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与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342
颗粒名称: 农业教育与培训
分类号: G726
页数: 1
页码: 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
关键词: 保山市 农业教育 培训

内容

农村合作经济财会员培训 2005年,保山市实施国家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农村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推行农村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其中:市级培训县乡两级财会人员,县级培训村乡人员,乡级培训村社财会人员,共培训5298人(次),为实行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农机化培训 2005年,保山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4322人,比上年增加314人,增长8%。其中: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减少17人,下降100%;农业机械技术人员培训991人,增加149人,增长18%;农业机械监理人员培训减少251人,下降100%;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培训3323人,增加433人,增长15%。
  无公害农产品科技宣传培训 2005年,保山市经济作物工作部门,编写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资料2000余份,发给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科技知识教育培训1500人次,有效的促进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
  吨糖田和蔗田套种技术培训 2005年,保山市甘蔗科学研究所,结合吨糖田和蔗田套种栽培技术培训科技人员和蔗农、甘蔗科技户人员7666人次。其中:培训吨糖田高产栽培技术7400人次,蔗田间套种栽培技术266人次,促进了吨糖田和蔗田间套种栽培技术的有序、有度、有力、有效的推广发展。
  农业执法培训 2005年,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针对农科人员、管理干部、企业和农户对农田污染事故发生后果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农民对农田污染事故投诉无门等情况,编写并发放了《保山市农业科技执法资料》。7月,对五县(区)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农业执法培训49人次,以促进以法治农,以法富农。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宣传 2005年11月1~15日,保山市水产站抽调4人到隆阳区(重点渔区)河图镇上营村水产养殖基地、区鱼科站等地,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宣传教育活动,发放《渔药使用方法》、《禁用鱼药》等宣传材料90份,提高渔农科学养殖特别是科学施用鱼药以及生产安全水产品的认识。
  测土施肥技术培训 2005年,保山市土肥站对保山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多年肥效试验结果和区域性土壤调查分析结果等测土施肥依据作了收集整理,将测土施肥技术等资料发放到行政村,在《保山日报》上登载了测土施肥技术资料。制定了《测土施肥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确定举办示范样板19995亩,建立核心示范区60万亩,辐射带动199.95亩。对样板区和经济作物区进行土壤取样和分析化验,共分析土壤样品400余个,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依据作了补充;举办测土施肥中心样板3227公顷,核心示范区144990亩,辐射带动51.9万亩。培训测土施肥技术骨干165人,培训农民4800人,现场技术指导520人次。(撰稿 蒋有龙)农业法规与以法治农
  “四五”普法 1.保山市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反分裂法》、《违法专利法》、《信访条例》、《统计法》、《宗教事务条例》、《云南民族乡工作条例》、《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云南省禁毒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市农业局局机关和局属12个二级单位、223名干部职工参加2005年度普法考试,参加和及格率均为100%。2.利用“科普宣传”活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农药经营人员上岗培训等,使普法工作“面向群众,面向管理对象,面向农村科技示范村。”进一步提高了干部、工人、农民以法治农、以法富农意识。
  依法行政 1.2005年,保山市坚持农业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防止无证上岗,伤农害农。2.发放和审验农业执法人员证件。年内办理发放了84名农业执法人员证件,审验了255名农业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纠正了14名执法人员1人多证现象,收回了5本调离农业行政执法岗位人员的执法证。3.加强农业规范性文件审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查了昌宁县农业局起草的《关于加强粮食“两杂”种子管理的意见》。4.开展了全市农业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通过评查,全市农业系统评查了22件行政处罚案件。其中简易程序办理21件,一般程序办理1件,全部符合案卷办理的有关规定。5.贯彻实施《行政许可证法》、《农业法》、《种子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在保山农业信息网上发布,以强化行政许可收费的管理和公示工作,故年内全市未发生农业违法违规行为。
  农业执法信访 2005年,保山市农业局科教法规科办理了3件农业执法信访件,即:腾冲县滇滩镇左所村岭子脚村民小组王安武的土地纠纷问题、隆阳区汉庄镇汉庄村委会部分农户的“保玉七”种子问题、腾冲县清乡朱星街的粮食补贴问题。
  玉米新品种鉴定 2005年,保山市农业部门邀请云南省农科院、省种子管理站等省市有关专家,通过田间现场观摩,听取课题组人员介绍,查看有关资料,一致同意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保玉9号(保试21-413)、保玉12号(保试201)、保玉13号(保试21-835)3个品种通过田间鉴评,为全市的玉米生产提供了新优良品种。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2005年,保山市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为核心,以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为重点区域,以蔬菜、水果、水产品为重点,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职责,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信息报告的通知》、《关于2005年中秋国庆节期间农产品安全保障工作的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办法,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法有效。通过管理,全市的蔬菜、水果、茶叶、水稻等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得到效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下降。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累计54.42万亩,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37个,全市未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2005年,保山市在进一步规范农业系统所属中农用物资经营主体行为的基础上,先后组织了两次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打击了制售伪劣种子和农药的违法行为,整治了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过期、失效、变质、标签不符、不合格和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资及副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为全市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整治工作中,全市出动农业执法人员3589人次,车辆766驾次,捣毁制假种子经营点2个,规范劣质种子经营点8个;查获违法违规经营产品72.3万千克,货值106.8万元;查办涉案人员115人;整顿规范市场345个;查获案款5万元以上案件2件,案款127.1万元;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25件,立案查处115件,结案115件,挽回农民经济损失350.8万元。(撰稿 蒋有龙)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蒋有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