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881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45
页码: 273-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文涵盖了文化、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自然科学、科学技术、防震减灾、气象工作、科协工作、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文化产业、保山日报社、广播电视、文联工作、地方志、年鉴、档案、卫生、卫生综述、农村卫生、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防治、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医疗、医学教育与科研、红十字会、爱国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育等领域的内容。
关键词: 保山市 文化 教育

内容

教育综述
  2005年,全市有全日制学校1578校,小学教学点700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458200人,比上年增加6943人;全市适龄幼儿入园率44.2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4.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07%;初中毛入学率101.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9.8%;全市参加普通高考人数为8335人,录取4600人,录取率为55.2%;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23918人,其中教育部门管理的教职工22618人。全市校舍总面积308.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29万平方米。
  保山一中向印度洋地震及海啸灾区捐款 印度洋海域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大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啸,给印度尼西亚等国造成巨大损失。保山红十字会于2005年1月2日向保山市各单位、企业和市民发出援助受灾区的呼吁。保山一中积极响应该倡议,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迅速行动向灾区捐款。教职工共捐款6750元,学生共捐款9881元,合计16631元。
  结对帮扶助学活动 3月17日,保山市教育局继续开展结对帮扶助学活动。市教育局全体党员首先到响鼓村走访看望结对帮扶的19家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受教育等情况,市教育局29名党员每人捐款50元,为19户村民送去面条、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其次到龙新中学举行了助学捐赠仪式。龙新中学有800多名初中生,贫困学生面达20%,面对贫困学生,市教育局全体职工伸出了援助之后,纷纷为贫困生献爱心,捐款10800元,资助了39名初中生,其中特困生3名,每人600元,帮助他们解决一年的最低生活费,贫困生36名,每人250元,帮助他们实现“三免费”(免书费、杂费、文具费)。
  举办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师资培训班 4月,教育部、省教育厅在保山市举办了学校预防艾滋病、预防毒品教育校长、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市五县(区)教育局领导,大专、中专、初中以上学校校长,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以及中学骨干教师共450多人参加了培训。教育部、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禁毒委办公室相关司局领导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院等部门的专家和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共12人,在3天的时间内分别对培训班学员进行了“艾滋病流行形势、中国的毒情、国家及教育部预防艾滋病毒品教育的政策和要求,在学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的培训。
  教育改革工作启动 4月,在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文山现场会上,保山市被列为全省教育改革试点州市之一。会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的教育改革工作。4月16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文山现场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的贯彻意见。会议认为,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保山市确定为教育改革试点地区,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保山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一定要提高认识,抓住这次教育改革的机遇,认真探索教育改革特别是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为全省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挂牌 5月,保山市关工委在保山一中举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市委副书记杨明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玉峰、市关工委主任陈昌黎、常务副主任傅宗明和市政府副秘书长耿梅及城区大中小学的负责人和师生共400余人参加挂牌仪式。市委副书记杨明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玉峰共同为基地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
  教育改革调研 5月9~20日,市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抽调30多人,组成6个调研组,分别由市委秘书长李治刚、市人大副主任施碧娟、市政府副市长杨焱平、市政协副主席刘明铨、市委副秘书长董礼书、市政府副秘书长耿梅6位领导带队,先后分赴五县区和市直各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各调研组紧紧围绕理顺教育体制、激活教育机制、搞活投入机制、放开非义务教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重点展开了调研工作。10多天中,调研组共深入23个乡镇,60多所学校,召开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90个座谈会,参会人员2000多人,发放调查问卷4700多份,收回问卷4200多份。5月20日后,各调研组对调研中收集到的情况、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写出了调研报告。5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调研工作汇报会。
  教育改革专题报告会 5月25日,市教育局在市委党校礼堂进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报告会。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先生莅保就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城区各大中专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等1000多名教师和市教育局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省教育厅调研组莅保调研 6月,以省教育厅副厅长罗嘉福为组长,职成教处处长李桂武、师范处副处长魏宏,省教科院职成教研究室主任云波为成员的省教育厅调研组莅临保山,再次就全省文山教育综合改革现场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及全市教育改革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昌宁、隆阳两县(区)部分中学、职校和民办学校开展调研工作,并听取了市、县(区)有关情况的汇报。调研组对全市几年来教育的发展和当前改革工作的进展给予了肯定,并对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5点要求。
  保山天津高级中学高考取得好成绩 7月,保山天津高级中学在保山办学1年后,高考成绩大幅度提高,上线率达到94.72%。该校360名考生中,理科650分以上有4人,文科有2人过600分。上重点线的学生有94人,占26.1%;一般本科线的有208人,上本科线以上占报考人数的85%。另外,复读生到保山天津高级中学高考提高班分数提高大,高考理科人均提高105.49分,文科人均提高60.16分。
  课改实验教材培训 7月,为进一步推动全市课程改革工作的进程,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市教育局组织了旨在交流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全市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驾驭实验教材能力的培训会议。全市共有1031名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工作分省、市(州)两级举行,其中市(州)级培训地点分别在保山和大理,培训内容包括12个学科和3种版本的实验教材。保山市共有47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有66位教师参加大理5个学科的培训,有918位教师参加市级5个学科的培训。
  曙光学校高考录取工作 8月,高校提前和一批本科录取工作已基本结束,曙光学校学生李俊杰被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录取,甫跃成被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董敏、王明伟、李科同时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董杰、邵思益被南开大学录取,林忠伟、张尧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李晓梅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此外还有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了曙光学校的学生。曙光学校高考文化分600分以上的21位同学,全部录取在第一志愿报的高等院校。重点本科上线58人,第一志愿已录取了53人,第一志愿录取率达92%。
  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会议在腾冲召开 9月,由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教材出版中心联合组织的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培训会议在腾冲召开。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家苗逢春博士、省教科院王鲁副院长到会做了专题报告。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近400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和教师参加了会议。培训会上,王鲁副院长作了题为《信息技术教学与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的报告;苗逢春博士做了题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与教学方式建议》的报告,参会教师分初中组、小学组,观摩了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楚雄师院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昆明市盘龙区东庄小学、玉溪市红塔区北城中心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教师提供的示范课;教材编写组成员做了案例点评。
  昆明医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保山卫校教学点开班 9月,保山卫校经过多方努力与昆明医学院联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班,保山卫校及保山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51名学员参加学习。该进修班学制2年,昆明医学院按硕士学位课程的要求设置本进修班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大纲),选定《临床流行病学》、《电子计算机》、《医学文献检索》、《英语》、《医学免疫学》等10门课程,选派昆明医学院一流专家到保山卫校授课,学员学习结束经考试合格,由昆明医学院颁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需申报学位的学员,按有关规定办理。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10月,2005年全市中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共推荐副高级职务135人,其中:中专高级讲师13人,中学高级教师122人;中级职务995人,其中:中专讲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340人,小学高级教师638人。经过市人事局职改部门资格审查,不具备中学高级教师推荐条件1人,不具备中学一级教师推荐条件15人,不具备小学高级教师推荐条件1人。参加本年度评审会议委员,由市纪委监察局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产生。通过评议评审,推荐副高级职务的124人得以通过,并上报省高评委评审;推荐中级职务的910人获得通过,其中,15人获得中专讲师职务任职资格,306人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589人获得小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霍洪学为学校捐款 霍洪学是隆阳区辛街乡陶孔村委会霍家坡村民小组人,已经72岁,从隆阳区食品公司退休后,一直勤劳节俭,热心公益事业,对本村修路、修桥、建学校等急需用钱的地方均能慷慨解囊。1997年霍家坡小学建盖教学楼时,因资金困难无法继续动工,他为学校借款51000元,使教学楼得以如期竣工;2001年捐款14000元帮助学校建起了围墙、大门、旗台和校内水井边护栏,使学生的安全有了保障。2005年12月份,他再次捐款3200元作为学校配备远程教育设备的自筹款。
  教育发展成绩喜人 12月,2005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是教职工队伍持续壮大,教职工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三是“两基”发展指标稳步提高。四是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08.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面积23.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比上年增加16.3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率分别降至12.15%和34.05%,分别比上年下降1.99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普通中学教学用计算机达4327台,小学达2169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518台和361台;中学生机比达33∶1,小学生机比达110∶1。
  基础教育
  高考研讨会 1月,应保山市教育局、隆阳区教育局和保山天津高级中学邀请,由天津市教委选派的9位教育专家在隆阳区举办了2005年高考研讨会。本次研讨科目中,保山市教育局组织了语、数、英三科,其中语文由天津市特级教师伊道恩主讲,数学由天津市特级教师王培德主讲,英语由天津市特级教师俞声第主讲,其他六科的研讨会由隆阳区教育局主办,天津市特级教师马步藩、王占民、张志强、董志刚、张俊瀛、徐莉分别主讲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隆阳区近500名教师和腾冲、施甸、龙陵、昌宁4个完中的近400名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全市中学校长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 1月,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学校长队伍建设,促进全市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向纵深发展,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中学校长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议。全市139名中学校长、部分县区教育局领导以及市教育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市教育局局长于波作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我市教育快速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北京、天津和文山州教育改革的经验,分析反思了全市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保山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保山天津高级中学和云师大附中大理分校两位校长还就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中学教育改革与改革的思考作了专题交流。
  隆阳区世行贷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即将启动 5月,隆阳区积极争取的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正式生效,项目需办理的转贷协议及相关手续上报完毕,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项目即将启动实施。该项目世行贷款签约额为105万美元,还款期为20年,其中,项目执行期5年,宽限期8年,将新建蒲缥中学、瓦房中学、徐掌小学、安和小学、荒田小学、鱼塘小学、杨柳中学、瓦渡中学、浪戛小学、娘咱小学等中小学教学楼。
  昌宁县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3月,为充分发挥好学校阵地作用,开展好“小手牵大手”活动,实施好“小孩促父母、父母管小孩”的防范机制,昌宁县教育局印发森林防火宣传材料5万份,发至每一名中小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和家长签字后交回学校;同时,教育局与各中小学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要求在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听好一堂森林防火知识课;出一期有关森林防火方面的黑板报;写一篇以森林保护、森林防火为主题的作文;写一封致家长的信,参加学校写一条有关森林防火标语。这次宣传活动,使全县中小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森林防火知识,并将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地震学校受损 2005年3月15日01时44分51.1秒,隆阳区汉庄镇岩箐村发生4.6级地震,部分学校校舍受损,师生没有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区教育局及时组成了5个应急小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基层乡镇、学校了解灾情、安抚师生。各乡(镇)、村、学校及时开展灾情核实工作。这次地震由于震源距地表较浅,全区共有7个乡镇、97所学校校舍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受损面积66574平方米,造成经济损失2448万元。
  抗旱减灾工作 3月,保山市遭受26年来最严重的旱情,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导致域内部分河流断流,部分中小学校师生由于严重缺水造成了生活用水困难。截至6月中旬,全市中小学共受灾243校,涉及教师2843人,学生49782人。受灾中小学学生数占全市总数的12.82%。其中停水时间最长的达102天,多数为20~25天。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把解决灾区学校师生饮水困难作为抗旱救灾重点工作,组织寻找水源,引水、拉水、打井,千方百计优先保证解决好灾区学校师生饮水。一是乡镇派消防车拉水供应学校;二是用抽水机抽水供应学校;三是学校师生共同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肩挑手提取水。虽然旱情严重,但受灾学校师生饮用水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全市各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无因旱灾停学放假情况。
  王留珍为施甸县昌和小学捐资 5月18日,德宏州退休老干部、七旬老人王留珍女士,把自己节省下来的3000元钱,捐赠给施甸县仁和乡昌和小学,用于支持母校的建设。在此以前,王女士曾于1992年捐资7000元给昌和小学,修建了一块篮球场。副县长杨光兰、教育局局长赵成兴对老人家节衣缩食、热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进行充分的肯定,并为其颁发了捐资助学荣誉证书。
  学校安全工作周报制 6月,为进一步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昌宁县教育局在全县各学校推行学校安全工作周报制。要求全县各中小学每周星期一下午将学校的安全情况电话报教育局,并由教育局专人负责汇总,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参加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 7月,云南省教科院、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在昆明市举行了“云南省2005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全省16个州(市)参赛和观摩教师及教研员达1700多人。保山市参会人员100多人,并推荐隆阳区北官小学的邵陶香老师参赛,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
  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 7月,全市第二期市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行结业典礼。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7名专家教授、市教育局领导和培训班48名学员参加了结业典礼。云南大学教授、答辩委员会万主任和成教学院马副院长分别就论文答辩和有关培训工作作了小结。第二期培训班49名学员通过为期一年的培训,48名学员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和考核,获得了市级骨干教师合格证书。
  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10月,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制定下发了《保山市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外来投资务工者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区对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了保障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文化户口册,将其纳入“普九”巩固提高的指标中。全市共有流动人口适龄子女2841人,已全部入学,其中小学2079人,中学762人,入学率达100%。
  “两免一补”工作 2005年,省下达本市享受免费教科书经费1141.89万元,补助学生130515人,其中:小学生82854人,初中生47661人。小学享受比例占全市小学总人数34.4%,初中享受比例占全市初中总人数40.7%。省下达本市四县免杂费经费461.96万元,补助的学生数为97775人,其中享受“三免费”学生25934人,补助生活费金额85.28万元。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由市、县负责。根据全省“两免一补”补助指导标准提出的实施方案(即小学生150元/年,初中生250元/年):2005年9~12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享受生活补助的寄宿学生31955人,其中小学生11652人,初中生23303人,补助所需经费303万元由市级财政承担20%,应承担61万元;县(区)级财政承担80%,应承担242万元。市级财政承担部分的资金已下达各县(区)予以实施。本年,省下达本市半寄宿制生活补助经费295.2万元,补助的学生数为24600人,已于8月将资金下达各县(区)实施补助。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年,为积极实践“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市级财政拨出200万元专款用于补助中学网络计算机教室建设;组织有条件的263所中小学接受深圳创优科技开发公司捐赠的“创优校园综合教学管理软件”活动,初步建起了全市中小学校园网和城域网信息平台;完成全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已被纳入全省实施该项目的学校为1448校,总投入资金达2721.8万元。截至12月底,大部分设备已运抵县校,安装调试工作陆续开始。
  危房改造 2005年,全市规划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改项目174个,其中,中央危改项目67个,恢复重建项目76个,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项目20个,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项目9个,逸夫项目2个。全市筹措资金6297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965万元,省补资金2779.5万元,地方配套1552.5万元;排除D级危房面积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15万平方米,全市7.5万名师生从危险的校舍中搬进新校舍,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幼儿教育
  幼儿教学观摩活动 4月,保山市幼儿园组织了五节由中、青年教师执教的英语、健康、语言、美术和体能教育。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幼教同行近200人莅临参观。通过观摩,大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活动,还特邀了保山师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前来听课,给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交流参观的平台。
  幼儿园举办首届厨艺大赛 4月,保山市幼儿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首届厨艺大赛”,选手们把自己的厨艺绝活展现给广大的小朋友和家长。
  市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4月,为了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保山市幼儿园以班为单位开展丰富的亲子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快乐,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幼儿教育,让老师进一步开发了园本课程,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成长。
  职业教育
  缅甸克钦邦第一、第二特区农业技术培训班开班 3月,根据保山市政府与缅甸克钦邦第一、第二特区2003年6月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内容规定,保山市教育局与缅甸克钦邦第一、第二特区签署了为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合作协议,由保山中等专业学校负责培训工作。2005年3月14、15日,缅甸克钦邦第一、第二特区学员50人相继到达保山中等专业学校,3月16日上午9点,在保山中等专业学校板桥校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北京专家莅临保山卫校讲学 4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副院长、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经营管理分会副秘书长、中华医院管理协会市县级医院管理分会顾问、保山市人民政府特聘医学教育发展顾问周生来博士一行6人应保山卫生学校的邀请莅临保山。周博士就如何把保山卫生学校发展成为现代化医学院校,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适应时代发展,跟上时代步伐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双方还对教师进修、科研、诊疗等事宜进行了交谈。
  保山卫校输送学生到深圳学习和就业 5月,保山卫校与深圳金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经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实地考察后,签署了联合就业安置协议书。5月20日,卫校第一批前往深圳医疗卫生单位实习、就业的133名学生踏上了征程。5月23日,133名学生顺利到达深圳并于当天进入实习、就业岗位。学校指派专人对这一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与服务,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保山卫校举办临床操作技能大赛 6月,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能顺利进入毕业实习,并为将来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保山卫校举办首届临床操作技能比赛。经过两天的激烈竞争,共有20人获得个人奖,3个班级获得团体奖。
  缅甸医疗班64名学员学成回国 8月,根据保山市委、市政府、市红十字会与缅甸克钦邦一、二特区政府签署培养协议,在保山卫校学习两年的缅甸医疗班学员已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回国。8月11日晚,学员们向保山各级部门领导、老师及前来迎接他们回国的缅甸克钦邦一、二特区官员进行了汇报演出;12日下午,保山卫校隆重举行了2003级缅甸医疗班毕业典礼。
  职业技术学校评估验收 9月,省教育厅组织的示范性职业中学评估验收专家组一行5人,莅临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评估验收。通过听取学校工作汇报,查阅办学相关资料和数据,实地查看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建校以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评估专家组指出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设置评议专家组莅临保山卫校考察评议 11月,由国家教育部计划司原司长徐敦潢为组长、广东省教育厅原厅长许学强为副组长的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一行6人在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和福生的陪同下莅临保山,对保山卫校申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考察评议。11月13日,市政府举行了保山卫校申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考察评议汇报会,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教育厅和副厅长主持,市政府副市长王鑫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做了保山市申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工作情况汇报。专家组一行对保山卫校及附属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对保山卫校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地肯定,并对下一步建设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云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12月,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与云南大学签订的市校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就充分发挥保山区位优势和高校辐射作用,提升保山办学层次,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多次磋商,双方同意联合创办云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保山校区)。云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保山校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立交桥。新职院为云南大学下属学院,依托保山师专办学和具体管理。
  高等教育
  电大开放教育总结性评估 4月,省教育厅试点项目评估专家组一行7人对保山电大参与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展总结性评估。专家组听取了保山电大校长的自评汇报,查阅了保山电大实施试点项目的过程性材料,查看了保山电大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分别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做了问卷调查,测评了部分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化技能,检查了县级教学点分校和实践教学基地。依照教育部拟订的评估标准,专家们全面系统地分析测定了保山电大试点项目实施情况。认为:保山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保山电大对试点项目十分重视,人力、财力、物力有较大投入,保证了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希望保山电大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监控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网上利用率,使保山电大的试点项目实施工作更上一层楼。
  金铁霖教授莅临保山 4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一行3人应保山师专的邀请莅临保山。金教授此行主要是来参加该校2002级五年制音乐班学生张晓娇的独唱音乐会及就保山师专与中国音乐学院的有关合作事宜进行意向性磋商,并对云南的风土人情进行考察。在保山师专召开的座谈会上,对于保山师专的音乐教育,金教授认为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通过请国内外的优秀专家,对在校教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同时也可以派遣自己的教师走出去学习、进修,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双方还就保山师专与中国音乐学院的有关合作事宜进行了交谈。
  段跃庆对保山师专提出希望 9月,保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段跃庆及副市长王鑫、杨焱平,市政府秘书长刘刚一行莅临保山师专,在该校党委书记王新民、校长蒋永文、异地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董保华及其他校领导、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保山师专新老两个校区,并在老校区与部分教职工进行了座谈。段跃庆代市长对保山师专提了两点希望。
  高校助学贷款 12月,中国农业银行保山分行金融超市负责人一行到保山师专办理2005~2006年度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该校共有286名同学获贷,并与该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合同金额1006600元。此次签订贷款合同面向2003级和2004级的同学。
  特殊教育
  市关爱学校备战五届省残疾人艺术汇演 3月,为迎接第五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保山分赛场的比赛,保山市关爱学校文艺队的同学们在市残联的组织下,进行紧张的排练。保山市关爱学校文艺队将有5个节目参加这次比赛,其中由12个聋哑同学演出德昂族舞蹈《红腰箍》,由15个聋哑女同学演出的舞蹈《希望》,由14个聋哑女同学演出的歌伴舞《扬起生命的风帆》,还有盲童段伦同学的独奏《孩子》(有8名聋哑女同学伴舞),盲童蒋成铭同学的独唱《青藏高原》。
  在第八届省残运会勇创佳绩 5月,在参加第八届云南省残疾人运动会保山市代表团的47名参赛运动员中,有13名是保山市关爱学校的在校学生,分别参加了篮球、田径、门球、足球等项目的比赛,其中,杨雨花同学勇夺女子1500米中长跑、3000米中长跑两项比赛的金牌。赵绍慧同学荣获女子800米中长跑比赛金牌。董兴亮和罗保成同学分获男子100米短跑的银、铜牌和男子200米短跑的银、铜牌。邵冬青同学参加的盲人门球赛获金牌,董兴亮、罗保成、陶旺三同学参加的足球赛获银牌。张自彪同学获弱智组比赛的2枚铜牌。
  段跃庆慰问市关爱学校 9月,保山市人民政府段跃庆代市长,王灿章、杨焱平副市长等一行来到保山市关爱学校,看望和慰问全校教职工,向特殊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们送上了诚挚的问候。
  牵挂残疾儿童 11月,年逾八旬的云南省政协原主席刘树生在副市长王鑫及市教育局、市残联、省市关工委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保山市关爱学校,亲切看望残疾儿童。刘树生主席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伙食和住宿条件非常关心。最后,刘树生主席代表省关工委向学校捐赠2000元人民币和100床棉被。(撰稿 谯人亮)
  自然科学
  科学技术
  申报科技项目 年内,市科技局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了项目的申报工作。一是在认真领会省科技厅项目指南精神实质基础上,认真部署;二是认真研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强调研找准制约经济发展的技术难点为申报项目的主要内容;三是精心组织,认真筛选,突出重点,根据广泛征集申报市局的科技项目,结合省科技厅的项目指南精神、需要与可能进行认真的筛选,突出重点的选择与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项目,认真编写、组织专家初步论证,进行申报。2005年度共向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申报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山葵加工生产中的开发应用”、“石斛原种保护及GAP种植示范推广”等24个项目。现“腾冲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高黎贡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龙陵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等13项已列为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1项。全市共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9项,重点筛选了“腾冲饵丝系列产品开发”、“山葵漂浮育苗”、“澳洲坚果种苗选育及丰产栽培”等20个项目列项支持,接转2004年延续项目10项,共计有30个项目列入市级科技计划并组织实施。
  起草“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结合“科技兴市”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多方面支持,组织人力、物力,全面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努力工作,《保山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草案)》经向专家组和社会相关方面征求意见,并经多次修改完善后,已报请市规划领导小组进行审定。
  科技合作与交流 2005年,全市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按照市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省院省校合作的联系和洽谈。于2月28日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技术成果洽谈会,并取得实效,其中保山市绿博园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达成了“滇西附生兰保育和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协议,并在会上进行了签约,为加速发展保山市兰花产业引进了高新技术、人才和设备。6月7日,在昆交会期间,保山市政府正式与云南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书,至此合作工作正式启动。
  千名科技人员进百村入万户帮扶致富奔小康行动 2月28日,保山市千名农科人员进百村(企)入万户帮扶致富奔小康行动启动仪式在隆阳区三馆广场举行。市委书记黄毅参加了启动仪式。副市长杨建洪在启动仪式上作了动员讲话,科技人员代表作了发言,表示积极响应“千百万”行动的号召,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培训 5月27日,为推动“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市科技局局长张雷陪同省科技厅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李春林主任、省植物研究所连守臣教授等一行6人到龙陵县河头乡进行药用石斛的应用及栽培技术讲座和现场指导,共有150多户种植示范户参加了培训。6月22日,省畜牧专家杨凤鸣教授在龙陵县委党校讲授了猪品种的筛选、生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和常见猪病的防治等。
  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 2005年,国家和省科技计划下达项目经费280万元,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824万元。市级重点筛选出20个项目列项支持。一是“基地化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示范——腾冲县优质茶叶产业化技术开发示范”,项目实施建成无公害茶园种植示范基地17120亩,新植无性良种有机茶园种植示范基地4920亩,扩建了清凉山茶厂、徐剑茶厂、高黎贡山茶厂3个精制厂,新建了蒲川、团田等3个初精合1茶厂和1个茶叶初制所,研制开发了毫峰、曲毫、碧螺春等新产品,技术培训42860人次,项目实施有力促进了优质茶叶产业化发展。2005年腾冲县无公害、有机茶茶叶面积达到35000亩,产量达到2520吨,茶叶总产值达8253万元。二是“保山特产透心绿豆年产1500吨深加工产品开发示范”项目,2005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90万元,设备技术投资220万元,发展扩繁种植基地314亩,建立无公害种植基地3000亩,制定并由省质监局评审通过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种植综合标准》,年内销售收入1450万元,实现利税145万元,项目实施带动农户2100户,增加农户收入150万元。
  实施科技获奖项目取得成效 一是保山市烟草公司近两年来实施的《烤烟漂浮育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全面取代了移栽常规营养袋育苗,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烟叶产量和质量,增产、增值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二是《保山市烤烟农业信息库建设及烟叶品质现状分析》项目,将全市所有适宜种烟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农业气象资料、烤烟生产措施、农业生产综合资料等一系列农业生产综合信息资料集成后,建立可直观查询和不同条件查询的农业信息库,填补了全市大农业详细区域规划的空白,为多种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对全市大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强制热风循环立式炉烤房试验示范》项目,有效降低烤房上下层温差,可使全炉烟叶变黄干燥趋于一致,同时加强了烤房的排湿能力,使烟叶整体烘烤质量提高,能耗降低。项目实施以来,烟农累计增加交售烟叶收入290.35万元以上,累计节约燃料(折合标准煤)104.14万千克以上,节约资金63.35万元,累计增加烟农特产税63.877万元以上。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保山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软科学研究项目,该项目在全省地市一级抢抓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机遇的课题中处于领先水平;其研究成果对保山市如何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保山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农业、外贸、旅游、基础设施等重要经济领域中已在逐步实施课题研究中所提出的方案措施。四是“云南保山苏帕河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泵技术的应用开发”、“香料烟曲叶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省市科技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推动、支撑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 随着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实施,市、县(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日益重视,不仅着力优化了科技工作的软环境,而且在科技经费投入及硬件建设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一是加大保山市市级科技经费,科技三项费投入400万元,科技发展基金300万元,科技进步奖励经费16.5万元(用于2003~2004年度科技进步奖表彰)。二是加大隆阳区科技投入:科技三项费投入300.5万元,科技发展基金20万元,科普经费20.5万元。政府还投入39.8万元用于改善办公条件。三是加大腾冲县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三项费投入606万元,比上年增加90万元,科普经费28.5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科技发展基金139万元,比上年增加89万元;投资了50万元解决了县科技局的办公地点。四是加大施甸县科技投入:为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市级科技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投入资金5.6万元。配备了4台座式联想电脑、1台IBM笔记本电脑、1台APSON激光打印机、1台复印机,并采用新型的电子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实现Internet和局域网的共同使用,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2005年,县财政安排全县科技三项费295万元,科学事业费30万元(其中科学普及活动经费6万元)。五是加大龙陵县科技投入:科技三项费投入187万元;科普经费2.7万元,其他硬件建设投入35700元(其中联想电脑9300元,施乐复印机17600元,索尼摄像机8000元,奥林巴斯照像机800元)。六是加大昌宁县科技投入:科技三项费投入139万元,科技发展基金10万元,科普经费10万元,20万元购置了1辆办公用车,用于改善工作条件。
  省委、省政府考核组莅保考核 10月24~25日,以省科技厅助理巡视员熊星武为组长的省委、省政府考核组对全市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进行实地检查考核。考核组首先查阅了保山市党政一把手落实2003~2004年度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相关系列材料;实地察看了市科技局管理机构建设、科技信息化建设以及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保山博物馆以及澜沧江集团保山分公司和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实施情况,并召开了市部分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对市委书记熊清华2003~2004年任市长期间,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书面述职报告进行考核。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考核,省考核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市级考核组到县(区)、乡(镇)考核 8月,市科技局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组成由组织、科技、财政、统计、科协、农业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的考核小组,采取“一审、两会、抽二”的方法,深入各县(区)和有关乡镇,对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考核。隆阳区通过国家科技部2003~2004年度科技进步考核,在全市率先进入国家科技进步县(区)行列。
  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工作会议 7月26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市委党校礼堂隆重召开全市新世纪科技盛会——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奖励了为本市科技进步作出贡献、荣获2003~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的科技人员。市级领导熊清华、段跃庆、杨明佑、张禄、黄玉峰、李治刚、肖卓、施碧娟、杨焱平、李新平、许洪森、刘明铨出席会议。会议由副书记、代理市长段跃庆主持,市委书记熊清华做了重要讲话,副市长杨焱平在会上宣读保山市人民政府表彰决定。会议还传达了2005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市下一步科技工作;嘉奖了全市科技管理系统先进个人,表彰了2004年度专利申请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2003~2004年度保山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4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0项。
  市区开展科技周活动 5月17日上午,市、区2005年科技活动周在三馆广场启动,拉开了保山市和隆阳区科技活动周的序幕。此次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在7天的活动中,全市将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科普讲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四大主体活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玉峰、市政府副秘书长耿梅、隆阳区副区长李琦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黄玉峰作了讲话,并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保山市博物馆揭牌。市、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成员以及隆阳区职业中学和永昌小学的部分师生近千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的同时展出宣传展板近60米,发放科技资料及书籍10多种、2000多份,职业中学的学生表演了文艺节目。
  贯彻落实省科技大会精神 9月8日上午,市委书记熊清华主持召开了第九十三次市委常委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进一步研究保山市的贯彻意见。会议听取市科技局局长张雷汇报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保山市的贯彻意见建议。会议决定修改完善《保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提高奖励标准,由过去单项科技进步奖调整分设为突出贡献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三类奖项。突出贡献类奖励10万元;技术发明类和科学技术进步类各为一、二、三等奖3个等级,一等奖励2万元、二等奖励1万元、三等奖励5000元。会议还针对传达省科技大会精神,对下一步全市的科技工作、知识产权工作、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拨培养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4月26日,保山市围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咨询“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此次宣传活动由保山市科学技术局(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市区党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区科技局等单位的30余名干部进行了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咨询活动。共发送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云南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云南科技报》(保护知识产权宣传专刊)、《中国知识产权报》以及标准化法、违法音像制品鉴别方法、常用药品鉴别方法、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相关知识等资料24种10000余份。保山电视台、保山日报等市新闻媒体制作了“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年终考核和奖励 市科技局围绕市委、市政府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和省科技厅的工作部署,按照努力实现科技工作“三个提高”的要求,结合市科技工作实际将2005年的科技工作进行分解量化下达到市局相关科室和县(区)科技局,年终进行考核和奖励。
  区域特色科技开发项目 一是实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山葵加工生产中的开发应用项目。保山具有山葵生产所需的特殊环境条件,山葵产品的附加值高,能带动高寒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因此,保山市做出了5万亩山葵发展种植的区域专项规划。为使这项产业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及时解决山葵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和运输保鲜困难,所带来的货架期短的问题,保山泰龙(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引进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线,先行应用于山葵产品加工生产中,此项真空冷冻干燥山葵的生产方法与冷冻食品的研究在云南省尚属首家。二是实施石斛原种保护及GAP种植示范推广项目。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具有丰富的石斛种植资源,具有独特的适合石斛种植的大量林地。石斛作为传统的中药材,用途广、前景好。腾冲晨光林业责任有限公司依托当地野生石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技术,利用自然优势开展石斛原种保护和GAP种植。龙陵县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石斛种植为主要内容,选择和培育科技示范户。现已种植5600亩。三是实施废次烟叶提取茄呢醇项目。云南昌宁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如“烟叶微生物酶转化技术”、“茄呢醇短程蒸镏技术”、“硫酸烟碱工业色谱技术”、“氨基甲脂固态发酵技术”等烟草深加工技术,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和设备安装调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生产出合格的茄呢醇产品40吨(其中粗品35吨、精品5吨),创造产值940万元。该项目投入正常生产将实现年加工生产茄呢醇粗品150吨、精品15吨,创产值5000万元的目标。四是实施香料烟曲叶病发生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保山香料烟在全市最适宜区已建成10个基地乡、30个千亩基地村,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香料烟生产和出口基地,连续10年保持香料烟出口量全国第一,发展种植香料烟已成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云南烟草保山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香料烟曲叶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香料烟曲叶病的侵染循环途径,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提出了种植抗病耐病品种、适时播种、培育无病毒壮苗,加强田间管理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该技术对保山市、临沧市、怒江州所有香料烟种植区具有指导意义,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县区科技工作 一、隆阳区科技工作情况:一是加强科技计划工作,带动提升区产业层次。加强科技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对2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了解全区各行业的科技工作及科技创新情况,为项目申报打下基础,共上报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2项,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加大科技管理工作力度,坚持推行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圆满完成市对区考核,取得优秀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参加了《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区)建设》的考核,并顺利通过科技进步考核。此外,还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积极组织区直有关部门近300人参与“中国公众知识产权有奖知识大赛”活动,开展了科普文明示范点创建工作,截至2005年全区共建成科普文明示范村118个、示范社区1个,科技文明示范村1个,市级科普示范学校1所,区级科普示范学校2所、乡级学校1所、科普兴农示范园2个、科普文明示范企业1个、科普文明示范户520户。三是认真开展各种形势的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科技影响力;通过科技信息和宣传报道科技工作,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培训,全年共组织有关部门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6次,发放科技资料92860多份,展出展板1000多块次等,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全区科技工作氛围均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昌宁县科技工作情况:一是认真抓好科技项目工作,首先围绕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先后对全县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16个企业进行调研,为更好的做好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打下基础。其次,认真做好实施项目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和部署,对“十五”期间县承担的省市科技5个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初检初验,后由项目下达单位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二是强化科技综合管理工作,首先抓好科技进步奖工作,共向市申报了17项科技成果;认真做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其次,抓好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播放知识产权VCD光盘,发放宣传资料1200多份,咨询服务250人次,组织了106人参加中国公众知识产权有奖竞赛活动。同时还认真抓好科技示范工作,珠街乡从岗科技示范村、泡核桃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新品种潮韩一号375亩、烤烟1300多亩,全部采用漂浮育苗、地膜覆盖标准化栽培。发展庭院经济,引进优质红梨接穗3000枝,种苗1000棵。三是认真抓好科技宣传工作,认真组织“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一条街”、“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科普活动,全年共组织“科技下乡”26次,共发科技宣传资料6万份。举办科技知识讲座一次,听课人数达1200人。通过以会代训、专业培训和各种现场培训230多期,人数达4.8万人次,其中农函大共招收9个专业、30个教学班、1250名学员。建立各种协会41个、会员899人,各类发证示范户达18000户;县科技局还按照上级要求,尽力抓好加快信息基础平台建设步伐,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2006年投入使用。
  三、施甸县科技工作情况:一是开展项目工作的前期调研,先后深入到保山旭日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康丰糖业股份总公司等15户企业开展调研,为上报科技项目打下基础。二是对列入省市的科技项目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实施省科技厅“民族科技综合开发”项目,已全部完成各项开发指标,省级“施甸县哈寨村科技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和市级“鱼腥草栽培技术研究”两个项目于2005年12月8日由市科技局主持,通过了省市验收。三是认真抓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确保考核所涉各项指标任务的落实和完善。市委、市政府考核小组对施甸县2004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和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县对乡(镇)的考核,由相关部门组成考核领导小组,分两组对15个乡(镇)检查考评,经检查考评,5个乡(镇)为优秀,10个乡(镇)为良好,在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依靠科技促经济发展的格局。四是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牵头组织开展“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如《云南科技报》、《中国知识产权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资料等5400份,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五是开展科普宣传和培训,组织完成“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一条街”、“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实际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为科教兴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腾冲县科技工作情况:一是全面实现科技进步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将各项科技进步措施渗透到经济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二是科技创新项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共申报部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4项,列项和实施科技项目4项,其中部级项目1项、省级3项、县级15项。三是知识产权工作领域不断延伸,2005年专利申请达28件,全县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全县小学生申请专利实现了零的突破。组织专利项目参加省优秀发明创造选拨赛,获三等奖5项。四是科普力度不断加大,全县安排科普工作经费16万元,从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涉农部门抽调了253名农科人员进驻到108个村开展“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同时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年培训人员达6万人次左右,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普遍提高。
  五、龙陵县科技工作情况:一是认真申报和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005年共实施省级2项、市级2项、县级10项,科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二是认真落实和考核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在完成市对县考核的同时,完成了对全县12个乡镇的考核,考核结果:5个乡镇被评定为优秀、7个乡镇为良好,并在11月1日全县科技工作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兑现了考核奖励。三是认真开展科技示范和科技培训工作,加强科普示范基础建设,共挂牌3个。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凸现了科技工作;组织完成了“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一条街”、“4•26”等大型科普活动,同时结合县实际,举办了如邀请省委党校李敏教授进行了《县城经济发展理论》、中医学院李庆生教授进行了《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知识》等8次科技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四是编撰出版了《龙陵县科技志》和《龙陵石斛》两本书。《龙陵县科技志》为全市第一本科技志。《龙陵石斛》为全县广大石斛种植户提供了较为规范的一本栽培技术资料,深受石斛种植者的喜爱。(撰稿 史忠泽)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宣传 年内,坚持“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地震科学知识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和载体,利用花市科普一条街、“11•6”防震减灾宣传周开展了两次具有一定声势的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各种宣传材料8万余份,展出各种宣传展板108块次,挂出大幅标语10条,小标语1000多条。在“11•6”防震减灾宣传周期间,《保山日报》连续3日刊登了地震科普知识和宣传活动情况报道;市地震局的防震减灾信息网登载了大量的地震科普知识;保山中专学校、保山一中、永昌镇借用展板在校院和辖区内开展宣传;电视台利用黄金时段反复播放了宣传标语、口号和名为《在山这边走动的地方》的地震知识影碟;市县区地震部门深入到14个乡镇开展巡回宣传。2005年全市共定购发放《地震我知道》地震知识丛书5册250套共1250册,《遇到地震怎么办》影碟477盘,《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459册。隆阳区、龙陵县、腾冲县先后举办地震宏观联络员、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班5期,240多人受到了培训。
  地震监测预报 全市观测项目稳中有增,共有水氧、水位、水汞、气氛、气汞、水质、地温、气象因子、测震9大类18个测项,每天上网传输观测数据100项,4885组,为监视震情及掌握全省震情动态提供了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监视全市乃至全省震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观测质量有所攀升。宏观异常得以及时调查落实。2005年全市出现宏观异常3起,一起是11月12~13日隆阳区潞江乡坝湾中学一带出现大量蛆叫死亡;一起是昌宁县卡斯一带出现黑水异常;另一起是隆阳区金鸡乡公路路面异常龟裂。这些宏观异常现象,市地震局均安排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落实,并对各种异常提出了分析研究结果意见。对各种异常的观测资料进行加密观测,与滇西实验场互相交换,异地取水,进行对比观测。9月,市地震局派出专家组对全市各县区所有观测网点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对有关仪器进行标定,排查仪器设备故障,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保证了各个观测站点的各种仪器正常运行。
  强震台基本建设 2005年保山市内新建了8个强震台(隆阳区2个,瓦窑乡政府和隆阳区气象局);腾冲县2个(腾冲地震台内和热海);施甸县2个(太平乡政府和大楼子中学);昌宁县1个(昌宁第三中学);龙陵县1个(龙陵县地震局),大大增加了强震固定台网的密度,扩大了台网的监控范围,提高了台网的监测能力。
  地震信息网络机房建设 配合省地震局开展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全市建起了市地震局、施甸县地震局、龙陵县地震局3个信息节点机房,并配备了相应的部分仪器设备。
  学习贯彻法律法规 2005年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第409号令《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和《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一是下发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有关事宜的通知》,切实保护了市内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不受人为干扰和破坏。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保山市重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1号令),努力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三是继续组织《行政许可法》的学习教育。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公务员法》的宣传工作。全市地震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
  地震局长工作会议 3月8~10日全市地震局长工作会议在保山召开,李新平副市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了全市2004年防震减灾工作,部署了2005年的各项工作;各县区地震局作了工作交流,对在2004年度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会议通报了2004年度参加全国、全省观测质量评比结果,通报了年度预报效能评比情况;对2005年度的震情趋势进行了会商。10月9日,再次召开了全市地震局长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并就保山近期开展的震情跟踪工作做了介绍。副市长李新平代表市政府对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做了部署安排并提出了四点要求。
  机构建设 隆阳区地震部门进一步理顺了关系,由原来的属区建设局二级股室,单独成立隆阳区地震局,核定人员编制8人,应急车1辆,于3月正式挂牌成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至此,全市各县区地震局机构健全。
  人员培训 2月,市县地震局4名领导参加了云南省法制局举办的法制督察培训班学习,均获得了《云南省法制督察证》,其中1人获得了综合类高级法制督察证。6月,市地震局有1名领导和3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地震局举办的地震应急救援现场工作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地震系统地震应急现场工作能力。8月,市局2名技术人员和腾冲局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局举办的地震预报培训班。9月,市局办公室主任参加了省局举办的办公室主任培训班。10月,市局1名领导参加了云南省行政学院第九期公务员依法行政培训班学习,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局领导参加听取了“云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暨社会科学理论讲坛”进保山形势报告。10月9~12日参加了“保山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培训,撰写了学习心得上交组织部、宣传部。
  震后应急 1月7日,隆阳区潞江乡发生4.7级、3月15日隆阳区汉庄镇庄房村发生4.6级、10月6日腾冲与梁河交界地区发生4.3级、11月11日潞江乡发生4.3级地震。这些震情发生后,市地震局及时派出局领导和技术人员以第一时间赶赴震中进行灾害调查,做好宣传工作,安抚民心,稳定社会,及时写出《震情反映》和《灾情调查报告》,准确地将地震震情,震灾损失情况、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情况、社会影响情况等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及时召开紧急会商会,对震情进行跟踪,对震后趋势提出较准确的判断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获奖情况 市地震局获2005年度全省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一等奖;获全省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社会动员工作单项奖;全国市(地)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二等奖;获2006年度云南省地震趋势研究报告第三名;获云南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名。2005年度全国观测质量评比中,市地震局地温获得二等奖,水汞、气氧、气汞分别获得优秀奖;腾冲县水位获得二等奖。全省质量评比中,全市17个参加评比的测项中,有8个测项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9个测项获得了优秀奖。其中市地震局获得了综合质量管理奖、数传一等奖、地温二等奖、水汞二等奖、水质三等奖;施甸县水质获三等奖;腾冲县水位获三等奖。
  调查研究 2月2~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一行5人分别到市地震局、腾冲地震台、腾冲县防震减灾局进行考察调研和春节慰问。7月22~2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汤泉一行3人分别到市地震局、腾冲地震台、腾冲县防震减灾局进行考察调研。8月9~12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一行3人分别到市地震局、腾冲地震台、腾冲县防震减灾局、龙陵县地震局及邦腊掌观测站进行考察调研。(撰稿 孙文波)
  气象工作
  2005年保山市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正常。其中冬季(1、2月)全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春季(3、4月)气温偏高,降水正常至偏多,日照正常至偏少,5月全市气温正常,降水特少,雨季开始较常年偏晚10~15天,全市于6月11~16日先后进入雨季;夏季(6~8月)全市气温偏高,降水正常至偏少,日照正常,全市雨季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先后结束,属正常至稍偏早年份;秋季全市气温偏高,日照稍偏少,降水偏少。主要气象灾害:3月3~6日局部地区出现“倒春寒”天气,部分农经作物受严重低温冷冻侵害;4~6月上旬全市发生近50年来最严重的春夏连旱;汛期全市降水持续偏少,大雨日数比常年偏少,暴雨日数比常年偏多,洪涝、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较2004年偏轻。总之,2005年就气候条件而言属中等年景。
  大气探测 全市测报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无任何责任性事故发生。全市地面测报人工站工作基数6971.0个,错情率0.1‰;自动站工作基数70152.0个,错情率0.1‰,比上年减少0.1‰;农气、日射、酸雨质量均为0.0‰;高空探测五项指标全部达标。网络传输及时率达100%。省气象局验收通过“250班无错”9个,市气象局验收通过“百班无错”25个。1月1日起,腾冲基准站、保山基本站进入自动站单轨运行,施甸、昌宁自动站进入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第二阶段。3月,全体测报人员通过了《地面测报上岗证》考试。9月,腾冲县气象局被国际气象组织(WMO)确定为全球气候基准站(GCOS)。
  气象服务 1.森林防火关键期气象服务。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保春耕、预防森林火灾工作,有效缓解旱情,增加林间湿度,降低森林火险等级。3月18~19日,隆阳区境内的高黎贡山、腾冲县猛连乡关坡相继发生森林火灾,作业队伍赶赴火灾现场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为扑灭森林火灾发挥了作用。2.“倒春寒”天气预报服务。3月3~6日,全市出现20年不遇的“倒春寒”气象灾害,降温幅度达10℃~14℃,高黎贡山以东大部地区出现难得一见的降雪,部分地区出现冰雹。气象局在2月27日的长期预报中做出预测,对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专题服务,对各县、区气象局进行指导,建议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农民朋友做好对冰雹、大风、低温或冷冻的防范工作。3月1日,再次通过短期预报进行了提醒服务。灾情出现后,3月8日,气象局再次及时发出农业气象专题服务,提出保障措施、建议,并在市电视台“天天关注”栏目中提醒广大公众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为减轻灾害损失做出了贡献。3.抗旱防汛气象服务。4月以来,保山遭遇50年不遇严重干旱,人畜饮水、城市用水、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欠缺严重。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指示气象部门要全力加强干旱监测、天气预报预测、气象信息上报、人工增雨作业和会商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气象局及时成立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全天24小时值守班。针对党政领导决策和农业生产关心的重点、焦点、热点问题,及时将最新天气演变趋势及天气实况预报向主管抗旱工作的副市长、市政府办、市委办汇报,在电视、电台、报刊上向公众发布关键性天气过程消息,全方位、多层次提供《防汛抗旱气象专题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专题》等材料,通过“气象呼”向地方政府领导发布天气短信1000多条。全市设立人工增雨作业点28个,开展人工增雨缓解旱情。6月与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提前4天报准了6月25~26日出现的汛期第一场强降水天气过程,并进行了及时的服务,为地方政府部署全市的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4.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腾冲召开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第六届火山热海旅游节“激情腾冲”大型演出、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暨端阳花市系列活动、纪念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邮票首发等系列活动,气象保障服务都取得成功。
  气象现代化建设 5月,落实昌宁县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经济信息网建设的通知》,建成昌宁县兴农网中心,8月,开通昌宁县城及卡斯、柯街、湾甸、温泉、漭水、更戛6个乡镇兴农信息网;7月11日,保山市局在全省气象部门首家开通“800”免费直报灾情电话;7月14日,腾冲局开通“企业呼”手机气象短信服务;7月,研发《保山新一代气象预报服务流程》投入使用,开发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8月,创建气象政务网“保山气象局务网”(网址:www.bsqx.net);11月4日,腾冲站L波段雷达建成通过验收,投入试运行阶段。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协调市、县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各县、区政府加大对人影工作的投入和领导。8月,市政府专门发文《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保政办发〔2005〕146号)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4月23~26日,在昌宁县举办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培训。新购置新型火箭16套,三七高炮6门。建成标准固定作业点28个。从1月实施人工增雨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开始至10月末人工防雹作业结束,广布固定作业点58个,流动作业点16个,先后在各县、区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人工防雹、人工增雨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等作业。参加作业、指挥人员100多人,共作业1000多次,消耗各种弹药7600多发,在缓解旱情、森林扑火、缓解高温、突发事件应急服务、防雹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雷减灾 1月,保山市政府发文《关于加强防雷减灾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将金融系统列为2005年防雷专项治理单位。7月,市政府印发《关于进行防雷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意见》,加大整改力度。年内共检测138个单位,复检800多个点,消除防雷安全隐患98起。5月在龙陵县举办全市防雷技术培训。12月31日,根据省气象局云气发〔2005〕210号文件要求,“保山市防雷中心”更名为“保山市防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防雷中心企业更名为“保山市防雷装置安装工程公司”。
  气象管理 积极推进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贯彻落实,开展管理年活动。1月,市气象局与市建设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通知》,8月全市完成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备案工作;10月,市局与保山机场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对非正常升空气球信息通报的通知》;11月,由市法制局牵头,邀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对各县、区政府进行气象“一法两条例”的行政执法检查,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
  精神文明建设 3月7日,充实市局领导班子,尹洪波任保山市气象局副局长;王占良任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长。3月,邀请省气象局农网中心主任朱勇、副主任王学峰两位农业气象专家,讲授当前的现代农业气象知识;7月,邀请省局科技处处长高安生讲授相关科研知识;8月,对刚毕业的3名新同志集中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在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节、敬老节等各种节假日举行活动丰富职工生活。11月,建起市局阅览室。10月,腾冲县气象局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隆阳区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先进单位”;市气象局被省气象局评为2005年度目标管理优秀达标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决算报表先进单位。2~7月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及基本满意率达100%。组织廉政文化活动,在全市气象系统征集廉政对联、漫画、书画、文章等87件作品,并进行评奖。全市被地级以上报刊、电台刊播宣传气象作品108次(其中电视电台23次)。
  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 2005年主要气象灾害是倒春寒、干旱、大风、冰雹、洪涝等,贯穿全年的气象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干旱灾害是近几年来最重的一年,洪涝、冰雹、大风等造成的损失较2004年偏轻。1.低温冷害。3月3~6日全市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明显的降温过程,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幅度2℃~4℃,48小时降温幅度3℃~6℃,隆阳区山区乡镇及海拔1800米以上的大部分地带出现降雪,全市局部地区出现“倒春寒”天气,部分农经作物受严重低温冷冻侵害。受灾地区主要在隆阳区、腾冲县。2.干旱灾害和病虫害。4月上旬~6月上旬全市各县(区)降水总量为28.5~143.9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27.0~217.2毫米,偏少60%~82%,该时段的降水与历年同期相比属于特少年份,发生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1~4月有几次强冷空气,病虫害难以越冬,汛期雨量正常至偏少,相对湿度低,病虫害偏轻发生。3.大风、冰雹和雷电灾害分布广、灾情重。4.洪涝灾害较2004年偏轻。5.滑坡、泥石流灾害。汛期全市降水偏多,滑坡、泥石流灾害少于2004年。
  气候影响专题评价 1.气候与小春作物。小春生育期内,光、温、水等气象条件配合较好,对小春生长较为有利,2005年小春作物长势好,产量较2004年提高。全市小春粮豆、油菜籽等单产增产较2004年有明显增加,全市夏粮单产属平偏丰年景,冬春农业气候属中等偏上年景。2.气候与大春作物。整个大春作物生长期农业气候资源总量属中等偏好年景,农业气候资源时段匹配较好。全市雨季开始期偏晚,4~6月上旬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大春作物不能在最佳节令栽种完毕。汛期部分时段降水相对集中,洪涝灾害偏轻。汛期热量条件较2004年好,无8月低温,病虫害偏轻发生,对大春增产极为有利。2005年大春粮食总产较2004年增加,其中水稻总产较2004年略有增加,玉米总产较2004年明显增产,烤烟的产量和品质较2004年好。2005年大春作物生长期保山农业气候属中等年景。3.气候与水资源。2005年保山总降水量为枯水年,比上年偏少,全市蓄水偏少。汛期(5~10月)全市平均雨量958.9毫米,比常年偏少18%,其中昌宁为618.7毫米,比常年偏少41%。全市共蓄水24788万立方米,比2004年蓄水偏少5127万立方米,占计划蓄水量的82%。4.气候与林业。2005年保山市年平均气温偏高,在防火季节(1~5月)全市平均气温14.2℃,比常年偏高0.9℃。4月上旬~6月上旬全市降水总量为28.5~143.9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27.0~217.2毫米,偏少60%~82%,该时段的降水与历年同期相比属特少年份,发生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使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森林防火任务较重。5.气候与甘蔗。甘蔗主产区1~2月气温偏高,日照充足,但降水偏少,冬植蔗出苗、分蘖大都欠佳。3月降水偏多5成以上,旱情得到缓解,春植蔗种苗萌发和幼株分蘖良好。4~5月降水偏少,旱情加重,甘蔗长势较差。6~8月大部地区气温正常至偏高,降水正常至偏少,日照时数不足,尤其是8月大都偏少三至六成,对其伸茎壮枝较为不利。9~11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正常至偏少,10月初起气温日较差大多在10℃以上,干凉度充分,对其糖分积累,提高产量有利。6.气候与茶叶。1~2月全市茶叶主产区气温偏高,日照正常至偏多,茶树越冬顺利,但暖冬也导致病虫繁殖加快。3月气温正常至偏高,降水充沛,茶树发芽早,生长较快,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4~5月降水持续偏少,旱情严重,茶树生长发育迟缓,开采期推迟而减产。其余产茶区4~5月光、温、水条件良好,尤其5月日照十分充足,对其收晒非常有利。
  (撰稿 张玲艳 杨先)
  科协工作
  2005年,市科协及所属团体开展学术交流活动68次,交流学术论文758篇,其中评审表彰202篇,在国内各种学术期刊上登载250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85场(次),展出各类科普展板3000块(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资料50万份(册),举办现场技术培训35期15000人次,接待群众现场咨询5.5万人次。开展科普宣传60场次,展出科普挂图和展板3550块(幅),发放宣传资料25.5万份;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25次,表彰青少年科技作品240件(项),受省级表彰40项。市科协被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并获地州市科协目标管理综合考评2等奖;吴学潮、方群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农函大保山分校和五县区辅导站被评为全省农函大先进集体,28人被评为全省农函大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
  科技工作者春节茶话会 春节前夕,市科协组织召开科技工作者及专家代表春节茶话会,60多名科技工作者就保山经济发展、科教兴保、新型工业化、“文化新保山”、建设保山和谐社会、环境资源等进行研讨和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学术活动 市科协组织开展了保山市第二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五县区科协和市直各学(协)会推荐上报的优秀学术论文81篇,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共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4篇、优秀奖33篇,并对获奖论文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基础上,推荐4篇获奖优秀论文参加全省评选,其中吴述德撰写的论文《腾冲生态气候旅游特色及生态康疗优势研发》荣获云南省第七届优秀科学论文(云锡)奖二等奖。市老科协召开2005年度学术年会,交流评选学术论文57篇,参会人数120人。市医学会召开了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专题学术讲座会。市护理学会举办了保山市职工技能大赛护士礼仪表演竞赛暨优秀护士表彰会,表彰优胜代表队6个、优秀护士32名;举办了《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培训暨第三届护理学术论文交流会议,参与人数212人。市药学会开展药学科研交流活动,撰写药学科技论文35篇。市烟草学会开展烟草产业发展理论研讨,撰写和交流学术论文16篇。市广播电视协会开展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有70件作品获奖,并在此基础上向省级推荐,共有22件作品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市农学会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共交流学术论文23篇。市兰花协会召开了兰花产业研讨会,举办保山市第二十三届迎春兰展,举办了兰花一条街宣展活动。市林学会组织会员撰写学术论文,全年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8篇;同外国林果专家和相关大学开展了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
  调研活动 市老科协组织有关专业委员会深入到龙陵、腾冲、施甸三县就农业、粮食、农科等问题和深入到市聋哑学校、腾冲县职中、永昌艺术幼儿园就社会教育事业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并向市委、政府提交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市茶业协会对全市茶叶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市统计学会组织开展了企业资金紧缺情况调查、非公有制经济人才情况调查、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季度全面调查、保山市金属矿产业调查等多个专项调查,积极参与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及时为党政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龙陵县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全县农业、教育、科技等10个专题组织调研,并形成了有一定质量的调研报告上报县委政府供决策参考。
  科技咨询服务 市水电学会利用现有人才优势,抓住保山市水利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工程技术咨询。市中医药学会分别开展了“无偿献血光荣”、“五八红十字会日”、“预防艾滋病”、“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等4次科技咨询服务。市林学会科技人员先后为社会各界提供发展经济林果无偿咨询10多项(次);市老科协召开科技咨询服务扶贫工作座谈会,正式启动科技扶贫咨询服务工作,8个专业委员会和隆阳区老科协的老专家对该乡相关行业的现状进行了考察调研,相继提出了服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并逐步予以实施;承办了省老科协在隆阳区召开的“全省老科协科技咨询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参会人数100人;市老科协保山聚贤经济开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共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25项。市统计学会不断拓展统计服务领域,为社会各界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一年来接待各单位查阅资料、咨询有关统计数据和计算方法等200多次。
  科技下乡 在元旦春节期间,市科协与市老科协和施甸县科协联合组织到万兴乡开展科技下乡为农服务活动,共向广大农民群众赠送科普图书2500本(册)、农村实用技术资料10种3万多份,接受农业科技咨询1500多人次。同时,各县区科协及相关学会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送科技、送技术、送信息”下乡活动共深入到全市的32个乡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展出各类科普展板2000块(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资料35万份(册),举办现场技术培训25期5000人次,接受农民群众现场咨询3.5万人次。
  科普宣传 一是举办科普巡回展览。市科协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隆阳、龙陵、腾冲联合举办以“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美好家园、植物科学与人类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巡回展览。二是举办端阳花市科普展览。在端阳花市期间,市科协与隆阳区科协联合举办了以“科技在你身边”、“崇尚科学、关爱生命、反对邪教”和“禁毒防艾”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展览活动,在为期7天的活动期间,展出展板700块(次),张贴挂图280多张,发放各类健康知识宣传材料15类15万份、禁毒防艾宣传折页1.5万份,接待群众现场咨询2万人次。三是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知识竞赛活动,全市干部、科技人员、中小学生共计5000多人参加了竞赛活动。四是开展专项科普宣传。联合市区地震局和市区畜牧部门在全市开展了“防震救灾、预防禽流感”专项科普知识宣传。五是开展科技周活动。市县区科协配合市科技局在全市开展科技周活动,并深入到全市的20个乡镇开展科技和实用技术下乡进村入户活动。科技扶贫市科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到施甸县万兴乡长浪坝村扶贫点开展送技术、送信息、送科技、送温暖活动,除向该村赠送科普书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外,还对万兴乡长浪坝小学50名学生和8户贫困户进行慰问,与8名贫困学生结成扶教助学对子。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市科协两次组织工作组深入到该村开展抗旱保增收工作,并筹集5000元资金帮助和支持该村抗旱保苗工作。
  “全国科普日”活动 保山市科协组织县区科协及相关学(协)会举办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科学普及,你我共参与”为主题“全国科普日”活动:一是举办领导干部科普报告。邀请省级科普专家高衡到昌宁、施甸、龙陵、腾冲举办了4场题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我们面临的对策》的科普报告,2500多名股所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报告会。二是举办青少年科普讲座。邀请高衡老师到隆阳区、昌宁、施甸、龙陵、腾冲举办了7场题为《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的物理学》、《基因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的事例和故事》、《天文知识》等科普知识讲座,7200多名中小学师生聆听了科普讲座。三是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市县区科协及相关学(协)会联合有关部门,将全国科普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及禁毒防艾宣传相结合,在全市城区、乡村、学校、农场举办大型科普展览和宣传活动,共展出科普展板750多块,发放科普资料64类62000份(册),接待群众咨询8000多人次。市科协全体干部职工分为五个组,分别深入五县开展活动。隆阳区在保山一中组织开展了“科普进校园、你我共参与”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展板、进行试验演示、开展科技作品展示比赛、科普知识竞赛、优秀小科普论文评选及“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和邪教”签名等丰富多彩的科普寓教于乐活动,1700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深入芒宽、金鸡乡和八鸭塘康复农场开展“实用技术”、“禁毒防艾、反对邪教、关爱生命”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组织区老科协到明强社区开展“科普进社区,你我共参与”活动。腾冲县先后深入猴桥、五合、中和、界头乡(镇)的7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了15场1700人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在腾越文化广场举办了为期3天的大型科普展览;组织了“2005年青少年科技夏令营”,350多名中小学师生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以“科普考察、科普参观、科普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夏令营活动。施甸县在城区开展以“健康知识、禁毒防艾、资源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活动。昌宁县组织13个单位在县城和深入3个乡镇开展科普宣传。龙陵县先后组织科普志愿者深入白塔、龙山、赧场、河头、尹兆场5个乡镇和社区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禁毒防艾”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市农学会将科普宣传日作为“树形象、打品牌、突作用”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联合农机学会、畜牧学会、茶叶学会、现代农业示范园深入乡镇进行科普宣传。四是在电视台播放科普专题片。市县区科协在市县区电视台播放以“崇高科学、反对邪教、禁毒防艾”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片6部。五是编辑科普宣传专栏。市县区科协在城区、乡镇主要公共场所和科普示范学校的宣传栏编辑多期以“禁毒、防艾、卫生健康、资源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专栏。六是召开滇川17州市科协主席第十五次联席会。市科协在腾冲县召开以“科普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滇川17州市科协主席第十五次横向联席会,市委、省科协领导及滇川两省30个州市县的科协领导和来宾共90人参加了会议。
  青少年科普教育 一是制定科普教育工作规划。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具体形式、保证措施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二是组织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市13所中小学校的4500多名师生参加了竞赛,共有科学论文、发明作品、科技作文、科幻绘画、教师论文等420件作品参加全市比赛,经市评审委员会初审、复审,评出市级获奖作品240件,并择优推荐100件作品参加全省比赛,有40件作品获省二、三等奖,保山市科
  协获优秀组织奖。三是开展“走进气象”活动。在“3•23”世界气象日期间,市区科协、腾冲县科协组织城区3所省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850多名师生到隆阳区、腾冲县气象局开展“走进气象——2005年‘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向青少年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四是开展“十星级”引星入校活动。龙陵县科协在全县248所中小学校中开展(礼貌星、劳动星、仪表星、自爱星、卫生星、爱校星、出勤星、学习星、诚信星、特长星)“十星级”的引星入校活动,全面推进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
  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 全年共在全市67个乡镇开办畜牧、核桃、蚕桑、茶叶、石斛、烤烟、加工等54个专业142个教学班,累计招生5560人,经学习培训、严格考试,已结业5159人,占招生总人数的91%。同时,农函大办学的领域和途径进一步拓宽,把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办到了劳动戒毒康复农场和看守所。以农函大为阵地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培训,全年共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1946人。
  农技协发展 一是市科协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研会),到目前止,全市共有各类农技协(农研会)511个,其中技术交流型443个、技术服务型9个、技术经济实体型15个、股份制实体型1个,拥有会员1.3万人。二是开展农技协会会长培训。市科协对全市85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或副会长、秘书长进行了为期3天的《市场经济知识与市场营销》为主要内容培训,提高了协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质。
  “五个创建”活动 年内,创建市级“科普兴农示范园”2个:保山茶树良种场“山葵种植科普兴农示范园”和腾冲中和乡“白生种植科普兴农示范园”。创建市级“科普富民示范村”3个:隆阳区河图镇翟家湾村、施甸县万兴乡长浪坝村、腾冲县界头乡大园子村。创建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1所:施甸县示范小学。创建市级“科普文明示范社区”2个:腾冲县腾越镇满邑社区、龙陵县龙山镇白塔社区。创建市级“科普创效示范企业”1个:保山茶树良种场。(撰稿 陈瑛)
  社会科学
  文化艺术
  保山实施十大文化工程 2005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事业结合保山实际,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保山十大文化工程”的实施,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名市”战略,着力打造和建设“文化保山”,全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社会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文化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一是实施了机制创新工程。2005年,市直文化单位改革全面完成,顺利完成了市电影公司的资产评估、国有资产清理移交工作,投入资金190多万元,全面解决了离退休人员的社保、医保等相关问题,妥善安置了在职职工;撤销永昌影剧院、市歌舞团,进行资源整合重组,按照新形势的要求组建了“保山市艺术团”,新组建的“保山市艺术团”为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由原来的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并建立了一套新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实施了文化创先工程。2005年10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其中龙陵县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的称号,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家华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随着龙陵县创建全国先进文化县的成功,保山市国家级的先进文化县已增至2个(腾冲、龙陵),创建率达40%。三是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保山市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普查公布县(区)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263项,市级保护名录248项,推荐申报省级保护名录158项,首批保山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于2005年9月11日在《保山日报》进行了公式。此次普查,共调查了311个项目,调查了11种民族,走遍了587个村寨,走访被调查人1964人次;形成专题调查报告283份(计约120万字)、记录曲谱313首、拍摄照片4600余幅、制作音像资料58份。四是实施了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工程。2005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5月24日召开了首次文物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成立文管会是保山市加强文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职责就是要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将文物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做好。保山市人民政府以保政发〔2005〕73号文件公布了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张志淳墓、大花石遗址、烧炭田坡遗址、白沙坡战国西汉墓地、保山县文庙先师殿、永昌府城——仁寿门、腾阳会馆、汉营东岳庙、打渔村玉皇阁、护珠寺、药王宫、镇夷关石桥及古驿道、得胜碉、施甸长官司、勐廷清真寺、梁金山故居、太极桥、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五是实施群众文化发展工程。2005年,保山市全面启动了城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并进一步指导和扶持各类群众文艺队伍,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市上下群众文化活动轰轰烈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民众达100万人次之多,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开展各种规模的重大节庆活动22场,组织民族民间艺术活动114场,举办各类展览26场;全市各类群众业余艺术团举行活动289场,参加演出约8000人,观众达28万人次。市文化系统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了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全市进行禁毒宣传文艺演出共88场,观众达23.5万人次。各公共图书馆还依托图书馆宣传周及各类节庆纪念日,广泛开展读书节及各种文献资料专题展览;在搞好窗口服务的同时,各级公共图书馆还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先后与驻保部队、武警以及部分机关、企业、学校、乡镇、社区等共建了50多个服务点,常年开展上门服务;各县(区)图书馆也一共建立了30多个服务点。认真组织了全市的“文化下乡”活动。“送戏下乡”活动为党政军及广大人民群众共演出近千场,观众达200万人次。在“送书下乡”活动中,向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申请到“送书下乡工程”项目,为龙陵、昌宁和施甸的21个乡镇文化站及龙陵县、昌宁县图书馆共争取到图书近万册。“2131工程”共免费放映电影4483场,观众人数累计达101.9万人次。六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2005年全市国办文艺团体新创节目163件,市文化局面向社会组织公开征集作品240件,市艺术团推出了大型西部民族歌舞节目《多彩高黎贡》,隆阳区推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怒沧飞虹》,施甸县创作编排了大型布朗族歌舞《金布朗》。“保山歌曲大家唱”系列歌曲集第一集《激情保山》和《张学文音乐作品选》正式出版。市艺术团先后到澳门、新西兰进行演出,均取得良好效果。七是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2005年由文化系统登记在册持证经营的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2138个,与上年相比增长30.68%,注册资金11912万元。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经营收入突破2.1亿,上缴税收1032.07万元,实现利润4469.21万元。同时,加大了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查案88件,查处违法单位41家,罚款10.9万元,收缴非法出版物91099件(本、盘),非法盗版书刊、音像制品71730件(本、盘)。八是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全市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新的选人用人机制,解放了艺术生产方,从制度上为“文化人才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市委政府加大了人才培养和推介力度,市文化局配合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了张晓娇个人音乐演唱会、何叶平专题画展,并选送10名声乐演员和教师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培训,打开了保山市“文化人才工程”的新局面。九是实施农村文化发展工程。2005年市级立项补助新建或改扩建10个文化站,其中同时增取省级立项补助3个文化站,蒲川、清水、姚关、中和、河图等一批文化站已建成多功能的新型文化中心。8月,市文化局对全市79个乡镇文化站进行了评估定级工作,全市30个文化站达级,达标率达37.9%,其中,一级文化站7个,二级文化站8个,三级文化站15个。十是实施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市县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市县区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得到了重建或改扩建,使全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挤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参加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 12月8~11日,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隆重举行。保山东省市综合展馆以设计新颖、特色鲜明的展厅,丰富生动、亮点显现的内容,匠心独具、高潮迭起的展示而成为西博会的亮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展出期间,共接待观众20多万人次。近50家媒体对保山馆进行了100多次采访报道,《中国文化报》还在头版刊发保山综合馆照片和专段介绍文字。保山综合馆被组委会授予最佳设计奖和最佳组织奖,并受省委宣传部邀请参加2006年法国文化展。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月24日~6月20日在文化局所属7个党支部,共77个党员中,全面开展了先教活动。局党组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切实加强文化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不仅按市委先教办及市委督导组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规定内容,而且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整改。对机关作风问题按照年初制定的《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版权)局工作制度》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切实推行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和民主行政,在局机关各科室中开展了争创“四满意科室”评选活动。
  扶贫工作 市文化局全体干部职工情系布朗山,在扶贫济困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由局长亲自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和二级单位领导共16人到村进行抗旱救灾、查看灾情、进行慰问和落实扶贫工作;二是向大中村捐赠了价值3000多元的乐器、VCD机、功放机和演出服装;三是捐赠抗旱救灾款3700元;四是为大中村完小建盖教学楼捐款5000元;五是捐款8700元,资助大中村26名贫困学生;六是向大中村文化室捐赠价值2万多元的农村科普图书1000册;七是组织大中村优秀中、小学生及教师代表24人到保山进行为期4天的学习、参观考察和联欢活动。
  保山市新闻出版局挂牌仪式 4月7~8日,市政府在明和大酒店召开了2005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暨保山新闻出版局挂牌仪式。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王峰、副市长杨焱平、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任治忠等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2004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当前文化新闻出版形式做了深刻的分析,对2005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同时还举行了“保山市新闻出版局”挂牌仪式。(撰稿 刘艳华)
  新闻出版
  出版印刷管理 2005年,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的要求,市文化局对《保山日报》在腾冲、龙陵、施甸、昌宁县所设立的记者站进行了审核并上报省新闻出版局进行审核批准。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行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使用正版软件清理盗版软件的通知》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保山市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制订了《保山市使用正版软件实施方案》,成立了使用正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根据市政府各组成部门的自查自纠情况的汇总,市政府及各组成部门共有计算机1085台,所使用的正版操作系统358套,正版办公系统295套,正版杀毒软件193套,还需更换这三种软件2409套,目前省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已向各州市收集数据,并同软件供应商签订合同,根据省政府的要求此项工作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在“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期间,市文化局及五县区文体局开展了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为主题的法制宣传,全市共设立了5个宣传咨询服务点,采取播放宣传音像资料,发放宣传材料,展示非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等形式,宣传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7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服务200多人次。同时还组织了稽查人员对音像制品和出版物经营门店进行了检查,全市共出动检查车辆8辆次,检查人员73人次,检查了200多家,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1813盘(册)。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印刷业经营单位289个,从业人员1181人,注册资金3125.7万元,经营收入4941.14万元,上缴税收171.85万元,实现利润353.8万元。为方便各行业、各系统单位交流信息,指导工作,市新闻出版局共审批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51份。2005年保山市新华书店对正阳南路图书城投资194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改造面积为1500平方米,增加了图书品种,现图书品种已达6万多种,全年销售收入5200多万元,上缴税收195万元,实现利润95万元,总资产达到了2553万元。民营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有所发展,截至2005年底达到136家,从业人员355人,注册资金588万元,经营收入371.46万元,上缴税收35万元,实现利润41.6万元。
  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 2005年的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的中心工作,重点是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市网吧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文化部等12个部门关于继续深化网吧专项整治和加强网吧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市加大了网吧专项整治的宣传力度,制定了整治措施,推行网吧义务监督员制度,通过签订稽查责任书,加大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行为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给予重罚,联合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联合突击检查。在网吧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受理群众举报88件,出去检查人员3200多人次,检查网吧1466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46份,立案41起,对违规经营的34家网吧进行了处罚,其中18家接纳未成年人,罚款共计20多万元,停业整顿7家,由文化、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取缔黑网吧13家,没收电脑8套,电脑主机33台,显示器27台,摄像头、键盘、鼠标、上网卡等物资,取缔淫秽网站2个,现场整改消除安全隐患25处,清除网上传播有害信息15条,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扫黄打非 根据全国“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和《2005年“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方案》的要求和部署,保山市扫黄打非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县区和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全市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376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店档、摊点4288家次,查案88件,立案30件,结案27件,查处违法单位41家,取缔非法店档,摊点16个,罚款10.9万元,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90199件(本、盘),其中非法盗版书刊、音像制品71730件(本、盘),淫秽书刊、音像制品19358件(本、盘)。(撰稿 陈云生)
  文化产业
  2005年,保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试点州(市)、县(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保山被列为全省8个试点州市之一,腾冲县、隆阳区被列为县域文化建设试点的机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培育,促进文学艺术繁荣,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5.1%,位居8个试点州(市)第四位。
  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微观机制改革。重点涉改单位保山日报社、市文化局、市广电局相继完成了干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推行中层科室领导竞争上岗、职工竞聘上岗、薪酬与岗位绩效挂钩的基础上,保山电视台、保山日报生活休闲类栏目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路子。进一步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了改善职工待遇,增强媒体和经营实体实力,支持媒体喉舌做好宣传报道的目的。二是市直专业文艺团队改革和国办文化企业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文管所)保留原有建制,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市电影公司、市音像站撤销原有建制,按照小型国企改革的政策处置资产、安置职工;市歌舞团和永昌影剧院撤销原有建制,合并组建新的保山市艺术团及其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新华书店保留原有建制,深化改革,做大做强。改革之后,市直国办文化单位从8个减少为5个,压缩37.5%。三是拟订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广电局的体制改革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5〕14号《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24号《关于在文化试点改革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通知》和省文产领导小组云文产复〔2005〕19号文件批复的《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方案》,稳步推进市文化(闻新出版)局和市广电局的改革。结合文化局、广电局自身的实际,理清了原各自单位的职能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保山市广播电视总台、保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一批文化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在整体推进的同时,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努力发展龙头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腾冲、隆阳两个试点县区积极引进昆明官房集团、云南机场集团公司、昆明柏联集团、深圳华隆集团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在侨乡文化项目、翡翠文化项目、旅游文化产品开发项目、民族文化项目、抗战文化项目、生态文化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龙陵、施甸、昌宁三县努力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龙陵县以改造提升邦腊掌旅游景区为突破口,建设松山抗战遗址文化旅游景区,着力打造龙陵松山抗战文化品牌、邦腊掌健康旅游品牌。施甸县以布朗族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以姚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园区等为重点进行开发。昌宁县提出了以橄榄河开发为龙头,以澜沧江峡谷为依托,以新田园城市建设为载体,推进旅游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城市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的发展思路。二是节庆文化产业取得新成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隆阳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第三届澜沧江啤酒狂欢节,腾冲县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在文化社会事业领域成功地引入了产业经营的理念,打造了一批节庆文化产业。通过打“节庆牌”,使历史文化与旅游商贸资源有效互动,成为保山文化产业的新亮点。三是整合抗战宣传力量,全力打造抗战文化品牌。紧紧抓住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历史性机遇,邀请了央视“面对面”、“发现之旅”、“东方时空”、“抗战”等栏目到保山深入挖掘滇西抗战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反映滇西抗战的节目。建成了全国首个民间投资民间收藏的滇缅抗战博物馆;与国家和省邮政局共同制作发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邮票《滇西丰碑》并在保山举行首发式;邀请滇西抗战老兵及有关专家在省内巡回演讲,推出了相关舞台剧、电视剧本、实录、记录片、专题片等内容,展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滇西抗战研究创作成果。
  繁荣文化事业 出版了《消失与诞生》、《保山发现之旅丛书》等一批高质量的书籍。电视纪录片《记忆的伤痕》荣获“中国十大纪录片”后,又获国际纪录片大会“优秀制作纪录片”大奖。开创了保山市自制纪录片获国家、国际大奖的先河。文化基础设施的功能得到完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龙陵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使保山市获得国家级“文化先进县”的县(区)达到了40%,位于全省前列;反映保山历史文化的大型舞台剧《怒沧飞虹》在昆公演;依靠自身力量,打造出了反映布朗族风情文化的大型民族歌舞《金布朗》。文艺新人的培养工作迈出新步伐。举办了张晓娇个人演唱会,组织参加2005年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保山代表队获得组织奖,团体名列第九,张晓娇、王晓丹、杨君海3名歌手闯入个人决赛,张晓娇获民族唱法第四名。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士到保参观考察。2005年,共接待到保山腾冲专题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省内外专家及文化考察人员1500多人次,加强了相互联系和沟通,促进了保山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腾冲县、隆阳区的改革试点工作 腾冲县在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大胆探索,推动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理顺了文化广电体育局的管理体制,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加快了腾越文化艺术团市场化运作进程,完成了有线电视台的上划工作,启动了电影公司改革。推进了一批文化重点建设项目,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8%。隆阳区确定为改革试点后,及时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实了文产办工作人员。制订了《隆阳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目前,已基本完成文化馆、文管所、图书馆的体制改革,文工团、影剧院、电影公司的合并重组,保岫体育场、游泳馆及少体校的合并重组。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84%。
  编制保山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和保山市文化产业办公室共同完成。邀请了既熟悉保山情况又对文化产业研究有较深造诣的云南省有关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作为专家组成员,课题组成员分别由省社科院、云南大学和保山市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和领导组成。于4月11日在昆明举行了专题论证会,市长熊清华同志出席专题论证会并对如何高质量的编制好规划提出了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目前,规划已经多次论证和修改,已进入最后评审阶段。
  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 8月13~14日,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在腾冲召开。市级领导熊清华、段跃庆、黄玉峰、肖卓、施碧娟、杨焱平、许洪森、蔺斯鹰,五县区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文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各县区委宣传部长、县区文产办主任,以及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文化产业丽江高级研修班精神以及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试点州(市)县(区)大理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了两年来腾冲试点县的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明两年全市及试点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同时,针对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邀请了省知名文产专家进行专题辅导。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2005年、2006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和顺申报“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活动 年内,积极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和顺以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和谐秀美的生态环境,在众多参评古镇中脱颖而出,进入最后评选,获央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并被授予2005年度大奖。整个参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保山、腾冲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吸引了全国观众的注意力。
  申报“世界遗产”活动正式启动 2005年9月,根据和顺、绮罗侨乡文化的特点,以及独具特色的火山热海地质奇观。市委、政府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正式启动和顺、绮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火山、热海、高黎贡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活动。
  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推进会在腾冲召开 11月1~2日,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推进会在腾冲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晏友琼作了重要讲话,省文产办主任黄峻作了主题发言,两位领导对腾冲试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保山市借此机会,认真总结分析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方面的探索,并编印了《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名城朝晖——腾冲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实践•成效》两本册子赠送与会代表。
  组织参加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于12月8~11日在昆明举办,本次博览会以“整合文化资源,汇聚文化产品,搭建交流平台”为宗旨,以“融合西部文化资源,展示西部文化成果,招展招商引资方式,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有西部、中东部地区及部分海外文化企事业的642家单位参展,展位总数逾1600个。保山高度重视本次博览会的参展工作,把参加博览会作为展示保山新形象,推介保山文化产业项目的一次大好机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分工协作,成立了几个专业组,明确了责任人,收到良好参展效果,获得组织奖,并被邀请参加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上,保山市选择了23个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推介,受到了广大客商的关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宣传了保山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这次的项目的很多都涉及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二是展示了保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三是进一步了解到全国,特别是西部省区市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增强了对发展文化产业紧迫感和使命感的认识;四是积累了资料,学到了经验。各参展单位都制作了精美的招商项目册和宣传材料,这些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给保山下一步招商提供了思路。
  文产办自身建设 根据试点工作的实际,调整充实了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市“文产”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文产”工作,充实完善了办公室机构,加强了力量,市级成立了副处级常设机构,明确了编制,落实了工作经费,配备了专职副主任。五县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机制,均成立了文产办,其中腾冲县、隆阳区文产办机构已单设为正科级。(撰稿 汉黎明)
  保山日报社
  贯彻落实“三贴近”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针对“亲和力不强、贴近市民百姓不够”的问题,报社党委强调在坚定不移服务中心、服从大局的同时,加大对基层的报道力度,每月直接反映基层的稿件不少于80条(幅);精减对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将“镜头”和“笔头”对准了基层,与去上同期相比一般会议与领导活动报道压缩了近25%;着力办好“一报四刊”,做强时政新闻,做深经济新闻,做广社会新闻,做新科技新闻,做活娱乐新闻,报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广泛开展深入基层采访服务活动,让先进性体现在“提高报纸质量和服务基层”上。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期间,先后有4名报社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有20余名党员记者编辑深入基层开展采访服务活动。“身子沉下去,质量提起来”,深入基层采访服务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提高业务能力 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能力,报社党委制定了“人才强报”规划,加大采编队伍的培训力度。结合“2005报纸质量年”的目标任务,引导采编人员加强业务研究,通过出精品有效解决队伍“本领恐慌”问题。截至年底,通过参加全省新闻奖评比、异地采访、外出专业培训等形式培训了10多人;在腾冲、龙陵及时召开五县区记者站工作会议,加强了工作交流和业务探讨。同时,组织了4期通讯员培训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坚持编前会、部室业务会制度,提高学术含量,增强了实效性。
  贯彻执行“两法两规” 报社党委按照省委宣传部《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学习贯彻落实记者证管理办法、记者站管理办法和新闻人员从业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为契机,完善了《保山日报社工作手册》,促进报社各项工作在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迈出了大步。按照省委提出的狠刹“五风”的要求,结合报社实际,报社党委不断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巩固了整治虚假新闻、不良广告、低俗之风“三大顽症”的成效。报社从上年5月起已经全面实施新闻报道署名实名制、广告终审值班总编负责制,有效杜绝了虚假新闻和不良广告。全面贯彻落实记者证管理办法、记者站管理办法、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和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等行业法规,从严规范一切采编行为。对个别不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特约记者给予了取消特约记者资格的处理。
  重要新闻报道 按照年初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部署,报社党委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掀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贯彻市委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市人大、市政协“两会”精神,当作2005年宣传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精心组织,着力办好“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全会精神增强执政能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保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新保山”等栏目。自始至终突出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推进保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一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大篇幅报道全市努力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民增收;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思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视产业支撑作用,不断推进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期”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一年来,报社精心策划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宣传主题,成功组织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等国家、省级领导莅临保山调研和视察的报道,传递了关怀,鼓舞了信心;成功组织了全市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报道,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成功组织了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及市人大、市政协“两会”、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等重大会议报道,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奋进目标;成功组织了全省“兴边富民”工程会议报道,展现了美好前景;成功组织了“和顺荣登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首”的报道,塑造了品牌。这一系列重大主题的成功报道,有效促进了保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显示了“新闻生产力”的巨大效能。
  打好主动仗 报社党委深入贯彻“三贴近”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着力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在多个宣传战役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上年4月到6月,全市遭遇50年一遇的旱灾,报社立即展开立体报道,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灾情,深入报道战斗在第一线的干部群众和旱情作斗争的感人事迹,适时推出优秀共产党员黄映东的长篇通讯《丹心铸忠魂》;在做好禁毒防艾宣传工作中,按照“保山禁毒防艾工作三年行动纲要”的部署,报社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禁毒防艾知识,及时刊发了长篇通讯《刀尖上的舞者》、《剑扫毒道》、《血染的丰碑》等,推出了明正彬、印春荣、李正平、张宏林等缉毒英雄的专题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报社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在整合优化资源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版块嫁接”模式,在《云南日报•新周末》成功推出了《金铁霖与保山小歌手》宣传专版。
  完善制度 报社党委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当作依法治社办报的大事来抓,先后完善了以《首问首办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公开承诺制》、《科学决策制》等6项制度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保山日报社工作守则》。“守则”既贯彻落实了新闻战线“两法两规”的精神和要求,又凸现了保山日报社的特点。
  创新机制 健全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是报社党委近年来的重大方略之一。报社党委着力于机制创新,取得了一些明显实效:一是注重效绩管理,坚持“三佳”评选。每月对当月的文稿(含图片)、版面和记者进行评比,选出“最佳稿件”、“最佳版面”和“最佳记者”予以表彰奖励。几年来,共评出“最佳稿件”近500余篇、“最佳版面”300多个、“最佳记者”500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二是鼓励读者“揪错”,请公众参与报纸提质。在报纸上公开悬赏“揪”错,“第一揪错人”每“揪”一个错别字给予15元奖励。同时,对无差错版面给予20~25元的奖励,对出错版面给予扣发责任人适当岗位津贴的处罚。奖罚分明,效果突出。一年来,报纸上的差错率明显减少,“开发读者”工作初见成效。三是坚持专家评报,深化评报工作。继续聘请省报业专家为特约评报员,每月对报纸办报情况给予书面评论。上年4月,报社还特邀专家来保山给广大记者、编辑、通讯员授课。
  外宣工作 本报记者编辑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向省以上媒体投稿,为保山的外宣工作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记者编辑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中国《人物》杂志、中国《文物》杂志、北京《大自然》杂志、香港《大公报》、美国《檀香山时报》、彩云之南网、《党课大参考》等国家级、省级传媒上发表新闻作品400多篇(幅)。共有5篇论文分获云南新闻(政府)论文奖一等奖、三等奖;有6篇作品分获云南新闻(政府)奖一等奖、三等奖;有7篇作品获全国地市报业奖;有8篇作品获云南报业奖。
  承办大型研讨会暨采访活动 4月14~19日,成功组织承办了全国地市州(盟)报社长总编报业发展研讨会暨大型采访活动。全国200多家地市州(盟)报的总编、社长及主任云集保山共商报业发展大计,深入腾冲感受“极边第一城”的无穷魅力,对提高保山的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得到了中宣部、中国记协、中国报协的充分肯定。
  拓展产业 报社严格按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严格遵循“两法两规”的规定,坚持宣传业务和广告经营分离运行。对广告资源进行重组,形成4家广告部经营广告的格局,扩展了广告市场,挖掘了市场潜力,有效化解了因药品医疗广告下滑而产生的广告经营危机,确保了广告目标任务的实现。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加快报纸产业化进程,扩大广告经营范围,壮大本报实力,上年末以报社广告公司为基础,采取职工自愿人股的方式筹措资金50万元,引进先进写真、彩画设备,建立了保山市现代喷画服务中心,对外经营现代喷绘业务。服务中心自1月正式营运以来,业务不断广大,效益初显。(撰稿 赵浩旻)
  广播电视
  2005年广播电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精品工程,落实“三贴近”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宣传报道成效显著;事业建设稳步发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强化内部管理,增强责任意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传输;搞好系统内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加强社会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深化广播电视行业内部改革,基本实施了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2005年,保山电视台和保山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宣传和“上星”宣传再创佳绩,《记忆的伤痕》屡获大将,并高票当选2005年中国十佳纪录片,入选广州国际纪录片优秀奖,保山电视台全年“上星”宣传182条,并在中央台播出新闻30多条次,外送播出专题片11部(集)。保山人民广播电视台“上星”播出59条,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频率播出专题1部。2005年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投资10多万元恢复了隆阳城区6频道、9频道100W无线电视转播发射;新建广播电视“村村通”民心工程340座,新建广播“乡乡通”工程25座,新建“西新工程”2座,增大了广播电视覆盖率,解决了近10万人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广播电视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建设。
  重要宣传 保山电视台和保山人民广播电台,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搞好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并重点做好全市开展的第一批和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及突发性灾害报道工作。保山电视台在《保山新闻》播出先进性教育新闻315条,《隆阳新闻》播出194条,保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294条,专题10期,有力地宣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扩大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渗透力和影响面。2005年上半年,保山市遭遇了50年不遇的旱情,保山电视台和保山人民广播电台及时启动了新闻宣传应急预案,选派优秀记者深入灾区一线,全力投入抗旱抢种、抗旱保春耕的宣传报道工作,保山电视台在自办节目中播出了抗旱救灾新闻稿件80多条,保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58条。
  重点建设 2005年国家加大对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投入,市广电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500多万元,在全市新建广播电视“村村通”民心工程340座,解决了广大农村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连续两年实施本地广播“乡乡通”工程之后,2005年又新建25座,使全市广播“乡乡通”工程达到75座,基本建成全市广播同步网,使全市所有乡镇所在地和主要交通沿线部能收听到本地广播节目。保山人民广播电台自办节目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年内争取到国家“西新工程”两座,专项资金150万元,在腾冲猴桥、龙陵龙拱山建设两座广播电视转播发射站,经过10个月的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增加了对两县边境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
  行业管理和安全播出 针对广播电视行业特点和工作特殊性,广播电视部门始终把政治责任放在首位,抓好安全播出和行业执法管理,净化电视荧屏,确保广播电视宣传导向正确,创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2005年,编制了《保山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完善了应急预案,将安全播出责任制落实到各播出单位和责任人,在“3•18”、“7•3”“法轮功”反动组织疯狂攻击破坏广播电视播出与传输期间,保市广播电视防范到位,没有发生一起播出事故。市局社会管理科还与隆阳区分局公同有关部门,2次组织广播电视行业执法检查,对隆阳区城乡地面卫星接收户和经销户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共查获非法销售安装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天线29副,数码卫星接收机19台,高频头33个,有效地遏制了非法销售和接收境外卫星节目的势头。6月,按照省纠风办的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不断推进广播电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科学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支持全省广电网络改革,组建云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分公司,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撰稿 徐名高)
  文联工作
  市文联一届四次常委会 根据保委〔2005〕26号《关于周勇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5月12日,市文联召开一届四次常委会,选举市一届文联副主席1名。市一届文联有常委15名,因工请假2名,实到13名,根据市文联章程及《保山市文联一届四次常委会选举办法》,选举有效。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票通过周勇同志当选市一届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
  选配二级班子 为进一步理顺文联内部管理,调动文联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性,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根据保办字〔2005〕62号文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保山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管理办法(暂行)》和《保山市文联章程》,市文联以民主推荐的方式,在市文联机关内部公开推荐市文联秘书长及市文联办公室主任1人、文联创联科科长1人。
  《保山文化》改版 5月,市文联对所办刊物原《保山文化》进行改版和重新定位,并更改刊名为《高黎贡》。《高黎贡》杂志分A、B两版。A版为双月刊,在原《保山文化》的基础上增设反映当代国内文学创作水准的“名家特稿”栏目、关注社会焦点热点的“非虚构作品”栏目、直言不讳栏目和反映保山历史文化的“文化地图”栏目。B版为文化专题版,具体对某一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地域作专题介绍,强化对该地区的宣传。改版后的《高黎贡》杂志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追寻滇西抗战——保山•成都艺术联展 8月,保山市文联与成都市文联联合在成都武侯祠举办“追寻滇西抗战——保山•成都艺术联展”。中共保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玉峰,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焱平等领导出席,中共保山市委书记熊清华为展览发去贺信。展览共展出以滇西抗战为题材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400余件,每天有近两万人观看展览。展览期间,举行了保山市文联与成都市文联缔结友好文联签字仪式。11月14~20日,展览在保山展出,成都市人大副主任童若春、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苏伟、著名作家邓贤等成都市党政领导及文艺界人士出席。
  保山市第三届山花奖“电力杯”业余歌手大赛 为庆祝共和国56华诞,9月,市文联举办了全市第三届山花奖“电力杯”业余歌手大赛,大赛在五县区初赛的基础上,进行了复赛,并于9月29晚在保山三馆广场进行决赛,共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中共保山市委副书记、保山市人民政府代市长段跃庆,中共保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玉峰,保山市人大主任杨连,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新平等党政领导出席决赛现场,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人文保山”摄影作品展 8月,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保山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在市文化馆举办“人文保山”摄影艺术展览。展览共展出摄影艺术作品60余幅,作品集中展现了保山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腾冲侨乡摄影作品展” 3月,为进一步宣传腾冲和顺侨乡,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组织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赴腾冲和顺侨乡采风,并在保山举办“侨乡风光风情”摄影作品展,共展出作品80余幅。
  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3月,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组织会员深入高黎贡山采风,创作出一批以高黎贡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并于9月28日~10月15日在市文化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共展出美术作品50余件。
  “书法保山”会员作品展 为庆祝共和国56华诞,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于9月29日~10月6日在市博物馆馆举办“书法保山”会员作品展。共展出书法作品94幅。市委书记熊清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段跃庆出席开展仪式并参观展览。
  组织人员参加三届一次滇西笔会 10月24~29日,第三届第一次滇西笔会在大理召开。市文联组织人员出席会议。笔会举办了文学讲座、《边疆文学》编辑审稿、与作者谈稿、作者改稿等活动。此外与会人员还到“最佳魅力城市”大理和巍山古城进行采风。
  西部画家何叶平高黎贡山专题国画展 为宣传保山,推出保山名人,实施以高黎贡山为品牌的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对外宣传,12月8~11日,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市委宣传部、市文产办、市文联联合在昆明会展中心举办“西部画家何叶平高黎贡山专题国画展”,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段跃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玉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展览共展出作品40余幅。作品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了高黎贡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12月底,画展在保山官房九龙阁举行了汇报展览。(撰稿 段一平)
  地方志
  《保山市志》编纂工作会议 12月30日,保山市人民政府在保山隆重召开《保山市志》编纂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段跃庆到会并讲话,要求承担《保山市志》编纂任务的市直各部委办局,中央、省属驻保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驻保部队,各人民团体,市直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刻认识做好《保山市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继承和发扬“一纳入,五到位”等第一轮修志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保山市志》编纂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如期顺利完成。会议期间,市委史志委还对《保山市志》初稿撰稿人进行了业务培训。
  第二轮修志工作 12月9日,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保办发〔2005〕33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将市委史志委拟定的《保山市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规划》转发给五县(区)党委、政府及承担《保山市志》编纂任务的相关单位,要求在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中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求真求实的精神,紧密结合建设“文化新保山”的战略部署,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全面系统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保山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状况,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年内,昌宁县、施甸县相继召开会议,启动了第二轮修志工作,其他三县(区)亦紧锣密鼓,着手启动续修工作。
  编辑出版《滇西抗日战争史》和《高黎贡之子——李根源》 年内,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市委史志委相继编辑出版《滇西抗日战争史》和《高黎贡之子——李根源》。其中,《滇西抗日战争史》是在20年来广泛征集研究、编纂出版了7本与滇西抗战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在现有滇西抗战研究史籍的基础上,吸纳已形成的“滇西抗战文化”的丰富营养,通过浓缩、剪裁和再创作,最终编著而成的该书全面、系统、真实、客观、准确地记述了发生在60年前那段充满屈辱血泪和不屈抗争的峥嵘岁月,是第一本滇西抗日战争的正史,亦是集学术性、真实性为一体的研究滇西抗战的权威性著述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科书,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重点图书之一。《高黎贡之子——李根源》是为了配合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中共腾冲县委、腾冲县人民政府主办,10月13~14日在腾冲举行的李根源学术研讨会而编辑出版的,旨在宣传、推介李根源,并为研究李根源政治、军事、文化成就提供基础性材料。该书由李根源传、李根源年谱、文章典籍中的李根源、民间传说中的李根源、李根源诗选、李根源文选、李根源书法题刻选7个部分组成,力图全方位反映出将入相、著作等身的文武全才李根源的辉煌人生。
  参加腾冲李根源学术研讨会 年内,应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的要求,市委史志委精心策划组织了《民主革命家李根源》、《李根源对地方志的贡献》、《李根源诗歌散论》、《从李根源的滇西抗战诗文看其人格魅力》等16篇学术论文,并入选由云南省文史馆、云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云南历史文化丛书——李根源纪念文集》,参加了在腾冲举行的李根源学术研讨会,就开展李根源学术研究的有关问题同与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
  完成参选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推荐上报工作 年内,市委史志委组织全市史志系统圆满完成了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选工作,经过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市委史志委、龙陵县史志委原主任陈景东因在第一轮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正式推荐参与“全国方志先进集体”、“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市委史志委方志科随即组织并完成了相关材料的上报。(撰稿 张涛)
  年鉴
  2005年版《保山年鉴》编辑 年初,为做好2005年版《保山年鉴》的编纂工作,中共保山市委办、保山市人民政府办以保办字〔2005〕6号文对2005年版《保山年鉴》的编纂工作提出要求,并要求严格执行。本版年鉴在框架设计、内容选择和突出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等方面作了改进,8月底年鉴编辑工作结束。本年度共征集到年鉴初稿208万字,图片980多张。
  参加全国年鉴编校培训会 8月全国年鉴编校培训班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办,保山市派出了3位同志参加此次培训班,为保山年鉴编校质量的提高夯实了基础。
  2005年版《保山年鉴》出版发行 年底,2005年版《保山年鉴》出版发行。该年鉴120万字,有时政图片50多张,各行各业彩照410多张,印刷1000册,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撰稿 杨国梁)
  档案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根据保山市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市保先办制订的实施方案,市档案局馆于2月5日成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了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高、边改进”的方针,从2月17日至6月30日,历时4个多月时间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体党员经过深入的学习和切实的分析评议,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民主评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党员个人、局馆党支部和局馆领导班子制定了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六项长效工作制度,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进行整改。
  依法治档工作 全市档案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行政许可法》、《云南省档案条例》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对市档案局馆执法依据、执法种类及职权职责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或授权市级档案局馆的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依据,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按照《档案法》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辖区内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活动,11月,市档案局组织检查组依法对市直部门的依法治档工作和档案业务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所查单位的依法建档、依法管理档案工作按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打分,通报了检查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档案馆建设 全年全市6个综合档案馆共收集并向社会开放现行公开文件702份,资料12册。其中市档案馆214份,资料2册。6个综合档案馆共接待查阅利用档案者1993人次,提供利用档案13907卷次,资料114册,照片档案312张,复印档案4880页。其中市档案馆接待查阅利用者262人次,利用档案1247卷次,利用照片档案312张,复印档案2109页。共接收档案2580卷,归档文件11340件,照片档案593张,实物档案19件,资料180册。其中市档案馆接收档案578卷,归档文件1186件,资料180册,照片305张。截至2005年底,全市6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已达234974卷,资料65598册,照片42305张,声像档案1515盒,实物档案678件。9月下旬,市档案局馆抽派3人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进一步制作滇西抗日战争档案珍品仿真件达成协议。全市各综合档案馆加大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积极开展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工作。全市全年共录入文件级目录94万条。其中市档案馆录入卷内目录31.4万条。馆藏档案目录录入工作为全市档案馆目录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党政机关档案室建设 一年来,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加强机关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工作,促进机关档案室建设,全市323个一级立档单位完成了年度归档工作,占98%。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市115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新建立了计算机档案管理应用系统,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开始在各机关单位普及。全市共有117个单位按时向同级综合档案馆报送机读归档文件目录。档案局馆通过建立机关目录数据库,对机关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了有效监控,规范了机关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相关标准,促进了机关规范化建档工作。
  乡镇机关档案室建设 县区档案局加强了乡镇机关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全市72个乡镇全部完成了年度立卷归档工作。已有36个乡镇建立起计算机管理档案应用系统,启动了乡镇计算机管理档案工作。年初,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对撤并乡镇工作的安排部署,市档案局与市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下发了《关于县区撤并乡镇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对全市撤并乡镇中档案的归属流向及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意见,县区档案部门和税改部门按照《通知》要求,把档案工作纳入乡镇撤并工作统一部署,档案部门加强对19个被撤并乡镇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使撤并乡镇的档案整理规范,全部移交进档案馆或相关部门。在督促指导乡镇档案室建档工作的同时,各级档案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和乡镇中心小学及普通中学的建档工作。3月,市档案局与市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档工作的通知》,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卫生院档案的科学管理,促进了卫生院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和管理,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全市有54个乡镇卫生院和130所中学及中心小学开展了规范化建档工作。
  企事业单位档案建设 市县区各级档案部门对保龙高速公路、保山师专、小湾移民、鱼洞水库、三块石水库、公养河电站、勐梅河电站等14个重点工程进行了档案监督指导,市档案局抽派2名业务人员分别到苏帕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槟榔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对工程建设档案进行监管,实现了公司对工程档案的有效监控。各级档案部门还依法监督指导烟草、保险、银行、电信、移动、矿厂、糖业等重点行业企业的建档工作。
  村委会(城市社区)档案室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档案服务,五县区档案局分别采取了档案局馆工作人员包乡、包村、包社区的工作责任制,建立起工作联系制度,指导村委会、社区建立档案工作,利用档案为群众自我管理和基层建设服务,为村务管理、农村经济建设、社区建设服务。目前全市正式挂牌成立的32个社区都已开展了规范化建档工作,509个村委会开展了年度归档工作。
  家庭档案建设 年内,全市启动了家庭建档工作。市档案局印发了《关于认真开展家庭建档工作的通知》(保档发〔2005〕32号)。3月,市档案局和隆阳区、施甸县档案局分别开展了《家庭档案整理方法》业务培训。4~5月,市档案局业务指导科深入五县区督促指导、落实家庭建档工作。全年全市共有153个机关3609名职工开展了家庭建档工作,共建档7656盒。
  干部队伍建设 针对机关档案人员变动大,业务生疏以及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3月,市县(区)档案局分别对机关档案专兼职干部进行了《归档文件整理》、《综合档案室档案管理》、《档案管理软件的运用》、《电子公文归档方法》、《家庭档案整理方法》等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全市共培训249人。认真组织一年一度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评聘工作。7月,市档案局召开了保山市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初评委会,评审助理馆员3人,推荐上报省中评委中职2人,2名中职人员顺利通过云南省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中评委的评审。
  档案宣传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了保山和保山档案工作的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为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党史研究室和云南省档案局协办的《坚固大后方,抗战最前线》大型主题展览,省档案局编纂的《日军侵华罪行实录•云南卷》、《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以及市外宣办举办的展览提供了大量滇西抗战的史料和照片。组织档案人员撰写文章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全年共投稿件80多篇,入选省档案学会学术论文35篇,在各级报刊共刊登宣传保山和保山档案工作的文章20余篇。11月,市档案局举办了首届“我爱兰台”演讲比赛,选手们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档案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职业风采,赞美了职守兰台的档案工作者,讴歌了全市档案事业取得的成就。档案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由市档案局组织完成的《档案技术服务重点工程项目研究》和《在机关全面推进应用档案管理软件研究》两项科研项目,分别获云南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撰稿 黄玉萍)
  卫生
  卫生综述
  2005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站)396个,实有病床4646张,人员58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247人,其他技术人员233人,管理人员179人,工勤人员462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2066人,助理执业医师463人,注册护士1496人,药剂人员240人,检验人员17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583人。卫生部门所属卫生机构118个,实有床位3941张,人员46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09人,其他技术人员188人,管理人员148人,工勤人员400人。卫生部门所属卫生机构中,有综合医院6个,实有病床1577张,人员180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77人;有中医医院5个,实有病床380张,人员4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1人;有精神病医院1个,实有病床100张,人员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6人;有乡镇卫生院86个(中心卫生院28个,一般卫生院58个),实有病床1742张,人员16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80人;有中心血站1个,人员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人;有妇幼保健院6个,实有病床138张,人员1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6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人员3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8人;有卫生局卫生监督所6个,人员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9人。全市有私立医院8个,实有病床312张,人员3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4人;有私人诊所188个,人员335人。工矿企事业单位设卫生所、医务室68个,人员122人。全市有村卫生室89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879人,其中,乡村医生2654人,卫生员225人。全年,全市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89208457.18元(含中医5728591.00元),其中:市直20849657.78元(含中医1766700.00元),隆阳区16052105.55元,施甸县13304387.43元(含中医849484.00元),腾冲县18178922.66元(含中医1109275.00元),龙陵县13257662.76元(含中医1164776.00元),昌宁县7565721.00元(含中医838356.00元)。
  “十五”卫生工作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狠抓落实,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卫生工作倍受重视。2003年,全国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暴露了中国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的缺陷。此后,引起了保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特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卫生系统狠抓落实,医疗、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得到了促进,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工作的新格局。二是卫生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全市共投入卫生事业费(含中医事业费)30830万元,在“九五”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为开展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市级和五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了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腾冲、龙陵、昌宁和施甸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实施了农村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9个乡镇卫生院和88个村卫生室,争取到了2个县级医院、1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和27个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建成了市中心血站;市传染病区建设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之中。这些项目的争取和建成投入使用,保证了全市从市到县、乡、村,从医疗到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达到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有所改善的目的。到2005年末,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92张、卫生技术人员2.15人,病床使用率达54.9%,平均住院天数降至8.84天。四是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切实加大了以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等为主的传染病的监测检测、预防控制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有效应对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灭脊髓灰质炎,没有鼠疫、霍乱疫情发生,非典型性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实现了零记录。2005年,全市传染病发病率为384.63/10万,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达100%,“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3.46%,以县、区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覆盖率达100%。五是重点工作成效初显。2003年6月率先启动了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又增加了隆阳区和腾冲县,参合农民达139.2万余人,参合率达89.13%,筹集合作医疗基金6960多万元。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就诊率明显提高,医药负担明显减轻,普遍得到实惠,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步缓解,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越来越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各级政府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下设了办公室和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保山市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三年行动计划(2005~2007)》,实施了全民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使用、净化社会环境、监测检测和美沙酮替代治疗等五项工程,进一步落实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开局良好。六是其他卫生工作明显进展。认真贯彻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了预防保健、中医药事业和医学教育工作,确保了“十五”卫生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了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中医药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卫生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进一步强化,有力打击了非法行医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七是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00年与2005年相比,婴儿死亡率由32.79‰降至20.64‰,孕产妇死亡率由83.58/10万降至71.19/10万。无偿献血率由2002年的0.25%提高到2005年的91.4%。2005年末,农村改水受益率达87.5%,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2.54%,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了69.5岁。“十五”期间保山市卫生事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分布不均衡;二是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群众看病流向不科学;三是农村卫生基础薄弱,乡村卫生人才缺乏,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四是卫生管理体制不顺,政府公共卫生职责不清,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不力;五是卫生执法监督不力,医疗服务不规范,医德医风亟待加强;六是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群众医药负担过重,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 一是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内;二是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巩固在90%以上,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巩固在100%,艾滋病疫情底数基本查清,平均流行率有所下降;三是全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四是以县(区)为单位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0%以上,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70%以上,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25%、20%和20%以下;五是以县(区)为单位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100%;六是全市5个县(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七是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人,执业医师1.3人,执业护士0.90人,90%以上的医生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率达100%;八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0%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5%;九是无偿献血率达95%、成分血使用率达95%以上;十是人均期望寿命达70岁。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功能完善的,服务能力强、应急储备足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督到位的卫生管理体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在市、县(区)卫生局党委领导下,按照市委及各县(区)委统一部署,市卫生系统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月22日开始到6月23日结束。党支部1个,共有31名党员(市卫生局25人,在职17人,离退休8人;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6人,均有在职党员)参加。二是7月到10月全市第二批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党总支、党支部共321名党员(在职219人,离退休98人)参加。三是第二批全市卫生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共涉及66个单位,79个基层党组织,参加党员1083人(在职910人,离退休173人)。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按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活动,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服务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成效明显。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在前几年的基础上,2005年,首次把市中心血站、市、县(区)疾控中心共7家单位的体外诊断试剂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年内,全市26个医疗卫生单位参加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2004~2005年度采购金额达6169.53万元,让利给病人达832万元。为加强监督管理,由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纠风办、发改委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市19个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市直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招聘 2005年市直卫生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有130多名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毕业生报名参考。经过公共科目、专业知识考试,有82人进入面试,最终择优招聘了41人,其中市人民医院23人,市疾控中心7人,市中心血站1人,市中医医院3人,市精神病医院1人,保山卫生学校6人。招聘的人员于年底到各单位报到。这是近10年来,市直卫生单位招聘大学本科生最多的一年。
  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申报卫生高职 在2005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中、初级资格考试中,全市报名718人,经资格审定、考试,有408人国家级合格,合格率为56.8%,其中中职74人,初级(师级)64人,初级(士级)270人。有23人省级合格。年内,全市共受理卫生专业技术申报高职62人,经资格审查、“三专”(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案例)考核和推荐,资格审查未通过5人,提交保山市卫生专业技术高推委57人,上报省卫生厅高评委57人,最终省卫生技术高评委通过51,未通过6人。另外,按照省卫生厅要求,选拔了2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分别到昌宁县更戛和珠街卫生院。
  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考试考核 2005年,全市总计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考试1018人,实际参加实践技能考试985人,考试合格847人,合格率85.98%;实际参加全国医学综合笔试835人,考试合格229人,合格率为27.43%。在实际参加全国医学综合笔试的835人中,各类别执业医师参考人数、及格人数及合格率分别如下:临床执业医师,参考197人,及格76人,合格率38.58%;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参考528人,合格125人,合格率24%;口腔执业医师,参考6人,及格2人,合格率33%;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参考8人,及格3人,合格率38%;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参考14人,及格3人,合格率21%;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参考5人,及格1人,合格率20%;中医执业医师,参考14人,及格5人,合格率36%;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9人,及格5人,合格率56%;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参考20人,及格6人,合格率30%。年内,全市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全年参加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73人。
  国债项目 2004年,中央国债安排龙陵县农村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9个乡(镇)卫生院,计划总投资317万元,其中:国债255万元,自筹62万元,建设规模5000平方米。以上项目在2005年内实施。2005年10月,国家计委安排保山市腾冲、龙陵、施甸3县农村卫生体系建设30个项目,1664万元,其中国债1355万元,自筹309万元,建设规模29650平方米,项目要求在2006年实施完毕。
  农村卫生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龙陵县的9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国债农村卫生建设项目,项目均已竣工待验收后投入使用。争取了腾冲、施甸的30个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664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投入达1355万元,2006年开工建设。年内实施了28个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村卫生室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2003年6月,龙陵县参加了全省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5年10月,隆阳区、腾冲县参加了全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工作,至此,全市有3个县(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至2005年12月3个试点县应参合农民数为1516835人,实际参合1384257人,参合率91.25%。一是隆阳区、腾冲县为2006年的新型农村合作扩点县,2005年10月参加了省合管办召开的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会后,积极组织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宣传发动和筹资工作,制订本县(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经过努力,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踊跃参与。至年底,隆阳区参合情况是:全县应参合的农业人口数为734243人,实际参合人口数691781人,参合率94.2%,应参合五保户人数628人,实际参合628人,参合率100%,农民个人缴费6917810万元。腾冲县参合情况是:应参合的农业人口数为558561人,实际参合人口数499639人,参合率89.45%,应参合五保户人数594人,实际参合594人,参合率100%,农民个人缴费4904920元。两县(区)为在2006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基础。二是龙陵县参合、补偿、受益情况:2005年全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为56706户,实际参合50092户,参合率88.34%,比2003年增加2720户,增长5.74%。应参合农民人数为224031人,实际参合192837人,参合率86.08%,比2003年增加5942人,增长3.18%。其中:应参合的贫困人口为118079人,实际参合95482人,参合率为80.86%;应参合的五保户为443户,实际参合443户,参合率100%。按农民个人筹资10元,中央财政补助10元,省财政补助6元,市财政补助2元,县财政补助2元的标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筹集资金5824240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农民个人缴费1928370元,中央级补助1928370元,省级补助1299000元,市级补助400000元,县级补助268500元。按5%提取风险基金289255.50元,全年可运作资金5495854.50元。2005年1~12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参合农民门诊减免112524人次,参合人员补偿人次覆盖率为58.35%,给予减免补偿费用891002.62元。住院8624人次,参合人员补偿人次覆盖率为4.47%,给予减免补偿费用4026715.09元。两项合计减免121148人次,补偿资金4917717.71元。已支付资金占可用资金总额的89.48%,其中门诊已支付资金占可用门诊基金总额的57.76%,住院已支付资金占可用住院基金总额的99.95%。
  农村卫生改革 腾冲县对全县21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了公开选聘和竞聘工作,同时对城区卫生资源进行了调整,将腾冲县人民医院和腾冲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
  整合,提高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提高了县级综合医院的服务能力。昌宁县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聘了县中医医院院长,建立和完善了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调县直卫生单位工作考试考核制度和医疗单位用人用工制度,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人,对右甸镇卫生院和县中医医院进行了整合。龙陵县全面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机制,在县人民医院实行了院科两级核算管理,在县中医医院实行了个人总工资中60%的岗位工资与出勤挂钩分配,40%为绩效工资,县卫生局统一制订了卫生系统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在县人民医院进行改革试点,成立后勤服务中心,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农村卫生 市卫生局、市财政局于2005年6月联发了《关于建立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制度的通知》,建立全市各级卫生工作对口支援制度、巡回医疗制度、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制度、城市卫生机构向农村卫生机构推广先进技术和适宜技术制度,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年内,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精神病医院分别支援昌宁县、龙陵县和施甸县。实施“云南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市人民医院派出10名医师支援昌宁县人民医院和龙陵县人民医院,玉溪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出10名医师支援施甸县和腾冲县人民医院。中国医科院附属医院派出6名专家对市人民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疾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疫情 2005年,全市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20种,其中,乙类传染病14种,丙类传染病6种,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总数为9274例,年发病率为384.63/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8021例,年发病率为332.66/10万,丙类传染病1253例,年发病率为51.97/10万。死亡42人,均属乙类传染病,死亡率为1.74/10万,病死率为0.52%。各种传染病报告例数为:疟疾3887例,病毒性肝炎1394例,肺结核1313例,流行性腮腺炎787例,痢疾539例,伤寒与副伤寒386例,其他感染性腹泻242例,猩红热175例,淋病131例,梅毒108例,流行性感冒93例,斑疹伤寒78例,风疹46例,乙脑41例,艾滋病22例,麻疹16例,麻风病7例,百日咳4例,新生儿破伤风4例,流脑1例。与2004年相比,乙类传染病发病数上升24.76%,发病率上升23.80%,死亡率上升39.20%,病死率上升10.64%。发病上升的病种为痢疾(19.25%),艾滋病(1.44倍)、梅毒(3.15倍),麻疹(4.33倍),乙脑(41.38%),新生儿破伤风(1.00倍),疟疾(60.55%),肺结核(37.20%)等8种。发病下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23.24%)、伤寒和副伤寒(-4.46%)、淋病(-12.67%)、百日咳(-77.78%)、流脑(-66.67%)、猩红热(-1.73倍)等6种。发病数在前五位的疾病是疟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痢疾,占发病总数的85.4%。发病数在前三位的县(区)是:腾冲县(2840例),隆阳区(2707例),龙陵县(1602例)。发病率在前三位的县(区)是:龙陵县(590.13/10万),腾冲县(460.94/10万),隆阳区(317.05/20万)。
  传染病报告及管理 全市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正常运行,县、乡、村三级疫情信息报告网络体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规范。11月,对乡级卫生院防保医生的网络直报进行了培训。在各县(区)开展医院传染病报告漏报调查的基础上,市卫生局组织调查组对隆阳区及昌宁县共1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传染病漏报率为23.24%,迟报率28.2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97.05%,门诊日志填写完整率86.55%,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问答知晓率91.24%。市、县(区)按时完成每月一期的“疫情简报”编发及季度、半年、年终疫情分析,及时将疫情信息上报相关部门,其分析质量不断提高。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坚持每季度一次的疫情分析会,根据疫情提出防治措施。
  鼠疫、霍乱防治 春、秋两季各县(区)开展了灭鼠工作。全市坚持鼠疫“疫情三报”和“零”报告制度。年内室内鼠密监测共放置鼠笼43574笼次,获鼠311头,总鼠密度为0.17%,其中获黄胸鼠259只,黄胸鼠密度0.59%;室外鼠密监测共放置鼠笼41202笼次,获鼠433只,总鼠密度为1.05%,其中获黄胸鼠272只,黄胸鼠密度为0.66%。共完成动物细菌学培养3108只,蚤类细菌培养856组,血清学检验855份,市疾控中心完成了95份血清复检,全市未发生鼠疫疫情。为加强鼠情监测,省卫生厅年初下发的鼠笼3800个,鼠夹2400个已分配到各县(区)。全市开展了以霍乱为主的肠道病防治监测工作。5~10月,对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腹泻病人开展了监测。年内,完成1618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的检验工作,未检出霍乱弧菌,全市无霍乱疫情发生。
  疟疾防治 腾冲县和龙陵县继续认真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认真落实中缅边境流动人口管理措施,加强传染源管理,认真做好重症病人的治疗和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加强疟区疫情监测和发热病人血检,大力开展乡村医生防疟知识培训及宣传。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全市虽然发病较2004年回升,但内源性病例下降了9.62%,内源性疫点也从97个下降到79个,杜绝了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内源性疟疾的暴发流行。据全市疟疾防治专报系统统计,2005年报告疟疾发病3940例,发病率163.41/10万,较2004年96.72/10万上升68.95%,其中,间日疟2840例,占72.08%;恶性疟1058例,占26.85%,未分型32例,占0.81%;混合感染10例,占0.26%。死亡10例,病死率0.25%。内源性病例141例,占3.58%,发病率5.85/10万;外源性病例3799例,占96.42%,发病率157.56/10万。内源性病例分布在5县(区)的79个疫点:隆阳区1例,1个疫点;腾冲58例,47个疫点;施甸6例,4个疫点;龙陵73例,25个疫点;昌宁3例,2个疫点。与2004年相比,无论是病人数(2004年156例)还是疫点数(2004年97个)都有明显的下降。141例内源性病例中,间日疟106例、恶性疟35例。发病全年均有报告,但集中在4、5、6、7四个月,每月报告数均在400例以上。全年共完成休止期根治3432人,现症病人治疗4019人,发热血检49551人,高危人群原虫调查1183人,预防性服药59812人,喷洒灭蚊1571856平方米,受益人口65867人。
  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日常管理进一步得到落实,各级医疗机构执行双向转诊制度进一步规范,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得到认真实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年内完成两次结核病日常管理督查及4次结核病控制项目督导。全年完成新发涂阳病人548例,总管治肺结核病人839人,其中初治涂阳548人,复治涂阳130人,重症涂阴66人,其他95人。在初复治涂阳的678人中,完成治疗392人,治愈293人,治愈率74.74%。重症涂阴治疗66人,完成疗程51人,完成疗程率77.27%。举办结核病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班4期:5月17~19日召开保山市全球基金第一轮中期评估动员大会暨痰检质控培训班,有45人参加了培训;7月5~7日举办保山市第一批乡镇卫生院痰检人员培训班,有28人参加了培训;11月17~19日举办了全市全球基金项目管理培训班,有20人参加了培训;12月13~15日举办了“加强结核病项目机构合作和健康促进培训班”,有43人参加了培训。完成两次痰检质控和现场评估工作。结合“3•24”宣传日进行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发放宣传光盘120盘,宣传材料59500份,悬挂宣传主题布标55条,出黑板报80期,市、县(区)电视台播放宣传知识录像1次,持续7天,发放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日志2930本,出动宣传人员230人次。
  计划免疫 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免疫规划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正常。基础免疫正常开展,继续保持高接种率。全年下发卡介苗10.676万人份,脊灰疫苗46万人份(其中常规苗7万,强化苗39万),百白破菌苗25.2万人份,麻疹疫苗30.2万人份(其中常规疫苗10.2万,强化苗20万),乙肝疫苗2.948万人份。“五苗”报告接种率为:卡介苗94.69%、脊灰疫苗94.35%、百白破菌苗93.04%、麻疹疫苗93.39%,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率91.65%、第二针90.73%、第三针89.28%。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菌苗、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16%。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为96.88%(10932/11283),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3.46%。市级组织对腾冲、施甸、隆阳、开展了接种率调查,共调查9个乡镇、27个村委会、189名2002~2004年出生的儿童。结果:建证率68.785,建卡率98.41%,“四苗”全程接种率87.30%,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4.55%,其首针及时接种率为20.63%。年内,继续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认真开展AFP(弛缓性瘫痪病例)监测工作。于2005年12月5~8日及2006年1月5~8日全市开展了两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第一轮接种率98.60%,第二轮96.35%,共报告ATP病例12例,全市取得了连续十四年无脊灰病例报告的好成绩。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控制在国家指标内。年内,除隆阳区外(主要原因是省上无疫苗供应),在四县开展了8~14岁儿童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应种233088人,实种183980人,接种率78.93%。依据传染病发病态势,有计划开展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在2004年开展甲肝疫苗接种的基础上,2005年,开展了流脑、乙脑疫苗的接种,取得很好的效果。安全注射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自毁型注射器。年内市级举办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培训班
  突发卫生事件 一是全市2005年共报告突发卫生事件24起,其中群体性事件6起:5月30日昌宁县大田坝乡湾岗九年制学校发生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发病49人。12月16日昌宁县温泉乡下六甲小学饮用水农药污染中毒事件,中毒70人。7月7日隆阳区汶上乡拉堡村村民误食野生毒蕈中毒,中毒5人,死亡3人。8月27日施甸由旺镇发生一起食用被细菌污染的猪肉中毒事件,发病60人。9月10日龙陵县龙山镇白家寨小学发生普通感冒,发病74人。12月23日龙陵县木城乡鱼塘亚口村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发病57人。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起,分别是甲肝、风疹、猩红热、普通感冒等传染病疫情8起,食物、毒蕈、毒鼠药、巴豆、外用药酒等中毒10起。二是面对全球及中国、云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严峻态势,保山市各级卫生部门组织了大规模的人禽流感防控演练,加强了相应消毒药品储备,进行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并与农业(畜牧)部门加强信息联系,力争做到有备无患。三是认真做好人感猪链球菌病防治准备工作,8月11~12日对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有关人员进行了防控知识的培训,加强了与农业部门信息沟通。四是依据云南省地病所“2005年云南省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工作方案”要求,在腾冲疫区开展了预防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的调查防治工作,年内,腾冲县无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人发生。五是面对全市遭遇25年未遇的旱灾,各级疾控中心及时派出抗旱防病工作组,分赴到县(区)乡(镇)村社指导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大旱之年无大疫的好成绩。
  卫生监测、检验及评价 各级疾控中心卫生监测、检验及评价工作能力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年内隆阳区、昌宁疾控中心计量认证首次通过省级评审获得认证资质,市疾控中心计量认证复评审获得通过。全市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卫生:市疾控中心对180名大中学生、3032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隆阳区、腾冲县、昌宁县也开展了此项工作,分别体检学生7127人、7211人、1305人。职业卫生:市疾控中心取得了“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市疾控中心、昌宁疾控中心取得了卫生厅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资质证书”,市疾控中心、腾冲、龙陵、昌宁已取得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批准证书”。年内,在全市203家厂矿企业中,建档厂矿数83家,占40.89%。对建档厂矿接触职业危害的6168名职工中的1156名建立了健康档案,总建档率为18.74%。放射卫生:对市直、昌宁、龙陵、隆阳、腾冲县各医疗机构使用的普通医用诊断X射线机开展了防护监测,共监测73户并及时准确的出具了检测评价报告。对辖区内使用的放射源和带射线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测,对17个放射源进行安全检测评价。继续开展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共发放个人剂量监测源件275个,同时收集数据上报上级部门。食品卫生:认真开展食品监测检验工作,做好各级卫生监督所及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的委托检验工作,积极参加各种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年内共检测各类食品758件,合格543件,合格率71.64%。开展餐饮业监测,共检测2993件,合格14072件,合格率47.01%。环境卫生:积极开展城区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网末梢水、出厂水、入厂水的监测及丰、枯期水质全分析。各县(区)疾控中心积极配合各级水务部门完成了“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工程水质调查的检测评估工作。积极开展公共场所监测检验工作,隆阳、腾冲、龙陵、昌宁及市疾控中心对经营公共场所单位546户进行了监测,共监测7729项次,合格6976项次,合格率90.26%。消毒监测:各级疾控中心按要求对医疗单位的灭(无)菌情况进行检测,全市共检测2097件,合格1895件,合格率90.36%,为控制医源性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完成居民碘盐及碘盐经营企业碘盐含碘的监测工作,全市检测碘盐分装、批发企业盐样108份,合格108份,合格率100%。抽检居民户食用盐1440份,合格1423份,占98.82%;不合格碘盐14份,占0.97%;非碘盐3份,占0.21%。
  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流行态势 保山市从1990年开始开展HIV监测,1991年3月首次在吸毒人员中发现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每年均在高危人群中检出。截至2005年12月,全市累计监测检测血样96201份,报告HIV感染者及病人1174例,已死亡19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死亡66例。艾滋病流行态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时间分布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速度明显加快,正处于中度流行期,并已进入到快速增长期。1990~1999年共检出136例;2000~2003年共检出220例;2004年共检出414例;2005年共检出404例。二是地区分布广。五县(区)均有检出,但相对集中在隆阳区和腾冲县,分别占28.19%和36.46%。三是男女比例正在缩小(1∶0.53),年龄分布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占77.36%。行业分布由农民、待业人员及商人为主向职业多元化发展,其中,农民占72.03%。出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家庭和遗老、遗孤现象。四是文化程度以低学历为主,中学及以下学历占98.38%。无明显民族聚集现象。五是检出率高。1990~1999年,检出率为0.41%。2000~2003年高危人群检出率4.53%。2004年吸毒人群检出率7.45%,性病就诊者检出率4.87%。1990~2005年平均检出率为1.81%。六是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3种传播途径同时存在,其中以性传播为主,占54.77%。七是保山市尚有大量HIV感染者未被发现,实际感染人数估计远远超过目前检出数的数倍。年内,从医疗单位送检的临床疑似病例中检出HIV阳性74例。八是周边艾滋病疫情态势和人群流向令人担忧。保山市地处边境,国境线长,口岸通道多,双方人流交往频繁,而邻国疾病防控能力弱、水平低,传染病疫情复杂。周边4州市中,2个处于艾滋病高度流行期,1个处于中度流行期。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高流行区和邻国缅甸,防治工作外在压力大。
  组织领导 保山市各级党委、政府把防治艾滋病工作列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协实加强领导。一是市、县(区)、乡三级均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县(区)两级工作机构及人员编制得到落实。为进一步加强领导,保山市在原有禁毒和防艾两个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保山市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市政法委,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全市市、县(区)两级共有防艾办人员编制25名,已到位12人(兼职2人)。同时,市、县(区)疾控中心也进一步加强了艾滋病防治科室建设。2005年3月10日,保山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禁毒与防艾工作会议,市委书记黄毅、市长熊清华作了重要讲话,安排了全市禁毒与防艾工作任务。市、县(区)两级工作委员会能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年内定期不定期的召开了防艾成员部门会、部门联席会、工作会累计达50次以上。二是开展了以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全市共培训县(区)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领导1780人,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60人,培训合格率99.6%。三是强化了目标责任制管理。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防艾委与市防治艾滋病五项工程牵头部门签订了《责任目标书》,市防艾委成员部门实行分片挂县、包乡镇。四是市、县(区)均设立防治艾滋病专项经费,并纳入了财政预算,其中市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已全部到位,县(区)级财政预算安排84万元,到位65万元。省级下达专项经费218万元,均按用途分别划拨五县(区)及市级相关部门。五是加强了工作督查。4月、6月、9月和10月,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防艾委和市卫生局先后组织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视察和调研,及时分析研究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宣传教育 一是制定了《保山市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2005~2007年)》,开展了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暨宣传骨干培训工作。全市共培训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骨干800人,其中县级318人,乡级482人。二是各乡镇均对辖区村和街道办事处指定了1名入户宣传骨干,并积极组织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入户宣传覆盖率县城达96%,乡镇达73%。三是市、县(区)均利用各种媒体、载体和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献血日、《献血法》纪念日等重要节日,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加大了全民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市、县(区)电视广播报纸每周刊播3次以上艾滋病防治及无偿献血知识,新闻媒体共刊播防治艾滋病有关消息、文章、专题、图片、防治知识等3400多条。全市共发放防治艾滋病知识、无偿献血宣传资料和健康处方26种110万余份。粘贴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画13500余张。刊出展板40块29场次。举行知识竞赛4场,1600多人参加。召开座谈会6场,128人参加。举办讲座2场,1000多人参加。利用“2131”工程在农村开展巡回放映艾滋病科教片13场。制作文艺节目10个,演出16场。向中小学校发放防治艾滋病知识VCD光盘100张,多媒体课件1836套。在人口密集区域设置大型永久性户外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广告牌17块。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全市组织宣传14场,展出图片256张,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10万多人。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期间,市政府领导发表电视讲话,看望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在市电视台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各媒体集中开展大规模新闻宣传,推出相关文章和节目。在娱乐场所、拘押强制管理场所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开展艾滋病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在重点建筑工地宣传防艾知识。播放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科普电影20多场。同时,市计生协会以项目为依托,在目标人群中开展了同伴教育,对近3000名目标人群进行了生殖健康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市红十字会组织会员深入农村小集镇开展防治艾滋病及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市、县(区)妇联、工商、公安、文化、团委、工会均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治知识培训及宣传。四是举办了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457人。每县(区)均确定了至少1所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示范学校,积极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教育,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五是市、县(区)公安部门先后分3批选派21人参加了省级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骨干培训,回来后开展了民警全员培训。六是开展了拘押场所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将艾滋病防治教育列入拘押人员入所教育、常规教育和出所教育科目,拘押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6%。七是卫生部门认真开展了义诊活动和免费咨询服务,农业、科技部门切实加大了农村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努力,大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城市达85%,农村达68%。
  监测和检测 一是加强了艾滋病监测检测队伍建设。年内,选送4人参加省级确认实验室检验人员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邀请省级专家帮助培训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专职检验人员62人、咨询人员63人,均取得了合格证。完成了市、县(区)两级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94人的全员培训。建成了市中心血站和腾冲县疾控中心2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二是市、县(区)增设监测哨点3个,分别是保山市建筑工人哨点、腾冲县服务小姐哨点和腾冲县外出高流行区务工回归人员哨点。完成各类重点人群监测和检测31032人,占省级下达指标20865人的148.73%,其中孕产妇11108例,吸毒人员1221名,其他高危人群10568人。
  行为干预 一是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将安全套推广使用纳入了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了责任目标管理,并联合工商、文化、旅游部门,进一步落实了宾馆、酒店、歌舞厅等业主负责制。年内,共与业主签订《责任书》927份。推广使用安全套56.7万只,其中:免费发放31.16万只,市场营销14.8万只,在宾馆、酒店、旅馆、按摩店和娱乐服务场所摆放安全套10.74万只。在全市53家星级宾馆、酒店设置了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各1台,在药品零售店设置安全套营销柜台350个。二是腾冲县和隆阳区加大了娱乐服务场所业主及高危人群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工作力度。年内,共培训业主310人,高危人群520人,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三是认真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逐步将艾滋病、性病、吸毒检查纳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项目,全年共纳入体检从业人员2471人。四是市、县(区)卫生部门按需求为HIV感染者家庭发放了安全套共10600只,30%的性病门诊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安全套。五是隆阳区和腾冲县积极开展了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试点工作,配置医护人员15人(其中10人取得相应资格)。已有12名海洛因成瘾者接受了美沙酮替代治疗。同时,在全球基金项目支持下,隆阳、腾冲2个清洁针具交换点已开业服务,发放针具579具,回收250具。
  临床治疗 一是结合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购置好医生网站学习卡2474张,印制和发放学习资料3700份、讲义4000本,市、县、乡、村及民营医疗机构均进行了全员培训,共有6174人参训,参训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合格率达98%。二是市、县(区)均成立了艾滋病治疗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了抗病毒治疗组、妇儿组等9个小组。并派出17名医生、6名护理人员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艾滋病诊断治疗培训班及省传染病医院举办的培训班。三是确定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5所。四是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对患有其他疾病需要诊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做到不推诿、不拒绝。五是对全市2005年3月底以前检出的部分HIV阳性感染者进行个案调查。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132名感染者进行了CD4细胞计数及个案问卷调查;六是选送58人参加了省级以上统一组织的抗病毒治疗培训,其中中医药专业29人。七是与省传染病专科医院、省艾滋病防治关爱中心合作开展了“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项目,首期选定30名适宜对象,已有13人正式入组治疗。全市共有56名感染者及病人进行了规范抗病毒治疗。八是选派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40人参加了省里统一组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师资培训班学习培训。九是开展了婚前保健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教育工作,对入院检查或分娩的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教育,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方案》,为14名孕产妇感染者提供了阻断服务。
  关怀救助 各级民政、教育和妇联对城镇和农村愿意接受救助和救济的艾滋病孤儿及困难家庭实施了生活救助和救济工作。全市共救济艾滋病遗孤67人,遗老24人,困难家庭77户,33名遗孤学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将城市艾滋病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户,对农村困难家庭发放生活补助29024元。
  净化社会环境 一是在中小学开设了禁毒一堂课,学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开课率达100%。二是切实加强了吸毒者同伴教育培训工作,辖区内强制戒毒所同伴教育者培训率达100%。三是加大了打击贩毒工作力度,尽力控制新增吸毒人员。年内,全市共查获毒品违法案件471起,涉案人员894人,吸食、注射毒品案178起,新收戒吸毒人员737人。四是深入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昌宁县被确定为无毒县,龙陵县连续3年被省禁毒委表彰为创建“无毒社区”先进县。五是全市认真贯彻《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等,坚持专项治理与经常性执法工作相结合,依法加强对全市旅馆业、娱乐场所、出租房的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签订禁娼、禁赌目标责任书1257份,85%的娱乐场所设立了艾滋病防治业余宣传员,并对娱乐场所业主和员工进行禁毒与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业主培训率达95%,员工培训率达85%;六是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治安案件830起。群众举报卖淫嫖娼督办案件查处率达100%。
  国际国内合作 一是隆阳区、腾冲县两个中英性病/艾滋病合作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共培训吸毒同伴教育者69期415人次,同伴教育者培训同伴1861人次,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同伴教育培训4期149人次,现场咨询24人次,覆盖28家歌厅、66家发廊。同伴教育者培训同伴157期,覆盖目标人群2972人次,现场咨询64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913份,赠送安全套5926只。外展服务接触目标人群1856人次,接受性病医疗服务289人次,健康亭直接培训街边性工作者350人次,到健康亭访问103人次,赠送安全套4256只,发放宣传资料2728份。二是保龙高速公路预防艾滋病项目3月启动以来,完成了基线调查、快速评估及项目战略规划第一年度行动方案。召开倡导会22场,664人参加。完成了团队建设工作。确定了针对公路工地和沿线社区开展服务的性病诊所及转介机构,对80名公路沿线医务人员和药店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开展了行为干预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成立了市级项目协调组织和项目办公室,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完成了项目官员、财务人员的招聘培训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两年工作计划》,召开了相关工作会议,完成对20名社区服务提供者的基本的咨询、医疗关怀和临终关怀服务培训。在市级项目办的督导下,县(区)级完成了四个平台搭建和任务分包,六个分目标均有不同产出。四是启动实施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项目”,对13名符合条件者开展了入组抗病毒治疗。
  卫生执法监督
  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一是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装备,确保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正常运转。由卫生部负责招标采购配给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隆阳区、腾冲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卫生监督车已配备到位。由省卫生厅下拨资金,市卫生局招标采购配给隆阳区、腾冲县、龙陵县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执法取证工具已装备到位;二是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整体执法水平。2005年7月14~15日举办了全市医疗机构行政许可管理培训班,52人参加了培训;10月29~11月1日举办了全市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培训班,166人参加了培训;11月20~12月1日举办了两期全市卫生监督员培训班,卫生监督员82人参加了培训。
  医疗行为监督 一是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保山市成立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公安、卫生、科技、药监、计生、监察、整顿办、宣传、工商、广电等十多个部门参与,在多个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强化监督下,全市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年内,全市各部门出动人员共计2412人次,共出动车辆556辆次。重点对无证行医、出租科室、外包科室、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等违法行医行为进行了查处,取缔无证行医256户次,共立案查处案件256件,罚款14.916万元,没收器械314件,没收药品335箱,没收违法所得0.1万元。对491个医疗机构和计生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其中对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行医82户进行了立案查处,予以警告50户,责令改正98户,罚款人民币13.9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3万元;二是巩固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全市共出动监督人员255人次,出动监督车64辆次,对所有的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合格率90.91%。全市开展临床用血工作的66家医疗机构均全部纳入市中心血站统采统供血液管理,市中心血站严格按要求开展采供血服务,确保了全市的采血、供血、用血安全。三是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管理工作。年内,组织并完成了80名乡(镇)中心卫生院申请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专项技术人员的培训考试工作。完成了市妇幼保健院等31个医疗保健单位及120名人员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的审批工作。完成了市级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人员换发助产、终止妊娠、结扎三项母婴保健技术个人考核合格证工作。开展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换发工作,换发了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663人,家庭接生员合格证251人。完成了全市“出生医学证明”的购买和发放,年内,全市共购买“出生医学证明”13700份,发放13300份。四是切实做好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现场审查和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现场审查工作。年内,全市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共156个,已完成初审和现场审查28个,已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有19个,全市共完成191家医疗机构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现场审查工作。
  食品卫生监督 一是认真做好经常性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年内,全市共对7693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次数18845户次,平均监督2.45户次,其中,持卫生许可证7230户,持证率94%,在20599人食品从业人员中,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18721人,持证率90.9%。二是积极开展各种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年内,全市共出动卫生监督员6340人次,车辆2288车次,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2603户次,食品从业人员23242人次,有效规范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的卫生秩序。三是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年内,全市共授予食品卫生A级单位12户,B级单位5户。四是圆满完成旅游节黄金周、节假日、各种大型活动、重要贵宾接待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共48起,确保了到保贵宾及各种大型活动的食品卫生安全;五是依法处理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机构对中毒病源的来源和流向进行追踪调查,协助疾控中心查明事件原因,提出预防控制的措施和建议。六是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强化管理相对人的依法执业意识。年内,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实施食品卫生行政处罚417户次,其中警告171户次,罚款246户次,罚款金额84792元,其他处罚227户次。
  职业卫生监督 一是对全市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19户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723人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对4098名职工进行了培训。二是共检查有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10户,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控制效果评价2户。三是对全市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企业推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共指导154户企业设置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牌1249块。
  放射卫生监督 一是对120户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进行现场审查,对279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培训发证。二是对放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全年检测放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1111台次,合格1008台次,合格率90.7%。三是加大放射卫生行政处罚力度,全年共处罚放射卫生单位14户次,其中警告6户,罚款8户,罚款金额26400元。四是完成全市放射工作单位卫生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放射工作场所新、改、扩建工程审查,完成率100%。
  化妆品卫生专项整治 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对179户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了经常性监督检查,监督户次数194户次,平均监督1.08户次,持卫生许可证营业57户,持证率31.8%;监督从业人员202人,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142人,持证率70.3%。共抽查儿童、婴儿用化妆品,祛斑类化妆品,护扶类、眼部美容、彩妆类化妆品105种,合格94种,合格率89.52%。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全市应监督公共场所1755户,监督户次数2328户次,平均监督1.33户次,持卫生许可证1372户,持证率78.2%,监督从业人员6473人,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6062人,持证率93.7%。公共场所卫生监测1834份,合格1543份,合格率84.1%。实施卫生行政处罚54户,其中警告37户,罚款17户,罚款金额7000元。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全市应监督生活饮用水单位1988户,监督次数181户次,持卫生许可证107户,持证率59.1%,监督从业人员218人,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181人,持证率83%。实施卫生行政处罚1户,罚款1户,罚款金额800元。
  学校卫生监督 全市加大了对学校卫生的经常性监督,共监督大中小学及中专学校共359所,监督次数474户次,平均监督1.32户次,督促市、县(区)疾控中心完成20310名学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并结合“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等专项工作,加强了学校传染病防治、学校食品卫生等监督工作,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质量的提高。
  传染病防治和消毒卫生监督 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年内,对五县(区)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培训14人,对市直管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现场培训76人,对市直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培训27人。加强对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加强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市场的监管。监督一次性卫生用品经营单位42家,对2户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审查。二是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对医院感染工作进行量化评分。全市共监督检查医院33家,平均量化评分为83.98分,实施行政处罚9家,警告6家,罚款3家,罚款金额800元。检查乡(镇)卫生院46家,平均量化评分为81.28分,实施行政处罚25家,警告18家,罚款7家,罚款金额2300元。检查村卫生室、个体诊所126家,平均量化评分为72.76分,实施行政处罚60家,警告48家,罚款12家,罚款金额2100元。三是对医疗、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评估。
  卫生行政许可 全市共受理卫生行政许可申请5233户,审批5070户。其中,新办证2843户,换证1278户、年审949户。在已审批的卫生行政许可中食品生产加工业卫生许可539户、食品批发零售业1432户、餐饮业1764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951户、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59户、放射卫生许可79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213户、母婴保健机构执业许可33户。共受理医技人员执业资格准入1911人,其中医师执业注册208人,变更注册187人,助理医师执业注册158人,变更注册12人,发放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57人,军转医师变更注册3人,护士首次注册76人,再次注册589人。
  妇幼保健
  妇女保健 一是进一步加强接生工作。2005年,全市四消毒新法接生率达97.19%,住院分娩率为66.3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死亡2例,发病率、死亡率为0.58‰。孕产妇死亡19例,孕产妇死亡率为71.19/10万,其中:施甸县2例,60.08/10万。昌宁县2例,60.44/10万。隆阳区7例,81.16/10万。腾冲县6例,75.40/10万。龙陵县2例,57.64/10万。在19名孕产妇死亡中属于产科出血有14人,占73.68%,妊娠合并内科疾病3人,占15.79%,妊娠高血压综合症1人,占5.26%,死因不明1例,占5.26%。二是推进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全市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卡有25705人,建卡率为96.67%。全市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22596人,系统管理率为84.66%,在开展孕产妇工作中围产儿保健情况是: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有478人,占79%,死胎死产81人,其率为3.03%,7天内新生儿死亡331人,其死亡率为12.40%,说明保山市孕产妇的保健服务水平尚低。三是婚姻保健工作情况。自2003年10月1日实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以来,全市婚检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婚检率逐年直线下降。2005年全市应婚检13789人,实际检查了16人,婚前检查率只占0.12%,由此将导致缺陷婴儿的增加,人口质量的下降。
  儿童保健 一是开展出生及0~4岁儿童死亡监测工作。2005年全市对25个监测乡镇(5县区各5个)按照要求开展0~4岁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通过监测,监测乡的婴儿死亡率为22.28‰,新生儿死亡率为11.36‰,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4.05‰,其主要死因是新生儿窒息、早产、肺炎、弃婴及先天异常。二是开展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全市有0~6岁儿童206642人,儿童体检135933人,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为65.78%,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66.03%。三是巩固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工作。各爱婴医院积极巩固了创建成果。经入户访查22124人,母乳喂养21460人,母乳喂养率97.00%。
  医疗
  医院管理年活动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2005年确定为“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为使管理年活动得以顺利和深入持久地开展,保山市、县(区)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了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12月,市卫生局抽调专家组对市中医医院和五县(区)综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通过开展活动,效果明显,让广大患者和群众真正感受到管理年活动带来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的改善。
  保山市人民医院“六项社会承诺”服务 一是设立的方便门诊,为患者免费开处方、开检查单、健康咨询共24554人次。二是畅通绿色就医通道,门诊导医院服务组的6名导医在门诊各层楼台巡回服务,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40563人次,陪同患者就医51179人次,轮椅护送196人次,平车护送急、危、重、老、弱、残病人就医85人次。三是设立的陪护服务中心,由20人组成,已陪护急、危、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病人560人,共8424天。担架队免费护送急救病人及行走困难作检查、转科需搬动的病人,接送10445人次。四是对急救住院病人免费接送,接3801人次,送3648人次,总计接送7449人次,每天接送出车平均20.4次,比2004年每天增加9.8车次,发放出院病人出租车票7000张,接送病人往返里程中最远300余千米。五是设免费纯净水供应点,在院内设置的28个饮水点,用去一次性纸杯27.8万个,纯净水6559桶;六是向所有住院病人赠送鲜花,给患者送去鲜花11192盆。六项社会承诺服务医院年内投资51余万元。承诺服务受到伤病员、社会的好评,提升了医院的声誉。承诺服务已形成医院常规的日常工作,医院将长期的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做好工作。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 2005年保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医疗纠纷15起,其中由市卫生局委托省医学会鉴定4起。全市年内共发生一级甲等负轻微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二级乙等负完全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三级甲等负安全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三级丙等负主要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三级戊等负主要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三级戊等负次要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四级负安全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四级负主要责任的医疗技术事故1起,不属于医疗技术事故的有6起,无法作出鉴定结论的有1起。同时,认真做好医疗纠纷的行政处理和医疗纠纷信访件的处理工作。
  国有企业自办医院分离 在2004年底新城农场职工医院已完成分离的基础上,2005年隆阳区人民政府对潞江农场职工医院和保山交通医院的分离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并签订了移交书。移交后的3家医院由隆阳区人民政府接管,隆阳区卫生局作为3家医院的主管部门,按辖区医疗机构进行管理。至此,保山市3家国有企业自办医院分离工作全面完成。
  无偿献血 2005年,全市加大了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制作了无偿献血宣传专题片和公益广告在电视台播出;利用各种宣传日、宣传周采取多种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保山市献血用血管理办法》、血液管理、无偿献血等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市献血办公室给各县(区)和省属驻保单位、市直机关单位下达了无偿献血指标。通过努力,全年全市采血8860人次,总量为10400U(U为单位,1U=200ml,折合2080000ml,约2.1吨),其中,无偿献血8534人次,采血量为9505.95U(折合1901190ml),无偿献血比例为91.40%,超额完成省下达保山市的指标任务数,使保山市无偿献血比例实现了大的突破。为表彰先进,推动保山市无偿献血工作,2005年3月9日,在无偿献血动员大会上,市献血领导小组对2003年和2004年两年度均超额完成无偿献血任务的施甸、腾冲、龙陵县3个先进县和市卫生局等市直13个先进单位及累计献血2次以上的郑维斌等13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推广成分输血 为推进成分输血,保山市中心血站加强了成份科建设,选送专业人员对外学习,邀请省血液中心和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的专家对全市主要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合理同血及成份输血知识培训。年内,中心血站提高了成份血制备率,全年出库供血总量15418.7U,其中全血31.95U,机采血小板86U,悬浮红细胞8545.45U,新鲜冰冻血浆6714.5U,冷沉淀40.75U,成分血制备率达到了99.8%,使保山市成分输血了有了重大突破。
  医学教育与科研
  保山卫生学校升格评估 2005年11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一行6人对保山卫生学校申报升格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评议。为期两年多的升格准备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认可。之后,已获国家教育部批准。
  保山卫生学校40周年校庆 2005年12月29日,保山卫生学校举行建校40周年庆典。保山卫生学校始建于1965年6月,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至2005年底,学校占地面积100.79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300万元;拥有专兼职教师84人,其中高级讲师17人,讲师36人;拥有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和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藏书5.8万册;有满足各专业实习的县以上教学实习基地(医院)34个。学校面向全省招生,中专可开设社区医学、西医医士、妇幼医士、助产士、计划生育医士、卫生防疫医士、中医医士、中西医结合医士、西医护理、中医护理等专业;2000年开始通过与省内医学院校合作办学开设临床医学、中医医疗、中西医结合医疗、高级护理等成人大专专业和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及卫生管理等成人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校生3888人,其中中专学生2252人,成人大专、本科学生1565人。自建校以来,保山卫生学校为保山市和全省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为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正在争取成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保山卫生学校2005年学生招生毕业情况 2005年普通中专招收新生656人(含五年制初中起点专科生141人);成人大专:云南省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专科138人(其中历届跟读生81人,新生57人),预科生20人(其中历届跟读生14人);大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7人(其中历届跟读生8人);大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298人(其中历届跟读生101人)、护理专业专科生110人,其中历届跟读生16人,预科生65人,其中历届跟读生32人;成人中专780人;“好医生”网站学员446人(卫生保健专业441人,护理专业5人);参加成人大专报考人数985人(成人中专126人,本科141人,专科718人)。2005年普通中专毕业生共计630人,成人中专毕业生354人,缅甸医疗班毕业生68人。
  继续医学教育 2005年,全市共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项,市继教委审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5项。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1万余人次,完成学分登记管理6000余人次,发放学分验证合格证590本。年内,全市卫生人员购买“好医生”网站远程学习卡1074张,参加网上学习。有5400人参加艾滋病网卡内容培训学习。有39人参加临床骨干医师培训班的学习。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 2004年,第一批招收的参加卫生保健学和护理学学习的乡村医生分别有441人和51人,各项课程在2005年按教学计划继续进行。2005年,全市招收第二批学制为三年的卫生保健学专业乡村医生273人,第一批中医专业乡村医生22人。11月份举办了为期半月的两期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全市乡村医生技术人员眼科技术培训班,每班45人,共培训90人。
  卫生适宜技术的引进和科技进步奖 在2005年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项目中,全市卫生系统有13项获2003~2004年度保山市政府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其中市人民医院7项,市中医医院1项,市第二人民医院2项,施甸县人民医院1项,腾冲县人民医院1项,昌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项。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新技术,如市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适宜技术40项,市中医医院引进和使用新技术2项,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13项。
  红十字会
  体制改革 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加强红十字会工作是200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经中共保山市卫生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并将《关于理顺保山市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为正处级机构的请示》上报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詹海峰、副会长同军、和永春等两次到保山督导下,经保山市编委审议,报请中共保山市委常委会12月15日会议同意,将保山市红十字会明确为正处级社团机构,与市卫生局合署办公。会长按章程选举,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兼任,设专职副会长1名(副处级),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人员编制由2名增加到3名。由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对保山市卫生局〈关于明确保山市红十字会机构级别的请示〉的批复》(保市机编办〔2005〕62号)下发。保山市红十字会机构级别得到明确,人员编制得到充实,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备灾救灾 一是开展募捐工作。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区部分国家遭受严重地震及海啸灾难,保山市红十字会从2005年1月6~31日,共接收捐款256663元,全部汇往省红十字会支援灾区。此次募捐活动,是保山市首次开展得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社会发动和参与面最广的一次募捐活动,也是对红十字会奉行人道主义的一次广泛的宣传。二是开展备灾救灾物资储备。认真抓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储备救灾物资有棉被3125张,工作帐篷42顶,衣物7351件,医用针剂15箱,消杀药品93箱,编织米袋4500个,价值1047826.12元的救灾物资,其中代省红十字会储备的物资有棉被2560张,衣物7231件,消杀药15箱,编织米袋4500个,价值626196.37元,一旦发生灾情,就可及时组织参加救助。三是开展备灾救灾工作。1月30日市红十字会到隆阳区汉庄镇岩箐村老房子社慰问了60户“10.19”地震灾民,每户送去一套衣裤,按照捐款者的意愿,将南京市一位徐先生捐款1000元救助了两户彝族灾民。6月25日龙陵县普降暴雨,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成灾人口3.8万,死亡2人,失踪5人。6月29日腾冲县界头乡大塘村发生泥石流,受灾人口365人,死亡2人,受伤8人,两县红十字会给予了及时救助,将棉被、衣物送往灾民手中。四是开展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市红十字会组织送温暖活动,分别到昌宁县大田坝乡、市疾控中心的施甸皮肤病康复部、隆阳区汉庄镇岩箐村老房子村民小组进行慰问,送去价值7.9万元的衣物、运动鞋、药品,慰问的对象有贫困山区的群众,受地震灾害的少数民族受灾户,有麻疯病康复患者,受益人口达4766人。同时组织红十字会团体会员4个单位20名医务人员到昌宁县大田坝乡去开展为农民群众看病,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免费为群众看病60余人,发放药品价值2500元。
  爱国卫生
  爱国卫生月活动 2005年4月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的主题是“讲究卫生、预防疾病、革除陋习”,全市共有328个单位、8.5万人参加了卫生月活动,其中有283个单位、13682名职工除搞好单位辖区卫生的同时,还走出单位、走出营区、走出学校打扫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形成军民共建良好势态。在活动月中共清理垃圾34224.9吨,清理污水沟73236米,清除违章占道324处,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13283张;清理垃圾卫生死角326个(处)。抽查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单位103个,查处不合格单位8个,销毁不合格食品165公斤。在活动月期间共评选出卫生好的单位53家。各县(区)农村乡镇结合当地实际,也分别开展了第十六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做到领导重视、统一思想、群众参与。有18.28万群众参加了卫生月活动,出动农用车236台次,清除垃圾死角632个,清理垃圾1182.8吨,清理污水沟7182米,清除违章占道216个。
  除四害活动 在4月卫生活动月及9月初城市卫生检查中,始终坚持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并重的原则,两次共清理污水沟及蚊蝇孳生地6854米,清理卫生“死角”265处,投放灭鼠毒饵13158公斤,购买灭蟑灭蚊、灭蝇药物1265公斤,无偿喷洒药物392公斤。年内,五县(区)保持了灭鼠先进县城荣誉称号,保山市区和龙陵县荣获灭蟑螂荣誉称号。各乡镇,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春、秋两季以灭鼠为中心的除四害活动,为灭鼠保粮,除害防病做了积极工作。
  农村改水、改厕 保山市爱卫办对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非常重视,不断向上争取引导资金,积极配合水利、林业部门、相关部门对农村进行改水、改厕。全年共改水受益人口193.64万人,其中饮用自来水人口148.69万人。农村改厕工作,主要是宣传动员群众建盖、不渗、不漏、无蝇、无蛆的卫生厕所,年内,全市累计建卫生户厕1.05万座。(撰稿 李子齐)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机构改革 2005年3月10日,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保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完成组建,除继续承担原保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药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药品、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药包装材料等)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等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职能外,增加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的职责。新组建的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设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6个直属单位,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科、政策法规科、食品安全协调与监察科、药品安全监管与注册科、药品市场监督科、医疗器械监督科7个职能科室和纪检监察室。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一是食品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市、县、区政府及部分乡镇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按照分段管理的原则,制定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责、各成员单位职责和食品安全委员会会议制度等有关制度,“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察司和食品安全协调司两位副司长对保山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在乡镇设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并卓有成效开展工作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二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市委、政府将“加强市场整治,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纳入2005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并加以督促落实,制定下发了保山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三年规划和2005年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市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和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专项整治,开展了联合执法大检查活动,协调处理了保山市电信公司“月饼霉坏变质举报案”等5起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和多起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启动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根据《云南省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自评自查,顺利完成全市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自评工作。四是开展食品安全调研工作,摸清了底子。组织对各县、区食品工业企业、经营企业、餐饮服务业、初级农产品基地建设等行业企业数量、经营效益、从业人员、生产规模、取证情况以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情况进行了调研,初步掌握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情况,摸清了底子,找出了存在问题。五是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明显加大。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法律咨询等形式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舆论环境。针对保山部分地区连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保山电视台发出预警,提醒广大市民谨慎食用野生菌。在保山日报开辟食品安全信息专栏,定期向社会进行食品安全宣传,及时编发食品安全信息12期。
  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 2005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深入开展了打击非法收购药品、药品知识产权、麻醉药品、妊娠药品、水半夏、疫苗流通、一次性无菌器械用后毁型消毒、医疗机构购用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打击邮售假劣药品等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全省“4•29假药案”中,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查处假药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药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04人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3015个次,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269起,其中警告30起,取缔无证经营32起,罚款22.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9.42万元,没收假劣药品价值0.37万元,没收无证经营药品价值5.75万元、医疗器械价值0.32万元,没收违法采购药品价值1.04万元,没收过期医疗器械价值0.01万元,监督销毁假劣药品价值1.23万元。
  药品质量抽验 2005年,保山市彻底实行了药品抽样与检验相分离,坚持监督中抽验和“靶向抽验”的原则,抽验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云南查处的“4•29假药案”中,在抽验中发现的假药“地奥心血康胶囊”,为全省“4•29假药案”涉案人员的批捕及案件的查处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市共组织药品抽验411批次,其中,不合格68批次,不合格率为16.55%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
  药品GMP、GSP认证 继续抓好GMT、GSP认证工作及已通过认证企业的跟踪检查再提高,东方红制药厂通过了GMT检查,2家增加经营范围和变更经营地址的药品批发企业顺利通过了第二次GSP认证现场检查687家药品零售企业顺利通过了GSP认证现场检查,115家零售药店被淘汰出局,进一步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方面:自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以来,全市五县、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聘请药品督察员17名、药品监督员177名、药品协管员1051名,实现了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覆盖100%乡村的目标。为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优势,走“群防群治”的社会化监督路子,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药房统一悬挂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牌的新举措,监督牌上标明了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常见的8类违法违规行为,公布了投诉途径和监督电话。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方面:总结推广直配式、增设式、中转配送式、代购式和医院药房托管式等5种模式,全市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1个,设置药品配送中转库5个,零售药店发展到824个,非处方药销售柜发展到494个。龙陵县在实施全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基础上配合卫生部门将10个乡镇卫生室所需药品实现了由卫生院统一采购配送,100%的乡实现药品连锁配送进县到乡,82.39%的行政村实现药品连锁配送到乡进村。这一工作,得到了程映萱副省长的充分肯定,她亲自做出“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坚持把‘眼睛盯在农村、心思放在农村、功夫下在农村、重点落在农村’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体现了服务农村、农民是我们监督管理的重点目标,对方便农村群众用药、搭建农村药品配送网络建设的平台起到了示范作用。望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这种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模式”的重要批示。调研结果表明,通过开展“两网”建设,全市药品批发企业销售额上升到2.5亿元,农村药品价格下降25%~30%,为农民群众减负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管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监管,与工商部门成立了联络力公室,建立了长效协作机制,实行广告监测制度和审查备案制度,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关爱健康——拒绝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为主题的“10•15”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次违法药品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违法医药广告24起,违法广告得到有效遏制。
  药品分类管理 按照流通领域药品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以换发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实施GSP认证为契机,促进零售药店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同时,加大了零售药店未凭医师处方销售抗生素药物的检查力度,全年共查处违反限售令的典型案件10起。
  特殊药品管理 2005年对全市使用麻醉药品的医疗机构申请购用麻醉药品注射剂计划进行了审批,建立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药品管理的动态监管机制。同时,积极开展药物维持治疗社区和自愿戒毒机构中美沙酮口服液的监督管理,对自愿戒毒机构如何规范使用美沙酮口服液进行了培训,提供了如专用处方、专用账册、处方登记册等示范文本,现场检查了治疗机构和自愿戒毒机构美沙酮口服液保管设施和管理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成立了保山市药物滥用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成立了39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制定了《保山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制度》,报告药品不良反应4例。
  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制定了《保山市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中,逐步建立起以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体系,实施信用分类监督管理、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和公示制度。2005年,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政务网站公告药品安全信用信息4期、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信息6期,建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1230个。
  建立和完善区域间联合打假、信息通报、案件协查等制度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药品监督执法区域间联合打假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及案件协查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案件协助调查管理规定(试行)》、《泛珠三角九省区药品监督稽查合作协议》和《泛珠三角九省区药品监督稽查联络员工作制度》,确定了保山市泛珠三角九省区食品药品监督稽查联络员名单,进一步明确联络员职责,完善了区域间联合打假、信息通报、案件协查等工作。
  行政执法 2005年,进一步制定完善了《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保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等16个行政执法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体系,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规范行为的良好局面。
  宣传工作 全年共发表食品药品监管新闻信息91篇(条),其中,《云南日报》1篇、《保山日报》16篇,市级电视、广播新闻10条,自办简报64条(被市委、市政府转发信息2条)。另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政务网站于10月18日全新改版并投入使用,为及时传播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撰稿 李智光)
  体育
  2005年全市共有52个乡镇、24个社区、377个行政村委会建立全民健民指导协调机构或建立老年体育组织机构,建立各级各类体育社团组织38个,创建全民健身活动点8个,全民健身试点12个,共建有各级全民健身组织419个,配置全民健身路径和乐园16个。全市共举行全民健身活动比赛46次,直接参加人数10万人,吸引参与人数15万多人次。全市参加省级年度比赛共获金牌10枚、银牌18枚、铜牌8枚的好成绩,共向省级训练部门输送优秀运动员25人,赵和江、孙文芹、金磊、王自良等4名队员入选国家集训队。全市体育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电脑体育彩票销售2400万元,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销售任务;围绕满足2008年云南省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比赛需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预算总投资4800万元的保山市综合体育馆设计招标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保山市体育场东看台建设和体育综合训练馆总投资1000多万元,将于2006年6~7月开工建设。
  老年体育工作 2005年市老年体协共发展会员4973人,举办培训班3期,共培训运动员、裁判员100多名;组织了1000多名老年人赴华东五市观光旅游;圆满举办了保山市第二届老年运动会;派队参加了全省门球、地掷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赛。
  太极拳代表队赴海南比赛 12月,第二届太极拳健康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保山市组成了由沙宝焕为总教练的8人代表队参加了比赛,队员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46岁,在比赛中他们发扬拼搏精神,共获得了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全市大众广播体操和健身气功培训班 6月22~23日,在保山市体操馆内举行了保山市大众广播体操和健身气功培训班,共有来自五县(区)文体局,市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体育总会、分会、俱乐部近150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大家的业务素质,发挥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骨干作用。9月27日,在保岫广场举行了由500多人组成的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表演,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0周年纪念活动 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一法一纲要”)颁布10周年,8月5日,召开由保山市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各体育俱乐部、总会、分会负责人等50多人参加的纪念“一法一纲要”颁布1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市体育局局长、市全民建设指导协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光贵作了《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加快依法治体进程,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讲话。8月9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主任杨焱平作了纪念“一法一纲要”电视讲话,为进一步掀起贯彻落实“一法一纲要”新高潮,推动全市体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组织考察团赴思茅市、红河州学习考察 经市政府同意,组成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焱平任团长的保山市体育考察团于3月22~27日赴思茅市、红河州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州市承办重大赛事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不断加快保山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变保山市体育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满足城运会比赛的需要。
  参加云南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 市体育局与市残联密切配合,组织了由100多名残疾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云南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经过7天的紧张角逐和顽强拼搏,取得了金牌14枚、银牌11枚、铜牌9枚,获团体总分256分的好成绩,位列全省第七位。
  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项目考察组莅保 2005年8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考察组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刘国勇的率领下,在省体育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保山对保山市体育工作、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考察。8月9日,早晨考察组一行深入到太保公园对全民健身运动和业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听取了保山市人民政府领导的汇报。通过考察组深入细致的考察,考察组对保山市体育工作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考察组表示由于保山市体育基础设施在“10•19”地震灾害中受到了严重毁坏,表示将给予保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必要的支持,促进保山体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全市体育工作会议 3月12日,市体育局召开了由五县(区)分管副局长、市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保山市2005年体育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2004年的工作,总结了经验,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对2005年的体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市体育局局长胡光贵作了《团结一致 开拓进取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讲话。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根据中共保山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保山市体育局党组紧密联系实际,迅速成立了保山市体育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拟订了《保山市体育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安排,保山市体育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元月份开始至6月份结束,历时半年多,经过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3个阶段,圆满完成了学习教育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 根据2005年7月召开的全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体育局根据保山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立足于保山体育工作实际,认真筹备,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好保山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县(区)文体局分管副局长、市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拟订了《保山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方案》,召开了由五县(区)文体局分管副局长、市局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保山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作专题会议”,对“十一五”发展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学习,对“十一五”规划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经过全体编制人员的努力工作,7月25日,保山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讨论稿)形成,历经几次修改,反复论证,10月15日保山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完成定稿。
  扶贫工作 从1月份以来,局领导先后4次带领机关工作人员深入扶贫村调查研究,访贫问苦,为群众提供一些致富信息;从市体育局的有限经费中拨出1.2万元,为施甸县老麦乡红谷村学校捐赠了100套桌椅;党员和干部职工积极捐款3000元扶持20名贫困生读书,有力地推动了扶贫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田径男队主教练沙应政莅保考察 11月,中国国家田径队男队主教练沙应政到保山市视察体育工作。在视察期间沙教练一行参观保山市的体育设施建设,并接受了保山电视台的专访,在采访中沙教练指出,保山是培养田径优秀体育苗子的沃土,在近几年中先后涌现出彭在安、杨思菊、杨安跃等优秀运动员,先后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全省人民争得荣誉。他接着指出保山要发扬重点项目的优势,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杨安跃获奖 杨安跃在全国十运会上获得1500米项目铜牌,创造了该项目的省记录。2005年10月,全第十届体育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在十运会赛场上,保山市腾冲籍运动员杨安跃在田径男子1500米项目比赛中夺得铜牌,并创造了云南省该项目的新记录,为保山人民争得了荣誉和骄傲。
  全国自行车越野赛在腾冲举行 3月1~10日,全国自行车越野赛第一站、第二站的比赛在腾冲县举行。共有来自上海、北京、天津、澳门、香港等全国14个省市的1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比赛,这是保山市首次承办全国性比赛。
  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2005年2月、8月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预赛在云南省昆明市、文山州、红河州等地举行,保山市共组织了100多人分别参加了田径、体操、射击、举重、男子6人制排球、男子4人制排球、拳击、击剑、跳水、柔道、男子沙滩排球、网球、皮划艇等13个项目的比赛。通过紧张的角逐和运动员、教练员的奋力拼搏,全市共有80多名运动员取得了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比赛的决赛资格,为2006年保山市代表团取得好成绩奠定了良好基础。
  保山市少体校联合办学 市少体校与云南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保山民族中学合办五年制体育职业大专班和初中体育特长班。建立起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一条龙培养方式,有效地杜绝了体育人才的流失。
  震后受灾运动员的安置工作 由于上年保山市发生5.0级地震,市少体校原生活区房屋全部属危房,致使市少体校在训100多名运动员“无家”可归。市体育局及时采取了临时应急措施,搭建了防震棚,对运动员住宿做了临时处理。为了解决好100多名运动员的住宿等问题,多次开会研究并多渠道筹集资金40多万元,先后对体育场办公楼5~7层楼进行综合改造、装潢、屋面防水、安装玻璃、配套设施等系统工程,有效解决了体校运动员的住宿安置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震后对训练工作的影响。
  举行少儿田径运动会 保山市少年儿童田径运动会是保山市促进业余训练,展示各县(区)田径技术水平,挖掘培养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重要赛事。2月,全市少儿田径运动会在保山市体育场举行,五县(区)少体校积极参与比赛。经过角逐,腾冲县、隆阳区和昌宁县分别获得团体第一、二、三名的好成绩。
  体育综合评比 为了落实2005年的各项工作措施,激励体育工作先进县(区),鞭策后进,2005年各县(区)体育工作综合评比工作已经圆满结束。腾冲县、昌宁县分别获得一、二名的好成绩。
  对输送运动员进行考核 为了检查各县(区)体校2005年业余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落实情况,2005年底市竞训部门对各县(区)输送运动员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情况拟定运动员奖励办法。
  年度考核 5月,市少体校对全体在训运动员进行年度考核。参加考核运动员达100多人,通过考核,运动员全部达标,合格率达100%。10月,市少体校对教练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共有17名教练员参加考核,全部教练员通过考核。
  发展体育产业 年内,保山市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充分挖掘体育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潜力,打好体育品牌,推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拉动体育消费增长;在抓住体彩为龙头的基础上建立体育产业精品项目向省内外推介,推动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加强与市内外运动队的交流,为打造保山边境中心城市,建造体育中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积极筹建保山市体育场东看台和保山市体育综合训练馆建设前期工作。经过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雪炭计划”项目和云南省体育局“健康促小康”项目支持,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保山体育场东看台和保山市体育综合训练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两个项目可望在2006年第二季度开工实施。二是城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工作取得初步进展。2005年经过多方努力总投资1.2亿元,规划用地324亩,建设内容包括4000座体育馆、2万人体育场、游泳跳水馆、综合训练馆以及其他商业开发的城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撰稿 丁晓剑)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