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454
颗粒名称: 食品工业
分类号: F426.82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保山市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增加值、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等方面的数据,以及一些典型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特色产品。
关键词: 保山市 经济 食品工业

内容

2005年,保山市食品工业总产值113995万元,同比增长5%;工业增加值26000万元,同比增长5.6%;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6户,工业总产值76249万元;工业增加值21543万元,销售收入77104万元,利税14222万元,利润6710万元,职工平均人数4459人。食糖22.1万吨,同比下降1.1%;啤酒45310千升,同比增长23%;精制茶7473吨,同比增长18%;白酒7204千升,同比增长1.56%;小麦粉55819吨,同比增长18%;鲜冻畜肉5823吨,同比增长4%;软饮料17226吨,同比增长23%。
  昌宁县耈酒酿造有限责任公司 昌宁县耈酒酿造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耈”牌系列高低度白酒及食品,2004年5月被云南省食品协会推荐评为“2004~2005年度云南省放心食品企业”,1月5日“耈”牌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1月26日该企业被评为“云南八大小曲酒生产企业”。
  天潭矿泉水再获殊荣 2005年7月,水源水质经云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鉴定委员会专家教授现场考核和量化打分,天潭矿泉水连续第六年被评为“先进企业”,在全省57个生产厂家中排名第10位。9月4日,天潭矿泉水连续荣获第七、八届“云南省消费者享受商品称号”。9月30日,天潭矿泉水被保山卫生局首批授予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证书。
  特色产品 云南省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创于1996年10月,至2005年底公司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员工72名,其中技术人员占15%。企业的净资产由建厂时的80万元增长到2005年底的600万元,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公司每年使用富余劳动力2万个工时。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527万元,上交税金25万元。加工种植总面积4955亩的绿豆产品,使农民增加绿豆收入及加工报酬150万元。公司本着贯彻县域经济发展的宗旨,开展产业化运作,实施“五环推进”工程。1.推进绿豆种植。采用“公司+院所+基地+农户”的联运模式,连续五年在板桥镇、西邑乡、汉庄镇等8个乡(镇),联系农户签订订单,并投资30万元建立板桥豆种繁育基地、小永扩繁基地、汉庄原料基地。2.推进品牌。通过实施产前规范种植服务,加工全面质量管理,计量管理奖励,生产同心绿豆、同心腌菜两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旅游精品。其中:三大类产品经公司申报于2002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推进科技。公司为保护保山的独有资源,先后拨款聘请专家进行良种培育,供应豆农。4.推进市场。多年来聘请市场营销顾问,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覆盖了7省100县,依靠民间中介组织,使同心绿豆进入了香港和俄罗斯市场,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连续被评为“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成为昆明“沃尔玛”、“好又多”、“昆百大”等大超市中为数不多的畅销产品。5.推进增收。2004年底,公司决策投资1137万元,异地建设年产3000吨透心绿蚕豆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于2004年11月启动实施。2005年先后完成了场地竞价购买、厂房及生活用房规范化建设。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进入试车运行。到2006年3月底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年加工能力15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利税总额280万元,可拉动农民增加收入475万元。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朱云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