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4211
颗粒名称: 社会救助
分类号: D632.1
页数: 2
页码: 327-3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05年保山市在社会救助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救灾救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慈善事业、救灾捐赠、实施"明天计划"项目、五保户供养、农村医疗救助、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生活补助以及社会福利彩票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保山市 社会救助 救灾救济

内容

救灾救济 2005年,保山市先后遭受了雪灾、低温冷冻、长时间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别是4~5月,全市82个乡镇均出现了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偏高的干旱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全市受灾人口1969537人,受困人口1831人,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485人,饮水困难人口521164人,因灾死亡8人,因灾伤病130人,因灾死亡大牲畜141头,农作物受灾面积188843公顷,其中绝收面积达25992公顷。民房倒塌488户、2428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203万元。一年中,共安排救灾资金3251.9万元(包括地震民房恢复资金),发放救济粮1505.21吨,发放救济衣被23157件(床),安排治病救济款42.9万元,救济灾民169100人,安排民房倒塌恢复建设款1232.468万元,恢复民房14694户、59597间。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005年,市政府继续把低保工作列为政府实施“民心工程”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年初提出了“将近3万城市贫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市民政部门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提高补助标准,在工作中强化管理,规范操作,将以条条审核申报变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依托社区开展低保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按比例筹措资金的管理办法,确保低保资金足额发放,并不断拓展渠道,逐步建立以低保为主体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2005年,共筹集低保资金2518万元,保障人口17406户、29566人,月发放低保金222.7万元,人均补差75.3元。
  慈善事业 2005年,在慈善机构的资助下,为特困户唇腭裂患者进行手术矫治21例,“美基会”在保山市助养孤儿110名。同时,积极为社区争取医疗器械赞助,先后争取到CX-130型超声湿像仪2台、CFT一6100型乳腺治疗仪7台、软组织伤痛治疗仪1台、99-1型前列腺康平治疗仪7台。根据近年来低保对象和特困群众癌症患者增多,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情况,通过省慈善总会的援助,向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争取到价值60多万元的抗癌药品一双灵固本散的捐赠,惠及了50名低保、特困癌症患者。
  救灾捐赠 2005年,接收省级下拨捐赠款40万元,上海对口支援捐赠物资8火车皮,省直接调送龙陵县捐赠物资1车,市级接收捐赠现金37956.4元,衣物33859件。这些接收的捐赠款物,民政部门及时发送到了灾区和灾民手中,为救灾救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实施“明天计划”项目 根据民政部和民政厅的安排部署,市民政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了“明天计划”项目,为残疾孤儿带来了明天的希望。2005年,全市有4名孤残儿童得到了康复手术治疗,弥补了他们的生理缺陷。
  五保户供养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传统的五保户供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调查,全市现有鳏、寡、孤、独的老年人4734人,适合条件纳入五保供养的有3653人,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128人。各县区将五保供养资金纳入财政转移支付范围,保证五保供养制度顺利实施。同时,民政部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多渠道为五保供养筹集资金,年内,先后为施甸县由旺敬老院、龙陵县镇安敬老院、昌宁县湾甸敬老院各争取资金5万元,进一步改造、完善敬老院供养设施,为逐步尝试跨区域集中供养奠定基础。
  农村医疗救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意见》(民发〔2003〕158号),云南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救助的意见的通知》 (云民〔2004〕1号)文件精神,2005年,保山市启动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并结合全市实际,制定了《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救助了五保户、特困户、在乡离职干部、六十年代精减退职职工、“三属”、在乡老复员军、在乡伤残军人、带病回乡享受定补的退伍军人共28462人,支出救助金213.6万元。
  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生活补助 全市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现有1272人,领取生活补助资金1014人,其中家居农村866人,家居城镇148人,年支出补助金34.8万元,人均月领取生活补助费28.59元。情况表明,补助标准过低,还有的没有得到生活补助,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社会福利彩票 2005年是福彩工作全面进行质量管理的一年。保山市福彩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年初下达的各项任务,销售额比2004年翻一番,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44台投注机,平均单机销售达50万元,单机最高销售量的达254.88万元,年销售量上百万元的有4台,上50万元的有10台。全市全年销售电脑福利彩票2100万元,筹集公益金735万元,为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