四级文化网络”,发掘乡土文化,构建和谐农村为重点,实施社会发展推进工程,达到乐进村庄有精神。在具体宣传过程中,一是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在云南日报》理论纵横》、《调查研究》版及《社会主义论坛》杂志开设《新农村建设大家谈》专栏。在云南日报第一版和《云岭新农村》版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到2006年底,已刊发文章近200篇条。二是在《保山日报》、保山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新农村建设》专题栏目,刊播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三是充分利用乡(镇)各种宣传阵地,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文艺宣传队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四是协同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形成了《保山市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村小康文明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保山新农村》画册。
文明委工作会议 2006年8月14日,召开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主要传达学习了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文明委主任丹增和省文明委副主任、宣传部长晏友琼在今年省文明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安排部署了保山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保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保山市申报第十一批省级文明单位、第四批省级文明村推荐名单》以及《保山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名单》。会上,副书记杨毅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保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精神文明建设宣传 2006年,保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保山日报》、保山电视台开设专栏进行系列宣传,云南省文明办主办的《云岭文明》刊用保山稿件10篇,获2006年度精神文明信息工作二等奖;保山市文明办印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讯》21期,“三万三讲”活动专报8期。与保山电视台、市广告协会合作,制作“八荣八耻”公益广告,在保山电视台长期播出,该广告在全省公益广告评选中获三等奖。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 2006年,保山市资助贫困大学生6名,“宏志班”资助贫困高中学生就读6名。举办全省“诚信商场”评选申报。
文明创建活动 2006年,保山市组织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军(警)民共建、青年文明号、春蕾计划、五好文明家庭、希望工程、畅通工程、婚育新风进万家、“不让黄赌毒进我家”、创建“无毒社区”、法制宣传示范村、“引星入企”、“引星入校”、等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群众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获得了实惠,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倪志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