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345
颗粒名称: 审计
分类号: F239.227
页数: 3
页码: 157-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238项,审计调查5项。其中完成临时交办项目100项。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6746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23779万元。审计后决定上缴财政2327万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7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302万元,调账处理7286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926万元,核减固定资产投资额1103万元;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3件、4人,涉及金额53万元。审计提出建议356条,被采纳196条,为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4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份;提交报告、信息105篇(条),被采用22条。年底,全市有内部审计机构103个,其中专职机构39个;内部审计人员316人,其中专职人员78人。内部审计机构完成214个审计项目,查出损失浪费14万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4条。
关键词: 保山市 审计 综合经济

内容

2006年,保山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238项,审计调查5项。其中完成临时交办项目100项。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6746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23779万元。审计后决定上缴财政2327万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7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302万元,调账处理7286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926万元,核减固定资产投资额1103万元;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3件、4人,涉及金额53万元。审计提出建议356条,被采纳196条,为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4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份;提交报告、信息105篇(条),被采用22条。年底,全市有内部审计机构103个,其中专职机构39个;内部审计人员316人,其中专职人员78人。内部审计机构完成214个审计项目,查出损失浪费14万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4条。
  预算执行审计 2006年,保山市审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全市完成预算执行审计项目24个,查出问题资金6361万元。审计后决定上缴财政257万元,已收缴240万元。市级主要审计了财政部门组织的市本级预算、地方税收征管情况;对市地震局、市统计局、市林业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水利局5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市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367.14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010.92万元,审计决定应上缴财政21.27万元(其中查补税款4.82万元),归还后渠道资金127.58万元,要求被审计单位调账处理36.6万元,自行纠正1698.33万元。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提出的审计意见建议,得到人大、政府、被审单位的重视和采纳。2006年8月29日,保山市审计局局长罗建国,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在保山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各县(区)审计局在年内均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专项资金审计 2006年,保山市审计机关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专项资金进行审计。保山市审计局还对隆阳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分配、拨付及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全市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经费的到位、分配及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全年完成涉农专项资金、社会保障、科教文卫、农林水、环境资源、基础设施、救灾扶贫等专项资金审计111项,占完成项目总数的46.6%;审计专项资金总额105126万元,查出问题资金1637万元。经审计,查出违规改变项目计划和资金用途、资金滞留闲置、未纳入专户管理、配套资金不落实等违规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审计达到了保障资金投向,促进完善支出结构,规范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整体目标。特别是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审计后,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加强管理和监控的有关建议,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专题整改。
  经济责任审计 2006年,保山市审计部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突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执行权、经济监督权和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全市共对57名经济责任人进行了审计,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6人、乡科级党委领导干部9人、乡科级政府领导干部17人、乡科级部门领导干部22人、国有企业负责人3人。共查出违规资金8992万元,其中主管责任8898万元、直接责任94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6521万元;审计后决定收缴财政1519.6万元,年末已收缴财政976.47万元。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3件、4人,涉及资金53.24万元。保山市审计局全年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0项,查出违规资金6431.3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847.1万元,审计后决定收缴财政1015.58万元,年末已收缴财政949.1万元。
  计算机辅助审计 2006年,保山市审计机关全力推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应用,全面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保山市审计局加大对县(区)审计局的指导、培训,并就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组成课题组进行应用技术指导,大部分审计项目均使用系统辅助审计,审计程序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进一步统一,计算机辅助审计优势初步显现。
  队伍建设 2006年,保山市审计机关在市、县(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年内,中共保山市市纪委对保山市审计局派驻纪检组并配备了纪检组长,并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充实了两名科级干部;各县(区)在换届中对审计局部分领导干部进行调整,昌宁县审计局还向外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干部;向社会公开招考或选调优秀人员充实审计队伍,增添审计力量。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在工作上形成合力,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业务培训 2006年,保山市审计机关加大投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①全面推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应用。邀请云南省审计厅计算机信息中心的专家到保山对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应用进行为期7天的培训,全市86名审计人员参加了学习,市审计局组织业务骨干对县(区)审计局及市审计局科室进行针对性指导;年末,集中对应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全面提高了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②选派人员参加国家审计署、云南省审计厅及中共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班学习。先后派员参加了国家审计署局长培训班、省厅中级计算机培训班、省厅各种专业审计培训班、市级举办的科级干部培训班、党外干部培训班及相关业务培训班学习,在理论素养提高的同时,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③先后组织了各县(区)审计局局长到省内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组织并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专业考察学习,市审计局和隆阳、腾冲两县(区)审计局组织广大审计人员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④鼓励审计人员自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提高知识学历层次和执业资质。⑤认真开展各项专项教育,包括警示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员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专题教育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审计机关全年共投入职工学习培训经费50多万元,是历年来力度最大、投入经费最多的一年。
  审计质量 2006年,保山市审计机关继续开展“严谨细致,提高质量”活动,以贯彻修订后的《审计法》为契机,牢固审计质量观念,加强审计质量控制。①所有项目严守操作规程,凡过去与《审计质量控制办法》不相符的做法一律统一到规程上来。②加强审计执法质量检查,对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实施、报告草拟、审计复核、文书档案等进行全面检查。③进一步规范优秀审计项目的评比方式,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选办法。坚持每年全市审计优秀项目评选做法。④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等工作。⑤重点突出,特别根据项目内容针对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资金进行深入审计和抽查,以揭露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全年查出违规行为资金千万元以上的单位有: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149万元,龙陵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4401万元,隆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2013万元,隆阳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1311万元、管理不规范120万元,腾冲县自来水公司1000万元,昌宁县新田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147万元。审计后收缴财政资金较大的单位有: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926万元(其中税金22万元),市水利局45万元,隆阳区河图镇综合办公楼竣工决算17万元,施甸县国土局430万元,腾冲县种子公司156万元,龙陵县国土局119万元,昌宁县新田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27万元。年内,由保山市审计局主要领导带队,抽调各县(区)审计局法制人员到各县(区)进行综合执法检查,情况良好。所有项目审计决定发出后,基本得到落实,未发生行政复议或诉讼案件。市审计局对腾冲县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项目。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保山市审计机关组织审计人员多次专题学习《审计法》,并对照修订内容作重点辅导、讲解,掌握其修订内容及精神实质;《保山日报》全文刊载《审计法》,使全社会对《审计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提高;市、县(区)政府召开了学习贯彻《审计法》座谈会。在保山市政府召开的座谈会上,中共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段跃庆作了重要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恒源就人大监督作了重要讲话,市法制局局长对《审计法》的修订及相关内容作了专题讲解,市直有关部门、金融系统及相关企业领导参加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的领导出席座谈会。
  表彰奖励 2006年,保山市6个审计机关,均保持和获得文明单位称号,其中1个为市级文明单位,市审计局和昌宁县审计局党支部被中共保山市委评为2003~2005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审计局被中共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中共隆阳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十五”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市审计局被云南省审计厅评为2004~2006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市审计局、施甸县审计局、腾冲县审计局、龙陵县审计局、昌宁县审计局被考核为保山市2006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国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