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文化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781
颗粒名称:
文化产业
分类号:
G124
页数:
3
页码:
272-2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有序进行,组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整合机构,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奖补措施,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节庆文化成为新亮点,报社、广电机制创新取得成效。
关键词:
保山市
社会科学
文化产业
内容
文化体制改革 ①文化广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6年,为进一步理顺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局台分设,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督、公共服务等职能,以建立新的文化广电管理体系为重点,对保山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实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在2005年深入调研提出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中发〔2005〕14号文件精神对改革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经保山市编制委员会研究并报请中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撤销保山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保山市广播电视局,组建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履行原市文化局和市广电局的行政职能,核定人员编制34名;新组建保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为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直属管理的副处级机构,核定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10名;将保山电视台、保山人民广播电台、保山市广播电视转播台、保山教育台合并组建保山市广播电视总台,核定编制115名,并分别明确了领导职数和领导班子。8月14日和12月28日市文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机构整合交接工作具体事宜,改革整合工作有序进行。②市直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保山市电影公司和市音像发行站,按照小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退出市场,资产有偿划拨给保一中,妥善安置原有职工,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保山日报社印刷厂的体制改革正在实施。对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进一步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市歌舞团与永昌影剧院实行资源整合重组,撤销保山市歌舞团和永昌影剧院原有建制,组建保山市艺术团。③县(区)文化体制改革。腾冲县在原有改革发展基础上,加快腾越文化艺术团市场化运作进程,县电影公司的改革正在实施。隆阳区成立“隆阳区文化艺术中心”和“隆阳区体育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实行企业化运作,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具备了现代文化企业制度的架构,冲破了体制束缚,实行竞聘上岗,员工双向选择,分配制度上推行岗效工资,为全面走向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昌宁县完成了县文工队的管理重组,推进了以县电影公司为重点的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施甸、龙陵、昌宁县拟订了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方案,拟订了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方案。
《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年6月,保山市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紧密合作,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通过专家评审,11月,经保山市人民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以市人民政府文件下发全市贯彻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实施步骤、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把文化产业培育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提供了依据。
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2006年,和顺侨乡、火山热海、高黎贡山、永昌丝绸古道、腾越翡翠等文化品牌得到进一步重塑和提升。翡翠文化商贸经济园区建设、火山热海旅游文化区开发建设、和顺文化生态村建设、腾越古镇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区建设、杜鹃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腾越园角工艺服饰生产、隆阳“奥新体育城”建设等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全市实际实施的文化产业项目已达25个,计划总投资47698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74366万元。
影视文化产业 2006年,保山市紧紧抓住云南省建设“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历史性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独特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市人民政府文件出台了《保山市外来拍摄电影、电视剧以奖代补暂行办法》,成立了建设保山影视产业实验区领导小组,着力打造纪录片拍摄基地和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引进中央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影视机构到保山拍摄影视剧,完成了电视连续剧《滇西往事》、《腾越金头》,电影《妈妈,别怪我》、《翡翠王》、《迷局》等的拍摄工作。11月,电影《银杏、银杏》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开机。保山与央视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血战腾冲》在央视节目评比中荣获栏目组一等奖。
节庆文化 2006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隆阳区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和2006中国保山澜沧江啤酒狂欢节,腾冲县成功举办了第七届“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昌宁县成功举办了“千年茶乡•昌宁农特产品展洽会”,形成了保山市文化产业的节庆品牌。通过打“节庆牌”,使历史文化与旅游商贸资源有效互动,成为保山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报社、广电机制创新 2006年,《保山日报》社着力推进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创新,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完全剥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树立新的报业产业观,精心策划和不断推进改版工作,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增加,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06年报刊发行量2.3万份,广告经营收入突破100万元大关;电台、电视台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改革创新,与云南电视台加强合作,不断推进频道的专业化、栏目的品牌化和节目的精品化,“见证永昌”、“大家谈”、“天天关注”等已办成群众喜爱的品牌栏目,保山人民广播电台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信息量大增加,更加贴近群众,节目质量得到质的提升,收听收视率大幅提高,广告营销和创收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文艺创作 2006年,保山市的昌宁茶文化文学创作基地、高黎贡山文学创作基地、人民文学腾冲创作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出版了《关山魂》、《昌宁茶韵》、《高黎贡山研究文丛》等一批高质量的书籍。《文化保山》、《保山文化地图》等大型丛书正在创作中。《古道悠悠》、《金布朗》、《云茶飘香》等舞蹈编排上演,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演和比赛,《云茶飘香》在2006年全省新剧(节)目展演中获得银奖。
文化基础设施 2006年,保山永昌文化园、腾越文化广场、龙陵抗战文化广场、施甸文化广场、昌宁澜沧江文化广场、保山三馆文化广场、太保公园等文化设施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启动节假日定期性的群众演出活动的示范带动,天天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基层文化站点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已有7个文化站达一级标准,8个文化站达二级标准,15个文化站达三级标准。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581座,“乡乡通”工程75座,完善了“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站”建设管理,完成“村村通”和其他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任务,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分别达到91.13%和92.3%以上,丰富和活跃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对外文化交流 2006年,保山市赴新西兰慰问演出获得圆满成功,组织文化交流访问团赴美国进行了文化交流、访问,市旅游文化考察团赴四川进行了考察,组织参加2006中国云南国际民间工艺高层论坛暨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组织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广告节。中宣部21世纪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调研组一行,对保山市文化发展战略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四川省党政考察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考察团、四川省阿坝州党政考察团、楚雄州党政考察团、四川省宜宾市党政考察团等到保山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有1000多人次的省内外专家及人员到保山腾冲专题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加强了相互联系和沟通,促进了保山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申报 2006年上半年,保山市认真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申报工作。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保山市口述文学——《阳温暾小引》(腾冲),美术——玉雕(腾冲),工艺——皮影制作技艺(腾冲)、苗族服饰制作(昌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木老元乡布朗族山歌之乡5个项目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保山市首批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评选 2006年11月23日,保山市首批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评选工作开始启动,五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共推荐49家企业和文化团体,市文产办根据参评的范围和参评条件,从申报企业中好中选优并兼顾行业,提出了11家候选企业,并于12月11~15日在《保山日报》、保山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公示。12月23日对最终确定的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文化企业和文化团体进行了命名表彰并授牌。
“世界遗产”申报 2006年,保山市“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与腾冲县,及时研究制订了《腾冲县申报世界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工作方案》,加强“申遗”宣传、资源保护管理、规划编制等各项工作,积极借助外力,使整个“申遗”工作取得突破。12月26日,保山市“申遗”领导小组,同意以“云南腾冲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地”为申报地名称申报世界遗产。
组团参加2006中国云南国际民间工艺高层论坛暨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2006年,保山市组团参加2006年中国云南国际民间文艺高层论坛暨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首次推出的玉石精品品牌龙陵的“黄龙玉”受到了省市领导重点关注,吸引了国际艺术大师的眼光,成为博览会热点。保山市进入此次博览会的翡翠、根雕、刺绣、腾冲纸伞等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同样赢得了海内外宾客的关注,在云南民间工艺与世界交流的平台上展示了文化保山的活力和魅力。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汉黎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
相关机构
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
相关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相关机构
保山日报社印刷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腾冲县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
龙陵县
相关地名
和顺侨乡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新西兰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宜宾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