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保山日报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1873
颗粒名称:
保山日报社
分类号:
G219.247.4
页数:
2
页码:
268-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日报社在2004年积极宣传报道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在抗洪救灾和地震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质活动和拓展文化产业,推进报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保山市
保山日报社
概况
内容
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宣传报道 2004年,报社把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掀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抽调精兵强将,精心策划,在报纸上开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全会精神增强执政能力”、“切实加强‘三观’教育促进保山协调发展”等栏目,通过这些栏目宣传报道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加快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落实“三贴近”原则 年内,报社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三贴近”要求,重新思考地市级党报的定位,探索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报纸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增强亲和力,把版面留给群众,把镜头对准基层,使新闻报道既体现党的意志,又充分反映群众的心声。本报多次报道各级领导亲民爱民、干群关系融洽的感人场面,图文并茂,反响较好。在抗洪救灾和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中,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灾情,深入报道战斗在第一线的干部群众同灾害作斗争的感人事迹,涌现了多篇精品力作,受到各界的普遍赞誉。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自全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报社领导班子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为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报社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保山日报社深入开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方案》。针对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将云南省公布的新闻工作“六不准”的要求具体贯彻于本报的规章制度中,为采编人员系上了一条规范行为的“安全带”。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采编人员的思想认识,打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基,推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特大洪灾宣传报道 7月中旬,保山市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在这场与洪魔的战斗中,保山日报社高举党报大旗,从总编到记者、编辑,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抗洪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灾情,传达市委、市政府抗洪指示,宣传人民群众的抗洪精神。灾情发生后,本报及时派出精兵强将分组奔赴抗洪一线。许多记者不分白天黑夜,哪里有灾情,他们便出现在哪里,连续工作,不怕疲劳,迅速捕捉采写出动人的报道;编辑部从值班总编到编辑、排版、校对等,人人任劳任怨,每天工作到深夜,确保抗洪报道及时见报。由于宣传报道及时、准确、有声势,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表扬。期间,11天共出报纸11期(其中增刊一期,改刊两期),采编刊发抗洪救灾新闻202篇(幅),其中:评论员文章2篇,长篇纪实通讯12篇,消息131篇条,图片53幅,倡议书、通告、感谢信等4篇。7月18日进入抗洪救灾紧急状态以来,本报记者共从抗洪救灾一线发回报道230篇,在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新华社、新华网和云南信息港刊发稿件89篇(幅)。
“10·19”地震灾害宣传报道 保山市“10·19”地震发生后,本报反应迅速,紧急启动《保山日报社重大突发事件宣传报道应急预案》,全社进入应急状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及时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中。本报先后派出7个报道小分队深入隆阳地震灾区,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采写鲜活的现场报道;编辑发稿组争分夺秒,昼夜奋战,及时将重大新闻传播出去;后勤保障组严守岗位,恪尽职守。在这次采编工作中,由于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宣传报道质量高,规模效应明显。在关键时刻,《保山日报》成了党委、政府稳定民心,指明抗灾救灾方向,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最有力的工具,充分发挥了“喉舌”作用。
报纸提质活动 2004年,保山日报社改变过去聘请专人纠正报纸错别字的方式,采取在报纸上发公告,公开悬赏“逮”错,“第一纠错人”每“逮”一个错别字给予15元奖励。此举一经推出即引起读者强烈反响,读者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并悄然形成一批“职业”纠错人。同时,对无差错版面给予奖励,对出错版面给予扣发责任人岗位津贴,奖罚明确。通过这一措施,报纸上的差错率明显减少,“开发读者”工作初见成效。6月,本报决定每季度至少举行一次编读座谈会,邀请不同行业部门的通讯员及热心读者座谈,调查研究,掌握动向。目前已成功举办3次,特别是本报总编亲自主持的有市属21家机关单位有关同志参加的座谈会效果显著,提出“加强深度报道、关注农业报道、留意规范报道、力抓真实报道”的措施,使报纸导向更明确、更贴近实际。
文化产业 200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做强做大报业,在拓展文化产业上迈出新步伐。一是报业经营理念得到更新,科学发展观得以确立,轻经营、轻产业化的观念得以转变。二是严格按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宣传业务和广告经营分离,实行广告资源重组,形成三家广告部经营广告的格局,扩展广告市场,挖掘市场潜力,广告收入在上年的基础上增长30%。三是报社印刷厂顺应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多方努力,筹资250多万元建成彩报印刷生产线,弥补保山市不能出彩报的空白,增强了报业竞争力,壮大实力。四是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指示精神,加快报纸产业化发展进程,扩大广告经营范围,壮大本报实力,报社以报社广告公司为基础,采取职工自愿人股的方式筹措资金,投资50万元,引进先进写真、彩喷设备,建成保山现代喷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对外经营现代喷绘业务。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浩旻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