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 要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4628
颗粒名称: 大事 要事
分类号: D630.1
页数: 5
页码: 57-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的龙陵县的大事要事,包括省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组莅龙检查工作、招聘龙陵一中校长、龙陵县大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农村医疗救助、“一人公司”落户龙陵、龙陵县地震局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暴雨灾害、八〇八铁矿及金星山铁矿采选项目通过环保验收等大事要事。
关键词: 龙陵县 大事 要事

内容

省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组莅龙检查工作 2006年,龙陵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组作为随机抽取的考核县。1月10日,省防艾工作考核组莅龙检查工作。年内,全县农村入户宣传防艾知识覆盖率78%,大众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市和农村分别为86%和75.3%,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5%。基本完成了与保山市人民政府签订的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有效地扼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和传播。
  招聘龙陵一中校长 2006年1~2月,龙陵县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龙陵一中校长。被招聘的校长任职时间为6年,即2006年9月至2012年8月,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碧寨奇石获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大奖 2006年5月7日,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颁奖典礼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碧寨乡选送了61件奇石参展。其中“小云南”获金奖,“编钟之八卦遗风”获银奖,“郑和下西洋”和“花果山”获铜奖,“秋风扫落叶”和“一帆风顺”获优秀奖。碧寨奇石参展团是保山唯一获得金奖的参展团。
  龙陵县大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 1976年5月29日,龙陵县境内发生7.3级、7.4级2次大地震。地震造成镇安、勐冒、平达、朝阳4个极震区,震中烈度9度。地震造成死亡73人、重伤235人、轻伤965人。地震使412万平方米房屋倒塌或重创,毁坏公路295千米,交通中断7天,破坏中小水库22座,沟渠32条、374千米。毁坏农田3万余亩,经济损失1.4亿元。为纪念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们,让活着的人们牢记历史,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构建平安和谐龙陵。2006年5月29日,中共龙陵县委、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系列纪念活动。上午8时~9时30分在县文化中心召开纪念大会,上午10时20分~12时在龙陵一中开展学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共2000余人参加纪念活动。
  核桃专业合作社 碧寨乡种植核桃两万多亩,是龙陵县核桃第一大乡。2006年6月16日,中共碧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按照“农民自愿、自发、自管、自足”的原则,引导20户核桃种植大户、加工大户成立龙陵县首家核桃专业合作社。
  农村医疗救助 2006年,龙陵县有15336人不同程度得到了医疗救助,共支付农村医疗救助金33.8万元,其中为1.5万人代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费15万元;336人得到大病医疗救助,共支付救助金18.8万元。全县10个乡(镇)的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等贫困人口如期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因患大病、重病造成家庭困难的农村贫困户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
  “一人公司”落户龙陵 2006年6月,龙陵县龙新乡黄草坝的段明厚在龙陵县工商局申请注册,办理了“龙陵县泰龙成品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营业执照,成为新《公司法》实施后在龙陵县成立的首家“一人公司”。公司由段明厚个人出资109万元注册。
  松山战役旧址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 2006年6月,在国务院核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榜上有名,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松山战役遗址的保护、开发被列入全省文物事业建设“十一五”规划。
  千万元扶贫贴息贷款 2006年6月,龙陵县人民政府、农村信用社针对贫困农户贷款难这一实际,积极探索小额信贷扶贫新机制。由扶贫办、财政局、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启动10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在龙山、龙江、镇安等7个乡(镇)的21个村(社区)开展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程。农村信用社主要负责对扶贫贷款的调查、审核、发放和收回,采取连带责任保证或抵押方式发放小额贷款;扶贫办和相关乡(镇)主要负责对贫困农户项目的推荐和审查;财政局主要负责贷款贴息的审查工作。
  龙陵县地震局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2006年,在首次进行的全国2005年度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中,龙陵县地震局被评为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暴雨灾害 2006年7月17日晚9:00至18日凌晨1:10,龙陵县境内普遍遭受暴风雨袭击,全县10个乡(镇)中有70个村、640个村民小组、8.9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10.3万亩,产量损失647.1万千克,经济损失1192.6万元;民房受损1351间,经济损失109.5万元;其他经济损失28.08万元。
  八〇八铁矿及金星山铁矿采选项目通过环保验收 2006年8月24日,龙陵县宏发公司八〇八铁矿及金星山铁矿采选项目通过环保验收。
  象达乡被命名为市级“历史文化名乡” 2006年9月1日,象达乡被命名为市级“历史文化名乡”。象达乡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做好传承、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乡”的宣传和申报工作。通过市、县相关单位、专家组的评审,被命名为市级“历史文化名乡”。9月1日,在象达乡举行了授牌仪式。
  阿鸠田及乌泥河水电站通过环保验收 2006年9月5日,保山市苏帕河公司阿鸠田及乌泥河水电站通过环保验收。
  王众孚一行莅龙考察 2006年9月6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王众孚在云南省工商局局长何远灿、保山市副市长李新平等领导的陪同下到龙陵考察。
  县城十字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工程 2006年初,龙陵县人民政府把在县城十字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工程列为2006年本县的8件实事之一。经多方努力,9月15日举行了招投标,云南交安工贸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工程于9月25日开工,工期45天。该工程的建设,结束了县城十字路口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历史。
  康丰糖业集团龙陵榨区产糖率创新高 近几年来,云南保山康丰糖业集团公司依托国家糖料基地、吨糖田等建设项目,实施了良种工程、综合技改工程和保鲜工程,使甘蔗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2005~2006榨季,公司收榨面积23.88万亩,入榨60.9万吨。其中龙陵榨区产糖率13.83%,创历史最好水平,龙塘分公司产糖率14.37%,位居全国同行业产糖率第一。
  高考、中考再创佳绩 2006年,龙陵县高考生专科上线643人,上线率60.6%;本科上线356人,上线率36%;重点上线47人,上线率4.5%;600分以上考生12人。中考中,全县650分以上考生4人,占保山市特等尖子生的50%,居全市第一;600分以上106人,名列全市第一。
  农民文化大院 2006年10月3日,龙陵县首家由农民集资建设的农民文化大院在龙新乡勐冒村廖家寨破土动工,总投资30万元,其中旅缅华侨捐资20万元,设文体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摄影作品展室、运动场和抗战遗址室等。
  龙陵侦破特大武装贩毒案 2006年10月19日,龙陵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镇康县边境公路上成功侦破了一起武装贩毒案件,当场缴获冰毒5.14万克、M64手榴弹1枚,抓获“老黑”贩毒团伙马仔1名,参战民警无一伤亡。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2006年11月3日,龙陵县组织48名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纪委监察局室主任以上干部,到保山市警示教育基地——保山监狱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
  贫困农村社会发展项目 世界银行英国政府混合贷款——“贫困农村社会发展项目” (PRDP)龙陵县项目,总投资861.08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602.77万美元,国内配套258.31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主要由以工代赈、扶贫专项资金和部门配套资金组成。项目贷款期限20年,年利息2%,建设期5年。项目涉及龙新、镇安、象达、腊勐、碧寨、平达6个乡(镇)、31个村委会、12978户、56913人。主要通过对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机构能力5个方面的建设,实现项目区内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产品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户经济收入稳步提高,社区与机构得到全面加强。
  胡有兰一行莅龙检查工作 2006年12月9日,云南省妇联主席胡有兰一行在保山市妇联主席李琦、中共龙陵县委副书记张文军、副县长李永辉、县妇联主席李红梅等领导陪同下莅龙检查指导工作。
  “康丰”号运输船投入使用 2006年3月中旬,龙镇大桥拆除重建,需要两年的施工工期。为保证施工期内镇康、永德两县年4万吨甘蔗运输问题,康丰公司与云南大理船舶检测站合作建造“康丰”号运输船,船分2艘,1艘动力船,1艘是载货船,设计运输能力60吨,船身长约28米,可同时摆放6辆东风货车,是怒江沿岸最大的运输船。12月10日,“康丰”号运输船成功下水试运行。
  续修县志工作会议 2006年12月16日,龙陵县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省、市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龙陵县志续修工作,培训撰稿人员。此次续修上限1978年,下限2005年。
  10万吨硅铁厂首台电炉投料点火仪式 2006年12月18日上午,保山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硅铁项目一期工程首台1.25万千伏安培电炉投料调试举行点火仪式。
  “信用村”建设 2006年,龙陵县依托农村信用户、信用村的培育和建立,采取在“信用村”成立村民小组服务组和村组为农户担保贷款资金的形式,引入农村信用社贷款资金,助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自2003年在龙山镇横山村实施“信用村”建设工程后,该示范村从1000元到1万元的授信额度农户共有210户,占97%,授信额度达57万元;同时该村发展了运输、板栗、核桃、茶叶、养猪等增收致富的产业;全村85%的农户房屋为砖木结构,拥有大小车辆56辆,贷款和存款额分别为110万元和260万元,存款额同比增长13倍,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测三图”规划乡(镇)集市 2006年,龙陵县为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结合城区面积小,乡村市场大的实际,严格按照实地勘测、绘制现状地形图、集市规划图、道路设计施工图等技术规范要求,加强乡(镇)集市规划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搭建平台。顺利完成了2个乡(镇)、2条集市的规划建设工作。全年按“一测三图”发展规划建设乡(镇)集市44条,投资1.67亿元,规划面积38.74万平方米,连通了全县121个村(社区)的商品流通市场。
  乡(镇)档案室达标 2006年,龙陵县乡(镇)档案室以建设三星级以上档案室为目标,实行专人管理档案室工作制度。年内,全县10个乡(镇)的档案室均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其中有1个乡(镇)的档案室达到四星级标准。
  龙陵黄龙玉 黄龙玉产于滇西边城——龙陵县龙新、象达、碧寨3乡交界的小黑山自然保护区。黄龙玉又名玉髓,色呈鸡血红、黄、白、绿等,质晶莹剔透。在2006中国云南国际民间工艺高层论坛暨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中,“黄龙玉”得到了海内外有识之士的认可,得到众多国际艺术大师、专家的钟爱,一举成名。龙陵县引进并建成了黄龙玉开发、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黄龙玉加工销售一条街。腾冲、瑞丽的部分翡翠加工名师也纷纷迁往龙陵。
  “无毒社区”创建 龙陵县连续3年被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创建“无毒社区”先进县。县里成立了龙陵县禁毒志愿者大队,辖40个乡队、900余名人员,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中小学生禁毒义务宣传活动,把禁毒宣传从校园延伸到社会。先后投资2154万元,帮助毒品问题严重、受毒品危害较重的群众新建安居房2776幢、21.1万平方米,使2776户住上了瓦房。对因涉及毒品犯罪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存条件的226户、1274人实行易地扶贫开发,搬迁到热区定居,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毒品问题严重的乡(镇)及特困村,建成了53个安民温饱文明村,每年有序劳务输出3200多人次,拓宽了增收路子,使禁毒工作从治标走向治本。
  集约化经营蔗糖基地 龙陵县以解决农户承包土地零散,连片甘蔗种植层次不一,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制约甘蔗单产提高、中耕管理和入榨等问题,积极探索糖业公司向蔗糖基地蔗农承包蔗地,又根据蔗农种蔗能力和自愿种蔗情况,与公司签订合同,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统一连片种植,集约化经营蔗糖基地。通过建立与实施承包反租集约化经营模式,把蔗糖基地巩固在14万亩,年入榨甘蔗50万吨。
  “SPPA”项目 龙陵县自1996年开展“SPPA”项目以来,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劳动技能,建立妇女互助群体,投放小型信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共投入国内配套资金426.8万元,其中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217.86万元;累计投放信贷资金491.76万元,全县6个乡(镇)、12个村委会、1765户、2370人受益。项目的实施,财政资金的及时足额投入,有效解决了项目区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加1.29倍 2006年,龙陵县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外立足资源优势,大胆“走出去”上门招商;对内出台系列优惠政策“请进来”投资。全县共签约招商项目6个,实际到位资金5.43亿元,同比增加1.29倍。其中省外到位资金2.23亿元,同比增加4.28倍。
  家庭档案进农家 2006年,龙陵县为帮助群众建立规范、有序的家庭资料管理系统,龙陵县通过业务培训,抽派“装档”工作队,在全县16个机关单位、10个乡(镇)、11个村委(社区)实施“家庭档案进农家”试点工程。年内,全县有4750户住户建立了家庭档案,其中居民户675户、农户4075户,共建档案5109盒、照片87盒、5547张。
  新农村试点 2006年,龙陵县共建设12个新农村试点,其中市级1个、县级1个、乡(镇)10个,共涉及农户1221户、4800人。完成总投资996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4.2%。通过试点建设的实施,群众建家园走致富路的多了,得过且过的人少了;讲孝道、讲礼仪的人多了,讲脏话的人少了;家庭团结、夫妻和睦的多了,打架斗殴、赌博的人少了;群众收入比以前多了,困难户少了;电视、电话和庭园绿化的多了,破旧房屋、茅厕少了。
  蛮岗村创建和谐家园 2006年,勐糯镇蛮岗村共改造社区道路1200米,入户道路816米,改造住房16户,改厕41户,改厩36户,庭院硬化28户;建设高产蔬菜园60亩;新建沼气池43口,沼气覆盖率100%;修建议事室1栋、篮球场1块、池塘1个;新植社区内空闲地绿化面积700平方米。蛮岗村人均纯收入2005元。
  重大贩毒案 2006年12月,龙陵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成立了“2006.10.30”贩毒专案组,在瑞丽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密切配合下,经过1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重大贩毒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鸦片7135克。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廖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龙陵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