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1736
颗粒名称: 粮油购销
分类号: F762.1
页数: 2
页码: 246-247
摘要: 本文介绍保山市粮油购销方面包括宏观调控、粮食销售、粮食库存、粮食企业改革、财务管理、退耕还林供粮、粮食市场监管、安全储粮、队伍建设、结对扶贫和教育扶贫、军粮供应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保山市 商业贸易 粮油购销

内容

简述 2004年,全市粮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在省粮局的帮助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市局提出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紧紧抓住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打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攻坚战和扭亏增盈翻身仗,确保粮食安全持久战这一目标,深入学习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云南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坚持从市情出发,认真组织粮食购销工作。
  宏观调控 9月,市委、政府召开全市粮食流通工作会议,部署粮食宏观调控工作任务。截至12月31日,全市共收购原粮3490万千克(其中大春收购原粮2636万千克),比上年同期3368万千克多购进122万千克,增加3.62%。其中:小麦收购430万千克,比上年同期购进398万千克多购进32万千克,增加8.04%;稻谷收购2383万千克,比上年同期1600万千克,增加783万千克,增加48.94%;玉米收购677万千克,比上年同期购进1339万千克减少662万千克,减少49.43%。本年提出收购2000万千克以上大春原粮的目标已经实现。
  粮食销售 2004年,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共销售原粮4135万千克,比上年同期销售6812万千克少销2677万千克,减少39.29%。其中:小麦销售30万千克,比上年销售799万千克少销769万千克,减少96.24%;稻谷销售3089万千克,比上年同期销售4659万千克少销1570万千克,减少33.69%;玉米销售927万千克,比上年同期销售1333万千克少销406万千克,减少30.45%;其他杂粮豆类销售89万千克,比上年同期销售21万千克多销68万千克,增加323.81%。
  粮食库存 2004年底,全市粮食总库存9067万千克(含各级储备),比上年同期9223万千克,减少156万千克。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商品粮食库存原粮4912万千克,比上年末库存5500万千克下降588万千克,减少10.69%。其中:小麦库存418万千克,比上年同期库存6万千克增加412万千克;稻谷库存3701万千克,比上年同期库存4215万千克减少514万千克,减少12.19%;玉米库存772万千克,比上年同期库存1177万千克减少405万千克,减少34.41%;其他杂粮豆类库存21万千克,比上年同期库存102万千克减少81万千克,减少79.41%。
  粮食企业改革 2004年,市粮局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国有粮食企业的必由之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结合市情,坚持一个县区保留一个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购销公司的原则,五县区新组建的公司年底前全部挂牌运营。全市企业人员控制在300人以内(全部实行职工身份置换,不在保留原国有职工身份),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推进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的新途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改革前45个核算单位减少到目前仅保留9户核算单位,其中:国家粮食储备库1户,军粮供应站3户,国有独资3户,国有控股2户,粮食购销企业从业人员由改制前1386人减少到目前仅保留268人,实现16人改革改制期间提前退休,1102人一次性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现保留的268人全部实行身份转换,竞聘上岗,全市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在2004年内全面完成。年末,市局和五县区局共有公务员92人,企业职工268人,离退休人员794人。
  财务管理 2004年,全市粮食系统继续扎实有效的抓了扭亏增盈工作,粮食企业按照“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的原则,积极组织购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搞好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划开老账,实现盈利的目标。全市粮食购销企业盈利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盈利12万元相比增加49万元,增长408%。划开影响亏损的政策性因素,购销企业实现利润1182万元。全市五县区粮食购销企业都实现了经营盈利。
  退耕还林供粮 2004年,全市兑现了581万千克补助粮,完成了兑现补助粮的扫尾工作。同时,随着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调整,粮食企业做到积极组织购销,确保市场粮价平稳,做到供应不断档,价格不暴涨,积极供应退耕还林农户用粮。实现了各级党委政府满意,退耕还林农民满意。
  粮食市场监管 2004年,根据全国粮价出现回升的情况,市粮食局转变观念,切实抓好调控、监督工作。及时制定了《保山市粮食供应应急预案》,各县区粮食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实行全市范围内一周一次上报粮食价格行情,粮食企业实行挂牌销售粮油,确保了全市粮价回升幅度在正常回升控制范围,即日供应量没有连续两天超过正常时候供应量二倍以上的现象,未发生粮食价格暴涨,未发生群众抢购粮食。面对“七一八”洪涝灾害和“十一九”地震灾害,本市粮食系统做到确保粮食供应,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了全市粮食市场稳定。利用端阳花市、世界粮食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宣传,从9月份开始,粮食和工商部门认真抓了清理和整顿粮食市场秩序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粮食市场,确保了市场稳定。
  安全储粮 2004年,全市粮食部门认真组织学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云南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条例》的要求上来。严格执行《国家粮食仓库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国家粮食库存保管人员离任交接粮油库存暂行规定的各项制度》。认真组织春、秋两季粮油普查,落实各项保粮措施,严格执行粮食保管责任制,确保安全储粮。全年未发生仓储事故,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实现了“一符四无”,连续18年受到省粮局表彰。全市完成了市级150万千克储备粮收购;完成了省级储备粮1025万千克、市级储备粮100万千克轮换任务,县区储备得到了加强。完成了省下达的陈化粮销售处理任务,在陈化粮销售过程中,进行全过程严格监管,做到了陈化粮全部用于饲料,确保了陈化粮不流入口粮市场。
  队伍建设 2004年,按市委保发[2004]29号《保山市开展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学习教育活动方案》的要求,市粮食局认真开展了“三观”学教活动与“云岭先锋”工程的结合,通过学习文件,提高了认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阶段的工作,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研究、部署和开展粮食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三观”贯穿于粮食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加强了对基层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实现了秋粮收购,扭亏增盈和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制定了《保山市粮食局党政领导班子廉政承诺》,开展了市粮食局六个科室的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理顺了二级领导班子,建立了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加强了粮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结对扶贫和教育扶贫 2004年,市粮食局为昌宁县柯街镇松林完小投入资金12000元,购买了120套桌椅,改变了扶贫村的办学条件。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履行结对扶贫的职责,积极做好对帮扶户生产生活的指导,捐资2500元,协调解决了67户294人饮水矛盾纠纷问题,扶贫村实现了人均粮食收入增长5%,经济收入增加5%。积极参与市委、政府的各项扶贫工作,年内,市粮局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了捐资助学,向困难老人捐款,向洪涝灾区捐款捐物,向地震灾区捐款等工作,市粮食局干部职工共捐资6000元,做到了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各项扶贫工作。
  军粮供应 2004年,市粮食局加强对军粮供应的督导工作,定期派专人深入县区军粮供应站、代供点进行工作检查,加强对军粮质量的检验工作,利用节假日走访问慰部队,倾听部队官兵对军粮供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县区3个军粮供应站,2个代供点,做到坚持质量第一,优质服务,军粮供应工作做到“让上级放心,让部队满意”的要求,受到驻保部队好评。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5

《保山年鉴2005》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严立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