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582
颗粒名称: 城镇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218-219
摘要: 这篇文章记述了保山市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具体包括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居民人口、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情况,建筑业施工产值、竣工项目、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等数据,以及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情况。
关键词: 保山市 经济 城镇建设

内容

截至2005年底,保山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4.29平方千米,比上年末的42.13平方千米新增2.16平方千米,较“九五”末期的29.16平方千米,新增12.97平方千米。全市城镇居民人口52.83万人,比上年末新增4.36万人,比“九五”末的23.6万人增加29.2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万人,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1.8%,比上年末新增1.3个百分点,比“九五”末的16.72%新增5.08个百分点,年均递增1.02个百分点。
  城市规划 2005年7月20日,经过为期一年多的努力工作,由上海同济规划研究院编制的《保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顺利完成最终成果编制,经云南省政府审批通过进入实施阶段。7月,《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市人大审批通过,待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审批。腾冲、昌宁、龙陵三县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初步成果编制,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施甸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规划大纲编制,近期将做规划方案汇编。
  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北片区约5.4平方千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由保山市规划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方案评审待进一步修改完善。组织了对官房“永昌马里商业中心”、“北城春天”一期、城康“四季风景”、保山永昌影剧院城市广场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详细规划的方案评审。在保山行政办公区的规划建设中,由省水文局保山分局、省热经所、市工商局等多家单位组织了方案评审,年内有市地税局、区检察院、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工建设,同时已为准备进入行政办公区的15家单位办理了规划手续。乡(镇)规划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有15个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使全市累计完成集镇规划编制(修编)的乡(镇)达到36个。
  进一步严格规划审批,严肃规划“一书两证”办理制度,同时加强对项目审批后的监督检查,对违法建筑进行了严厉查处,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法制性。进一步推行“阳光规划”,吸引广大市民参与规划建设,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腾冲、龙陵、昌宁等县总体规划(修编)初步方案出台后,均多次召开征求意见会,龙陵还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VCD片,利用集市、科普活动等进行宣传,使规划方案深入民心。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保山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4.47亿元,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态势。其中新修改造城市道路28条,总长32千米,完成投资17578万元。截至年底,全市有城市道路总长203千米,比“九五”末新增60千米;道路面积460.96万平方米,比“九五”末新增23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60万元,全市拥有城市公共绿地3.47平方千米,较“九五”末新增1.19平方千米。隆阳区投资7163.03万元实施旧城改造、管线入地工程;腾冲投资4695万元实施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及盈江东路拆迁工作;官房集团投资4500万元集中对热海景区开发建设,不断加强对景区的保护,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景区品位;昌宁县投资1200万元实施城市道路、绿化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龙陵、施甸也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在继保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后,腾冲、龙陵、施甸三县的垃圾处理场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使全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440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昌宁县城市垃圾处理场完成可研、初设等前期工程。
  小集镇建设 截至2005年底,保山市集镇建成区面积45平方千米,较“九五”末增加9平方千米,各乡(镇)建成区面积平均达到0.61平方千米。年内,全市集镇建设完成投资8570万元,新修和改造集镇道路9.8千米。昆明柏联集团投资1200余万元对和顺镇基础设施和部分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建设;潞江小平田、板桥、马站、滇滩、勐糯等一批重点中心集镇不断加大建设力度,辐射效应日益明显;板桥、腾越、和顺、马站、姚关5个乡(镇)被列为全省旅游小镇重点扶持,开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建筑业 2005年,保山市建筑业施工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全年竣工项目452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积极向外拓展建筑市场,实施“走出去”策略取得初步成效,企业开拓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全市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市外累计完成施工产值5.2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96.98%。
  建筑市场秩序日趋规范。通过一手抓查处,一手抓规范,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和运作不断规范、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逐渐形成,全市工程应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率较上年有明显增长。全市共受理建设项目报建266项,实现工程招投标率及双合同签订率均达100%。严格对进入保山市建筑市场的各类主体,包括发包方、承包方、中介组织的从业资质及专业人员执业资格进行管理。坚决打击非法承包和违法分包、杜绝无证挂靠、无证设计、无证监理、无证施工作业等违法行为发生。
  年内,隆阳辖区内的项目开始进入保山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开展招标投标活动。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分别在施甸、昌宁、龙陵设立了交易分支机构,申报成立了腾冲县建筑工程交易中心,实现了工程交易活动的集中监督管理和公开透明运作。按照全省招投标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行新的预算综合报价评标办法和工程量清单评标办法。全年共对165项工程投资50万元以上的房屋建筑或市政工程项目实施了工程招投标,占总项目数的100%。
  加强质量监督抽查,积极开展“质量月”活动,扩大宣传,普及工程质量意识。加强现场指导、强化创优意识,扶持培育精品工程。年内,全市竣工项目合格率100%。全市共有9项工程被评为云南省优质工程,实现了保山市工程质量的新提高。各县(区)安全监督机构建立起了安全报监备案、安全文明生产承诺及考核评价制度,在狠抓企业各项责任制落实过程中,全面推行建筑业企业工程意外伤害保险,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抗御风险能力。经过勤查严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了保山市建设系统各类事故伤亡率控制在2005年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范围内,并有效遏制住了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房地产业 2005年,保山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9亿元,房地产业继续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重要产业。官房四期鹏程小区、官房腾冲五星级酒店及百宝街、城康四季花园等一批续建重点工程均竣工投入使用。官房“北城春天”一期、城康四季风景、“古城•公园”、永昌文化园二期、腾冲腾越古镇、翡翠古镇、昌宁阳光怡景花园、施甸兰溪苑等一批新建和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官房永昌马里商务中心于年末顺利开工建设。
  年内,继续推进公房出售和产权证发放工作,完善房改房产权证办理手续,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住房交易二级市场的完善,住房交易日益活跃,市场日趋规范。强化住房公积金监管,扩大覆盖面,拓宽住房消费面。截至2005年底,全市完成归集住房公积金8687.68万元,为年归集计划的115.84%;归集余额也提前突破了3亿元大关,创出了累计归集44681.61万元的历史新高,有效的促进了住房消费。进一步完善了拆迁计划审批、拆迁公示、信访接待、拆迁承诺、拆迁监管以及拆迁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规范拆迁市场秩序,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社会稳定。全年全市共拆迁870余户,房屋拆迁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各项拆迁工作均做到了依法行政,与城镇房屋拆迁相关的信访件呈明显递减趋势。
  抗震救灾恢复建设 2005年,在保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和灾区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隆阳“十•一九”地震恢复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截至年底,中央和省安排的3500万元的补助资金到位2300万元,各系统的恢复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其中:民政系统民房恢复建设项目22234项,除166项民房建设尚未完工外,其余项目均竣工;教育系统教育恢复建设项目70项,有58个项目全部完工,其余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卫生系统重建3个项目,有2个项目开工建设;水利系统共有修复项目12项,有10项完工,其余2项正在施工;市政基础设施恢复建设项目12个,有11个全部开工建设,有4个已竣工;扶贫安居工程有658个项目在实施中。
  拖欠工程款清欠 2005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市清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春节前,全市全额清还拖欠农民工工资10228.87万元,完成了省政府要求在2005年春节前兑付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任务。2.全力推进网上清欠工作。截至年底,全市网上拖欠工程款项目偿还工程款20024.97万元,清欠率98.07%,其中网上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全部偿清,基本如期完成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清欠任务目标的实现。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