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209
颗粒名称: “十五”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十五”种植业在“九五”基础上有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45.87%,粮食产量增长0.46%,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产量巩固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初见成效,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农民素质、“科学种田”水平、农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保山市 农业 种植业 “十五”种植业

内容

1.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5年,保山市农村经济总收入65.67亿元,比“九五”末年的45.02亿元增加20.65亿元,增长45.87%。2.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十五”期间,全市粮食总播面积1633.95亩,比“九五”期间减少70.05万亩,下降4.48%;粮食总产量439万吨,比“九五”期间增加2万吨,增长0.46%。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优化。“十五”期间,全市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860.7万亩,比“九五”期间增加109.35万亩,增长12.7%;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由“九五”期末的69.4∶30.6调整到66.1∶33.9,优化了3.3个百分比。4.优势产业产量巩固提高。“十五”末年与“九五”末年相比:烟叶产量由307.2万吨增加到458万吨,增长49%;甘蔗产量由180.7万吨减少到166.14万吨,下降8%;茶叶产量由1060万千克增加到1350万千克,增长27.4%;蔬菜种植面积由24.75万亩增加到29.7万亩,增长20%,产量增加4.13万千克,产值增加1.24万元;水果面积由8.55万亩增加到10.95万亩,增长28%,产量增加2.52万吨,增长78%;咖啡产量由4949万吨增加到6484万吨,增长31%;水产品产量由9367吨增到16909吨,增长81%。5.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初见成效。“十五”期间,全市建设有一定加工规模的龙头企业85户,从业人员1.09万人,带动种植面积122.85万亩,辐射46万农户,初步显现田园与工厂的有机对接,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程。6.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由27万亩扩大到54.9万亩;优质啤饲大麦种植面积由22.95万亩扩大到30.6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由19.95万亩扩大到27.45万亩;高产高糖甘蔗新良种种植面积由25.2万亩扩大到39.6万亩,糖分含量由13.91%提高到14.36%,上升0.45%;无性系优质茶叶种植面积由5.55万亩扩大到7.95万亩。7.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在国家安全食品工程推动下,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认定面积51.45万亩,比“九五”末增加45.30万亩,增长88%;无公害食品产量2.02万吨,比“九五”末增加1.74万吨,增长621%;无公害产品品牌认证37个,比“九五”末增加19个,增长158%。8.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民素质、“科学种田”水平、农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蒋有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