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147
颗粒名称: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09.1
页数: 3
页码: 165-1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在质量管理和相关领域所做的工作,保山市在质量管理及相关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市的产品质量水平,为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保山市 经济 质量技术监督

内容

质量管理 1.加大对质量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了“三一五”、质量月等活动,广泛宣传,正确倡导,全社会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2.认真履行宏观质量管理职能,结合“工业立市”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继隆阳区质量兴区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后,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乡(镇)、质量兴企活动。3.对产品和企业实行分类监管,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产品质量的监管,认真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并寓监督于服务,针对抽查结果对企业进行督促整改和帮扶,使产品质量稳中有升。2005年保山市瓶装饮用水抽查13批次,合格率92.3%,比上年上升了30.8个百分点,比2003年上升了61.6个百分点。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2005年,保山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普查整治、市场准入和强制检验为突破口,认真落实责任制,狠抓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结合实际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列入辖区打假责任制,全市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基本形成政府、部门、乡(镇)、村(社区)、企业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年共调查摸清了全市566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各县(区)质监局与380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积极促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市技术检测中心鉴订产品出厂委托检验、比对检验等委托协议。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2005年,保山市共组织小麦粉、肉制品等15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0户申报取证,其中6户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11户企业审查合格待审批发证,另外3户被受理待审查。完成了全市131个豆制品等7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专项调查和建档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生产许可证申报取证现场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和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督促企业认真落实食品出厂强制检验措施,对全市255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巡查、回访,确保了食品“源头”安全。
  行政执法 2005年,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断积极探索早发现、早控制假冒伪劣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打假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以食品、建材、农资等为重点的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假治劣行动,黑心棉、假酒、假酱油、假饮料等区域性制假售假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年内,全市共立案查处涉及纤维制品、食品、农资、建材等案件381起,涉案货值金额3000多万元,受理质量投诉17起,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农业标准化工作 1.加强了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服务力度。严格按照GB2635、YC25、DB/056标准认真开展烤烟仿制样品工作,共审定样品3898把120套,比上年增加198把、43套,并确保仿制质量比上年有了较大提高,为保山全年烤烟收购、仲裁奠定了基础;另外与烟叶三级站共同组织了对全市40个烤烟收购站点收购标准执行情况检查,抽查烟叶7100把,较好地促进了全市烟叶坚持国标平衡收购。2.年内开展了7个全国第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和1个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其中龙陵黄山羊养殖、腾冲饵丝谷种植、腾冲优质油菜种植、昌宁无公害茶种植、隆阳透心绿豆种植5个全国第四批示范项目和农业部保山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示范项目的标准已完成审定,隆阳区、施甸县烤烟标准种植两个项目标准审定工作也即将进行;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昌宁泡核桃种植正式启动。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昌宁甘蔗种植在8月获得了保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0月21日,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组织推广先进单位”,成为全国31个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同时也是云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计量管理 1.深入开展计量专项整治,重点组织了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市40个烤烟收购站点的计量器具进行了检查,全市计量秩序得到有效整顿和规范。2.深入开展强制检定工作,全面开展了医疗卫生机构强检计量器具普查建档,对全市83个乡(镇)、97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在用计量器具进行了调查登记,建立了812台(件)医用计量器具台账,进一步摸清了强检计量器具的数量和分布状况,推动了强制检定工作的深入开展。3.深入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为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改善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为12个企业进行了计量合格证复查,对1个企业进行了计量合格确认评审。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1.巩固气瓶普查整治成果,组织开展了气瓶专项检查,对全市4个液化气充装站、1个天然气汽车加气站、4个氧气冲装站进行了6次专门检查,并对腾冲液化气充装站和保山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提出了检验到期气体储罐要求,其中腾冲液化气充装站的气体储罐已检验整改合格。2.对20多个瓶装气体经销点进行了抽查,共抽查液化气瓶4000多只,查封100多只超检验周期在用液化气瓶,确保了全市用气安全。3.完成了工业压力管道专项普查整治扫尾工作,共普查84个单位压力管道545条、735千米,检验压力管道205条、69千米,整改压力管道事故隐患15处,普查率100%、计算机录入率99%、准确率99%、隐患整改率100%,顺利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查验收。4.特种设备动态监管顺利实施,新登记注册特种设备245台,接受开工告知142份,检查新装、改造特种设备技术资料150多套,查处违法安装、大修单位2个,为用户把好了特种设备入厂使用第一关。5.狠抓薄弱环节,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市共组织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5次,检查工矿企业、事业单位、施工现场462个次,检查锅炉440台次、压力容器500台次、起重机198台次、电梯扶梯206台次、厂车150辆、客运索道4条次,查出有隐患设备350余台1000多条隐患,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47份,多数隐患得到了有效整治,责令停止使用了其中27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设备,取缔“土锅炉”66台、提升机2台、过山车1台,基本实现了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安全监察目标,为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6.全年共举办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班10起,培训考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06人,发证400人,进一步提高了持证上岗率。
  科技兴检 2005年,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增加了对食品、珠宝玉石等检验检测项目的投入,检验检测能力得到提高。重新修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内部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检验检测 共检验食品、建材、成品油等样品2198件,黄铂金9535件40874.88克,检定电能表5940台加油机1289支以及其他涉及医疗卫生等计量器具2359台(件),定检、监检和验收检验锅炉、压力容器、厂内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和电梯等特种设备982台件,管道安装监检15条1.9千米,在线检验10条0.2千米。
  服务地方经济 2005年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所积极动员和帮助相关企业做好采标工作,并对13个企业的13个产品完成了采标复查,对4个企业新增的7个产品进行了现场评审,推荐申报“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个。
  自身建设 2005年,保山市质量监督局党组始终将行风建设作为质监事业的生命线来抓。全市质监系统一方面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全系统干部职工增强了廉洁从政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行风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工作简报、监督信息的宣传堡垒作用,圆满超额完成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信息报送及采用任务,有效扩大了社会各界对质监工作的认知、认可度,塑造了良好行业文明形象。以人为本,在系统内大力倡导良好学风,加强了对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全系统严格执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五公开”、“十不准”、“八严禁”和省政府“八条禁令”的规定,全面推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按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学习制度、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公开承诺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六项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人事管理制度》、《奖励在职教育及学费报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三项内部管理规定,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完善了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同时还在系统内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一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