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851
颗粒名称: 行政管理
分类号: D632
页数: 2
页码: 307-3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放宽登记条件,规范社会团体管理工作。全市登记在册社团18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8个。截至年底,两个殡仪馆火化遗体618具。保山市成立了地名委员会,编制了“保山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实施方案”,推进了城市地名规划工作。在婚姻登记方面,全市五县(区)的两个婚姻登记机关通过了省民政厅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检查验收,建立了婚姻登记印章、证书、档案以及数据等事项的管理制度,落实了责任。全市办理了国内居民结婚登记29900人次,离婚登记2060人次。
关键词: 保山市 行政管理 民政工作

内容

民间组织管理 2006年,保山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放宽登记条件,适时登记各类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农民增收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全年共登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7个。开展了行业性社团的认定工作,规范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截至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社团18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8个。殡葬改革2006年初,为加快和谐平安保山建设,努力推进全市的殡葬改革,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于3月22日,召开了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下最大的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坚定不移地推行全市殡葬改革。会上,保山市人民政府与五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殡葬改革目标责任书。市政府对未建殡仪馆、暂不具备火化条件的施甸、龙陵、昌宁3个县,拟拨出专款用于购买殡葬运尸车;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的机构及人员编制县政府已批准核定;腾冲县殡葬管理执法大队正在抓紧成立;隆阳、施甸、腾冲3个县(区)已制定了殡葬管理实施细则。截至年底,保山市两个殡仪馆火化遗体618具。
  为出版《保山市行政区划简册》和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及时对撤并乡(镇)界线进行了勘定,完成了施甸、腾冲、龙陵、昌宁4县、28条乡(镇)界线勘定工作,建立平安边界,开发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完成了腾冲——龙陵线、隆阳——施甸线、隆阳——昌宁线3条市内全长267.97千米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12月,成立了保山市地名委员会,编制了“保山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实施方案”。腾冲、昌宁两县完成了城区的地名命名和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隆阳区启动了城区道路和小区命名工作,腾冲县启动了城市地名规划工作。
  婚姻登记 2006年9月,保山市五县(区)的两个婚姻登记机关通过了省民政厅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检查验收。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中,制定了一年一度的培训工作制度,五县(区)针对乡(镇)民政助理员调整频繁的情况,每年度都对婚姻登记人员进行1次培训,全市98名婚姻登记人员做到了持证上岗、依法登记;建立了婚姻登记印章、证书、档案以及数据等事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岗位责任制和考评奖惩制度,落实责任;婚姻登记政务公开工作得以推进,各婚姻登记机关按照《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把婚姻登记办事程序、收费依据、收费标准上墙公布,部分婚姻登记机关把婚姻登记员姓名、照片上墙,并公开公布监督咨询电话,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为了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引向深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秀婚姻登记员”评选活动。经过逐级评定,10月1日,市民政局表彰了25名“全市优秀婚姻登记员”。10月底,市、县两级婚姻登记员到青岛参加了全省婚姻登记员培训。2006年,全市办理了国内居民结婚登记29900人次,离婚登记2060人次;涉外结婚登记12人次,离婚登记2人次。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丕丽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
龙陵县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
腾冲县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
腾冲市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
青岛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