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税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736
颗粒名称: 财政 税务
分类号: F812.7;F812.42
页数: 19
页码: 219-2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市的财政总收入为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县(区)级完成126126万元,增长26.5%;市本级完成32444万元,增长38.9%。一般预算收入为8.35亿元,增长27.9%。全市基金预算收入为5616万元,增长20.4%。全市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为4.53亿元,增长29.1%。全市上划所得税收入为2.41亿元,增长34%。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为28.21亿元,增长24.3%。全市基金预算支出为1.65亿元,下降20.2%。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为1.41亿元。骨干财源包括烟草、电力和糖。其中,烟草提供了4.10亿元的财政收入,电力提供了9348万元,糖提供了8307万元。
关键词: 保山市 财政 税务

内容

财政
  财政收入 2006年,保山市财政总收入15.86亿元,比上年增收3.55亿元,增长28.8%。分级次来看,县(区)级完成126126万元,增收26410万元,增长26.5%;市本级完成32444万元,增收9083万元,增长38.9%。①一般预算收入情况: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5亿元,比上年增加1.82亿元,增长27.9%。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17.1%。分县(区)看:隆阳区完成2.61亿元,施甸县完成5533万元,腾冲县完成2.07亿元,昌宁县完成8021万元,龙陵县完成8834万元,市本级完成1.43亿元。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全面增收,增幅与上年相比,市本级及五县(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在30%以上的有市本级、腾冲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隆阳区,3个县(区)增幅均在18%以上,市本级增幅达39.5%。市本级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烟草、电力企业提供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大幅度增长;二是非税收入增收较大。全市主要增减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25%部分)完成1.47亿元,增收3343万元,增长29.5%;营业税完成2.25亿元,增收4890万元,增长27.7%;烟叶税(含农业特产税)完成1.08亿元,增收966万元,增长9.8%;企业所得税(16%部分)完成3141万元,增收941万元,增长42.8%;罚没收入完成1.05亿元,增收2830万元,增长36.8%;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3254万元,增收1419万元,增长77.3%;专项收入完成3095万元,增收856万元,增长38.2%。②基金预算收入情况:全市完成基金收入5616万元,比上年增收951万元,增长20.4%,完成年初预算的127.5%。③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情况:全市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完成4.53亿元,比上年增收1.02亿元,增长29.1%。市本级及五县(区)“两税”收入全面增收,增幅最高市本级增55.8%,最低昌宁县增11.3%。④上划所得税收入完成情况:全市上划中央、省所得税(84%部分)2.41亿元,比上年增6126万元,增长34%。
  财政支出 2006年,保山市财政总支出29.86亿元,比上年增支5.1亿元,增长20.6%。其中: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8.21亿元,比上年增支5.52亿元,增长24.3%。分级次完成情况是:县(区)级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4.01亿元,比上年增支4.53亿元,增长23.3%;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2亿元,比上年增支9880万元,增长30.7%。全市基金预算支出1.65亿元,比上年减支4186万元,下降20.2%。基金支出县(区)级完成1.45亿元,减支4114万元,下降22.1%;市本级完成2010万元,下降3.5%。
  收支平衡 保山市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预算收入8.34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0.35亿元,上年结余1.09亿元,调入资金4160万元,收入方合计30.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8.21亿元,上解上级支出5598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163万元,支出方合计28.7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41亿元。结转2007年安排使用。市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1.4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43亿元,下级上解收入3673万元,上年结余5585万元,收入方合计5.7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4.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25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377万元,支出方合计4.9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8182万元。
  全市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56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76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253万元,收入方合计2.46亿元;基金支出1.65亿元,调出资金937万元,支出方合计1.75亿元。收支相抵,全市基金年终结余7173万元。市本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165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5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69万元,收入方合计5678万元;基金支出2010万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基金年终结余3668万元。
  骨干财源 烟:2006年提供财政收入4.10亿元,比上年增945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25.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烟草企业所得税1.47亿元,烟叶税及烟农特税1.08亿元,复烤烟叶增值税1142万元,商业烟叶调拨和卷烟批发增值税1.35亿元,烟草城建税和教育附加79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建安营业税1.11万元,建安所得税、建材增值税1027万元,合计1.2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7.7%,比上年减少1723万元,减少0.8个百分点。电力:提供财政收入934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占5.9%,比上年减少1344万元,减少0.6个百分点。实现电力增值税8576万元,电力企业所得税772万元。糖:提供财政收入8307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5.2%,比上年增4523万元,提高2.2个百分点。实现食糖增值税8106万元,制糖企业所得税收201万元。矿(主要矿产):提供财政收入763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4.8%,比上年减少720万元,减少0.8个百分点。实现有色金属、硅等增值税6179万元,实现铁矿石等资源税1106万元,采掘、治金企业所得税354万元。木材:实现木材加工及边贸木材增值税2932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1.8%,比上年减少301万元,减少0.8个百分点。酒:实现增值税和消费税1836万元,其中啤酒“两税”收入143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1.2%。比上年减少274万元,减少0.1个百分点。粮:因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市全部取消农业税,减少651万元。从经济成分看,个体私营经济税收:提供财政收入2.92亿万元,比上年增加7615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18.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财政改革 ①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试点。全市试点达104个部门、254个单位,比上年增加16个部门、17个单位,试点面达29%;②财政国库改革试点面继续扩大。市直、龙陵、腾冲、施甸、隆阳区共试点88个部门、202个预算单位,试点面达83%,比上年增加39个部门、76个预算单位,试点县增加1倍。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财政性资金总量为13.02亿元,比上年增加4.37亿元,增长50.4%。市本级成功启用财政预算执行支付系统,实现财政与各代理银行数据联网。国库改革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资金调度能力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③“乡财县管乡用”试点工作继续推进。隆阳区、昌宁县、施甸县已全面推开;④继续抓好隆阳区“专款切块到县”试点工作,市财政安排的切块基数比上年增长16.5%;⑤全市认真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培训和2006年分月预算执行数据转换工作,截至4月28日,市、县(区)两级共培训1872人,涉及单位915个,累计培训26天,平均每县(区)培训4.3天。数据转换均从基层预算单位做起,年底完成,为2007年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打下坚实基础;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⑦政府采购规模和质量得到提升。
  农村综合改革 ①全面取消农业税。从2006年1月1日起,全市农业税全部取消,比上年减轻农民负担393万元。2006年与税费改革前的2002年相比,全市共减轻农民负担15067万元。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市政府确定昌宁县、腾冲县为全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2006年2月9日市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对两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进行研究并予原则通过,两县按上报方案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市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积累经验。其他县(区)也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市撤并乡(镇)基本完成,“乡财县管”逐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大,教学网点布局得到优化。③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全市完成调查测算阶段工作。市级召开3次会议,布置测算业务和人员培训。市直各部门、各县(区)抽调人员,开展调查测算、方案制定上报,2006年7月5日市政府专题研究全市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方案,以市政府103号文件正式上报省政府。④落实农村五保户应保尽保。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做好专项资金安排,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严格按政策规定做好清查。省预算下达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31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对五保户4735人切实做到应保尽保。⑤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对2005年6月前的乡村旧债和2005年7月至2006年末的乡村新债进行调查清理。全市继续控制非生产性支出,防止产生新的债务,并通过盘活资产还债、核销减债、收欠减债、转账化债、上级资金支持等多项措施逐步化解乡村债务。
  政府采购 2006年,全市政府采购金额1.76亿元,较上年同期1.32亿元,增加4446.1万元,节约资金1410.1万元,节约率7.4%。其中集中采购1.24亿元,较上年同期6418.6万元增加6028.8万元,占采购金额70.6%,提高22个百分点;批复部门集中采购1884.0万元,较上年同期2718.3万元,减少834.3万元,占采购金额10.6%,下降10个百分点;批复单位分散采购3302.0万元,较上年同期4050.5万元,减少748.5万元,占采购金额18.8%,下降12个百分点。集中采购成为政府采购的主流。服务采购有新突破。继龙陵县、腾冲县先后实行公务用车统一保险后,隆阳区、昌宁县分别于2006年3月和6月实行公务用车统一保险。市本级2006年11月也启动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和定点维修。拟定“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车辆实行统一保险暂行管理办法”、“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车辆实行定点维修暂行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办公室发文(保政办发〔2006〕155号、156号)实施。市政府采购中心12月5日、6日通过公开招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山中心支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山中心支公司3家保险公司中标,承保2007年度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辆统一定点保险。车辆统一投保险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投保责任限额为10万元、机动车损失保险、车上人员责任保险每人限额2万元,限保5人或7人,10座以上客车由各单位视经费情况自行确定。上述投保险种,保险优惠率(除交强险外),中标保险公司承诺优惠率为30%;定点维修中标企业为滇西保山联通三菱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保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赛尔维小车修理厂、保山天马汽车维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保山金马中运有限责任公司4户汽车维修企业,为2007年度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辆统一定点维修企业。拟定《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报市政府办,以保政办发〔2006〕191号发文实行。规范招投标文件格式;对部分采购项目实行投标保证金制度;发放和收回标书实行签名登记制;询价采购全部实行密封投标,开标时由纪检或审计部门查验密封情况,当场拆封,公开唱标;邀请供应商参加开标会,增加透明度。2006年起,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公务车采购、医疗设备采购都在省政府采购网上实行公开询价和公布中标结果。开展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2006年5月印发《财政局政府采购领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保财采〔2006〕27号)、《财政局政府采购领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意见》(保财采〔2006〕29号),发各县(区)财政局、市直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12月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保财采〔2006〕96号,要求市级单位进一步做好自查自纠,同时上报自查表。
  支持“三农”发展 2006年年初预算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1949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经费1070万元。2006年全市预算内支农资金支出2.87亿元(含扶贫资金支出914万元),比上年增4283万元,增17.51%。①农业支出1.42亿元,比上年增1879万元,增15.28%。效益:一是粮食总产96.7万吨,比上年增3.8万吨,增4.07%,农民人均纯收入2052元,增7.2%。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出新局面,培育出蚕桑、山葵、石斛、核桃、甜柿、松香加工等产业亮点。尤其是核桃产业,当年产量达1.1万吨。②水利和气象支出5400万元,比上年增650万元,增13.68%。效益:以水源点建设为重点,完成土石方1876.1万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87.2万立方米,解决供水受益人口3.4万人,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③林业支出8252万元,比上年增1644万元,增25%。效益: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人工造林18.2万亩,退耕还林18.4万亩,防护林1.4万亩,森林病虫害防治4.6万亩。建沼气池4800口,节能改灶2000户。④财政扶贫资金支出914万元,比上年增110万元,增13.68%。成效:围绕“三通、三改、三建、一发展”,在146个贫困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综合开发,2006年全市又有3万人脱贫。⑤粮食直补41个乡(镇),兑付资金1293万元,面积100万亩,受益农民127万人;良种补贴16个乡(镇),面积12万亩,兑付资金150万元,受益农户30万人;农机补贴涉及四县(区),兑付资金180万元,购置农机具236台,受益农户207户。⑥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助,补助面积23.2万亩,涉及73个乡(镇)、5.3万户,共兑现补助资金6032万元。⑦200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省验收。实施土地治理项目15个,产业化项目2个,项目完成总投资5693.7万元。全市共上报核销2005~2006年到期中央及省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呆账总额636.9万元。
  支持企业发展 2006年年初预算全市安排工业化扶持资金1020万元,落实“工业立市”战略,促进工业化进程;安排个私担保资金650万元,加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安排招商引资经费393万元,促进招商引资;安排项目前期工作费216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贴息1496万元,重点支持烟草、电力、糖业、矿冶等工业生产企业。安排国企改革资金353万元,支持国企改革。经政府批准,动用粮食风险基金已拨补粮食购销企业和粮农直补3745万元。办理退税200.5万元,支持边疆民族企业、劳教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市政府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2500万元,扶持社会事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基本建设 2006年,中央、省、市、县(区)四级财政预算内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4.14亿元,其中中央和省2.59亿元(含国债专项资金7162.4万元,1998~2005年,全市财政累计争取到国债资金6.64亿元);市级4048万元;县(区)级1.15亿元(隆阳区2814万元,施甸县1018万元,腾冲县3617万元,龙陵县2322万元,昌宁县1632万元)。此外,省政府信贷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实际支出4769.8万元(含2005年结转的1500万元);市政府还通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借入国家开发银行政府信用贷款3.27亿元。主要用于水、电、路、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用于保密公路、腾冲机场、大瑞铁路、保龙高速等重点项目。
  支持行政事业发展 支持“平安和谐保山”建设,公检法司支出1.85亿元,比上年增25.2%,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6%;禁毒防艾经费468万元;确保机构正常运转,行政管理费支出4.24亿元,比上年增20.1%,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5%;武装警察部队支出644万元,比上年增45.7%;国防支出372万元,比上年增129.6%。全市安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682.4万元;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47万元;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527万元;安排旅游产业专项资金478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279万元。2006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科学、文体广共支出6.95元,比上年增8411万元,增长13.8%,占当年一般预算支出的24.6%。其中教育支出6.04亿元,比上年增7633万元,增长14.5%;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264万元,比上年减少115万元,负增长8.3%;科学支出717万元,比上年增228万元,增长46.6%;文体广支出7141万元,比上年增665万元,增长10.3%。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省定标准补助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公用经费2700万元,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全市34.7万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其中的14万名中小学生同时享受免费教科书,13万余名寄宿中小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启动,规划排危面积4.7万平方米;全市1067所学校独立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龙陵、腾冲两县继其余3县(区)后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贯彻《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深化教育改革,保山一中人员经费实行按控制编制数核定的办法。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繁荣。科技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施的25项科技项目取得新的实效。继续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当年4554户农村独生子女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支持社会保障 2006年全市财政预算内社会保障性资金支出6.26亿,比上年增长26%,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2.2%。①积极推进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省安排,在2005年保障标准的基础上,全市每人每月提高12元。全年补助经费为3216万元,确保全市3.2万名低保对象按新的保障补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全年安排经费760万元,将全市2.1万名“五保户”从2006年1月1日起全部纳入财政供养(政府民心工程)。三是从2006年起在全市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全年安排经费473万元,解决农村特困生活救助5.5万人。②提高失业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市居民低保金、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共兑现3767万元,3.2万多人受益。③全力推进医疗保险工作。一是启动市级公务员医疗保险,该保险是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和完善。二是建立医保IC卡制度,使参保人员就医、购药更为便捷。三是加强离休干部医疗经费的管理。四是建立地厅级干部医疗照顾制度。④推进全市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年初预算安排新农合专项资金737万元。在2003年龙陵县试点的基础上增加隆阳区、腾冲县。3县农民参加人数为138.7万人,平均参合率达91.4%(龙陵县87%、腾冲县89.5%、隆阳区94.2%)。全年补助资金5186.4万元,比上年增加2178.1万元。建立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当年筹措190万元,增强风险抵抗能力。⑤为规范经费开支,制定《关于明确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和当地解放前参加革命人员补助等资金管理的通知》和《关于统一规范企业离休人员离休金等支出的通知》。⑥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当年收缴“五险”3.05亿元。
  县域经济建设 2006年,省重点扶持的12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4700万元,其中10个已投产项目当年实现利润1.22亿元、税金9683万元,安排就业4375人。隆阳、腾冲两县(区)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与省财政厅签订的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财政考核责任目标”。隆阳区GDP总值、财政总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58.1亿元、4.32亿元、2.61亿元、2341元,分别完成责任书所规定2007年目标数的109%、129%、107%、104%;腾冲县GDP总值、财政总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35.2亿元、4.01亿元、2.07亿元、2241元,分别完成责任书所规定2007年目标数的110%、148%、133%、108%。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2006年,全市财政部门把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作为增强财政分配职能和财政调控职能的重要内容,不断规范非税收入的政策管理、项目管理、票据管理和资金管理,严肃“收支两条线”纪律,收支进一步增长。全市完成国库非税收入2.32亿元、预算外专户非税收入2.06亿元,预算内外非税收入共计4.38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1.30亿元,占29.6%;罚没收入1.05亿元,占24.1%;政府性基金收入5616万元,占12.8%;专项收入3095万元,占7.1%;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其他收入1.16亿元,占26.4%。全市非税收入总额占GDP总值的3.2%,占预算内外财政性收入的24.4%,达到税收总收入的32.3%,占财政总收入的14.6%。
  粮食风险基金 2006年,全市共筹集粮食风险基金4014万元,其中:①粮食风险基金包干规模内省财政补助573万元;②省专项补助粮食直补资金3045万元;③市县(区)财政自筹387万元(省包干自筹324万元,超任务63万元);④2005年利息收入9万元(市级4万元,隆阳区1万元、施甸县和龙陵县,各2万元),超额完成省下达全市粮食风险基金的规模。加上2005年结转1330万元,累计筹措粮食风险基金5344万元。年内,省、市、县(区)政府批准共动用粮食风险基金4149万元(应拨付种粮农民直接拨贴2795万元;应补地方储备粮食利息费用补贴262万元;应补政策性挂账利息补贴597万元;应拨付其他补贴7万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流人员适当补助350万元;以前年度欠拨138万元)。2006年度已拨补粮食购销企业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3745万元,收支相抵,结转2007年粮食风险基金1599万元(市级653万元,隆阳区1万元,施甸县547万元,腾冲县275万元,龙陵县117万元,昌宁县6万元)。农业综合开发 ①2006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全市共实施土地治理项目13个,产业化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42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8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06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90万元,银行专项贷款650万元,自筹资金895万元。②经3年的努力,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批准,隆阳区农业综合开发芒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2006年2月17日正式启动。这是隆阳区农业综合开发继潞江水利骨干工程后又一次争取到国家重大投资的中型灌区水利工程。该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总投资1909.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5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427.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7.5万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35万元;省级水利部门配套资金150万元,市级水利部门配套资金150万元,区级水利部门配套资金179.9万元。项目共计改造骨干渠道5条、总长50.8千米,工程设计控制灌溉面积7万亩,工程预计于2007年11月全部完工。项目建成后,3万多人的芒宽乡的水利基础设施将得到全面改善。③2006年5月8~16日,以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牵头的市政府调研组一行4人,就保山16年农业综合开发深入隆阳、腾冲、龙陵三县(区)进行专题调研。④200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省级验收。2006年7月28日至8月6日,省验收组一行5人在省农发办常务副主任赵晓静带领下对全市200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全市200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完成总投资5693.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89.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953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03万元,银行专项贷款1100万元,自筹资金1448万元。全市共完成土地治理项目15个,共改造中低产田6.7万亩,完成优质粮食基地建设1.1万亩,农业生态工程(核桃基地)项目建设0.3万亩,蔗糖基地建设1.5万亩,种草养畜建设项目0.6万亩,蚕桑基地建设0.3万亩,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项目建设1万亩。完成产业化建设项目为:重点产业化经营建设项目——隆阳区自动缫丝生产线加工项目1个、一般产业化经营建设项目——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加工项目1个。⑤11月23日,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领导宣布隆阳区入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示范区是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⑥全市共上报核销2005~2006年到期中央及省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呆账总额636.9万元(中央390.7万元、省级246.2万元)。其中龙陵县百合花种植项目53.6万元,其中中央32.2万元、省级21.4万元;腾冲县清凉山生态茶叶加工项目405.6万元,其中中央248.1万元、省级157.5万元;施甸县共177.7万元(中央110.4万元、省级67.3万元),其中名优经济林项目31.9万元(中央18.8万元、省级13.1万元),板蓝根种植项目145.8万元(中央91.6万元、省级54.2万元)。通过呆账核销,有效地缓解地方财政的还款压力,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农发项目的良性循环。⑦按照《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全市从2006年开始,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财政投资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单项工程纳入监理范围,并在全市推行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制,确保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委托具有监理资质的“保山万润水利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对全市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实施监理。
  会计管理 ①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市报考人数2568人(次),出考率62.2%。51人获得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17人取得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共9人报考,2人参加评审,1人获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②全市140人报名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共292科(次),出考率29.3%。12人获得13科单科合格证,4人获得全科合格证,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③1281人(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出考率85%,242人取得从业资格。④加强会计人员注册登记管理。年底,全市在册登记管理的会计人员9759人,其中男性3666人,女性6093人;初中及以下文化514人,高中文化1230人,中专文化4216人,大专文化3266人,大学文化533人;2592人获得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419人获得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8人获得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4555人持有初级会计电算化资格,12人持有中级会计电算化资格;在岗人员8765人,不在岗人员994人。
  世行和外国政府贷款 截至2006年底,全市利用世行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14个,具体是:贫一、贫四、贫五、林一、林三、卫六、卫七、卫十、改二(农村供水二)、环保项目、扶贫项目和西班牙贷款市中医院项目、西班牙贷款腾冲县人民医院项目及瑞士血站项目,协议贷款金额318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8亿元。其中世行贷款项目11个,协议贷款总额274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14亿元;外国政府贷款项目3个,协议贷款总额44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435万元。以上项目中,已完工世行项目8个,在建世行项目3个(贫五、卫十项目、扶贫项目)。在项目的分布上,市本级6个项目,协议贷款金额27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3万元,其中世行项目4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2个(血站项目11万美元,西班牙贷款市中医院项目128万美元,计139万美元);隆阳区4个世行项目,协议贷款金额53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127万元;昌宁县5个世行项目,协议贷款金额101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920万元;施甸县2个世行项目,协议贷款金额8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84万元;龙陵县4个世行项目,协议贷款金额71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541万元;腾冲县8个项目,协议贷款金额56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60万元,其中世行项目6个,协议贷款金额25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5万元,外国政府贷款项目1个,协议贷款金额30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55万元。外贷资金利率低,期限长,特别适合基础设施、环保、农业等领域的项目,全市外贷项目主要用于教育、卫生及扶贫方面。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教育项目总投资459万美元,通过项目建设,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项目县的危房和损坏房逐年下降;助推教学布点的调整;购置配备一批教学仪器设备及课桌椅;培训师资,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快县(区)实现“普六”、“普九”的步伐。卫生项目总投资321万美元,逐步健全项目县三级预防保健网络;有效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项目县以乡为单位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全年无脊灰病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麻疹病例发生;新生儿乙肝疫苗和破类疫苗接种已纳入EPI管理,项目目标得以实现。根据中央关于“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总方针及“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积极稳妥利用外债的同时,应进一步防范外债风险,提高利用水平。
  地方金融企业财务 基本情况: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设6个分支机构(其中城市信用社1户),从业人员1045人,共145个营业网点:其中隆阳区50个、施甸县14个、腾冲县42个、龙陵县18个、昌宁县21个。财务状况: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2006年,全市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47.5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0.9亿元减少3.32亿元,减少6.5%。其中流动资产27.6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8.45亿元减少10.81亿元,减少28.1%;长期资产19.7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2.3亿元增加7.45亿元,增长60.6%;无形及其他资产1901.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555万元增加346.6万元,增长22.3%。负债总额45.2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9.25亿元减少3.96亿元,减少8%,其中流动负债35.1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1.71亿元减少6.56亿元,减少15.7%;长期负债10.1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54亿元增加2.59亿元,增长34.4%。所有者权益22894.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6493.7万元增加6400.5万元,增长38.8%。②盈亏状况。全市6户集体金融企业2006年户户盈利,实现利润总额673万元。③资产质量及财务风险情况。全市2006年贷款总额33.4亿元,其中不良贷款5.4亿元,占比16.2%。④成本费用(特别是人均费用)、上缴税金。全年营业费用总额1.21亿元(人员工资及各项费用4148.8万元,业务费用支出19152万元,管理费用6083万元)。人均费用11.6万元。上缴营业税及附加1291.8万元,上缴个人所得税694万元。
  财政监察 ①全市共清查出2005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26.92亿元,其中县(区)级19亿元,乡(镇)级4.38亿元。②开展对社保口和教科文科口63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检查:配合财政部门吉林省专员办和财政厅对2005年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检查;对2005年度市级艾滋病专款和社会保险基金及龙陵县、隆阳区新型合作医疗运行进行检查;对全市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等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交叉检查。共查出有违纪问题24户,违纪金额153.6万元,其中违反专户存储81.5万元,违反规定设置账外账3.4万元,虚列财政支出0.8万元,其他67.9万元。所查出的违纪金额已按现行财政法规全部进行处理。
  (撰稿 陈绍雄)
  国家税务
  国税税收 2006年,保山市实现税收收入8.28亿元(不含免抵调增值税1000万元),比上年增收19656万元,增长31.13%,完成年计划任务73430万元的112.76%。其中“两税”59346万元,比上年增收14173万元,增长31.15%,完成年计划任务5.22亿元的113.5%;企业所得税16573万元,比上年增收5222万元,增长46%,完成年计划任务1.4亿元的118.38%;个人利息所得税2342万元,比上年增收455万元,增长24.1%,完成年计划任务2000万元的117.08%;车购税4582万元,比上年减收113万元,下降2.4%,完成年计划任务5200万元的88.12%。全市二、三产业国税宏观税负由上年的8.33%提高到9.35%,国税总收入突破8亿元,连续3年实现税收高增长。
  “四税”管理 ①坚持“以票控税”,强化增值税管理。严把“一窗式”申报审核比对关,确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规范、数据准确、项目完整、逻辑正确,“四小票”数据采集正确有效,票表税比对一致。全年共采集“四小票”149824份,申报抵扣税额16781.52万元,纳入目前清分比对的货运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发票“三票”抵扣比对相符率分别达94.46%、96.65%和96.71%,堵住利用“四小票”骗抵税款的漏洞;建立增值税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拓展金税工程的监控功能。全年,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达286户,占全市一般纳税人总数561户的50.88%,企业按期抄报税率、档案采集率和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率均达到100%;完成141户企业“一机多票”推行工作,实现对“专票”和“普票”的全面监控;在全市37户一般纳税人中开展“账、表、票”三统一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得到省局的肯定和推广运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税收征管,与全市6户企业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实现代征增值税47.9万元;对全市7241户小规模纳税人全部进行清理检查,严格按认定标准条件,新认定一般纳税人133户,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64户,杜绝以骗取一般纳税人资格虚开增值税发票违法行为的发生。②认真贯彻落实调整政策,加强消费税管理。从4月1日起,国家对消费税政策作重大调整,涉及保山市主要是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新开征消费税,原已征收消费税的白酒在政策上有变化。为确保宣传、执行、管理“三到位”,各级局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做好税种登记、软件补丁升级、数据采集录入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地将政策贯彻落实到每一户企业。全年,全市共有消费税纳税人200户,其中:政策调整新增40户,全年共实现消费税1334万元,比上年增加201万元,增长17.7%。③按照“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所得税管理。健全完善企业户籍、亏损弥补、减免税、财产损失、广告费等所得税管理台账,全面搞好税基核实,强化税前项目审批和后续管理;推行分类管理办法,将全市55户所得税企业纳入重点管理;认真组织好企业自行汇算清缴改革,完成2005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通过汇算清缴,全市共有就地征收、查账征收盈利企业152户,实现应纳所得税17014.6万元,扣除减免税额4113.7万元后,入库所得税12900.9万元,入库率达100%。④完善制度,搞好车购税管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申报表填写前移、新车型最低计税价格信息采集、核价管理等制度,完善“一条龙”管理措施和办法,强化征收管理各环节的监控,提高车购税办税效率。年内,全市共给13辆免税车辆免税54.5万元,对29118辆征税车辆征收车购税。同时,积极开展反避税、情报交换、税收协定等特色工作,全面加强涉外税收管理,保证涉外税收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到年底,全市办理税务登记的涉外企业达56户,其中开业32户,累计完成涉外税收收入1713.48万元,比上年增加764.33万元,增长80.53%,创下全市涉外税收首次突破1千万元的历史最高记录。
  税源管理 ①健全分析体系,搞好税收深度分析。市、县(区)局健全完善各主要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体系,将税收分析的重点由进度分析、一般性的增减原因分析转向深层次的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对1994~2005年全市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收入的行业结构、行政区域结构、企业税负等进行分析,全面掌握经济发展、征管力度和政策调整变化等因素对组织收入的影响;将收入预测的工作延伸到征管一线,按地区、行业、企业、税种等分级逐月进行收入分析预测,提高税收分析的准确率。②严监控,管源头。按照“管户到人,管事到位,人机结合”和“五清一会”的要求,完善税收管理员责任制,把税源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坚持对重点税源户分级监控,对一般纳税人实行由县(区)局集中征收,对个体零散税收由基层分局重点管理。健全完善对原未达起征点业户新达起征点后及时核定征收税款、对已征税业户根据生产经营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税款、对新开业户及时办证纳入征管范围的“个体零散税收三个环节”监控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漏征漏管户。对年内新达起征点的145户纳税人及时进行征税,增加税收收入41.1万元;充分运用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的监控功能,对税源实施严密的监控,对低、零税负申报的异常户深入调查研究,逐户剖析原因,实行重点监管,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防止税款流失。其中,市、县(区)局领导带头运用系统“钻取”功能,重点剖析税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2户企业,通过剖析,对27户企业做进项税转出和调增销项税处理,共查补增值税6.22万元,将5户重点可疑户移交稽查。③建立联动机制,提高纳税评估质量。市、县(区)局健全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规范评估流程,形成以分析引导评估,以评估协助稽查,以分析、评估和稽查促进征管的联动机制,全年共评估各类企业1382户次,有问题移交稽查27户次,查补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176.59万元。同时,健全完善涉外税收评估机制,先后对上年度查账征收的21户企业和上半年生产经营正常、核算比较规范的16户企业开展所得税纳税评估;在全省首家推行出口退税评估预警,对全市26户退税企业全部进行评估,给9户企业发出预警,严密防范骗税行为的发生;按照总局、省局的统一部署,全面完成税务登记证的换发工作。11月底换证如期结束时,全市有税务登记户14160户,除注销户和非正常户322户不需换证外,实换证13838户,换证面达100%。
  税务稽查 2006年,保山市共查办案件76件,有问题49件,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624.59万元,处罚率和入库率分别达到24.16%和100%。全市稽查工作主要从5个方面收到实效:①认真组织开展房地产业、煤炭生产及运输业、金属非金属采选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及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等行业的专项检查,对腾冲县的矿产品采选经营行业进行区域性专项整治,共检查纳税户43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37.97万元。②结合实际,实施好分类检查。全市列入在3年内实施完成分类检查的企业45户,全年,市级分类检查已查17户,完成16户,正在审理1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206.71万元。③积极抓好举报案件的查处。共受理举报案件22起,已查处11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加收滞纳金119.44万元。④及时做好协查工作。金税协查系统共发生委托协查5起,发票13份,金额212.16万元,税额20.69万元,其中收到回复查无此票,不得抵扣税款4份,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6.95万元;受托协查9起,查实虚假废发票3份,补缴税款3.47万元,回复率为100%。⑤加大执行力度,将施甸县烟草公司往年欠缴的327.76万元滞纳金追缴入库,使总局督办案件顺利结案。
  依法治税 ①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执法岗责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对税收执法实施全过程监控,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规范的操作办法处理;对税收征管中的减、免、缓、退、罚,税前抵扣或扣除,个体税负核定,一般纳税人认定等严格按政策、法定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自觉接受广大税干、纳税人和社会的监督。②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③落实税收优惠,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严格依法治税与大力组织收入的关系,做到该收的应收尽收,不该收的锱铢不取,既不违规批准缓税和越权擅自减免税,又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保护好、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年内,共为10282户企业和个体户落实各项税收优惠30602.41万元,其中享受资源综合利用、软件产品、外购废旧物资、购进免税农产品和民政福利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122户,即征即退和抵扣增值税17316万元;享受西部大开发、购进国产设备、新办非公有制经济、来滇投资和农村信用社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127户,减免企业所得税5800万元;给下岗职工取得再就业优惠证后办理税务登记证的344户个体户,免收工本费0.78万元;为未达起征点的9663户个体户减免增值税985.63万元;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企业26户,办理出口退税6500万元,比上年增1700万元,增长35.42%,其中免抵1000万元,退税5500万元。
  综合征管 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提前25天完成综合征管软件采集录入未达增值税起征点户籍数据任务,共录入纳税户5844户,完成面达100%。为充分发挥好监控功能,市局年初就确定数据质量重点监控指标8类75项,制定市、县两级数据质量查询日志和每月监控分析制度,坚持不间断的专人查询,加强对各项征管业务的实时监控。1~12月共查询可疑数据635条,通过政务网答复问题268条,及时研究和解决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征收单位将税收会计监督关口前移,按照规范的税收会统指标口径,对进入系统的动态数据严格进行监控和审核,把住数据进口关,防止信息重复交叉使用中的混乱,确保企业核算申报数据、征管软件系统和TRS报表三者一致,实现会统报表的准确生成。年内,全市综合征管软件系统运行平稳,质量较好。年末,全市介质申报发展到392户,银行储蓄扣税发展到3145户,纳入综合征管软件管理的纳税户18560户,达办证户总数的100%,其中,单位纳税人1903户,占总户数的10%;个体纳税人16377户,占总户数的88%;按无证户管理280户,占总户数的2%。全市准期申报率、累计申报率和税款入库率分别达到99.96%、99.98%和100%,三项主要指标全省排名在前5位,其中有6个月排名第一。
  系统监控 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到7月1日,涵盖税收征收、管理、稽查、法制5大系列、20类业务,设有55个考核指标99项过错行为,具有“电子监督员”效能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市国税系统如期上线运行,有效地解决税收执法监督不够严密、公开透明度低、人工考核工作量大、人为因素多、责任追究难的问题。7至12月的6个考核期,监控执法行为164054项(次),经申辩调整后,全市仅有1项因操作重复的执法过错发生,执法质量有较大提高。
  金税三期建设 2006年,有序展开金税三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为进一步落实好阶段性的工作任务打基础、做准备。
  (撰稿 李策)
  地方税务
  2006年,全市组织地方税费收入94694万元,比上年增长23%,增收17519万元。其中组织地方税收入64846万元,增收11903万元,增长22%,完成省地税局考核任务5.5亿元的117.7%;扣除金融保险营业税3120万元,加上50%的水资源费后,完成市政府考核任务5.7亿元的109%。同时,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26965万元,增长22.6%,增收4965万元;组织地方教育附加收入735万元,增长12.36倍,增收680万元;组织其他各项规费收入2148万元,减收29万元,减1.4%。税费总收入首次突破9亿元大关,总收入和增收额双双再创历史最好记录,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保山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
  税费源监控 2006年,全市地税系统牢固树立“一个确保”的观念,开展总体税源调查和分税种、分行业的税源分析,及时掌握税源结构及增减变化情况,加强对税收执行情况的分析、考核和检查,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进一步细化税源考核项目,实行收入指标分块单项考核,层层签订收入目标责任制,把组织收入列为“六好”创建考核内容,明确组织收入责任,确保税费收入计划的完成与时间进度保持同步。
  税收执法责任制 ①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把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六好”创建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再次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过程细化为若干个环节,明确具体工作岗位,合理界定岗位责任,做到分工到岗、责任到人、按岗考评、以责追究,有效避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②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制度落实。坚持按月考核、季度分析、半年检查、年终汇总的原则,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综合检查组,对各县(区)地税局2005年“六好”创建、税收执法责任制和征管“六率”考核等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4月,召开全市税收执法责任制总结分析会议,总结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促进制度落实。③严格考核程序,注重痕迹管理。结合省地税局“六好”抽查考核反馈的意见,5~6月由市地税局主要领导带队,抽调人教、监察、法规、计统科室相关人员,深入到各县(区)地税局及所属基层征收分局,从查看痕迹资料人手,严格考核程序,开展对各项重点工作的综合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加强痕迹管理,促进基层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依法治税 2006年,保山市地税系统积极更新征管理念,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领导和部门责任,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和工作创新,深入开展税收“征管质量年”活动,促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隆阳区和腾冲县地税局的城区分局试行征收、管理机构间分离模式改革,其余22个分局实行征收和管理、检查内分离模式,明确岗位职能,完善岗责体系,切实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市、县(区)地税局制定税务管理员工作规程及实施办法,确定税收管理员222名,明确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作业标准及其考核奖惩,随时掌握辖区内主要税源动态变化情况和纳税户生产、经营、财务等情况,提升税务管理员对税源的监控能力;坚持日常征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充分了解纳税户实际情况,清理漏征漏管户,企业登记率达100%,个体登记率达98%以上。严格税收申报、欠税管理。结合征管“六率”考核,对1298户次不按规定申报纳税的纳税人处以罚款86.67万元,对4174户次逾期纳税户加收滞纳金534.34万元。充分利用媒体的监督作用,实施欠税公告制度,全年公告欠税291户次,公告欠税9901.84万元,促使个体户缴清了欠税,29户欠税企业补缴税款3275.66万元。8月开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全市换发新税务登记证14313户、临时登记证20户,对未达到税收起征点的5921户纳税人实行登记备案管理;清理出漏征漏管户15户,查补税款、滞纳金和罚款2955.3元;免收登记证工本费75275元。积极与国税部门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全市评定出A级信用纳税户208户、B级3281户、C级1565户、D级116户,并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完善服务措施,鼓励依法诚信纳税。4~5月,组织人员在市、区两级纳税户中选择3个行业的6户企业,依据确定好的41项评估峰值,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密切与国税部门联系,对306份货运发票进行电子信息比对审核检查,审核检查率100%;加强与工商部门联系,按季度交换纳税人户籍信息,做好纳税户的登记变更、停歇业、失踪信息交流传递,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源流失。
  减免税管理 2006年,重新确认44户符合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对2户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取消,对保山市正兴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4户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进行全面审核审批。全市对1670户纳税户依法减免地方税收9809.99万元,其中减免企业所得税9317.13万元、其他地方税收492.86万元,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税费种管理 认真落实“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的总体要求,成立汇算清缴领导小组6个,投入108名地税干部,对551户企业2005年度的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举办培训辅导27期,培训地税人员210人次、424户纳税企业的法人及财会人员1272人次;地税机关组成36个稽查小组,采取调账检查的方式,对211户企业开展重点查核,查补企业所得税108.18万元、地方各税594.38万元、罚款及滞纳金12.25万元;对127户账制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核定征收所得税250.8万元,比2004年增加59万元;对69户享受西部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6806.3万元,比2004年增加5576万元;企业所得税负担率9%,比2004年下降10个百分点。认真执行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建立健全高收入者纳税资料档案,加大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力度;配合财政部门,对铁、铜、锡、锌等重点资源税的开采经营及税费负担开展调研;停止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确定了旧房转让土地增值税附征率;认真开展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中介机构普查工作,规范1户自开票纳税人和3户代开票中介机构的管理;积极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协调,联合制定强化以车船使用税为把手的交通运输税收源泉控管措施,并在机动车辆检测线(站)设立征税窗口,建立税警配合征税的模式;争取国土资源、房产管理部门的支持,在房地产交易中心设立征税窗口,坚持“先税后证”的原则,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税源管理,初步实现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取消农业税政策和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有关税收政策,认真做好农业税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切实加强耕地占用税、契税征管,充分挖掘增收潜力,保持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征收耕地占用税1361万元,增收837万元,增长160%;契税2274万元,增收804万元,增长55%。认真贯彻落实烟叶税条例,加强和规范烟叶税征管,开展烟叶税专项检查,全年征收烟叶税10834万元,增收966万元,增长10%。
  规范税收秩序 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投入63名干部,开展以房地产行业、建筑安装业、服务业、娱乐业和个人所得税为重点的税收专项检查,全市检查企业301户,查补税款739.05万元、滞纳金及罚款11.33万元。完善“一级稽查”管理体制,推行首查责任制和稽查约谈制,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提高了稽查工作效能。全年查办案件300件,查补税款1075万元,加收滞纳金14.56万元,处以罚款88.96万元,处罚率13.4%;对62户企业实施稽查约谈,自查补交地方税费收入503.15万元。
  信息化建设 2006年4月,市地税局举办了由28人参加的税收信息化建设与计算机操作能手专项练兵骨干培训班;全系统充分利用中学、职校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开展全员税收信息化培训,选拔计算机操作能手活动,全市培训计算机操作人员19期、656人次,涌现出63名县级操作能手、36名市级能手,市地税局再次组织人员强化培训,产生5名省级非计算机专业操作能手,取得并列全省州(市)局第五名的好成绩。巩固腾冲县地税局城区分局推行电子多元化报税试点经验,争取金融、电信部门支持,投资100余万元购置网络设备,选择隆阳区和昌宁县地税局推行电子多元化报税系统,并在隆阳区地税局开展数据集中系统试点工作。认真做好《云南地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MIS)软件推广运用,全市26个基层征收分局成功启用MIS系统,实现了税费收入的信息化征管。建成市地税局到县(区)地税局的广域网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远程收发文、税收征管数据传输、开会和培训。
  规费征缴 ①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管。年内,全市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26965万元,增收4965万元,增长22.6%,征收率107%;回收欠费6379万元。其中征收养老保险费16444万元,医疗保险费8041万元,失业保险费1875万元,工伤保险费391万元,生育保险费214万元。②抓好地方教育附加、水资源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全年征收地方教育附加735万元,增收680万元,增长12.36倍;水资源费761万元,增收155万元,增长26%;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97万元,增收338万元,增长131%。3.拓宽其他规费征缴范围。年内,隆阳区地税局代征矿业开发协调服务费207万元;腾冲县地税局代征工会经费17万元。此外,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49万元、旅游宣传促销费23万元、境外道路维修费494万元。
  税收宣传 紧扣“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主题,广泛开展第15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市地税局与《保山日报》社合办“税—国库之源”专栏,年内市级以上报刊采用地税宣传稿件201篇。开辟电视、广播“地税之窗”宣传阵地,举办“税校共建”活动。编写地税信息40期127条、简报37期,及时向各级领导反映地税工作动态和成效,宣传地税工作的亮点和特点;依托《云南地税》刊物、永久性税收宣传牌、办税服务厅等窗口和媒介,做好税法宣传和税务咨询辅导,不断提高全社会税法遵从度;完成了2004年和2006年《云南地税年鉴》组稿任务,11月举办了首届“地方税收实践与探索”论坛。
  政风行风建设 2006年2月19日和6月7日两次召开全市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全省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分解党风廉政责任制任务,安排行风评议跟踪检查工作,并坚持以“检验队伍状况,树立地税形象,密切征纳关系,共筑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领导和部门责任,聘请特邀监察员,将政风行风建设纳入“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内容,建立各级领导《廉政档案》,层层签订《廉政承诺书》,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针对2005年政风行风评议反馈的6类突出问题和整改要求,加强与市县(区)政府纠风办的请示汇报,积极配合各级监察、纠风部门开展行风评议的跟踪检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抓好整改提高各项工作,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对地税行风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回评满意率由2005年的98%提高到99%,并在市政府行评工作部署会议上交流了经验。
  治理商业贿赂 2006年6月7日,召开由各县(区)地税局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和市地税局机关全体人员参加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安排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并采取“八查八纠”的办法,成立领导及工作机构,明确领导和部门责任,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全系统未发现有商业贿赂的人和事。
  (撰稿 黄发)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