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扶贫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1309
颗粒名称:
扶贫开发
分类号:
F323.8
页数:
4
页码:
175-178
摘要:
本文介绍保山市扶贫开发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重要措施。200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其中包括易地开发、茅草房改造、劳务输出、产业结构调整等,同时加强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
保山市
扶贫开发
2004年
内容
简述 2004年是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的一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关心支持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和巩固温饱”为中心,层层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把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培植亮点、典型引路为工作的突破口,把增加投入,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开发水平,提高项目质量,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作为重要手段,把易地开发、茅草房改造、劳务输出、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工作重点,继续抓好小额信贷、安居温饱、重点村整村推进、科技培训、社会帮扶等各项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积极推进群众参与和公示公告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把扶贫开发与“云岭先锋”工程、与小康文明村建设、与抗灾赈灾相结合,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全年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4年末,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82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68万人,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0万人;637元至882元的低收入人口(含温饱不稳定人口)减少到48万人。
扶贫资金 年内,全市投入中央、省、市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980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无偿扶贫资金9000万元,有偿扶贫信贷资金10800万元。无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重点投向茅草房改造1641万元,重点扶持村综合开发760万元,扶贫安居温饱村520万元,产业及科技扶贫500万元,易地开发扶贫4376万元(含上年结转国债资金4176万元),扶贫劳务输出100万元,特困民族乡综合开发100万元,救灾重建100万元,贫困村卫生室建设60万元,中英项目配套75.2万元,其他项目管理和小额信贷管理工作经费349万元,市级配套360万元。
易地开发 年内,全面组织实施了上年结转下来的8350人的国债易地开发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其中:隆阳区1000人,施甸县2000人,腾冲县1174人,龙陵县678人,昌宁县3500人),新增易地开发扶贫搬迁计划1000人(其中:隆阳区200人,施甸县500人,龙陵县300人)。项目涉及五县区的25个移民安置实施点。
茅草房改造 年内,全市实施茅草房改造5470户(其中:隆阳区1000户,施甸县1350户,腾冲县1000户,龙陵县1620户,昌宁县500户),项目覆盖34个乡镇的227个村委会1141个自然村(组),扶持农户5470户。在茅草房改造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妥善协调解决了在项目实施中涉及的木材、用地、劳力等一系列问题,积极推行群众参与和公示公告制度,坚持做到一村一册,一户一方案,一村一个工作班子,一户一个责任人,并且把茅草房改造与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家庭环境、发展小产业相结合,千方百计整合资金,认真落实温饱配套措施,努力解决“以落后改落后,以旧改旧,改旧依旧”的问题,在建设档次、工程质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狠下功夫,并推广使用节约资金的新型优质建筑材料,培植打造了一批亮点样板示范工程,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劳务输出 年内,全市完成扶贫劳务输出16000人,其中向广东深圳、佛山、上海等地输出4200人。在扶贫劳务输出中,市县区扶贫办,把劳务输出当作产业和项目来抓,调整和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宣传动员和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认真探索“政府引导,中介运作”的新模式,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方式,拓宽劳务输出的信息渠道,与上海、广东等省市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确保全市扶贫劳务输出正常的开展。
扶贫安居温饱村 年内,全市实施以“三通、三改、三建、一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安居温饱村56个,受益农户5358户22545人。在项目实施中,注重用新的理念指导项目建设和引导群众,突出重点,培植亮点,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和档次。从7月起,围绕“通水、通路、通电;改厕、改厨、改圈;建房、建池、建园;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建设目标,对特困自然村进行综合治理,年末56个村完成了各项建设内容。建成了以隆阳区瓦房乡刘家洼村、施甸县由旺镇洋邑坪村、腾冲县中和乡勐新村、龙陵县天宁乡天宁村、昌宁县柯街镇施家洼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新的扶贫安居温饱文明村。
重点村扶贫综合开发 年内,全市组织实施重点村扶贫综合开发19个村,受益人口24600人。通过项目建设,受扶持村基础设施水电路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科教文卫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项目计划下达早,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各项建设内容顺利完成。
特困民族乡扶贫综合开发 年内,全市组织实施了昌宁县珠街民族乡扶贫综合开发第二期建设项目。建成21.4立方米水窖400口,完成复修兴龙水沟2.25千米,完成三面支砌沟渠441米,建石拱渡槽2座,建涵洪槽1座,修挡土墙5座,完成石方支砌390.74立方米,土石方开挖409立方米;复修羊街至永平龙街下羊街公路9.4千米,新建过水槽4个,过水涵管6个,复修木换混凝土砖抬梁涵洞7个,新建挡土墙36米,复修桥1座;完成比此沿江片新开挖道路6.12千米,建过水溜槽2座,涵洞3个,支砌挡土墙85.3米;开挖子堂村比巴片道路4.09千米,支砌挡土墙9段85.7米;新建谷满村完小教学综合楼一幢626平方米,新架设文昌片3个村民小组输电线路1.97千米,新增50kVA变压器1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科技培训23期5237人次。通过项目建设,扶持了7个村97个村民小组1513户6057人,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解决了431户2561人和196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了666.67平方米农田和9.15平方米旱地水浇问题;解决了4个村39个村民小组4017人的交通问题;解决了1个村孩子上学。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科技水平和科技意识,有效的促进了全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小额信贷扶贫 2004年,省下达本市小额信贷扶贫资金规模8089万元,全市在4县1区52个乡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直接覆盖535个村委会,组建4278个中心、28047个小组,扶持贫困农户14.07万人。通过资金滚动投放,全市累计发放到农户小额信贷扶贫资金27217.78万元,其中:种植业12847.46万元,占总贷款额的47.2%;养殖业7883.87万元,占28.9%;农副产品加工业1116.05万元,占4.1%;其他5370.6万元,占19.73%。年内,在“公司+基地+农户”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上取得了突破,打破了徘徊局面,扩大了小额信贷扶贫空间。扶持保山市香料烟公司、保山市山葵公司、昌宁县恒盛糖业公司、湾甸兴农、兴茂茉莉花公司5家龙头企业,投放资金6670万元,扶持3.5万户农户发展香料烟28.4平方千米,红土晒烟2.53平方千米,马里兰烟2.67平方千米;山葵4.47平方千米,茉莉花种植1.13平方千米,甘蔗9.32平方千米。
外资项目扶贫 一、完成了昌宁、龙陵两县《世界银行与英国政府混合贷款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市级审查修改完善,申报省级审核上报国家发改委、扶贫办。项目建设内容涉及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农业、社区能力、机构能力6个方面,项目估算投资15938万元,其中:教育项目投资1550万元,卫生项目投资45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221万元,大农业开发投资5399万元,社区能力建设投资546万元,机构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657万元,预备费1115万元。申请世行贷款11157万元,国内配套资金4781万元。各县投资情况为:昌宁县项目估算总投资8791万元,申请世行贷款6154万元,国内配套资金2637万元;龙陵县项目估算投资7147万元,申请世行贷款5003万元,国内配套资金2144万元。该项目建设期为5年,贷款的转贷期限为20年。二、3月正式启动实施昌宁县中英合作云南环境发展与扶贫项目(简称YEDP)。该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部无偿援助云南省的一个旨在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的项目。昌宁县漭水镇翠华村在云南省实施的三个示范点之一,也是本市唯一一个示范点,其示范主题是“山地农业与可持续生计”。项目总投资430.44万元,其中:英方赠款227.36万元,中方配套203.08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是: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经济林木建设、畜牧业发展、机构能力建设、翠华村小农资市场建设、地方项目办建设7个方面。三、全面启动组织实施香港乐施会援助的3个项目。即:隆阳区河图镇麦场村灾后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39.36万元,其中:乐施会援助30万元,当地政府自筹及农户投劳折资9.36万元;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大中小学灾后重建工程,项目总投资39.39万元,其中:乐施会援助30万元,当地政府自筹9.39万元;昌宁县勐统镇小勐统村灾后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64.61万元,其中:乐施会援助39.75万元,当地政府自筹及农户投劳折资24.86万元。项目已按签订协议,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并通过乐施会官员的实地检查,深受好评与肯定。
产业开发扶贫 年内,全市利用产业及科技扶贫项目无偿资金500万元,扶持施甸、腾冲、龙陵、昌宁4个县发展畜牧养猪、养奶牛、肉牛、黄山羊,重点扶持贫困户7000多户,发展石斛、核桃、亚麻、药材等当地资源优势产业;投入有偿小额信贷扶贫资金6670万元,发展香料烟、山葵、甘蔗、茉莉花等产业;投入有偿扶贫专项贷款资金5090万元,扶持一批小集镇、科技教育、广播电视、社会公益项目和产业龙头企业。
挂钩扶贫和结对帮扶 年内,全市共有499个市、县区直单位挂钩扶贫贫困村和18673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有1112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到贫困村蹲点扶贫,其中:处级领导83人次,科级246人次,一般干部783人次;有6458名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调查研究,其中:地厅级20人次,处级296人次,科级1724人次,其他4418人次;部门直接投入资金364万元,物资折款151万元;帮助协调争取资金846万元帮助引进技术41项帮助修建校舍26所,资助贫困学生2171名,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502期,培训人数3.9万人次,共有8.6万贫困人口得到帮扶。省审计厅、团省委、省侨办、省粮食局、省储备局、省化工集团、省东源煤业集团、省保险公司等省级单位定点挂钩扶贫施甸、腾冲、龙陵、昌宁4个贫困县,挂乡帮村开展工作。有6名干部长期驻乡帮村,有56名领导干部深入贫困县乡开展调查研究,其中:厅级11人次,处级20人次,其他25人次;单位直接投入资金31万元,物资折款3.3万元;帮助协调引进资金165万元,建学校1所210平方米,帮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400人。
扶贫工作管理 一、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2004年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审计、监察、财政、扶贫部门组成工作组,历时4个月的时间,对五县区的2003年的各类扶贫资金进行自检自查、专门审计和验收,严格实行报账回补、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强化了专款专用,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强化服务。市、县区扶贫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搞好各类项目的计划上报、审批下达、资金拨付,省、市的计划下达一批,就及时分解落实到乡村及农户一批,把工作重点放在督促检查和指导上,发现问题现场及时分析研究,现场解决,对项目执行进展缓慢的乡村发出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改进。三、简化手续,特事特办。对茅草房改造中木材、土地审批手续,采取由乡村统一登记造册,一次审批的办法,缩短了审批时间和简化了手续,项目主管部门对用量大的建材实行集中招标或竞价采购,统一发放,群众签字认可,既保证了质量和供货时间,又降低了成本。四、充分组织依靠群众积极参与,全面推行公示公告制度。在扶贫资金投向、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方面倾听民意,尊重绝大多数群众的要求,把群众的利益与扶贫开发的目标有机结合。实施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把项目建设实施的主动权交给农户,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确保了建设任务的完成。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2月28日~29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隆阳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的领导以及市直各单位的领导,五县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扶贫、农业、林业、畜牧、水利、财政、计划、国土、交通、政研、信用联社等单位的领导,全市82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共350多人。会上,市委书记黄毅同志作了题为《全党重视全民关心大力推进全市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题报告》,讲话紧紧联系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充分肯定了全市实施《六六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总结了全市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的有效措施和经验,并从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并对今后七年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对《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还参观了北汉庄市级小康建设示范点种草养畜、保龙公司牛羊肉加工基地建设、永坤公司3个现场考察学习,安排了15个扶贫开发工作的书面交流材料。通过交流情况和总结经验,会议在解放思想和拓宽思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杨建洪副市长作了题为《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全市扶贫开发的新突破》的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当前抓好的扶贫开发工作作了部署与安排。
省政府扶贫重点工作检查组莅保检查指导工作 2月6日~14日,在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以省扶贫办副主任何兴泽为组长的保山检查组一行3人,对全市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情况、2003年度易地开发扶贫、特困户茅草房改造、扶贫重点村综合扶贫开发和安居温饱村建设等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受市政府杨建洪副市长的委托,吴明良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杨习超、副主任李忆陵陪同检查和汇报。检查组实地察看了龙陵县勐糯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及腾冲县中和乡高田移民安置点、昌宁县更戛乡大沙坝、小街子移民安置点、隆阳区芒宽乡勐林移民安置点、杨柳乡平掌移民安置点等历年实施的老项目和新启动的龙陵县碧寨乡青树垭口移民安置点、施甸县旧城乡老坝蛾、李来坝移民安置点、昌宁县勐统镇小勐统移民安置点、卡斯镇大青树移民安置点、隆阳区芒宽乡大沙坝移民安置点,以及腾冲县曲石乡回街村、界头乡大园子村、滇滩镇西营村、施甸县酒房乡梅子箐村等扶贫重点村和昌宁县柯街镇芒赖村施家洼扶贫安居温饱村、施甸县摆榔乡鸡茨村大坪地扶贫安居温饱村、隆阳区杨柳乡茶花村三眼井扶贫安居温饱村、腾冲县新华乡龙酒扶贫安居温饱村等五县区的20个乡镇30多个项目点后,并听取了市上的工作汇报。检查组认为:保山市扶贫开发工作,由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事关全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各部门分清了职责、明确了任务。扶贫部门工作深入扎实,规划到位,对各项工作指导有力。由于党委、政府重视,扶贫战斗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全市的各项扶贫重点工作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对全市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要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力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可操做的措施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按省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全市扶贫项目计划会 3月20日~23日,全市扶贫项目计划会在施甸县石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办、五县区扶贫办主任、副主任,以及项目、计划的业务科室人员,共60多人。会上,市扶贫办主任杨习超全面安排部署了年度茅草房改造、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安居温饱村建设项目计划;各县区认真总结交流了上一年在具体项目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不足,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达到的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形势任务,加强沟通,共同促进的目的。与会人员还实地到隆阳区杨柳乡平安寨、茶花村三眼井、茶花树等村参观考察学习茅草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情况。
全市扶贫系统赴临沧地区参观考察学习茅草房改造 3月11日~3月14日,市、县区扶贫办主任、副主任及业务科室人员一行24人赴临沧地区双江县、沧源县、临沧县参观考察学习茅草房改造项目及采用新型建材(水泥瓦)的建设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增添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思路,为全市的茅草房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双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