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033
颗粒名称: 公安交警
分类号: D631.5
页数: 3
页码: 146-14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公安交警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行专兼职协管员制度,构筑和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络;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加强内务管理;强化科技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宣传“五进”活动,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把握阶段工作重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加强大队、中队的规范化建设,全面强化各项保障工作。
关键词: 保山市 五整顿 三加强

内容

推行专兼职协管员制度,构筑和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络 一是提请保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保山市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在全市推行专兼职交通协管员制度,五县区相继落实了资金和人员,开展了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工作要求及建立台账、报表等知识培训。二是在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政府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道路交通事故防范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市、县(区)多次组织召开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题会议和部门联席会,围绕“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的落实,研究解决和安排部署农村交通安全工作、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预防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等交通安全重大问题。三是建立和健全乡镇人民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机构,建立辖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以村委会为单位,层层签定交通安全责任书。四是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管理成效显著,参与交管工作的各乡镇派出所,通过采取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专项治理、定期不定期地到主要路段进行路检路查、与重点驾驶人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等措施,纠违与宣传并举,加大参管力度,减少了山区、乡村的管理漏洞。
  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 一是狠抓重点时段、重点区段、重点对象的安全防范和重点问题的治理。全市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坚持把春运、“两会”、第六届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昆明旅游交易会等时期的交通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全警动员,科学布局,精心组织,重点防范,点上有人守,线上有人巡,面上有人控,非常时期一律实行非常规勤务,全力维护交通安全秩序。二是强化路面交通秩序的管理,开展了“双超”整治、“禁毒人民战争”、“治理无牌无证和假牌假证”、“打击盗抢机动车专项行动”和“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特别是在“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百日竞赛活动”中,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积极主动,结合辖区实际,制订方案,成立领导机构。通过警力下沉,支队党委成员靠前指挥,直接参加一线实战,通过广大交通民警扎实工作,努力奋战,百日竞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并在全省“百日竞赛”活动总结评比中荣获优秀奖。三是狠抓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涉及面广的重大问题。在事故“黑点”整治中,通过与交通部门的协作,完成了2003年、2004年遗留的1个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3个公路安全隐患点段的部分整治任务。在“红牌车”清理、规范、退运、罚没、拍卖、纳入管理等工作中,协同有关部门对全市125辆“红牌”车进行了价格认定,并按法律程序完善了相关手续。四是强化机动车源头管理。严格核套比对有关数据,以重点车型为排查重点,集中核查车辆档案。截至12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74004辆,其中民用汽车43501辆,拖拉机17456辆,各类摩托车113006辆,其他41辆;机动车驾驶员达207894人。通过各项专项整治,2005年道路交通事故安全形势趋于平稳。2005年全市共发生交通事故272起,死亡161人,受伤378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395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事故次数下降44.83%、死亡人数上升14.18%、受伤人数上升28.14%、经济损失下降12.88%。万车死亡率9.25,较2004年的9.58略为下降。
  强化科技化管理手段的运用 一是为了城市“指挥、治乱、维稳、防恐”的需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推动全市交通指挥智能化、行政执法数字化、交通信息网络化进程。二是利用社会力量积极筹建保山市机动车驾驶员考试(训练)中心,于2006年1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切实把好驾驶员源头关,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三是车辆管理工作以等级评定为契机,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完成了在用的支队及腾冲两个无纸化考场的升级维护工作,并完成了隆阳、昌宁、施甸、龙陵四县区新建科目一无纸化考场的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科技强警,配置多功能事故勘察车、流动电子警察、事故勘察测绘系统、350M集群机、数码照相机等交管科技设备。
  宣传“五进”活动,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年内,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辟宣传阵地,以保山城区交通现状为重点,应用、引导舆论动员和发动广大市民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以深入宣传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为重点,继续追求“一人严格执法,不如千万人遵纪守法”的效果,以县(区)为块开展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村庄、社区、企业、家庭”活动,组织老年艺术团和少年交警队上街表演,摆放展板,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把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推向全社会。2005年,全市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举办展览1564次,召开现场会606次、制作宣传牌1075块,印发宣传材料558020份,出动宣传车2285辆次,放映电影、录像1848场,受教育人数1164820万人。
  把握阶段工作重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一是树立服务重点工程的思想,增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以保龙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涉及各县区公路网建设、改造的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各县区大队主动上门联系、提供服务,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二是继续坚持、完善公安部17条、支队38条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着眼于服务广大农村的机动车、驾驶员,在坚持依法管理的同时,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切实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三是抽调人员,抗旱保春耕,积极参与维护中缅边境稳定。四是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支队向省扶贫基金会争取到由国外捐赠的礼盒169份,并发放到龙陵县河头乡尹兆场小学学生手中。昌宁、腾冲、施甸大队也纷纷捐钱捐物至挂钩扶贫点。
  加强大队、中队规范化建设 一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安交警大中队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加强和完善交通秩序、事故处理、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内勤、内务、财务等规范化建设工作,做到了靠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办公、优质化服务、阳光式行政,基本上达到了“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标准要求。二是继续规范岗位职责,明确任务目标。同时,进行警务区内基础数据调查,摸清大、中队警务区内车辆、驾驶员、道路等基本情况,实行台账式登记,痕迹化管理,动态化掌握。三是狠抓大练兵长效机制建设,把大练兵活动纳入日常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加强了基本战术、技能、素质的训练,使大练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四是进一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去年5月份组织了基层中队领导和支、大队业务骨干到滇东、滇东南5个州市考察学习。五是借助《政务、商务礼仪》讲座,在全市交警系统继续开展以培养良好执法态度、服务礼仪、敬业意识为核心的养成教育活动,不断强化硬件不足软件补的工作。六是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交警队伍良好形象。龙陵大队镇安中队荣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腾冲县秀峰社区被省公安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为2004年度省级“交通安全文明社区”,腾冲大队荣获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先进集体。全市交警系统共有16个青年集体被共青团保山市委命名和认定为市级青年文明号。2个部门被市公安局荣记集体三等功,9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在市公安局运动会中,支队获得男子篮球第二名、女子篮球第三名、田径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七是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2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204名党员全部参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八是开展“云岭先锋”先进车管、交通秩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推行“云岭先锋”党员示范岗亭、窗口、岗位,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以及党员日常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内务管理,全面强化各项保障工作 一是在法制工作方面,认真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积极开展对《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立法调研稿)》的调研工作,梳理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三十余条,保山还被列为少数参加全省立法调研稿讨论的支队之一。同时,开展“大接访”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大接访”经验交流会议上,对保山支队和隆阳大队的做法作了交流。二是在后勤保障方面,在树立行政成本理念的基础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完成了高管大队综合楼装修、搬迁工作,完成了西邑中队的营房建设。三是协会工作,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改革、道路交通事故施救、安全产品推广使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和考试(训练)中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充分发挥了协会的职能作用,不断拓展了协会服务交通安全的领域,综合管理水平有质的提高,在全省同行中处领先地位。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万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