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991
颗粒名称: 社会科学
分类号: C1
页数: 11
页码: 290-3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文涵盖了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文化产业、保山日报社、广播电视、文联工作、地方志、年鉴和档案等领域的内容。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学科,而文化艺术则涉及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新闻出版包括新闻报道和出版物的编辑、发行等工作。文化产业指以文化资产为核心创造经济价值的产业。保山日报社是一家新闻机构,专门负责保山地区的新闻报道与出版。广播电视是通过广播和电视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文化和娱乐内容的工作。文联工作是指文学艺术界的组织与合作。地方志和年鉴是记录地方历史和统计信息的重要参考资料。档案则是保存和管理历史文献和重要文件的机构或系统。
关键词: 保山市 社会科学 文化艺术

内容

文化艺术
  保山实施十大文化工程 2005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事业结合保山实际,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保山十大文化工程”的实施,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名市”战略,着力打造和建设“文化保山”,全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社会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文化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一是实施了机制创新工程。2005年,市直文化单位改革全面完成,顺利完成了市电影公司的资产评估、国有资产清理移交工作,投入资金190多万元,全面解决了离退休人员的社保、医保等相关问题,妥善安置了在职职工;撤销永昌影剧院、市歌舞团,进行资源整合重组,按照新形势的要求组建了“保山市艺术团”,新组建的“保山市艺术团”为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由原来的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并建立了一套新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实施了文化创先工程。2005年10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其中龙陵县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的称号,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家华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随着龙陵县创建全国先进文化县的成功,保山市国家级的先进文化县已增至2个(腾冲、龙陵),创建率达40%。三是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保山市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普查公布县(区)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263项,市级保护名录248项,推荐申报省级保护名录158项,首批保山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于2005年9月11日在《保山日报》进行了公式。此次普查,共调查了311个项目,调查了11种民族,走遍了587个村寨,走访被调查人1964人次;形成专题调查报告283份(计约120万字)、记录曲谱313首、拍摄照片4600余幅、制作音像资料58份。四是实施了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工程。2005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5月24日召开了首次文物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成立文管会是保山市加强文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职责就是要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将文物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做好。保山市人民政府以保政发〔2005〕73号文件公布了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张志淳墓、大花石遗址、烧炭田坡遗址、白沙坡战国西汉墓地、保山县文庙先师殿、永昌府城——仁寿门、腾阳会馆、汉营东岳庙、打渔村玉皇阁、护珠寺、药王宫、镇夷关石桥及古驿道、得胜碉、施甸长官司、勐廷清真寺、梁金山故居、太极桥、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五是实施群众文化发展工程。2005年,保山市全面启动了城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并进一步指导和扶持各类群众文艺队伍,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市上下群众文化活动轰轰烈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民众达100万人次之多,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开展各种规模的重大节庆活动22场,组织民族民间艺术活动114场,举办各类展览26场;全市各类群众业余艺术团举行活动289场,参加演出约8000人,观众达28万人次。市文化系统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了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全市进行禁毒宣传文艺演出共88场,观众达23.5万人次。各公共图书馆还依托图书馆宣传周及各类节庆纪念日,广泛开展读书节及各种文献资料专题展览;在搞好窗口服务的同时,各级公共图书馆还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先后与驻保部队、武警以及部分机关、企业、学校、乡镇、社区等共建了50多个服务点,常年开展上门服务;各县(区)图书馆也一共建立了30多个服务点。认真组织了全市的“文化下乡”活动。“送戏下乡”活动为党政军及广大人民群众共演出近千场,观众达200万人次。在“送书下乡”活动中,向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申请到“送书下乡工程”项目,为龙陵、昌宁和施甸的21个乡镇文化站及龙陵县、昌宁县图书馆共争取到图书近万册。“2131工程”共免费放映电影4483场,观众人数累计达101.9万人次。六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2005年全市国办文艺团体新创节目163件,市文化局面向社会组织公开征集作品240件,市艺术团推出了大型西部民族歌舞节目《多彩高黎贡》,隆阳区推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怒沧飞虹》,施甸县创作编排了大型布朗族歌舞《金布朗》。“保山歌曲大家唱”系列歌曲集第一集《激情保山》和《张学文音乐作品选》正式出版。市艺术团先后到澳门、新西兰进行演出,均取得良好效果。七是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2005年由文化系统登记在册持证经营的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2138个,与上年相比增长30.68%,注册资金11912万元。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经营收入突破2.1亿,上缴税收1032.07万元,实现利润4469.21万元。同时,加大了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查案88件,查处违法单位41家,罚款10.9万元,收缴非法出版物91099件(本、盘),非法盗版书刊、音像制品71730件(本、盘)。八是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全市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新的选人用人机制,解放了艺术生产方,从制度上为“文化人才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市委政府加大了人才培养和推介力度,市文化局配合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了张晓娇个人音乐演唱会、何叶平专题画展,并选送10名声乐演员和教师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培训,打开了保山市“文化人才工程”的新局面。九是实施农村文化发展工程。2005年市级立项补助新建或改扩建10个文化站,其中同时增取省级立项补助3个文化站,蒲川、清水、姚关、中和、河图等一批文化站已建成多功能的新型文化中心。8月,市文化局对全市79个乡镇文化站进行了评估定级工作,全市30个文化站达级,达标率达37.9%,其中,一级文化站7个,二级文化站8个,三级文化站15个。十是实施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市县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市县区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得到了重建或改扩建,使全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挤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参加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 12月8~11日,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隆重举行。保山东省市综合展馆以设计新颖、特色鲜明的展厅,丰富生动、亮点显现的内容,匠心独具、高潮迭起的展示而成为西博会的亮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展出期间,共接待观众20多万人次。近50家媒体对保山馆进行了100多次采访报道,《中国文化报》还在头版刊发保山综合馆照片和专段介绍文字。保山综合馆被组委会授予最佳设计奖和最佳组织奖,并受省委宣传部邀请参加2006年法国文化展。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月24日~6月20日在文化局所属7个党支部,共77个党员中,全面开展了先教活动。局党组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切实加强文化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不仅按市委先教办及市委督导组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规定内容,而且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整改。对机关作风问题按照年初制定的《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版权)局工作制度》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切实推行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和民主行政,在局机关各科室中开展了争创“四满意科室”评选活动。
  扶贫工作 市文化局全体干部职工情系布朗山,在扶贫济困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由局长亲自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和二级单位领导共16人到村进行抗旱救灾、查看灾情、进行慰问和落实扶贫工作;二是向大中村捐赠了价值3000多元的乐器、VCD机、功放机和演出服装;三是捐赠抗旱救灾款3700元;四是为大中村完小建盖教学楼捐款5000元;五是捐款8700元,资助大中村26名贫困学生;六是向大中村文化室捐赠价值2万多元的农村科普图书1000册;七是组织大中村优秀中、小学生及教师代表24人到保山进行为期4天的学习、参观考察和联欢活动。
  保山市新闻出版局挂牌仪式 4月7~8日,市政府在明和大酒店召开了2005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暨保山新闻出版局挂牌仪式。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王峰、副市长杨焱平、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任治忠等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2004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当前文化新闻出版形式做了深刻的分析,对2005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同时还举行了“保山市新闻出版局”挂牌仪式。(撰稿 刘艳华)
  新闻出版
  出版印刷管理 2005年,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的要求,市文化局对《保山日报》在腾冲、龙陵、施甸、昌宁县所设立的记者站进行了审核并上报省新闻出版局进行审核批准。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行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使用正版软件清理盗版软件的通知》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保山市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制订了《保山市使用正版软件实施方案》,成立了使用正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根据市政府各组成部门的自查自纠情况的汇总,市政府及各组成部门共有计算机1085台,所使用的正版操作系统358套,正版办公系统295套,正版杀毒软件193套,还需更换这三种软件2409套,目前省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已向各州市收集数据,并同软件供应商签订合同,根据省政府的要求此项工作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在“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期间,市文化局及五县区文体局开展了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为主题的法制宣传,全市共设立了5个宣传咨询服务点,采取播放宣传音像资料,发放宣传材料,展示非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等形式,宣传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7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服务200多人次。同时还组织了稽查人员对音像制品和出版物经营门店进行了检查,全市共出动检查车辆8辆次,检查人员73人次,检查了200多家,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1813盘(册)。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印刷业经营单位289个,从业人员1181人,注册资金3125.7万元,经营收入4941.14万元,上缴税收171.85万元,实现利润353.8万元。为方便各行业、各系统单位交流信息,指导工作,市新闻出版局共审批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51份。2005年保山市新华书店对正阳南路图书城投资194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改造面积为1500平方米,增加了图书品种,现图书品种已达6万多种,全年销售收入5200多万元,上缴税收195万元,实现利润95万元,总资产达到了2553万元。民营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有所发展,截至2005年底达到136家,从业人员355人,注册资金588万元,经营收入371.46万元,上缴税收35万元,实现利润41.6万元。
  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 2005年的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的中心工作,重点是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市网吧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文化部等12个部门关于继续深化网吧专项整治和加强网吧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市加大了网吧专项整治的宣传力度,制定了整治措施,推行网吧义务监督员制度,通过签订稽查责任书,加大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行为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给予重罚,联合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联合突击检查。在网吧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受理群众举报88件,出去检查人员3200多人次,检查网吧1466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46份,立案41起,对违规经营的34家网吧进行了处罚,其中18家接纳未成年人,罚款共计20多万元,停业整顿7家,由文化、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取缔黑网吧13家,没收电脑8套,电脑主机33台,显示器27台,摄像头、键盘、鼠标、上网卡等物资,取缔淫秽网站2个,现场整改消除安全隐患25处,清除网上传播有害信息15条,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扫黄打非 根据全国“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和《2005年“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方案》的要求和部署,保山市扫黄打非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县区和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全市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376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店档、摊点4288家次,查案88件,立案30件,结案27件,查处违法单位41家,取缔非法店档,摊点16个,罚款10.9万元,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90199件(本、盘),其中非法盗版书刊、音像制品71730件(本、盘),淫秽书刊、音像制品19358件(本、盘)。(撰稿 陈云生)
  文化产业
  2005年,保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试点州(市)、县(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保山被列为全省8个试点州市之一,腾冲县、隆阳区被列为县域文化建设试点的机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培育,促进文学艺术繁荣,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5.1%,位居8个试点州(市)第四位。
  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微观机制改革。重点涉改单位保山日报社、市文化局、市广电局相继完成了干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推行中层科室领导竞争上岗、职工竞聘上岗、薪酬与岗位绩效挂钩的基础上,保山电视台、保山日报生活休闲类栏目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路子。进一步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了改善职工待遇,增强媒体和经营实体实力,支持媒体喉舌做好宣传报道的目的。二是市直专业文艺团队改革和国办文化企业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文管所)保留原有建制,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市电影公司、市音像站撤销原有建制,按照小型国企改革的政策处置资产、安置职工;市歌舞团和永昌影剧院撤销原有建制,合并组建新的保山市艺术团及其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新华书店保留原有建制,深化改革,做大做强。改革之后,市直国办文化单位从8个减少为5个,压缩37.5%。三是拟订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广电局的体制改革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5〕14号《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24号《关于在文化试点改革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通知》和省文产领导小组云文产复〔2005〕19号文件批复的《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方案》,稳步推进市文化(闻新出版)局和市广电局的改革。结合文化局、广电局自身的实际,理清了原各自单位的职能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保山市广播电视总台、保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一批文化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在整体推进的同时,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努力发展龙头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腾冲、隆阳两个试点县区积极引进昆明官房集团、云南机场集团公司、昆明柏联集团、深圳华隆集团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在侨乡文化项目、翡翠文化项目、旅游文化产品开发项目、民族文化项目、抗战文化项目、生态文化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龙陵、施甸、昌宁三县努力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龙陵县以改造提升邦腊掌旅游景区为突破口,建设松山抗战遗址文化旅游景区,着力打造龙陵松山抗战文化品牌、邦腊掌健康旅游品牌。施甸县以布朗族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以姚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园区等为重点进行开发。昌宁县提出了以橄榄河开发为龙头,以澜沧江峡谷为依托,以新田园城市建设为载体,推进旅游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城市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的发展思路。二是节庆文化产业取得新成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隆阳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第三届澜沧江啤酒狂欢节,腾冲县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在文化社会事业领域成功地引入了产业经营的理念,打造了一批节庆文化产业。通过打“节庆牌”,使历史文化与旅游商贸资源有效互动,成为保山文化产业的新亮点。三是整合抗战宣传力量,全力打造抗战文化品牌。紧紧抓住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历史性机遇,邀请了央视“面对面”、“发现之旅”、“东方时空”、“抗战”等栏目到保山深入挖掘滇西抗战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反映滇西抗战的节目。建成了全国首个民间投资民间收藏的滇缅抗战博物馆;与国家和省邮政局共同制作发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邮票《滇西丰碑》并在保山举行首发式;邀请滇西抗战老兵及有关专家在省内巡回演讲,推出了相关舞台剧、电视剧本、实录、记录片、专题片等内容,展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滇西抗战研究创作成果。
  繁荣文化事业 出版了《消失与诞生》、《保山发现之旅丛书》等一批高质量的书籍。电视纪录片《记忆的伤痕》荣获“中国十大纪录片”后,又获国际纪录片大会“优秀制作纪录片”大奖。开创了保山市自制纪录片获国家、国际大奖的先河。文化基础设施的功能得到完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龙陵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使保山市获得国家级“文化先进县”的县(区)达到了40%,位于全省前列;反映保山历史文化的大型舞台剧《怒沧飞虹》在昆公演;依靠自身力量,打造出了反映布朗族风情文化的大型民族歌舞《金布朗》。文艺新人的培养工作迈出新步伐。举办了张晓娇个人演唱会,组织参加2005年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保山代表队获得组织奖,团体名列第九,张晓娇、王晓丹、杨君海3名歌手闯入个人决赛,张晓娇获民族唱法第四名。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士到保参观考察。2005年,共接待到保山腾冲专题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省内外专家及文化考察人员1500多人次,加强了相互联系和沟通,促进了保山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腾冲县、隆阳区的改革试点工作 腾冲县在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大胆探索,推动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理顺了文化广电体育局的管理体制,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加快了腾越文化艺术团市场化运作进程,完成了有线电视台的上划工作,启动了电影公司改革。推进了一批文化重点建设项目,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8%。隆阳区确定为改革试点后,及时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实了文产办工作人员。制订了《隆阳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目前,已基本完成文化馆、文管所、图书馆的体制改革,文工团、影剧院、电影公司的合并重组,保岫体育场、游泳馆及少体校的合并重组。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84%。
  编制保山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和保山市文化产业办公室共同完成。邀请了既熟悉保山情况又对文化产业研究有较深造诣的云南省有关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作为专家组成员,课题组成员分别由省社科院、云南大学和保山市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和领导组成。于4月11日在昆明举行了专题论证会,市长熊清华同志出席专题论证会并对如何高质量的编制好规划提出了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目前,规划已经多次论证和修改,已进入最后评审阶段。
  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 8月13~14日,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在腾冲召开。市级领导熊清华、段跃庆、黄玉峰、肖卓、施碧娟、杨焱平、许洪森、蔺斯鹰,五县区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文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各县区委宣传部长、县区文产办主任,以及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文化产业丽江高级研修班精神以及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试点州(市)县(区)大理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了两年来腾冲试点县的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明两年全市及试点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同时,针对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邀请了省知名文产专家进行专题辅导。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2005年、2006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和顺申报“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活动 年内,积极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和顺以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和谐秀美的生态环境,在众多参评古镇中脱颖而出,进入最后评选,获央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并被授予2005年度大奖。整个参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保山、腾冲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吸引了全国观众的注意力。
  申报“世界遗产”活动正式启动 2005年9月,根据和顺、绮罗侨乡文化的特点,以及独具特色的火山热海地质奇观。市委、政府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正式启动和顺、绮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火山、热海、高黎贡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活动。
  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推进会在腾冲召开 11月1~2日,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推进会在腾冲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晏友琼作了重要讲话,省文产办主任黄峻作了主题发言,两位领导对腾冲试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保山市借此机会,认真总结分析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方面的探索,并编印了《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名城朝晖——腾冲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实践•成效》两本册子赠送与会代表。
  组织参加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于12月8~11日在昆明举办,本次博览会以“整合文化资源,汇聚文化产品,搭建交流平台”为宗旨,以“融合西部文化资源,展示西部文化成果,招展招商引资方式,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有西部、中东部地区及部分海外文化企事业的642家单位参展,展位总数逾1600个。保山高度重视本次博览会的参展工作,把参加博览会作为展示保山新形象,推介保山文化产业项目的一次大好机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分工协作,成立了几个专业组,明确了责任人,收到良好参展效果,获得组织奖,并被邀请参加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上,保山市选择了23个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推介,受到了广大客商的关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宣传了保山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这次的项目的很多都涉及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二是展示了保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三是进一步了解到全国,特别是西部省区市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增强了对发展文化产业紧迫感和使命感的认识;四是积累了资料,学到了经验。各参展单位都制作了精美的招商项目册和宣传材料,这些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给保山下一步招商提供了思路。
  文产办自身建设 根据试点工作的实际,调整充实了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市“文产”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文产”工作,充实完善了办公室机构,加强了力量,市级成立了副处级常设机构,明确了编制,落实了工作经费,配备了专职副主任。五县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机制,均成立了文产办,其中腾冲县、隆阳区文产办机构已单设为正科级。(撰稿 汉黎明)
  保山日报社
  贯彻落实“三贴近”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针对“亲和力不强、贴近市民百姓不够”的问题,报社党委强调在坚定不移服务中心、服从大局的同时,加大对基层的报道力度,每月直接反映基层的稿件不少于80条(幅);精减对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将“镜头”和“笔头”对准了基层,与去上同期相比一般会议与领导活动报道压缩了近25%;着力办好“一报四刊”,做强时政新闻,做深经济新闻,做广社会新闻,做新科技新闻,做活娱乐新闻,报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广泛开展深入基层采访服务活动,让先进性体现在“提高报纸质量和服务基层”上。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期间,先后有4名报社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有20余名党员记者编辑深入基层开展采访服务活动。“身子沉下去,质量提起来”,深入基层采访服务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提高业务能力 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能力,报社党委制定了“人才强报”规划,加大采编队伍的培训力度。结合“2005报纸质量年”的目标任务,引导采编人员加强业务研究,通过出精品有效解决队伍“本领恐慌”问题。截至年底,通过参加全省新闻奖评比、异地采访、外出专业培训等形式培训了10多人;在腾冲、龙陵及时召开五县区记者站工作会议,加强了工作交流和业务探讨。同时,组织了4期通讯员培训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坚持编前会、部室业务会制度,提高学术含量,增强了实效性。
  贯彻执行“两法两规” 报社党委按照省委宣传部《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学习贯彻落实记者证管理办法、记者站管理办法和新闻人员从业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为契机,完善了《保山日报社工作手册》,促进报社各项工作在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迈出了大步。按照省委提出的狠刹“五风”的要求,结合报社实际,报社党委不断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巩固了整治虚假新闻、不良广告、低俗之风“三大顽症”的成效。报社从上年5月起已经全面实施新闻报道署名实名制、广告终审值班总编负责制,有效杜绝了虚假新闻和不良广告。全面贯彻落实记者证管理办法、记者站管理办法、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和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等行业法规,从严规范一切采编行为。对个别不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特约记者给予了取消特约记者资格的处理。
  重要新闻报道 按照年初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部署,报社党委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掀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贯彻市委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市人大、市政协“两会”精神,当作2005年宣传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精心组织,着力办好“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全会精神增强执政能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保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新保山”等栏目。自始至终突出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推进保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一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大篇幅报道全市努力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民增收;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思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视产业支撑作用,不断推进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期”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一年来,报社精心策划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宣传主题,成功组织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等国家、省级领导莅临保山调研和视察的报道,传递了关怀,鼓舞了信心;成功组织了全市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报道,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成功组织了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及市人大、市政协“两会”、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等重大会议报道,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奋进目标;成功组织了全省“兴边富民”工程会议报道,展现了美好前景;成功组织了“和顺荣登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首”的报道,塑造了品牌。这一系列重大主题的成功报道,有效促进了保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显示了“新闻生产力”的巨大效能。
  打好主动仗 报社党委深入贯彻“三贴近”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着力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在多个宣传战役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上年4月到6月,全市遭遇50年一遇的旱灾,报社立即展开立体报道,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灾情,深入报道战斗在第一线的干部群众和旱情作斗争的感人事迹,适时推出优秀共产党员黄映东的长篇通讯《丹心铸忠魂》;在做好禁毒防艾宣传工作中,按照“保山禁毒防艾工作三年行动纲要”的部署,报社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禁毒防艾知识,及时刊发了长篇通讯《刀尖上的舞者》、《剑扫毒道》、《血染的丰碑》等,推出了明正彬、印春荣、李正平、张宏林等缉毒英雄的专题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报社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在整合优化资源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版块嫁接”模式,在《云南日报•新周末》成功推出了《金铁霖与保山小歌手》宣传专版。
  完善制度 报社党委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当作依法治社办报的大事来抓,先后完善了以《首问首办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公开承诺制》、《科学决策制》等6项制度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保山日报社工作守则》。“守则”既贯彻落实了新闻战线“两法两规”的精神和要求,又凸现了保山日报社的特点。
  创新机制 健全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是报社党委近年来的重大方略之一。报社党委着力于机制创新,取得了一些明显实效:一是注重效绩管理,坚持“三佳”评选。每月对当月的文稿(含图片)、版面和记者进行评比,选出“最佳稿件”、“最佳版面”和“最佳记者”予以表彰奖励。几年来,共评出“最佳稿件”近500余篇、“最佳版面”300多个、“最佳记者”500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二是鼓励读者“揪错”,请公众参与报纸提质。在报纸上公开悬赏“揪”错,“第一揪错人”每“揪”一个错别字给予15元奖励。同时,对无差错版面给予20~25元的奖励,对出错版面给予扣发责任人适当岗位津贴的处罚。奖罚分明,效果突出。一年来,报纸上的差错率明显减少,“开发读者”工作初见成效。三是坚持专家评报,深化评报工作。继续聘请省报业专家为特约评报员,每月对报纸办报情况给予书面评论。上年4月,报社还特邀专家来保山给广大记者、编辑、通讯员授课。
  外宣工作 本报记者编辑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向省以上媒体投稿,为保山的外宣工作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记者编辑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中国《人物》杂志、中国《文物》杂志、北京《大自然》杂志、香港《大公报》、美国《檀香山时报》、彩云之南网、《党课大参考》等国家级、省级传媒上发表新闻作品400多篇(幅)。共有5篇论文分获云南新闻(政府)论文奖一等奖、三等奖;有6篇作品分获云南新闻(政府)奖一等奖、三等奖;有7篇作品获全国地市报业奖;有8篇作品获云南报业奖。
  承办大型研讨会暨采访活动 4月14~19日,成功组织承办了全国地市州(盟)报社长总编报业发展研讨会暨大型采访活动。全国200多家地市州(盟)报的总编、社长及主任云集保山共商报业发展大计,深入腾冲感受“极边第一城”的无穷魅力,对提高保山的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得到了中宣部、中国记协、中国报协的充分肯定。
  拓展产业 报社严格按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严格遵循“两法两规”的规定,坚持宣传业务和广告经营分离运行。对广告资源进行重组,形成4家广告部经营广告的格局,扩展了广告市场,挖掘了市场潜力,有效化解了因药品医疗广告下滑而产生的广告经营危机,确保了广告目标任务的实现。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加快报纸产业化进程,扩大广告经营范围,壮大本报实力,上年末以报社广告公司为基础,采取职工自愿人股的方式筹措资金50万元,引进先进写真、彩画设备,建立了保山市现代喷画服务中心,对外经营现代喷绘业务。服务中心自1月正式营运以来,业务不断广大,效益初显。(撰稿 赵浩旻)
  广播电视
  2005年广播电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精品工程,落实“三贴近”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宣传报道成效显著;事业建设稳步发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强化内部管理,增强责任意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传输;搞好系统内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加强社会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深化广播电视行业内部改革,基本实施了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2005年,保山电视台和保山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宣传和“上星”宣传再创佳绩,《记忆的伤痕》屡获大将,并高票当选2005年中国十佳纪录片,入选广州国际纪录片优秀奖,保山电视台全年“上星”宣传182条,并在中央台播出新闻30多条次,外送播出专题片11部(集)。保山人民广播电视台“上星”播出59条,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频率播出专题1部。2005年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投资10多万元恢复了隆阳城区6频道、9频道100W无线电视转播发射;新建广播电视“村村通”民心工程340座,新建广播“乡乡通”工程25座,新建“西新工程”2座,增大了广播电视覆盖率,解决了近10万人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广播电视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建设。
  重要宣传 保山电视台和保山人民广播电台,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搞好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并重点做好全市开展的第一批和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及突发性灾害报道工作。保山电视台在《保山新闻》播出先进性教育新闻315条,《隆阳新闻》播出194条,保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294条,专题10期,有力地宣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扩大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渗透力和影响面。2005年上半年,保山市遭遇了50年不遇的旱情,保山电视台和保山人民广播电台及时启动了新闻宣传应急预案,选派优秀记者深入灾区一线,全力投入抗旱抢种、抗旱保春耕的宣传报道工作,保山电视台在自办节目中播出了抗旱救灾新闻稿件80多条,保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58条。
  重点建设 2005年国家加大对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投入,市广电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500多万元,在全市新建广播电视“村村通”民心工程340座,解决了广大农村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连续两年实施本地广播“乡乡通”工程之后,2005年又新建25座,使全市广播“乡乡通”工程达到75座,基本建成全市广播同步网,使全市所有乡镇所在地和主要交通沿线部能收听到本地广播节目。保山人民广播电台自办节目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年内争取到国家“西新工程”两座,专项资金150万元,在腾冲猴桥、龙陵龙拱山建设两座广播电视转播发射站,经过10个月的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增加了对两县边境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
  行业管理和安全播出 针对广播电视行业特点和工作特殊性,广播电视部门始终把政治责任放在首位,抓好安全播出和行业执法管理,净化电视荧屏,确保广播电视宣传导向正确,创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2005年,编制了《保山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完善了应急预案,将安全播出责任制落实到各播出单位和责任人,在“3•18”、“7•3”“法轮功”反动组织疯狂攻击破坏广播电视播出与传输期间,保市广播电视防范到位,没有发生一起播出事故。市局社会管理科还与隆阳区分局公同有关部门,2次组织广播电视行业执法检查,对隆阳区城乡地面卫星接收户和经销户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共查获非法销售安装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天线29副,数码卫星接收机19台,高频头33个,有效地遏制了非法销售和接收境外卫星节目的势头。6月,按照省纠风办的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不断推进广播电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科学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支持全省广电网络改革,组建云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分公司,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撰稿 徐名高)
  文联工作
  市文联一届四次常委会 根据保委〔2005〕26号《关于周勇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5月12日,市文联召开一届四次常委会,选举市一届文联副主席1名。市一届文联有常委15名,因工请假2名,实到13名,根据市文联章程及《保山市文联一届四次常委会选举办法》,选举有效。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票通过周勇同志当选市一届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
  选配二级班子 为进一步理顺文联内部管理,调动文联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性,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根据保办字〔2005〕62号文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保山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管理办法(暂行)》和《保山市文联章程》,市文联以民主推荐的方式,在市文联机关内部公开推荐市文联秘书长及市文联办公室主任1人、文联创联科科长1人。
  《保山文化》改版 5月,市文联对所办刊物原《保山文化》进行改版和重新定位,并更改刊名为《高黎贡》。《高黎贡》杂志分A、B两版。A版为双月刊,在原《保山文化》的基础上增设反映当代国内文学创作水准的“名家特稿”栏目、关注社会焦点热点的“非虚构作品”栏目、直言不讳栏目和反映保山历史文化的“文化地图”栏目。B版为文化专题版,具体对某一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地域作专题介绍,强化对该地区的宣传。改版后的《高黎贡》杂志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追寻滇西抗战——保山•成都艺术联展 8月,保山市文联与成都市文联联合在成都武侯祠举办“追寻滇西抗战——保山•成都艺术联展”。中共保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玉峰,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焱平等领导出席,中共保山市委书记熊清华为展览发去贺信。展览共展出以滇西抗战为题材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400余件,每天有近两万人观看展览。展览期间,举行了保山市文联与成都市文联缔结友好文联签字仪式。11月14~20日,展览在保山展出,成都市人大副主任童若春、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苏伟、著名作家邓贤等成都市党政领导及文艺界人士出席。
  保山市第三届山花奖“电力杯”业余歌手大赛 为庆祝共和国56华诞,9月,市文联举办了全市第三届山花奖“电力杯”业余歌手大赛,大赛在五县区初赛的基础上,进行了复赛,并于9月29晚在保山三馆广场进行决赛,共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中共保山市委副书记、保山市人民政府代市长段跃庆,中共保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玉峰,保山市人大主任杨连,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新平等党政领导出席决赛现场,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人文保山”摄影作品展 8月,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保山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在市文化馆举办“人文保山”摄影艺术展览。展览共展出摄影艺术作品60余幅,作品集中展现了保山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腾冲侨乡摄影作品展” 3月,为进一步宣传腾冲和顺侨乡,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组织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赴腾冲和顺侨乡采风,并在保山举办“侨乡风光风情”摄影作品展,共展出作品80余幅。
  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3月,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组织会员深入高黎贡山采风,创作出一批以高黎贡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并于9月28日~10月15日在市文化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共展出美术作品50余件。
  “书法保山”会员作品展 为庆祝共和国56华诞,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于9月29日~10月6日在市博物馆馆举办“书法保山”会员作品展。共展出书法作品94幅。市委书记熊清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段跃庆出席开展仪式并参观展览。
  组织人员参加三届一次滇西笔会 10月24~29日,第三届第一次滇西笔会在大理召开。市文联组织人员出席会议。笔会举办了文学讲座、《边疆文学》编辑审稿、与作者谈稿、作者改稿等活动。此外与会人员还到“最佳魅力城市”大理和巍山古城进行采风。
  西部画家何叶平高黎贡山专题国画展 为宣传保山,推出保山名人,实施以高黎贡山为品牌的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对外宣传,12月8~11日,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市委宣传部、市文产办、市文联联合在昆明会展中心举办“西部画家何叶平高黎贡山专题国画展”,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段跃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玉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展览共展出作品40余幅。作品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了高黎贡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12月底,画展在保山官房九龙阁举行了汇报展览。(撰稿 段一平)
  地方志
  《保山市志》编纂工作会议 12月30日,保山市人民政府在保山隆重召开《保山市志》编纂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段跃庆到会并讲话,要求承担《保山市志》编纂任务的市直各部委办局,中央、省属驻保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驻保部队,各人民团体,市直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刻认识做好《保山市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继承和发扬“一纳入,五到位”等第一轮修志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保山市志》编纂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如期顺利完成。会议期间,市委史志委还对《保山市志》初稿撰稿人进行了业务培训。
  第二轮修志工作 12月9日,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保办发〔2005〕33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将市委史志委拟定的《保山市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规划》转发给五县(区)党委、政府及承担《保山市志》编纂任务的相关单位,要求在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中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求真求实的精神,紧密结合建设“文化新保山”的战略部署,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全面系统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保山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状况,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年内,昌宁县、施甸县相继召开会议,启动了第二轮修志工作,其他三县(区)亦紧锣密鼓,着手启动续修工作。
  编辑出版《滇西抗日战争史》和《高黎贡之子——李根源》 年内,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市委史志委相继编辑出版《滇西抗日战争史》和《高黎贡之子——李根源》。其中,《滇西抗日战争史》是在20年来广泛征集研究、编纂出版了7本与滇西抗战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在现有滇西抗战研究史籍的基础上,吸纳已形成的“滇西抗战文化”的丰富营养,通过浓缩、剪裁和再创作,最终编著而成的该书全面、系统、真实、客观、准确地记述了发生在60年前那段充满屈辱血泪和不屈抗争的峥嵘岁月,是第一本滇西抗日战争的正史,亦是集学术性、真实性为一体的研究滇西抗战的权威性著述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科书,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重点图书之一。《高黎贡之子——李根源》是为了配合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中共腾冲县委、腾冲县人民政府主办,10月13~14日在腾冲举行的李根源学术研讨会而编辑出版的,旨在宣传、推介李根源,并为研究李根源政治、军事、文化成就提供基础性材料。该书由李根源传、李根源年谱、文章典籍中的李根源、民间传说中的李根源、李根源诗选、李根源文选、李根源书法题刻选7个部分组成,力图全方位反映出将入相、著作等身的文武全才李根源的辉煌人生。
  参加腾冲李根源学术研讨会 年内,应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的要求,市委史志委精心策划组织了《民主革命家李根源》、《李根源对地方志的贡献》、《李根源诗歌散论》、《从李根源的滇西抗战诗文看其人格魅力》等16篇学术论文,并入选由云南省文史馆、云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云南历史文化丛书——李根源纪念文集》,参加了在腾冲举行的李根源学术研讨会,就开展李根源学术研究的有关问题同与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
  完成参选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推荐上报工作 年内,市委史志委组织全市史志系统圆满完成了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选工作,经过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市委史志委、龙陵县史志委原主任陈景东因在第一轮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正式推荐参与“全国方志先进集体”、“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市委史志委方志科随即组织并完成了相关材料的上报。(撰稿 张涛)
  年鉴
  2005年版《保山年鉴》编辑 年初,为做好2005年版《保山年鉴》的编纂工作,中共保山市委办、保山市人民政府办以保办字〔2005〕6号文对2005年版《保山年鉴》的编纂工作提出要求,并要求严格执行。本版年鉴在框架设计、内容选择和突出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等方面作了改进,8月底年鉴编辑工作结束。本年度共征集到年鉴初稿208万字,图片980多张。
  参加全国年鉴编校培训会 8月全国年鉴编校培训班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办,保山市派出了3位同志参加此次培训班,为保山年鉴编校质量的提高夯实了基础。
  2005年版《保山年鉴》出版发行 年底,2005年版《保山年鉴》出版发行。该年鉴120万字,有时政图片50多张,各行各业彩照410多张,印刷1000册,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撰稿 杨国梁)
  档案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根据保山市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市保先办制订的实施方案,市档案局馆于2月5日成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了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高、边改进”的方针,从2月17日至6月30日,历时4个多月时间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体党员经过深入的学习和切实的分析评议,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民主评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党员个人、局馆党支部和局馆领导班子制定了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六项长效工作制度,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进行整改。
  依法治档工作 全市档案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行政许可法》、《云南省档案条例》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对市档案局馆执法依据、执法种类及职权职责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或授权市级档案局馆的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依据,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按照《档案法》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辖区内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活动,11月,市档案局组织检查组依法对市直部门的依法治档工作和档案业务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所查单位的依法建档、依法管理档案工作按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打分,通报了检查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档案馆建设 全年全市6个综合档案馆共收集并向社会开放现行公开文件702份,资料12册。其中市档案馆214份,资料2册。6个综合档案馆共接待查阅利用档案者1993人次,提供利用档案13907卷次,资料114册,照片档案312张,复印档案4880页。其中市档案馆接待查阅利用者262人次,利用档案1247卷次,利用照片档案312张,复印档案2109页。共接收档案2580卷,归档文件11340件,照片档案593张,实物档案19件,资料180册。其中市档案馆接收档案578卷,归档文件1186件,资料180册,照片305张。截至2005年底,全市6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已达234974卷,资料65598册,照片42305张,声像档案1515盒,实物档案678件。9月下旬,市档案局馆抽派3人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进一步制作滇西抗日战争档案珍品仿真件达成协议。全市各综合档案馆加大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积极开展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工作。全市全年共录入文件级目录94万条。其中市档案馆录入卷内目录31.4万条。馆藏档案目录录入工作为全市档案馆目录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党政机关档案室建设 一年来,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加强机关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工作,促进机关档案室建设,全市323个一级立档单位完成了年度归档工作,占98%。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市115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新建立了计算机档案管理应用系统,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开始在各机关单位普及。全市共有117个单位按时向同级综合档案馆报送机读归档文件目录。档案局馆通过建立机关目录数据库,对机关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了有效监控,规范了机关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相关标准,促进了机关规范化建档工作。
  乡镇机关档案室建设 县区档案局加强了乡镇机关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全市72个乡镇全部完成了年度立卷归档工作。已有36个乡镇建立起计算机管理档案应用系统,启动了乡镇计算机管理档案工作。年初,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对撤并乡镇工作的安排部署,市档案局与市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下发了《关于县区撤并乡镇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对全市撤并乡镇中档案的归属流向及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意见,县区档案部门和税改部门按照《通知》要求,把档案工作纳入乡镇撤并工作统一部署,档案部门加强对19个被撤并乡镇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使撤并乡镇的档案整理规范,全部移交进档案馆或相关部门。在督促指导乡镇档案室建档工作的同时,各级档案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和乡镇中心小学及普通中学的建档工作。3月,市档案局与市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档工作的通知》,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卫生院档案的科学管理,促进了卫生院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和管理,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全市有54个乡镇卫生院和130所中学及中心小学开展了规范化建档工作。
  企事业单位档案建设 市县区各级档案部门对保龙高速公路、保山师专、小湾移民、鱼洞水库、三块石水库、公养河电站、勐梅河电站等14个重点工程进行了档案监督指导,市档案局抽派2名业务人员分别到苏帕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槟榔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对工程建设档案进行监管,实现了公司对工程档案的有效监控。各级档案部门还依法监督指导烟草、保险、银行、电信、移动、矿厂、糖业等重点行业企业的建档工作。
  村委会(城市社区)档案室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档案服务,五县区档案局分别采取了档案局馆工作人员包乡、包村、包社区的工作责任制,建立起工作联系制度,指导村委会、社区建立档案工作,利用档案为群众自我管理和基层建设服务,为村务管理、农村经济建设、社区建设服务。目前全市正式挂牌成立的32个社区都已开展了规范化建档工作,509个村委会开展了年度归档工作。
  家庭档案建设 年内,全市启动了家庭建档工作。市档案局印发了《关于认真开展家庭建档工作的通知》(保档发〔2005〕32号)。3月,市档案局和隆阳区、施甸县档案局分别开展了《家庭档案整理方法》业务培训。4~5月,市档案局业务指导科深入五县区督促指导、落实家庭建档工作。全年全市共有153个机关3609名职工开展了家庭建档工作,共建档7656盒。
  干部队伍建设 针对机关档案人员变动大,业务生疏以及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3月,市县(区)档案局分别对机关档案专兼职干部进行了《归档文件整理》、《综合档案室档案管理》、《档案管理软件的运用》、《电子公文归档方法》、《家庭档案整理方法》等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全市共培训249人。认真组织一年一度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评聘工作。7月,市档案局召开了保山市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初评委会,评审助理馆员3人,推荐上报省中评委中职2人,2名中职人员顺利通过云南省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中评委的评审。
  档案宣传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了保山和保山档案工作的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为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党史研究室和云南省档案局协办的《坚固大后方,抗战最前线》大型主题展览,省档案局编纂的《日军侵华罪行实录•云南卷》、《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以及市外宣办举办的展览提供了大量滇西抗战的史料和照片。组织档案人员撰写文章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全年共投稿件80多篇,入选省档案学会学术论文35篇,在各级报刊共刊登宣传保山和保山档案工作的文章20余篇。11月,市档案局举办了首届“我爱兰台”演讲比赛,选手们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档案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职业风采,赞美了职守兰台的档案工作者,讴歌了全市档案事业取得的成就。档案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由市档案局组织完成的《档案技术服务重点工程项目研究》和《在机关全面推进应用档案管理软件研究》两项科研项目,分别获云南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撰稿 黄玉萍)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