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083
颗粒名称: 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
分类号: F126
页数: 2
页码: 155-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保山市在科技项目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公共卫生防治救治体系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全市总人口242.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均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加强,参加基本养老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6万和8.2万人,有2.96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达187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达9040元。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固定资产投资不合理等问题。
关键词: 保山市 综合经济 社会事业 人民生活

内容

2005年,保山市集中力量推动科技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20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计划。腾冲优质茶叶产业化技术开发、保山年产1500吨透心绿豆开发示范等项目实施取得成效。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学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保山师专搬迁一期工程扫尾,施甸一中、龙陵一中高中扩招项目竣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实施顺利,25个国债教育危房改造项目投入使用,改造面积2.6万平方米。公共卫生防治救治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龙陵9个农村卫生院、施甸人民医院传染科、施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成,龙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昌宁、隆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昌宁文化馆,腾冲清水、北海文化站基本建成。计划生育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施甸、隆阳计生服务站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总人口242.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均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加强,参加基本养老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6万和8.2万人,有2.96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员0.82万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达187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达9040元。共追发拖欠农民工工资73.4万元,清偿拖欠工程款2亿元,清欠率98%。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4亿元,实施茅草房改造0.78万户,年内解决3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3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1.56万人。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低。支柱产业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进程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比重大,竞争性项目比重小。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何以高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