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187
颗粒名称: 保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分类号: C26
页数: 2
页码: 131-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社科联成立于2006年4月11日,是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而成立的正处级机构。为了尽快成立,市委要求筹备工作人员于5月8日开始前期筹备工作,并在2006年5月21日向省社科联进行汇报。
关键词: 保山市 社会科学 协会

内容

筹备成立市社科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市委决定成立保山市社科联。2006年4月11日市委常委会议决定,市社科联为正处级机构,独立办公,核定处级领导职数2名,总编制5名,并要求抓紧筹备,尽快成立。根据市委要求,新抽调的社科联工作人员于5月8日开始前期筹备工作,改造办公室,购置办公设备、用品等。至2006年5月21日,时任市委宣传部长的黄玉峰,带领筹备工作人员到省社科联进行专题汇报,省社科联党组书记袁显亮等11名党组成员听取了汇报,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和要求,对保山市委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给予高度赞赏,同时对保山社科联筹备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根据省社科联的建议,筹备工作人员对昆明、楚雄等州、市社科联工作进行考察学习,根据社科联章程基本原则精神,结合保山实际情况,参照其他州(市)做法,确定了召开大会的初步方案。6月4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专题汇报,熊清华书记、段跃庆市长分别做出指示,要求进一步完善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会议成功,体现了市委政府领导对社会科学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市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 2006年8月10~11日,保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共保山市委书记熊清华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保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袁显亮同志代表省社科联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蔺斯鹰同志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张建明副市长在闭幕式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如何做好保山市社科工作对新当选的社科联班子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王崇理应邀进行了学术讲座;市人大主任杨建洪、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玉峰、市政协副主席罗兴志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109名代表出席成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保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保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市社科联第一届委员会委35名;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15名;选举鲁国超为市社科联主席,李义钦(专职)、刘福华、赵家华、赵剑华、林德忠为副主席,戴艳萍为秘书长;聘请了蔺斯鹰、张建明、耿德铭为市社科联第一届委员会名誉主席。新当选的市社科主席鲁国超代表新当选的一届委员会全体成员作了表态发言。
  起草《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2006年10月10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蔺斯鹰召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市文产办和市社科联8个单位负责人,专题讨论市社科联代市委起草的《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市社科联根据会议的意见对其进行修改,上报市委,11月24日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11月29日,中共保山市委《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正式发下。
  建立云南省社会学科院保山分院及南亚研究所 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云南面向南亚开放战略,市委政府提出的“云南走向南亚,保山先行一步”的战略构想。为促进相关理论研究,推动保山市对外开放的实践,通过与省社科院联合,建立面向南亚的实体性研究基地,带动市内相关学科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保山市社科联提出《关于建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保山分院南亚研究基地的请示》,上报市委和省社科院审批。保山市委和省社科院分别与11月24日和12月13日研究同意请示的相关事宜,批准成立“云南省社科院保山分院”,与保山市社科联合署办公;云南省社科院保山分院下设“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保山分院南亚研究所”,作为省社科院面向南亚的实体性研究院基地。此项工作被《云南日报》《中国一东盟》周刊评为2006年云南面向南亚的十件实事之一。
  保山社科网站 为加强保山社会科学工作信息交流,更好服务于广大社科工作者,市社科联于10月与国际互联网保山新闻中心签订了建设网站的协议,并已经注册中文域名:“保山社科网”。保山社科网共有10个栏目,其中“南亚之窗”栏目已经进行中文域名注册,网站于12月1日正式开通。网址:http://www.bsskLcn。同时建立了单位内部的局域网站,规范了工作运行,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益。
  课题合作研究 2006年10月,市社科联积极与市烟草公司、市政法委等部门合作,联合开展“保山市禁毒戒吸课题”、“产业辐射与新农村建设”课题研究。课题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问卷500余人次、个别访谈50人,掌握了大量基础数据和典型事例。已经完成的《保山市禁毒戒吸调研课题报告》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其中的一条建议已被采纳。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找到了社科联工作的切入方式,而且有效地参与了地方经济建设,缓解了工作经费的不足。
  其他工作 ①2006年,市社科联协助推荐保山市社科先进集体1个、优秀专家1人、优秀工作者1人,上报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参加省级评选及表彰。②推荐上报保山市参加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相关工作,共推荐专著2项、论文4项。③完成保山市申报2006年度省级社科课题任务。④组织专人撰写省社科联《学术探索》增刊安排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篇组稿任务。⑤参加省社科联在昆明承办的“泛珠三角”地区社科联负责人会议。⑥参加省社科院组织的省南亚学会年会。⑦参加由省社科联组织的赴华东地区的考察学习。为保证市社科联机关工作协调、高效运转,提高服务水平,市社科联制定了《社科联主席、专职副主席分工》、《社科联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十项内部管理制度。
  (撰稿 戴艳萍)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戴艳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