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隆阳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2196
颗粒名称:
隆阳区
分类号:
Z527.43
页数:
4
页码:
29-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隆阳区的行政区域人口,经济概况,农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扶贫攻坚,城乡建设,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邮电,旅游,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环境,安全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保山市
隆阳区
概况
内容
行政区划 人口 2005年1~11月,隆阳区辖永昌、板桥、河图、汉庄、蒲缥5个镇及金鸡、辛街、西邑、丙麻、瓦渡、老营、水寨、道街8个乡和瓦窑白族彝族乡、瓦马彝族白族乡、汶上彝族苗族乡、瓦渡彝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潞江傣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7个民族乡、306个村民委员会。12月1日,隆阳区组织实施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调整后,全区共设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即兰城、永昌2个街道办事处,板桥、河图、汉庄、蒲缥、潞江、瓦窑6个镇,辛街、芒宽、金鸡、水寨、瓦渡、丙麻、西邑7个乡和瓦马彝族白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3个民族乡。全区年末总户数22.88万户,总人口8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万人,占总人口的85.83%;城镇人口12.16万人,占总人口的24.41%;少数民族人口11.54万人,占总人口的13.44%。世居少数民族人口为:彝族38776人,白族35635人,傣族19566人,傈僳族8979人,苗族4079人,回族3681人,满族1139人,德昂族947人,佤族409人,纳西族8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01‰。全区国土总面积501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71人。耕地面积640770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7亩,森林覆盖率41%。
经济概况 2005年,隆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总量增势强劲,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了经济的提速和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3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35.5%;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2.5∶27.7∶39.8,呈现“三、一、二”的产业格局,二产业逐步得到提升。人均GDP达到5799元,比上年增长18.18%。
农业 2005年,隆阳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油、烟草、甘蔗、林果、畜禽等支柱产业得到巩固提高;蚕桑、蔬菜、咖啡等骨干产业逐步壮大;山葵、花卉、中药材等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坚实的步伐,聚友面粉、小粒咖啡、透心绿豆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年内,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13.14亿元,增长10.85%;林业产值2.61亿元,增长19.81%;牧业产值6.63亿元,增长7.33%;渔业产值0.62亿元,增长5.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6亿元,增长7.21%。
2005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82.99万亩,比上年增长1.26%;油料种植面积2.60万亩,增长0.74%;甘蔗种植面积14.60万亩,增长15.31%;烟叶种植面积10.57万亩,增长11.7%;蔬菜种植面积5.52万亩,增长8.45%。全区粮食总产量30712.9万千克,比上年增产2105.3万千克,增长7.36%,其增幅及单产水平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秋粮24460.4万千克,比上年增长7.16%;玉米9243.1万千克,增长20.80%;夏粮6252.5万千克,增长8.16%;蚕豆857.5万千克,增长48.69%;透心绿豆499.0万千克,增加2倍;豌豆502.5万千克,增长30.35%;油料467.6万千克,增长49.13%;甘蔗58.94万吨,下降4.69%;烤烟1035.1万千克,增长32.30%;香料烟318.6万千克,增长35.02%;咖啡630.3万千克,增长7.07%;蚕茧59.5万千克,增长23.34%;水果3243.5万千克,增长19.29%;蔬菜8356.2万千克,增长3.51%。
2005年,全区肉类总产量5504万千克,比上年增加358.9万千克,增长6.9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93%、24.28%和23.36%。牛奶产量1595吨,比上年下降6.23%;禽蛋产量2077吨,增长39.68%;水产品产量5900吨,增长5.36%。
建筑业 建筑行业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持续稳步发展。2005年末,全区拥有资质建筑业企业20个,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10个。年末从业人员21582人,完成建筑业产值97327万元,比上年增长4.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1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1.47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隆阳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870万元,比上年增加1.03倍。扣除保龙高速公路投资(隆阳段)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842万元,比上年增长31.45%,其中区属完成134739万元,增长30.53%。重点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了投资的增长。年初确定的6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66074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9.04%;重大项目已开工16个,累计完成44642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13%。
扶贫攻坚 2005年末,隆阳区共有贫困人口236748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32.15%,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86288人,人均纯收入在668~924元的低收入人口150460人。4月末,隆阳区完成了2004年度扶贫项目续建任务,并通过市、区验收。完成续建投资772万元。修建村组道路19条78.98千米;建成人畜饮水工程8件,解决了3000人、18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建成小塘坝1件,水浇地工程3件,改善了920亩耕地的灌溉条件;新植泡核桃850亩,实施主房草改瓦1000栋7.6万平方米;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450人次。2005年,全区共争取到实施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21个,茅草房改造2000户。截至年末,完成投资2232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0%;完成茅草房改造945户,在建1055户;新建及改造人畜饮水工程3件,解决了1270人、76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年末,赛林财政易地开发扶贫项目通过验收,完成投资349.89万元,建成安居房76幢11019.36平方米。勐林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全部建成,移民全部搬迁安置区,并通过区级初验和市级单项工程验收。大沙坝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全部完工。全年全区累计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贷款5200万元,其中常规小额信贷200万元,“公司+基地+农户”小额信贷5000万元,投向种植业4781.6万元、养殖业116万元、加工业42.9万元、其他行业259.5万元,覆盖全区19个乡(镇)、173个村委会,扶贫龙头企业3个,扶持贫困农户32116户、134880人。向市扶贫办和农行推荐扶贫专项贷款项目10个,申请贷款11807万元。在西山片4个贫困乡实施科技养猪扶贫项目,年末,完成项目投资91万元,占总投资的69%。全年共向区外输送劳动力6027人,为2335名外出务工人员发放车旅费补助23.43万元,安排20万元劳务输出周转金。全年共有100个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挂钩扶贫58个贫困村,11354名干部职工对11830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全年投入142.9万元扶持贫困村发展,为贫困村引进农业实用技术28项,引进资金97.5万元。
城乡建设 2005年,隆阳区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城市面积1.04平方千米,至年末,城市面积扩大到17.79平方千米,城镇化达24%。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市容市貌得到改善,城市绿化面积达6.21平方千米,公共绿地面积达1.26平方千米,绿化覆盖率达35%。农村小集镇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辛街、瓦窑等9个集镇规划编修工作,板桥、小平田等集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业 2005年,隆阳区大力推进“11311”工程,组织实施了“工业连续倍增计划”,突出抓好矿业、啤酒、建材和烟草等重点企业,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2116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6.31%,其中区属工业完成164710万元,增长20.55%。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77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5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03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2%;重工业增加值38810万元,比上年增长44.85%。产品销售率96.1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14.6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62.69%;原煤6.0万吨,下降5.89%;天然气603万立方米,增长6.91%;钢材生产41981吨,增长25.24%;水泥35.27万吨,增长35.66%;锌锭6392吨,增加15.60倍;铁精矿4.06万吨,增长30.12%;锌精矿10050吨,增长74.81%;发酵酒精3620吨,下降26.15%;兽用疫苗生产185万支,增加1.43倍;香料烟4582吨,增长25.16%;成品糖5.84万吨,下降6.95%;啤酒4.59万吨,增长22.59%;白厂丝377吨,增长77.83%;亚麻纤维404吨,增加1.10倍;面条1.28万吨,增长9.33%;金属硅6226吨,下降7.03%;大理石板材28.83万平方米,增加1.32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129万元,比上年增长65.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588万元,增加1.59倍;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964万元,增长55.73%;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577万元,增长56.6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1.69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8.07万吨,比上年增长26.20%;水电20951万千瓦小时,增长8.78%。
商业 贸易 2005年,隆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24%(其中区属完成152489万元,增长13.1%);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9162万元,增长13.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46258万元,增长12.78%;餐饮业零售额19526万元,增长13.53%;其他行业零售额17787万元,增长16.78%。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4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3.4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9.84%,通讯器材类增长45.4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7.29%,中西药品类增长66.06%,家具类增长1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7.24%,金银珠宝类增长5.85%,书报杂志类增长5.64%。市场价格稳定,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99.5%,比上年下跌0.5%,商品零售价格下跌1.8%。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签约项目26项,协议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72.3%;实际到位资金3.8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1亿元。
交通 运输 截至2005年底,隆阳区公路通车里程2506千米,其中省管345千米,专用公路49千米,县乡公路553千米,乡村公路1451千米。实现乡镇公路“村村通”目标,保龙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年末汽车拥有量达15784辆,比上年增长11.51%,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达12826辆,增长12.02%。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分别为1183.69万吨和69559.17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3.49%和13.10%;公路旅客运输总量、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分别为775.34万人、63570.23万人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2.60%和11.87%。
邮电 2005年,隆阳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842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85万元,增长14.6%;电信业务总量23557万元,增长2.5%。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34万户,年末达9.5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6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63万户,小灵通用户3.0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71万户,年末达到22.44万户,比上年增长13.72%。年末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05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7部。
旅游 2005年,隆阳区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开发巩固了“高黎贡山•怒江峡谷风景区”、“潞江坝民族生态旅游区”、“哀牢古国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区”、“太保山森林公园”、“龙王潭水景园”、“三叠水生态公园”、“瓦渡石林”、“百花林景区”、“梁金山故居”、“北庙湖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全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9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19.5%。
财政 2005年,隆阳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0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增长24.41%,占年计划的104.3%。财政支出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7%。
金融 2005年末,隆阳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5616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5491万元,比上年下降4%;储蓄存款余额333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37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9269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全区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644438万元,支出1548703万元,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95735万元,比上年多回笼151290万元。全区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人民币存款余额106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7%;贷款余额98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保险 2005年,隆阳区保险费收入13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9.69%,其中寿险业务保险费收入9716万元,增长6.91%;财产险业务保险费收入3531万元,增长78.4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210万元,增长29.14%,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038万元,增长13.58%;财产险业务赔款2031万元,增长40.26%。
教育 2005年,隆阳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01人;高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470人;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48516人;普通小学433所,在校学生88046人;学前教育学校23所,在校学生1901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3人。
科技 2005年,隆阳区共组织5个乡(镇)20个村2.37万户农户,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5.7万亩;完成良种推广86.18万亩;推广饲料、青贮、氨化技术涉及264个村、21677户;建成肉牛冻精改良点19个,覆盖全区70%的乡(镇)。全区共有21个(其中区级1个)兽医站、2个动物交通检疫站及306个村级兽医室。年末,全区节柴改灶1.5万个,累计建沼气池11902口,建池成功率100%,年产沼气536万立方米。全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681人,其中高级职称292人,中级职称4020人,初级职称7369人;大专及其以上学历5599,中专及以下学历6082人。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拥有量为112人,万人工程师拥有量为32人,有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称号,15人获保山市政府有突出贡献奖,5人获科技兴乡贡献奖。
文化体育 2005年,隆阳区共组织广场群众文化系列活动15场,“三下乡”演出11场,公益性演出27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我眼中的隆阳”摄影展览活动、隆阳区“崛起”杯文学笔会等,出版发行《二〇〇四年保山市隆阳区大事记述》、《二〇〇四年隆阳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等书。隆阳区少儿田径代表队在市级运动会上获金牌16枚、银牌6枚、铜牌3枚,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成绩。培养输送到市体校的体育人才12名,省体工大队1名。农村成立了300个老年协会、68个老年体育文艺健身表演团队。200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84%。
卫生 2005年末,隆阳区共有医疗机构30个,病床877张,卫生技术人员954人;有村卫生室306个,乡村医生944人;拥有价值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134件,有房屋8.43万平方米。年内新创办了1家私立医院,投资360万元的隆阳区疾控中心综合业务楼项目投入使用。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691781人,参合率91.55%。
环境 2005年,隆阳区对23家排污企业污染源进行了专项清理,加大了自然生态保护执法力度,对生态破坏严重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禁止开采和限期整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保持在国标二级标准。怒江红旗桥断面水质达Ⅰ类,澜沧江永保桥断面水质达Ⅲ类,东河双桥断面水质劣于V类,城市饮用水源龙泉门、龙王塘及北庙湖水质达Ⅰ类,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5.5分贝,城市绿化覆盖率35.0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1.8%,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36.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5.3%。
安全生产 2005年,隆阳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92起,比上年上升7.26%;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1人,比上年上升19.12%;直接经济损失151.53万元,比上年下降17.6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63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5起,造成76人死亡、16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87.92万元。
人民生活 2005年,隆阳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2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40元,增长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4%。年末,全区共有109户企业17336人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全年共发放养老金3321万元,其中退休领取养老金5173人;有246户、13230人参加失业保险统筹,发放失业救济金347万元;有20108人参加医疗保险统筹,其中有2345人参保住院职工领取医疗保险金1940万元;全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9176人,支付农村养老保险金5.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统筹企业101户、4635人,参加生育保险统筹企业63户、4139人。全区低保受益8340户、15563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278.7万元。全年对农村特困户2203户共计4684人发放定期生活救助61万元;全年共安排下拨灾区生活救济款235.7万元,棉被3390床,服装2021套。年末共有优抚对象33602人,全年共对2433人发放各类补助金421.27万元;全年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23人21.68万元。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美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