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隆阳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4385
颗粒名称:
隆阳区
分类号:
K927.4
页数:
4
页码:
31-3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保山市年鉴的概况的隆阳区,包括行政区划人口、经济概况、农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扶贫开发、城乡建设、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邮电、旅游等内容介绍。
关键词:
保山市
隆阳区
内容
行政区划 人口 2006年,隆阳区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即兰城、永昌2个街道办事处,板桥、河图、汉庄、蒲缥、潞江、瓦窑6个镇,辛街、芒宽、金鸡、水寨、瓦渡、丙麻、西邑7个乡和瓦马彝族白族、瓦房苗族彝族、杨柳白族彝族3个民族乡。全区年末总户数23.23万户,总人口86.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63%,城镇人口占26.91%,少数民族人口占13.64%。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彝族40809人、白族35288人、傣族19702人、傈僳族9050人、苗族4205人、回族3574人、满族1316人、德昂族950人、佤族435人、纳西族88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6‰。全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72人。耕地面积65643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9亩,森林覆盖率41.2%。
经济概貌 2006年,中共隆阳区委、区人民政府认真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使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的态势。全区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优化,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5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16.76亿元,增长22.94%;第三产业增加值23.14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1.3∶28.9∶39.8,呈现“三、一、二”的产业格局,第二产业逐步得到提升。人均GDP达到6615元,比上年增长15.82%。
农业 2006年,隆阳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扶农、富农各项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创历史新高。畜牧、“两烟”(烤烟、香料烟)、甘蔗等主要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核桃、蔬菜、蚕桑、山葵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粮经比例进一步优化。年内,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6.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73%。其中农业产值14.29亿元,增长4.73%;林业产值3.32亿元,增长15.29%;牧业产值7.49亿元,增长14.12%;渔业产值0.67亿元,增长8.5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2亿元,增长8.30%。2006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84.14万亩,比上年增长1.39%;油料种植面积2.94万亩,增长13.08%;甘蔗种植面积14.92万亩,增长1.57%;烟草种植面积8.73万亩,下降16.86%;蔬菜种植面积5.53万亩,增长0.18%。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32631.3万千克,比上年增长6.25%;夏粮6321.4万千克,增长1.1%;秋粮26309.9万千克,增长7.56%;小麦3236.3万千克,下降0.07%;蚕豆805.3万千克,下降6.09%(其中透心绿豆457.4万千克,下降8.34%);稻谷14116.5万千克,增长0.04%;玉米10909.4万千克,增长18.03%;油料563.3万千克,增长20.47%;甘蔗68.2万吨,增长15.78%;烤烟895万千克,下降13.67%;香料烟402万千克,增长32.23%;蚕茧116.7万千克,增长96.13%;咖啡648.2万千克,增长2.84%;蔬菜9145.1万千克,增长9.44%;水果3219万千克,下降0.76%。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猪肉5315万千克,增长7.96%;牛肉241.6万千克,增长16.55%;羊肉96万千克,增长13.61%;禽肉410.2万千克,增长42.2%;牛奶1869吨,增长17.15%;禽蛋2778吨,增长33.75%。水产品产量6400吨,比上年增长8.47%。
建筑业 2006年末,隆阳区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2个,从业人员24437人。完成建筑业产值1156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8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8.6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5.41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隆阳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0亿元,比上年增长31.54%。扣除保龙高速公路投资(隆阳段),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0亿元,增长30.15%(区属完成176496万元,增长30.99%)。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34064万元,增长28.26%(区属完成85606万元,增长28.59%);更新改造完成27582万元,增长80.81%(区属完成27582万元,增长82.6%);房地产投资(区属)完成29593万元,增长10.1%;其他投资(区属)完成33715万元,增长28.76%。2006年,区级重点续建项目28项,完成投资50723万元;计划新开工项目40项中,已开工29项,完成投资50216万元;争取开工项目21项,已开工4项,完成投资1711万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0265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58.16%。扶贫开发2006年,隆阳区以西山“3+2”扶贫工程为重点的扶贫工作持续推进,共投入政策性扶贫资金3154万元、信贷扶贫资金4860万元,西山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894元增加到1102元,增加208元,增长23.3%,解决了1.27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1.74万低收入人口脱贫,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内,隆阳区全面完成2005年度各项扶贫工程的扫尾工作,勐林、大沙坝、赛林3个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基本完成。全区共争取到实施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3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56.16万元;茅草房改造项目涉及14个乡(镇)、351个村民小组、2047户,项目计划总投资3070.5万元。截至2006年底,整村推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73.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0%;茅草房改造项目累计完成1030户、1842.3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0%。全区推荐并获批准信贷扶贫3200万元,实际获贷3060万元,其中香料烟公司投放2000万元、山葵公司投放1000万元、宝财废机油加工厂投放60万元(残疾人康复扶贫)。向保山市扶贫办和农行推荐扶贫贷款项目22个,申请贷款13130万元。全区共向外有序输出劳务人员4351人,其中通过扶贫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培训16期,培训输出农民工816人。上半年,共有100个单位参加了挂钩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挂钩扶贫58个贫困村,11354名干部职工对11830户进行了结对帮扶,共投入资金25万元扶持贫困村发展。为贫困村引进农业实用技术10项,引进资金15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7期,培训农户350人;补助输出劳动力806人,扶持贫困学生342人,完成了《隆阳区西山片“3+2”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工作。
城乡建设 2006年,隆阳区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增城市面积1.06平方千米,城市规模达18.85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24.1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新区开发步伐加快,北城春天住宅区建成验收;奥体中心及行政办公区部分单位先后开工建设;永昌文化园二期、南关街一期,四季风景一期及振兴路等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客货运输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旧城改造力度加大,永昌马里商业中心等工程施工进展顺利,完成7条主干管道路线入地、路灯改造、柏油罩面翻新以及13条社区道路5万平方米硬化工程。城市绿地总面积5.31平方千米,公共绿地1.26平方千米,比上年增长4.1%,绿化覆盖率35%;路灯亮灯率95%,生活污水处理率7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集镇规划建设力度加大,板桥、小平田、蒲缥等重点集镇建设有序推进。
工业 2006年,隆阳区认真实施“工业连续倍增计划”,扎实推进“11311”工程。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全年全部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9431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5.36%,其中区属工业完成224649万元,增长25.23%。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16635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82439万元,增长26.82%;规模以上产品销售率94.68%,比上年下降1.4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209万元,比上年增长70.4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653万元,增长0.8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172万元,增长2.9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352万元,下降8.5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27.3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8.77%。其中煤炭消费量20.51万吨,增长24.53%;电力消费量25521.45万千瓦小时,下降18.6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13.2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9.15%;原煤8.15万吨,增长35.83%;天然气653万立方米,增长8.29%;钢材生产58576吨,增长39.53%;水泥36.61万吨,增长3.81%;锌锭4445吨,下降30.46%;铁精矿6.28万吨,下降8.39%;锌精矿8015吨,下降20.25%;铅精矿1267吨,下降14.10%;香料烟6930吨,增长51.24%;成品糖6.95万吨,增长18.92%;啤酒4.43万吨,下降3.39%;白厂丝393吨,增长4.24%;面条9778吨,下降23.88%;亚麻纤维216吨,下降46.53%;山葵316吨,增长4.64%;石墨电极3517吨;小绿豆加工1194吨,增长56.90%。
商业 贸易 2006年,隆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30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0227万元,增长15.1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0076万元,增加12.51倍。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65988万元,增长13.41%;餐饮业零售额2329万元,增长24.60%;其他行业零售额19986万元,增长12.36%。全年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2.1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9.91%,通讯器材类增加2.28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76%,粮油类增长6.78%,烟酒类增长49.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55%,化妆品类增长27.16%,日用品类增长7.34%,书报杂志类增长2.68%,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31.82%。国内外合作项目达37项,协议引资28.4亿元,增长26.6%;实际到位资资4.3亿元,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256万美元,增加10.8倍。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28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7.2%。
交通 运输 2006年,隆阳区公路通车里程2154千米,其中省管194千米、专用公路9千米、县乡公路538千米、乡村公路1607千米。年末汽车拥有量15784辆,比上年末增长12.8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2826辆,增长19.80%。全年货运量135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4.8%;货物周转量82080.0万吨千米,增长18.0%。全年客运量922.65万人,比上年增长19.0%;客运周转量74218.24万人千米,增长16.7%。
邮电 2006年,隆阳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69万元,增长6.5%;电信业务总量26299万元,增长11.63%。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95383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2989户,农村电话用户31645户,小灵通用户22461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30.93万户,增长37.83%。年末固定移动电话用户40.4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47万户。电话普及率47%。
旅游 2006年,隆阳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06.1万人次,旅游收入3.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7.3%。高黎贡山百花岭景区、板桥古镇、龙王塘水景园等旅游重点项目规划、开发取得进展。翟家湾、海棠村等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金融 2006年末,隆阳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64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5235万元,增长6.3%;储蓄存款余额390636万元,增长17.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29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06499万元,增长0.2%。全区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951067万元,支出1890106万元,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60960万元,比上年少回笼34775万元。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人民币存款余额129562万元,比上年增长21.9%;贷款余额105559万元,增长7.2%。
保险 2006年,隆阳区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870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7134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73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376万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362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2374万元。
教育 2006年,隆阳区有各级各类学校539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8所;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50823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462人;普通小学430所,在校学生88379人;学前教育27所,在校学生19387人;特殊教育2所,在校学生631人。高中毛入学率40.03%,初中毛入学率103.51%;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为99.89%和98.9%,青壮年非文盲率99.7%。高考上线率74.16%。民办学校22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幼儿园19所,吸纳社会资金7562.3万元。
科技 2006年,隆阳区建立科技示范村8个、示范户4480户。推广农作物良种86.18万亩,推广小麦条播12.68万亩、水稻条栽20.19万亩;培育水稻旱育秧0.98万亩,移栽大田17.5万亩;完成玉米规格化栽培23.53万亩。推广农作物专用肥77.8万亩。加强重大植物病虫害的预警控制措施,共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517.27万亩次。推广大中型拖拉机16台、联合收割机8台、微型耕作机械63台。
文化 体育 2006年,隆阳区共组织“保山歌曲大家唱”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歌曲广场教唱活动41次;散发《激情保山》歌曲曲目4000余份,群众参与8000余人次;完成《激情保山》歌曲教唱曲目11首,“社会主义荣辱观”歌曲6首。端阳花市期间,组织开展了《情满端阳》、《校园放歌》、《多彩夕阳》、《青春旋律》等4场群众性文艺专场演出。开展了“激情保山•魅力隆阳”群众文化活动专场系列演出。第二轮史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完成“2131”工程放映电影1220场,涉及全区106个民族村、贫困村。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5114人次,外借书刊、碟片21835册次。组织完成11次群众体育运动和比赛,参与体育活动24255人。隆阳区体育代表团在红河州举办的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共取得5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在保山市2006年少儿田径运动会上,共取得8枚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
卫生 2006年末,隆阳区有医疗机构182个,病床1064张,卫生技术人员954人;村卫生室306个,乡村医生1007人。年内完成先天性残疾(唇腭裂和白内障)救治100例,开展眼科流动手术白内障复明150例,完成无偿献血1852人次。开展区、乡、村预防接种培训1214人,发放接种培训合格证1131人。设立3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完成检测19102人份。共有702768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89%。
环境 2006年,隆阳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7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3.8分贝,城市绿化覆盖率35.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9.15%,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34.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78%。
安全生产 2006年,隆阳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75起,比上年下降7.41%;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47人,下降41.98%;直接经济损失184.55万元,增长23.42%;亿元C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81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2起,造成41人死亡、14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3.63万元。
人民生活 2006年,隆阳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41元,比上年增长10.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68元,增长8.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1.8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2%。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年末全区有农村贫困人口74233人,比上年末减少12055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8~924元的标准,年末全区有农村低收入人口147030人,比上年末减少3430人。年末,全区共有124户、企业12677人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全年共发放养老金4285万元(其中退休领取养老金5401人);有260户、13726人参加失业保险统筹,发放失业救济金240万元;有2.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统筹,为2460人参保住院职工支付医疗保险金971万元。全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9176人,支付农村养老保险金8万元;参加工伤保险统筹企业126户、5009人;参加生育保险统筹企业79户、4302人。全区低保受益8570户、15895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428万元。全区对农村特困户3325户、9232人发放定期生活救助86.7万元,对农村“五保户”1057户、1200人发放定期生活救助54万元。全年共安排下拨灾区生活救济款323.2万元、棉被3000床、衣服2.5万件。年末全区共有优抚对象33792人,全年共对2439人发放各类补助金525.4万元;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16人、20.4万元。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美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