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738
颗粒名称: 国家税务
分类号: F812.42
页数: 2
页码: 233-234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保山市在税收方面的表现和管理措施。2006年,保山市实现税收收入8.28亿元,比上年增收19656万元,增长31.13%。其中“两税”收入为59346万元,比上年增收14173万元,增长31.15%;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6573万元,比上年增收5222万元,增长46%;个人利息所得税收入为2342万元,比上年增收455万元,增长24.1%;车购税收入为4582万元,比上年减收113万元,下降2.4%。全市二、三产业国税宏观税负由上年的8.33%提高到9.35%,国税总收入突破8亿元,连续3年实现税收高增长。
关键词: 保山市 国家税务 税务

内容

国税税收 2006年,保山市实现税收收入8.28亿元(不含免抵调增值税1000万元),比上年增收19656万元,增长31.13%,完成年计划任务73430万元的112.76%。其中“两税”59346万元,比上年增收14173万元,增长31.15%,完成年计划任务5.22亿元的113.5%;企业所得税16573万元,比上年增收5222万元,增长46%,完成年计划任务1.4亿元的118.38%;个人利息所得税2342万元,比上年增收455万元,增长24.1%,完成年计划任务2000万元的117.08%;车购税4582万元,比上年减收113万元,下降2.4%,完成年计划任务5200万元的88.12%。全市二、三产业国税宏观税负由上年的8.33%提高到9.35%,国税总收入突破8亿元,连续3年实现税收高增长。
  “四税”管理 ①坚持“以票控税”,强化增值税管理。严把“一窗式”申报审核比对关,确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规范、数据准确、项目完整、逻辑正确,“四小票”数据采集正确有效,票表税比对一致。全年共采集“四小票”149824份,申报抵扣税额16781.52万元,纳入目前清分比对的货运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发票“三票”抵扣比对相符率分别达94.46%、96.65%和96.71%,堵住利用“四小票”骗抵税款的漏洞;建立增值税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拓展金税工程的监控功能。全年,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达286户,占全市一般纳税人总数561户的50.88%,企业按期抄报税率、档案采集率和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率均达到100%;完成141户企业“一机多票”推行工作,实现对“专票”和“普票”的全面监控;在全市37户一般纳税人中开展“账、表、票”三统一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得到省局的肯定和推广运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税收征管,与全市6户企业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实现代征增值税47.9万元;对全市7241户小规模纳税人全部进行清理检查,严格按认定标准条件,新认定一般纳税人133户,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64户,杜绝以骗取一般纳税人资格虚开增值税发票违法行为的发生。②认真贯彻落实调整政策,加强消费税管理。从4月1日起,国家对消费税政策作重大调整,涉及保山市主要是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新开征消费税,原已征收消费税的白酒在政策上有变化。为确保宣传、执行、管理“三到位”,各级局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做好税种登记、软件补丁升级、数据采集录入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地将政策贯彻落实到每一户企业。全年,全市共有消费税纳税人200户,其中:政策调整新增40户,全年共实现消费税1334万元,比上年增加201万元,增长17.7%。③按照“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所得税管理。健全完善企业户籍、亏损弥补、减免税、财产损失、广告费等所得税管理台账,全面搞好税基核实,强化税前项目审批和后续管理;推行分类管理办法,将全市55户所得税企业纳入重点管理;认真组织好企业自行汇算清缴改革,完成2005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通过汇算清缴,全市共有就地征收、查账征收盈利企业152户,实现应纳所得税17014.6万元,扣除减免税额4113.7万元后,入库所得税12900.9万元,入库率达100%。④完善制度,搞好车购税管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申报表填写前移、新车型最低计税价格信息采集、核价管理等制度,完善“一条龙”管理措施和办法,强化征收管理各环节的监控,提高车购税办税效率。年内,全市共给13辆免税车辆免税54.5万元,对29118辆征税车辆征收车购税。同时,积极开展反避税、情报交换、税收协定等特色工作,全面加强涉外税收管理,保证涉外税收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到年底,全市办理税务登记的涉外企业达56户,其中开业32户,累计完成涉外税收收入1713.48万元,比上年增加764.33万元,增长80.53%,创下全市涉外税收首次突破1千万元的历史最高记录。
  税源管理 ①健全分析体系,搞好税收深度分析。市、县(区)局健全完善各主要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体系,将税收分析的重点由进度分析、一般性的增减原因分析转向深层次的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对1994~2005年全市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收入的行业结构、行政区域结构、企业税负等进行分析,全面掌握经济发展、征管力度和政策调整变化等因素对组织收入的影响;将收入预测的工作延伸到征管一线,按地区、行业、企业、税种等分级逐月进行收入分析预测,提高税收分析的准确率。②严监控,管源头。按照“管户到人,管事到位,人机结合”和“五清一会”的要求,完善税收管理员责任制,把税源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坚持对重点税源户分级监控,对一般纳税人实行由县(区)局集中征收,对个体零散税收由基层分局重点管理。健全完善对原未达起征点业户新达起征点后及时核定征收税款、对已征税业户根据生产经营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税款、对新开业户及时办证纳入征管范围的“个体零散税收三个环节”监控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漏征漏管户。对年内新达起征点的145户纳税人及时进行征税,增加税收收入41.1万元;充分运用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的监控功能,对税源实施严密的监控,对低、零税负申报的异常户深入调查研究,逐户剖析原因,实行重点监管,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防止税款流失。其中,市、县(区)局领导带头运用系统“钻取”功能,重点剖析税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2户企业,通过剖析,对27户企业做进项税转出和调增销项税处理,共查补增值税6.22万元,将5户重点可疑户移交稽查。③建立联动机制,提高纳税评估质量。市、县(区)局健全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规范评估流程,形成以分析引导评估,以评估协助稽查,以分析、评估和稽查促进征管的联动机制,全年共评估各类企业1382户次,有问题移交稽查27户次,查补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176.59万元。同时,健全完善涉外税收评估机制,先后对上年度查账征收的21户企业和上半年生产经营正常、核算比较规范的16户企业开展所得税纳税评估;在全省首家推行出口退税评估预警,对全市26户退税企业全部进行评估,给9户企业发出预警,严密防范骗税行为的发生;按照总局、省局的统一部署,全面完成税务登记证的换发工作。11月底换证如期结束时,全市有税务登记户14160户,除注销户和非正常户322户不需换证外,实换证13838户,换证面达100%。
  税务稽查 2006年,保山市共查办案件76件,有问题49件,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624.59万元,处罚率和入库率分别达到24.16%和100%。全市稽查工作主要从5个方面收到实效:①认真组织开展房地产业、煤炭生产及运输业、金属非金属采选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及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等行业的专项检查,对腾冲县的矿产品采选经营行业进行区域性专项整治,共检查纳税户43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37.97万元。②结合实际,实施好分类检查。全市列入在3年内实施完成分类检查的企业45户,全年,市级分类检查已查17户,完成16户,正在审理1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206.71万元。③积极抓好举报案件的查处。共受理举报案件22起,已查处11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119.44万元。④及时做好协查工作。金税协查系统共发生委托协查5起,发票13份,金额212.16万元,税额20.69万元,其中收到回复查无此票,不得抵扣税款4份,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6.95万元;受托协查9起,查实虚假废发票3份,补缴税款3.47万元,回复率为100%。⑤加大执行力度,将施甸县烟草公司往年欠缴的327.76万元滞纳金追缴入库,使总局督办案件顺利结案。
  依法治税 ①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执法岗责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对税收执法实施全过程监控,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规范的操作办法处理;对税收征管中的减、免、缓、退、罚,税前抵扣或扣除,个体税负核定,一般纳税人认定等严格按政策、法定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自觉接受广大税干、纳税人和社会的监督。②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③落实税收优惠,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严格依法治税与大力组织收入的关系,做到该收的应收尽收,不该收的锱铢不取,既不违规批准缓税和越权擅自减免税,又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保护好、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年内,共为10282户企业和个体户落实各项税收优惠30602.41万元,其中享受资源综合利用、软件产品、外购废旧物资、购进免税农产品和民政福利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122户,即征即退和抵扣增值税17316万元;享受西部大开发、购进国产设备、新办非公有制经济、来滇投资和农村信用社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127户,减免企业所得税5800万元;给下岗职工取得再就业优惠证后办理税务登记证的344户个体户,免收工本费0.78万元;为未达起征点的9663户个体户减免增值税985.63万元;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企业26户,办理出口退税6500万元,比上年增1700万元,增长35.42%,其中免抵1000万元,退税5500万元。
  综合征管 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提前25天完成综合征管软件采集录入未达增值税起征点户籍数据任务,共录入纳税户5844户,完成面达100%。为充分发挥好监控功能,市局年初就确定数据质量重点监控指标8类75项,制定市、县两级数据质量查询日志和每月监控分析制度,坚持不间断的专人查询,加强对各项征管业务的实时监控。1~12月共查询可疑数据635条,通过政务网答复问题268条,及时研究和解决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征收单位将税收会计监督关口前移,按照规范的税收会统指标口径,对进入系统的动态数据严格进行监控和审核,把住数据进口关,防止信息重复交叉使用中的混乱,确保企业核算申报数据、征管软件系统和TRS报表三者一致,实现会统报表的准确生成。年内,全市综合征管软件系统运行平稳,质量较好。年末,全市介质申报发展到392户,银行储蓄扣税发展到3145户,纳入综合征管软件管理的纳税户18560户,达办证户总数的100%,其中,单位纳税人1903户,占总户数的10%;个体纳税人16377户,占总户数的88%;按无证户管理280户,占总户数的2%。全市准期申报率、累计申报率和税款入库率分别达到99.96%、99.98%和100%,三项主要指标全省排名在前5位,其中有6个月排名第一。
  系统监控 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到7月1日,涵盖税收征收、管理、稽查、法制5大系列、20类业务,设有55个考核指标99项过错行为,具有“电子监督员”效能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市国税系统如期上线运行,有效地解决税收执法监督不够严密、公开透明度低、人工考核工作量大、人为因素多、责任追究难的问题。7至12月的6个考核期,监控执法行为164054项(次),经申辩调整后,全市仅有1项因操作重复的执法过错发生,执法质量有较大提高。
  金税三期建设 2006年,有序展开金税三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为进一步落实好阶段性的工作任务打基础、做准备。
  (撰稿 李策)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策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