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1088
颗粒名称: 农业
分类号: F326.74
页数: 19
页码: 156-174
摘要: 本文记述保山市农业的发展情况,在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和水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通过农业经济与管理的改进、农业机械育管理的推广、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加强以及农业改革与服务的落实,保山市农业正朝着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 保山市 农业 2004年

内容

种植业
  耕地面积 2004年,保山市开荒和园地改为耕地增加16.83平方千米;国家基建、其他基建、退耕还林和耕地改为园地17.82平方千米;年末实有耕地1572.77平方千米,在2003年比2002年减少2.1%的基础上,2004年又减少6.73平方千米,减0.43%。耕地中:一、常用耕地1376.96平方千米(占总耕地的87.55%),比上年增加3.79平方千米,增0.28%。其中:水田665.7平方千米(占总耕地面积的42.32%,占常用耕地的48.34%),增加16.1平方千米,增2.5%;旱地711.3平方千米(占总耕地面积的45.22%,占常用耕地的51.65%),增加85.17平方千米,增13.6%。旱地中水浇地98.52平方千米,增加1.12平方千米,减1.15%。二、临时耕地195.8平方千米(占总耕地面积的12.45%),减少10.43平方千米,减5.1%。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181.8平方千米,减20.2平方千米,减0.1%。
  农作物播种面积 2004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203.34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58.96平方千米,增1.8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48.8平方千米,增加14.15平方千米,增0.66%;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054.54平方千米,减0.66%。
  粮食生产 2004年,全市种植粮食作物2148.8平方千米,比上年增种14.15平方千米,增长0.66%;全年粮食总产量87.89万千克,增产4.19万千克,增长4.96%。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情况是:一、全年种植稻谷604.7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8.9平方千米,增长1.49%;稻谷产量41.1万千克,增加0.7万千克,增长1.72%。二、全年种植玉米599平方千米,增种47.46平方千米,增长8.63%;玉米产量26.06万千克,增加3.66万千克,增长16.34%。三、小麦种植282.43平方千米,少种47.28平方千米,减少14.34%;小麦产量7.079万千克,减0.859千克,减少10.82%。四、豆类种植281.5平方千米,减少3.36平方千米,减少1.18%;豆类产量3.4683万千克,减少0.0912万千克,减少2.7%。五、薯类种植154.57平方千米,减少2.05平方千米,减少1.31%;薯类产量4.0536万千克,减0.0133万千克,减少0.33%。
  油料生产 2004年,全市种植油料作物177.53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11.11平方千米,增长6.68%;油料总产量29524.6千克,增加19242千克,增长7%。其中:油菜籽种植170.8平方千米,增加12平方千米,增长7.56%;产量28262.5千克,增加2005.1千克,增长7.64%。
  甘蔗生产 2004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358.95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10.43平方千米,减少2.82%;产量213.87万千克,增加21.22万千克,增长11%。
  麻类生产 2004年,全市种植麻类面积13.47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13.16平方千米,增长4245%;产量4588.3千克,增加4523.5千克,增长6980%。其中:一、苎麻0.05平方千米,减少0.02平方千米,减28.57%;产量4.5千克,减0.5千克,减10%。二、大麻1.2平方千米,增加1.17平方千米,增长39000%;产量216.7千克,增加161.7千克,增长294%。三、亚麻12.19平方千米,增加12平方千米,增长5704%;产量4360.1千克,增加4355.3千克,增长9073%。
  烟叶生产 2004年,保山市烟叶面积221.04平方千米,比2003年增加26.75平方千米,增长13.74%;烟叶总产量36747.3千克,增加1689.8千克,增长4.82%。其中:烤烟面积191.1平方千米,增加36.9平方千米,增长23.93%;烤烟产量32692.1千克,增加6195.1千克,增长23.38%。
  咖啡生产 2004年,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减少,咖啡豆产量和产值增加。全市咖啡面积2.62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38.58平方千米,减少936.4%,其中收获面积2.55平方千米,减少37.25平方千米,减少936%。咖啡豆总产量5982.4千克,增加173.9千克,增长3%;产值增加180万元,增长3.3%。
  茶叶生产 2004年,茶园面积继续减少,茶园采摘面积和产量继续增加。年末全市有茶园228.7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3平方千米,减少1.3%;采摘面积202平方千米,增加4.6平方千米,增长2.33%;茶叶总产量12197.8千克,增加795.2千克,增长6.97%。其中:红毛茶763.9千克,增加117.9千克,增长13.37%;绿毛茶11054.4千克,增加1113.2千克,增长11.2%;其它茶379.5千克,减少200.1千克,减少34.52%。
  水果生产 2004年末,全市有果园73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1.9平方千米,增长2.6%。水果总产量53825千克,增加4439.2千克,增长8.98%。其中:热带水果有较大幅度增长。热带主要水果产量26254千克,增加3352千克,增长14.63%。其中:香蕉产量19475.6千克,增加1200.2千克,增长6.57%;菠萝10.7千克,减少6.5千克,减少37.8%;荔枝858.6千克,增加506.8千克,增长145%;龙眼1964.1千克,增加451.6千克,增长29.85%。
  蔬菜生产 2004年,全市蔬菜(含菜食用瓜)面积190.89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6.14平方千米,减少3.1%;蔬菜总产量30.5121万千克,减少2.69万千克,减少8.1%。
  瓜果类生产 2004年,全市瓜果类面积34.9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11.4平方千米,增长48.51%。其中:一、西瓜1.53平方千米,减少0.45平方千米,减少22.73%,产量3225.5千克,减少819.6千克,减少20.26%。二、甜瓜0.01平方千米,面积相等,产量7.9千克,增加6.54千克,增长464%。三、草莓430平方千米,增加310平方千米,增长258%;产量393千克,增加307.3千克,增长358%。
  蚕桑生产 2004年末,全市累计桑园面积23.74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7.07平方千米,增长4241%;产茧664千克,增加344万千克,增长107.5%;产值970万元,增加470万元,增长94%。
  花卉生产 2004年末,全市花卉种植面积0.31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0.04平方千米,增长14.8%;采摘鲜切花212万枝,增加1万枝,增长0.5%;生产盆栽观赏植物(盆景)13万盆,减少1.85万盆,减少12.45%。
  药材类生产 2004年,全市种植药材面积6.36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0.71平方千米,增长12.56%;生产各类药材645.2千克,增加203.1千克,增长45.93%。
  饲料生产 2004年,全市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全市种植饲料作物48.57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2.93平方千米,增长6.42%。
  农业灾害 2004年,全市农业灾情突出,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主要灾害是:2003年冬至2004年春持续干旱,使小春作物和骨干经济作物减产,小春减产10.82%,甘蔗少种2.82%。4月13日全市范围特大风暴灾害,对部分农业设施及农作物生产造成较大影响。6至8月全市范围内暴发玉米小斑病,发病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成灾面积20万平方千米,经防治,损失率仍达11%。7月18日特大洪涝及泥石流灾害,部分农田(地)被毁,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8至9月连绵阴雨及低温冷害,大春粮食作物生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全市水稻空秕率比2003年提高8个百分点。
  蚕桑基地建设 全省丝绒生产线已落户保山工业园轻纺区,为适应其生产需要,2004年全市新植桑园7.34平方千米,比上年增长44%。隆阳区、施甸县合计种桑乡镇17个,其中:隆阳区12个,施甸县5个;主产区13个,其中:隆阳区有板桥、金鸡、河图、汉庄、辛街、西邑、丙麻、永昌8个乡镇,施甸有甸阳、保场、由旺、水长、仁和5个乡镇。2004年末,基地有养蚕农户3579户,其中隆阳区2531户,施甸县1048户。全市养蚕20152张,其中隆阳区15719张,施甸县4433张,产茧664千克,产值970万元。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2004年,全市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立优质小麦基地66.7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27平方千米,增长68%;建立优质大麦基地181.4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16.7平方千米,增长10%;建立双低油菜基地160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8平方千米,增长5.3%;建立高产高糖甘蔗良种推广基地277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56平方千米,增长25.3%;累计建立无性系茶园51平方千米,增加4平方千米,增长8.5%;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13.3平方千米,增加3.335平方千米,增长33%;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35.5平方千米,增加22平方千米,增长6.8%;建立杂交玉米良种推广基地450平方千米,增加23平方千米,增长5.4%;建立冬季农田种草40平方千米,增加17平方千米,增长74%。
  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市甘科所发挥科研推广单位与龙头企业优势互补的作用,建设和完善以市甘科所为中心的3个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其中:一、隆阳区芒合甘蔗良种繁育基地良繁面积达0.14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0.083平方千米,增长148%;良种示范户达92户,增加56户,增长155%;引进甘蔗良种146.17千克;培训村、社干部和蔗农270人次,印发种植技术资料500份;提供优质种苗501千克,获经济效益15.03万元。二、龙陵县勐糯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从开远和瑞丽引入甘蔗新良种12个、48.69千克;新植良种面积0.064平方千米,其中:秋植0.03平方千米,春植0.03平方千米;田蔗0.016平方千米,地蔗0.049平方千米。全年提供种苗2170.65千克。三、市甘科所良种繁育基地繁殖良种0.056平方千米,其中:春植0.01平方千米,秋植0.023平方千米,宿根0.022平方千米。全年提供种苗248千克。
  (撰稿 蒋有龙)
  渔业
  渔业经济 2004年,保山市渔业经济以促进渔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全市养殖面积31.15平方千米,比上年31.10平方千米增加0.05平方千米,增长0.16%;水产品产量15545千克,比上年13943千克增加1602千克,增长11%。其中,养殖产量15075千克,比上年13515千克增加1560千克,增长12%。全市人均占有水产品6.5千克,比上年增长12%;渔业总产值23517万元,比2003年增加1339万元,增长6%。
  渔业经济结构 经多年调整,全市渔业经济结构迈出了良好步伐。2004年,全市渔业总产值2351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7380万元,占73.9%;第二产业产值1045万元,占4.44%;第三产业产值5092万元(其中,水产流通4041万元,休闲渔业1051万元),占21.66%。结构由2003年的72.5∶4.4∶23.1变为73.9∶4.44∶21.66。
  稻田养鱼 2004年,全市稻田养鱼面积153.13平方千米,比上年148.61平方千米增加4.52平方千米,增长3%;鱼产量6128千克,比上年的5296千克增加832千克,增长16%。
  水库养鱼 2004年,全市水库养鱼面积19.32平方千米,与上年持平;鱼产量1825千克,比上年1730千克增加95千克,增长5%。
  湖泊养鱼 2004年,全市湖泊养鱼面积0.4平方千米,与2003年持平;鱼产量10千克,与2003年持平。
  池坝塘养鱼 2004年,全市池坝塘养鱼面积11.43平方千米,比上年11.38平方千米增加0.5平方千米,增长0.44%;鱼产量7112千克,比上年6479千克增加633千克,增长9%。
  亩产鱼量 2004年,鱼亩产量与上年相比,养殖平均亩产量186千克,亩增10千克,增长5.68%。其中:池坝塘亩产415千克,增加36千克,增长9.5%;湖泊亩产17千克,与上年持平;水库亩产63千克,增加3千克,增长5%;稻田亩产27千克,增加3千克,增长1.25%。
  良种鱼繁殖推广 2004年,全市繁殖生产鱼苗19581万尾,鱼种1558千克;引进彭泽鲫、建鲤苗种20万尾,单雄性罗非鱼24万尾,共投放鱼种2005千克。良种推广促进了鱼苗产量和总产量、产值和农民收入增加。
  渔业管理 一、加强渔业法规宣传,全市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水产养殖安全管理规定》等渔业法规材料1.02万份,提高渔民依法治渔意识,遵纪守法,发展渔业,依法致富;二、加强渔业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检查,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90起,促进了年内无重大渔业安全事故发生;三、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年内组织参加省级渔业执法培训5人;四、开展实施养殖证制度,申请核发养殖证140本,促使凭证养殖。
  (撰稿 蒋有龙)
  农业经济与管理
  农村经济总收入 2004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59.86亿元,比上年增加6.48亿元,增长12.13%。其中:乡镇企业收入7.668亿元,比上年增加1.09亿元,增长16.6%,占总收入的12.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村组经营收入4340万元,比上年增加1430万元,增长49.1%,占总收入的0.7%,比上年增高0.2个百分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50.38亿元,比上年增加4.8亿元,增长10.5%,占总收入的84.2%,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其他经营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加0.44亿元,增长47%,占总收入的2.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收入结构 2004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人中:农业收入23.72亿元,占39.6%,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林业收入2.37亿元,占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畜牧业收入10.96亿元,占18.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渔业收入2768万元,占0.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收入7.58亿元,占12.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建筑业收入5.61亿元,占9.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运输业收入4.27亿元,占7.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商饮业收入2.56亿元,占4.3%,比上年增0.1个百分点;服务业收入9377万元,占1.6%,与上年持平;其他收人1.58亿元,占2.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费用 2004年,全市农村经济总费用27.89亿元,占总收入的46.6%,比上年上升4个百分点;增加5.14亿元,增长22.6%。其中:生产费25.45亿元,增长21%;管理费1.30亿元,增长32.5%;其他费用1.15亿元,增长53%。
  农民外出劳务和投资收入 全年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及投资收益持续增加。在2003年比2002年增长11.3%的基础上,2004年全市收2.1047亿元,比2003年增长9.8%。
  可分配净收入 2004年,全市可分配净收入分配呈现可分配净收入增加,国家税收减少,上缴及留利增加,乡镇集体所得减少,农业经营所得增加的局面。全年可分配净收入34.07亿元,比上年增加1.53亿元,增长4.7%。其中:国家税金7824万元,比上年减少13%;上缴及留利等2304万元,比上年增长53.9%;乡村集体所得613万元,比上年减少71.8%;农民经营所得33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534元,比上年增加68元,增长4.6%。人均收入最高为隆阳区1636元,最低为龙陵县1144元。农民从集体再分配收入人均833元,比上年减少65元,减7.23%。
  农民人均生产粮食 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生产粮食404千克,比上年增加14千克,增长3.6%。其中:人均生产粮食最高的是腾冲县,为440千克,最低为龙陵县367千克。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2004年,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又有所进展。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市县区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乡镇村健全领导小组,乡镇领导小组有成员730人,村领导小组成员3991人。二、进一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五项制度:(一)“一事一议”制度。全市下发和执行了《村级范围内筹资投劳管理办法》,全面开展村级范围内集体公益事业建设,从严控制筹资投劳范围、对象和金额标准。2004年,全市有19个乡镇、38个村委会在限额标准内按照“一事一议”程序,筹资75.2万元,全部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二)农民负担审计制度。全市有902个村(处)100%地开展了农民负担审计,审计总金额3800万元,发挥了审计监督、检查作用,减轻了农民负担。(三)农民负担卡制度。全市51.34万农户全部颁发了《农民负担监督手册》,设置了省、市、县(区)三级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的举报电话。(四)统一收费票据制度。全市实行了“一个漏斗向下”一张票据收费的管理办法,对不使用农民负担专用票据进行收费的,农民有权拒绝,有效的加强了对专款的管理和使用。(五)全面推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一费制、报刊征订限额制及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从源头上从严控制了农民负担。2004年,开展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的乡镇82个,单位2258个,建立公示栏2439个,公示率达100%;报刊订阅控制在限额内的村831个,占92.1%,超过限额的71个,占7.9%;实施中小学“一费制”的学校1949所,占99.5%。三、加强农民负担监测、监督、举报工作,发现有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及时监督纠正。四、坚持每年两费农民负担执法检查。2004年,查处涉农负担案件9起,处分人员9人,取消、减免涉农收费14项,合计减负168.63万元,起到了警钟长鸣的作用。通过上述工作,略增和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与2003年相比,全市义务工积累2212万个、劳均1.7个,分别减656万个、5.3个和75.57%、75.71%;社会负担金额303万元,人均1.4元,分别增长4.8%、3.7%。
  农业承包合同管理 2004年,全市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方面,着力做好合同签订鉴证、合同档案管理、合同兑现结算、合同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到11月,底全市发证工作结束,共填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45948份,占应发农户的100%。全年受理土地承包纠纷919起,已调处585起,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农村审计工作 2004年,全市审计农村合作经济单位932个,查出违纪单位33个,占被审单位的3.54%,查处违纪金额48.28万元,处理涉案人员9人,为集体挽回了经济损失,教育了合作经济工作人员。
  清理整顿农经会工作 2004年,全市清理整顿农经会工作的重点是继续清收欠款,共收回欠款93万元,清收率上升到67%。
  农产品价格回升 2004年,全市所有农产品价格都有回升,上升率普遍达20%,最高达50%。其中普通大米每千克2.4元~2.6元,比上年的1.8元~2元上涨30%以上。
  农资价格上升 2004年,全市农用物资价格普遍上升。如化肥(尿素)保山提货价,由2003年的每吨1750元上升到1950元,上涨200元,涨幅达11%。
  (撰稿 蒋有龙)
  农业机械与管理
  农业机械总动力 2004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5950.28万瓦特,比上年增长3%。其中:柴油发动机械动力46038.96万瓦特,增长2%;汽油发动机动力10417.66万瓦特,减少2%;电动机动力19493.66万瓦特,增长9%。
  拖拉机及配套机械 一、2004年末,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659台、18024.66万瓦特,分别比上年增长4%和5%。其中:轮式拖拉机7295台,增长5%,动力12575.87万瓦特,增长5%;36.78千瓦(50马力)以上631台,1909.9万瓦特,分别增长97%、18%;变形拖拉机6014台、10532.68万瓦特,分别增长15%、14%。二、全市拥有小型拖拉机15324台、17683.84万瓦特,分别减少1%和2%。其中:小四轮拖拉机1165台、2997.21万瓦特,分别增长111%和35%;变型拖拉机3741台、4857.21万瓦特,分别减少30%和36%。三、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434部,增长15%;拥有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6465部,增长1%。
  种植业机械 一、2004年末,全市有耕整机械13台、7.74万瓦特,分别比上年减少86%、78%;有机引犁1268台,增长4%;机引耙224台,持平;旋耕机5714台,增长1%;机引播种机91台,增长12%;机引铺膜机2台,持平;追肥枪18626支,增长32%;制钵机279台、25.12万瓦特,分别增长5%和30%;筑垄机2台,持平;三角履带109台,减少1%。二、全市有排灌动力机械2143台、2106.73万瓦特,增减幅度分别为减少7%和增长2%;有农用水泵21台,增长1%;有节水灌溉类机械36套,持平。机动喷雾(粉)机87台、51.57万瓦特,增减幅度持平、增长52%。联合收割机25台、54.15万瓦特,分别增长14%和26%;其他作物收割机械165台、1190.12万瓦特。三、全市机动脱粒机4564台、1116.96万瓦特,分别增长10%和9%;谷物烘干机8台,持平;有烤烟烘干机26台,增长1%;温室10.8万平方米,减少7%;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1套,持平;田园管理机113台、39.9万瓦特,分别增长253%。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一、2004年末,全市有动力机械20691台、14011.16万瓦特,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9%。其中:柴油机794台、937.77万瓦特,减少1%和持平;电动机19818台、13073.39万瓦特,分别增长7%和9%。二、全市有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23641台,增长12%。其中碾米机10954台,增长14%;磨面机7550台,增长17%;淀粉加工机748台,增长3%;榨油机402台,增长5%;轧花机78台,增长4%;其他机械3970台,增长2%。
  运输机械 2004年末,全市有农用载重汽车1821辆、14073.78万瓦特,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减少1%;有农用运输车1024辆、3108.13万瓦特,分别持平和减少14%。
  农田建设机械 2004年末,全市农田建设机械有推土机156台、926.33万瓦特,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16%;挖掘机2台、17.66万瓦特,持平;装载机8台、78.81万瓦特,分别增长14%和13%;开沟机27台,持平。
  农机化投入 2004年,全市农机化投入11591.57万元,比上年减少505.08万元,减少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170.05万元,增长6%;单位和集体投入108.8万元,减少14%;农民个人投入11312.72万元,减少4%。
  农机化经营效益 2004年,全市农机化经营、收入略增,支出较大,利润减少。其中:总收入30886.83万元,比上年增长2%;总支出19072.24万元,增长6%;税前利润总额11814.59万元,减少3%。
  机械耕作 2004年,全市机械耕耙水田675.2平方千米,其中:机耕440.57平方千米,机耙234.61平方千米。
  机械收获 2004年,机械收获大麦63.43平方千米;收小麦20.41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64%;机收水稻5.75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1.58平方千米,减少21.55%。
  农机耕作示范推广 2004年,全市农机耕作示范推广水稻抛秧面积13.3平方千米,机播小麦8.54平方千米,机械植保86.88平方千米,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1.28平方千米,机械开沟整墒10.67平方千米,机械灌溉21.32平方千米,机械深施化肥408.73平方千米。
  养蚕钢架塑料大棚 2004年,市农机推广站在隆阳区汉庄镇小堡子为隆阳区蚕桑站设计制作了养蚕专用钢架塑料大棚1座,蚕架1组。设计制作采取大面积两面侧窗、防虫网,解决了大棚养蚕中通风降温难、病虫害发生率高的问题;采用12丝专用大棚膜和表面高密度遮阳网遮阳;温低时,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蚕舍温度,减少能源消耗,夏季遮阳度适中,为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经过对比试验,可缩短每批养蚕周期3~5天,能满足蚕区一年4~5批养蚕,提高桑叶利用率和养蚕效益。
  拖拉机管理 2004年,经全市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审验,办理拖拉机落户2504台,过户509台,转籍206台,报废593台;检验拖拉机15482台,占应检16711台的92.6%;审验拖拉机驾驶员2796人,占应审3071人的91%;培训考核拖拉机驾驶员25期912人(其中增驾64人)。
  农机事故 2004年,全市发生农机事故24起,重伤21人,死亡19人,直接经济损失9.93万元;千台农机事故率1.4,重伤率1.2,死亡率1.1。与2003年比较:农机事故减少5起,减17.24%;重伤减少14人,减40%;死亡增加4人,增长26.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7200元,减6.8%;千台农机事故率增长0.2%,重伤率减0.3%,死亡率增长0.5%。
  (撰稿 蒋有龙)
  农业科教与培训
  简述 2004年,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围绕农业发展方向,编发科学技术资料8万多份,分期分批组织技术培训40多万人次;法制培训8期2000多人次。
  蚕桑技术培训 2004年,在桑地开槽、桑园种植、桑园中耕、施肥,养蚕消毒、桑叶选采、蚕儿饲养、蔟中管理等关键时期,以村为单位及时开办各种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300场次,培训技术干部和桑农蚕农1.75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27680份。通过培训,老蚕户改变了传统饲养方法,种养水平进一步提高,新蚕户技术从无到有,逐步规范、熟练,为蚕茧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茶叶技术培训 2004年,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组织保山市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技术培训班1期,培训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技术人员67人。培训期间,请省市茶叶专家和教授讲课,使受训人员掌握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生产技术,促进全市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发展。
  甘蔗技术培训 2004年,市甘蔗科学研究所协同糖厂,结合各基地和糖厂蔗区推广甘蔗新良种步伐,开展技术培训1620人次,印发资料1000余份。其中:隆阳区芒合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在不同的生产环节,采用多层次、不同形式方法召开现场会,对村、社干部和蔗农培训720人次,印发甘蔗种植科技资料500份,促进甘蔗增产500千克,增值12.5万元;龙陵县勐糯科技示范样板村在各个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培训4场次,受训干部、蔗农500余人次,印发科技资料500份,促使甘蔗增产2000余千克,增长8%,增加产值35万元;协助怒江糖厂蔗区,结合甘蔗良种推广和新技术应用,在怒江乡筲箕村、新城村、石梯村、芒棒村、道街乡登高村开展甘蔗种植技术现场培训5场次,培训村、社干部和蔗农400余人次,促进了甘蔗良种和新技术的推广。
  农村信息员培训 2004年,全市新培训农村信息员100名,年末累计培训农村信息员247名,其中147名已通过农业部门认证并获证书。至此,市农业系统初步拥有一支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农业知识的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队伍,为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推进农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 2004年,结合无公害蔬菜基地样板建设,实地培训菜农1000多人次;举办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1期,培训50人,通过省里专家讲授元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课,受训人员掌握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农环站业务培训 2004年,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认真组织干部参加省站举办的业务技术培训班;派出2人参加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举办为期26天的化验员培训班;派出3人参加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举办的无公害农产品环境检查员培训,并获资格证书;选派工人参加省农业厅举办的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培训班培训检疫科学技术;派人帮助云南省武警总队培训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班2期159人次。
  农村税费改革知识培训 2004年,随着全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市、县和市农业、农经部门,分别举办了农村税费改革知识培训班。其中:市级培训3期244人次;县级培训21期5329人次。市农业局、农经站举办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经业务培训班,对五县区82个乡镇85名农经干部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打下了业务基础。
  农村会计培训 2004年,为加强农村财务资产管理,全面推行村合作经济组织新会计制度,完成新旧账结转工作,市、县农经部门开展了农经会计业务培训,其中:市培训县乡两级师资力量,县区培训村社会计,乡培训村社财会人员,三级共培训5298人次。
  法制培训 2004年,市农业局根据行业需要和有关法律要求,分阶段分内容固定性组织法制学习培训班8期2000多人次。其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培训400多人次。
  职工教育 市农业局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指导方针,加强职工队伍教育。坚持每月15日为局机关学习和每月30日为局机关、局属各站所负责人学习制度,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学习方法,锻炼、培养干部职工的鉴别能力和处理事务水平,全年共组织参加市、省和外地学习考察300人次,内部培训学习600人次。
  (撰稿 蒋有龙)
  农业科研与推广
  水稻育种 2004年,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种植亲本、株系、鉴定水稻品种材料1885份,共配制杂交组合183个;承担省级水稻品种试验7组,市级试验6组;籼稻杂交稻滇优7号制种试验研究1.33平方千米;对259个水稻新品系试验鉴定,筛选出新品种(系)5个供下年示范。
  玉米育种试验 2004年,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承担省级玉米品种试验7组,市级试验2组。一、省六市(州)玉米杂交种联合多点试验。参加试验品种8个,试验结果,保山市农技服务中心选育的保21-156号种,亩产490.7千克,比对照种会单4号增产10.3%,居第一位;02-18号品种亩产464千克,比对照种增产4.3%,居第二位。二、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C组)。参加试验组合14个,对照种保玉7号(CK1)亩产479.5千克,居第五位,比对照种保玉7号增产的组合有7个,减产的组合有9个。三、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A组)。参加试验组合9个,其中保试201亩产640千克,比对照种兴黄单982增产79.22%,居第二位。四、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D组)。参加试验组合9个,其中保21-413亩产416.7千克,比对照种会单4号增产20.9%,居第二位。五、省青食玉米试验。参加试验组合9个。六、省杂交玉米新品种预备试验。参展组合23个。七、省六市(州)杂交玉米新品种展示。参展组合8个,其中保21-835亩产623.4千克,比对照种会单4号增产37.5%,居第一位;保21-413亩产478.1千克,比对照种增产7.5%,居第三位。八、自育种外引新组合展示。参展组合30个。展示结果,保21-835亩产582.5千克,照阳4号亩产581千克,北玉2号亩产546千克,比对照保玉7号分别增产19.1%、18.8%和11.7%。九、保山市新玉米品种区域试验(A组)。参试种8个,对照种保玉7号亩产559.3千克,居第五位,保22-2亩产694.4千克,比对照种增产24.1%,居第一位。十、保山市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B组)。参试种7个,对照种保玉7号亩产470.8千克,居第二位,保21-835亩产560.4千克,比对照种增产19%,居第一位。以上试验结果显示,保山市选育的玉米品种产量名列前茅,特别是研究应用的玉米C型不育化制种,在省内独一无二,在国内也保持领先水平。自育新品种保21-835、保21-413、保22-2、保21-156表现抗病、高产、商品性好,可加大示范种植。
  麦类新品种选育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共有种植麦类原始材料1710份,其中小麦788个,大麦922个,收获后选留保存1814个。承担省级试验5组、市级试验2组,筛选出较好的大麦品种(系)2号、5号、8号、12号、13号、14号共6个品种;选出小麦012-2、022-3、12005-243、省杂9号、02-7共5个品种,可供下季扩大繁殖面积1.33平方千米。
  蚕豆新品种选育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有种植蚕豆株系鉴定材料162份,承担了省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的多种试验7组,筛选出较好的品种(系)97-4-5、51-8-4、03-1、98-5、95-5共7个品种(系)供下季扩繁鉴定。
  油菜新品种选育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与省油料所进行育种协作试验,承担省级区域试验1组,试验结果,2003F513亩产油菜籽214千克,比对照种花油6号亩产197千克,增产17千克,增8.6%,居第一位,下季可扩大繁殖。
  辣椒育种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有种植辣椒鉴定材料500个,配制杂交组合100个,新组合鉴定350个,制种1.33平方千米。其中“岫椒5号”表现抗病、高产、肉质厚、商品性好,平均亩产4000千克以上,可扩大示范种植。
  甘蔗良种繁育 2004年,市甘蔗科学研究所继续采取内供外引方法,在所内和隆阳区芒合甘蔗良种繁育基地、龙陵县勐糯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加快繁育甘蔗优良品种。其中,所内良种繁育基地提供种苗284千克,调供隆阳区上江糖厂蔗区54千克,芒合糖厂蔗区50千克,怒江糖厂蔗区154千克,龙塘糖厂蔗区16千克,所内自己繁殖10千克。品种为台糖24号、粤糖89/240、粤糖80/882、粤糖94/128、日本农林8号、新台糖25号、粤糖93/159。隆阳区芒合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引进良种146.17千克(外地州引入101千克,本市引入45.17千克),繁殖优良种苗1500千克,供下季种植。龙陵县勐糯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从玉溪市开远和德宏州瑞丽引入良种12个,48.69千克,主要繁殖品种为云引1号、3号、10号、15号、16号,云蔗94/128、94/343、94/375,云瑞99/601、99/113、96/57、99/178,闽糖90/325、87/912、87/607,粤糖86/368,保蔗99/34。全年可生产优质种苗800千克供下季种植。
  “两杂”良种引种试验 2004年,市种子公司承担云南省、保山市下达“两杂”新良种正规区域试验5组,其中:杂交玉米2组(平展型1组,紧凑型1组),杂交粳稻1组,青贮饲料玉米1组,优质粳稻引种试验1组。共引进“两杂”新良种40余种(个)。通过引种试验、示范,筛选出一批适合保山种植的优良品种。其中优质、高产、抗病水稻良种有丰优香占、川香优2号、滇系12号、滇系15号;杂交玉米新良种的泰龙9号、三北1号、SB2248等品种,农民欢迎引种,为下季扩大示范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两杂”良种调供 2004年,市种子公司加大调供“两杂”良种,加快示范推广“两杂”新良种。全市调供杂交玉米新良种31.54万千克、优质杂交水稻新良种1.5万千克,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00平方千米。
  甘蔗良种推广 2004年,全市示范推广甘蔗优良品种247.3平方千米,占总植蔗面积的65.4%,比上年增加24平方千米,增长11%。
  啤饲大麦丰产样板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在施甸县水长乡举办0.97平方千米啤饲大麦丰产样板,平均亩产400千克~500千克,比对照品种亩增产50千克~100千克,增长25%~30%。
  小麦凤系953M1-3示范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在隆阳区河图镇红庙村示范小麦凤系953M1-3面积0.017平方千米,亩产量453.94千克,比邻近田块亩增产21.8%。
  蚕豆新品种示范推广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对本单位育成的79-6、753-6-3、200-7、51-3、K0729、51-9六个蚕豆新品种,在隆阳区板桥镇小永平村连片示范推广种植0.33平方千米。通过统一供应种子、统一培训技术、统一技术措施,结果产量最高的品种79-6,平均亩产265千克~310千克,;200-7和753-6-3两品种亩产量分别为253千克~295千克和234千克~278千克,下年可重点示范推广。
  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示范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在全市开展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示范推广147平方千米。其中:大麦//蚕豆87平方千米,小麦//蚕豆41平方千米,油菜//蚕豆19平方千米。结果:大麦//蚕豆与净种比较,亩增产125.8千克,增产值155元;小麦//蚕豆与净种比较,亩增产187千克,增产值178元;油菜//蚕豆与净种比较,亩增产42千克,增产值72元。
  反季青蚕豆推广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应用3个蚕豆新品种推广种植反季青蚕豆42平方千米,平均亩增产青蚕豆478.7千克,增产值230元。
  水稻新品种推广 2004年,市农技服务中心在全市示范推广粳型杂交水稻滇杂31、32共计3.33平方千米。其中,在隆阳区河图镇魏家社举办滇杂32高产攻关样板0.033平方千米,平均亩产809.4千克,下年可加速示范推广。隆阳区板桥镇孟官社示范楚粳26号、滇系15号、岫136-14等水稻新品种0.07平方千米,3个品种亩产量分别为686.2千克、708千克、667千克。可在全市作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甘蔗适用技术推广 2004年,全市推广甘蔗五项适用技术920平方千米,其中:推广深沟板土栽培技术18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0%;推广甘蔗配方施肥技术210平方千米,占58.5%;推广蔗田化学除草248平方千米,占69%;推广叶肥喷施技术2平方千米,占5.6%;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280平方千米,占78.2%。
  大棚养蚕 市经济作物工作站、隆阳区蚕桑工作站,在板桥镇妻贤村钏思锦户、汉庄乡小堡子办事处张绍升户建造不同规格钢架塑料大棚养蚕。通过三年养蚕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养蚕,通风透气良好,桑叶现采现喂,桑叶较新,蚕儿食桑质量高;在棚内上蔟,蔟中环境良好,因而上茧率、产茧率高。大棚养蚕与室内蚕箔育相比,每张蚕种可节约养蚕成本29.8元,大棚养蚕,大蚕期间给桑快,除沙次数少,上蔟时间集中,可提高工效30%以上。
  绳调式活动蚕育 2004年,春蚕、夏蚕、秋蚕分别在板桥、西邑用绳吊式活动蚕台育方式养40张,平均单张产茧35千克,比蚕箔育产量高。吊式养蚕最大优点是,提高蚕室空间利用率,以30平方米蚕室为例,可设置吊式展台5组,每季养蚕5张,而蚕箔养蚕只能养3张。吊式蚕台制作十分简单,用实心竹竿、竹片编织合成一个长2m,宽1.5m的长方形竹框架,将10层竹框架悬吊于四根尼龙绳上挂于木梁或钢索上,层与层之间用活动卡环绷紧,即形成一个活动蚕台。此外,吊式蚕台育,操作简便,调整绳上卡环距离即可进行消毒、除沙、饲叶等工作,2人合作喂养1组只需十分钟,省时省力。
  蚕品种比较试验 2004年,市蚕桑技术部门对云南省蚕科所蚕种场生产的山河×锦绣、青松×皓月,从浙江调入的丰1×五四A、薪抗×白玉、秋丰×白玉五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调查,各品种的龄期经过、发病率、用桑量和克蚊产茧量、茧质等状况表明,试验种山河×锦绣,较适合保山春季饲养;秋丰×白玉适宜夏期和中、晚秋期及氟污染较严重的蚕区饲养;青松×皓月各蚕区今年均可饲养。
  蚕树漂浮育苗 2004年春,隆阳区汉庄镇大堡子村,新栽桑园成活率低,需要补苗。为了解决该村桑园雨季补苗问题,隆阳区蚕桑站以沙2×伦109杂交桑种实施漂浮育苗,实施育苗1.596盘计32万钵,于7月下旬出圃,及时满足了桑园补苗需要,保证了该村桑园发展。
  农桑良种示范 2002年以来,为加快蚕茧基地建设,促进蚕桑业提质增效,在省农业厅、市(县)区农业局支持下,市蚕桑技术部门引进了农桑8号、农桑14号、盛东1号、女桑、璜桑、育711等品种。通过生物学调查和养蚕试验,农桑8号、农桑14号,叶片肥厚,枝条产叶量分别比湖桑32号多21.9克和30克,千克叶片数少36片和52片。100千克桑叶产茧,农桑8号为5.54克,农桑14号为5.94克,分别比湖桑32号提高5.8%和6.4%。农桑属早生早熟品种,农桑14号属早生中熟品种,2月上、中旬萌芽,秋季封顶迟、硬化迟,霜降落后仍叶片深绿捏之易碎。由于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施甸县目前已推广种植农桑14号0.033平方千米,隆阳区种植28.2平方千米。
  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 小蚕共育、小蚕打孔薄膜覆盖育、大蚕一日三回育,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增产增收的特点,是集约化养蚕技术的核心内容。为加大推广力度,市(区)县科技局给予立项支持,隆阳区、施甸县出台政策,每新建一个小蚕共育室给予1000元扶持,调动了蚕农积极性。到2004年末,全市共建成小蚕共育点329个,共育蚕种16122张,共育率达80%。全市小蚕打孔覆膜一日二回育推广率达95%,大蚕一日三回育推广率接近75%。
  新品种审定 2004年,市种子公司和市种子管理站,依法对市直属部门和各县(区)农业科技部门申报的水稻新品种岫粳10号、岫粳11号、昌粳8号、滇超6号进行审定。审定中,从品种的来源、特征特性表现、丰产性、抗病性鉴定、品质分析、同行专家田间鉴评意见等方面认真评定、初审通过岫粳11号、昌粳8号、滇超6号为水稻新品种,上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发证。
  胞覆剂试验示范 省土肥站下达市土肥站承担的胞覆剂试验示范项目,是省科技厅“十五”攻关项目之一,由省土肥站和腾冲民族科技推广所主持,市土肥站协作试验示范。共试验示范油菜正规试验2组,同田对比试验2组,示范面积0.2平方千米,马铃薯示范0.067平方千米。2004年5月通过省有关专家现场验收,11月省科技厅通过了结题验收。
  玉米小斑病防治 2004年,全市玉米小斑病发病237.7平方千米,占玉米面积的39.68%,防治292.8平方千米,挽回玉米产量损失18919千克。主要防治技术措施是:苗期、大喇叭口期、吐丝至灌浆期用70%甲基托布津、7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65%代森锌、70%代森锰锌农药防治2至3次,结果,大面积病指防效50%~82%,产量损失防效60%~70%,平均损失率由上年的17%降至10%。
  稻瘟病防治 2004年,全市稻病发生130平方千米(其中:叶瘟76平方千米,穗稻瘟5.4平方千米),防治510平方千米,减少稻谷损失10500千克。2004年叶稻瘟发生高峰期比往年推迟10~15天,加大了穗瘟危险,加之水稻抽穗期雨水多于正常年,利于穗瘟发生。因此,各地加大了穗瘟防治力度,穗瘟预防面积达350平方千米,占应防面积的116%,在穗瘟流行年份有效控制住大面积受害,全市穗瘟平均损失率控制在3.9%,其中:腾冲、龙陵两县多雨地区控制在5%,隆阳区、施甸县水稻高产区控制在2.8%。
  稻飞虱防治 2004年,全区发生稻飞虱200平方千米,占水稻总面积的33%。主要虫种白背飞虱主害代虫量比上年少,为中等发生;百丛虫量籼稻区平均975头,粳稻区412头~1100头。经过防治400平方千米减少稻谷损失6500千克。
  山葵病虫害及防治 2004年,全市山葵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工作进展较快。一、向省农业厅申请立项;二、培训山葵技术人员200人次,培训种植户500人次;完成药效防治试验10组,建立病虫测报点5个,防治山葵白锈病、黑斑病、软腐病、霜霉病、小菜蛾、蚜虫9338平方千米;三、掌握山葵发病规律、虫害高峰,摸索防治措施,筛选出防治新农药。卜海因、甲霜灵锰锌、农链霉素、菜喜、克植蝇等对山葵病虫害防治有很大作用。
  植物检疫工作 2004年,市植保站加强了植物检疫工作。一、各县区组织宣传1300人次。二、实施农作物种子、苗木产地检疫1534平方千米;调运检疫287批次3633千克;检疫苗木4万株,烟叶100万千克,茶叶15万千克,亚麻5万千克;邮政检疫25批次、196千克作物种子。三、全年开展疫情调查6次,经隆阳区板桥乌龙村、下村、河图取样,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鉴定,板桥乌龙村(示范园)的样品鉴定为西花蓟马,疫情发生后,市植保站提供农药及进行防治,疫情基本控制。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 2004年,市植保站对山葵基地、无公害基地、蔬菜批发市场进农产品残留检测,共检测样品1040个,其中:蔬菜52个品种、500个样品,不合格样品25个,占检测总数的5%。叶菜类147个,不合格9个,占1.8%;根茎类116个,不合格13个,占2.6%;菜豆类36个,均合格;瓜果类201个,不合格3个,占0.6%。蔬菜不合格的主要是大蒜,不合格的占83.3%,小米菜不合格的占33.3%,小白菜占20%,芫荽占14.3%,西芹占12.5%。检测山葵样品540个,残留超标8个,占1.48%。
  农资市场监督检查 为贯彻2004年中央及省级等四部委联合打假护农保春耕的执法检疫行动,5月下旬,由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对隆阳区、腾冲县、昌宁县、龙陵县的8个乡镇农资市场进行执法检查。抽查26个样品,标签合格的12个,占42.31%,不合格11个,占42.31%,假冒农药登记证号4个,占15.3%。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市场,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药不法商贩,保护了农民利益。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2004年,市能环站继续开展“保山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搞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经调查研究,在昌宁县更戛发现野生玉米,采得原始植株样本进行相关性状鉴定,同时将“龙陵县野生稻原生境保护”项目,上报国家农业部,力争列项保护。
  农田环境评价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2004年,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与省农科院合作实施“云南省农田(地)环境评价、动态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一年实施认为,要减少污染,必须采取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采取物理措施防治病害等综合措施。在继续实验研究基础上,围绕作物营养诊断精准施肥,病虫综合防除,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完成8处理3次重复24个小区正规试验1组,完成5处理同田对比试验1组,完成200平方千米大田示范、40平方千米中心样板。主要技术措施是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架设杀虫灯、黄板等综合措施,以达到减少农田污染的目的。杀虫灯,每天可杀多种害虫0.1千克,示范区可减少农药用量20%。实施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技术措施后,示范区玉米每亩最高产量达679千克,平均691.5千克,比对照区每亩540.1千克,增产51.4千克,增长8.7%。
  获奖项目 2004年度,全市获“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项目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3项一等奖是:保山市农科所和曲靖、楚雄、文山、红河、昭通农科所合作的《推广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194万亩成效显著》;保山市农科所同大理、曲靖、昆明、丽江、楚雄等农科所合作的《推广105万亩优质蚕豆“凤豆六号”效益显著》;保山市经作站、保山市茶协、腾冲县茶桑站、昌宁县茶叶站、龙陵县茶叶站、隆阳区茶叶站、施甸县茶桑站、保山市茶树良种场、腾冲县清凉山和昌宁县尼诺茶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的《保山市10万亩无性系茶树良种基地建设》。1项二等奖是:保山市农科所、隆阳区农技中心、腾冲县农技中心、龙陵县农技中心、昌宁县农科所、施甸县农技中心合作的《推广水稻新良种“87-15”16万亩成效显著》。4项三等奖是:隆阳区果蔬推广站和道街乡、潞江乡、芒宽乡合作的《潞江坝冬早蔬菜开发成效显著》;保山市甘科所、隆阳区热作站和昌宁县、龙陵县、施甸县甘蔗站合作的《推广21.3万亩甘蔗良种粤糖79/177效益显著》;腾冲县农技部门合作的《腾冲县33万亩水稻综合栽培技术推广》;保山市农环站和腾冲县、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农科所农技中心、能环站合作的《保山市34.92万亩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
  (撰稿 蒋有龙)
  农业改革与服务
  农村税费改革 2004年,全市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一、各级党委、政府共召开县区三级干部会、村组干部会10197次,参会人员97.7万人次。二、加强市、县区、乡三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全市抽调978名干部参加市县乡三级税改工作,共有3161名村干部、15493人组干部参加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三、开展宣传税改工作。四、开展了试点业务培训工作。五、调查测算工作。
  养蚕批次“四改五”试验 农桑8号和14号,具有发芽早、落叶迟的特性。农桑良种大面积推广,为一年养蚕四次改为养五次(简称养蚕批次“四改五”),以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2004年,在隆阳区芒宽乡进行养蚕批次“四改五”试验,取得良好效益,可扩大试验,逐步推行。
  农业信息网建设 11月,保山农业信息网站开通运行。网站设置了农业概况(保山概况、农业资源)、农业动态(本地快讯、国内动态、国际动态、图片新闻、专题栏目)、政策法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其它规章)、市场信息(预测分析、价格行情、本地供求、外部供求、招商引资、龙头企业、特色产品)、农业科技(科技动态、科技推广、适用技术、病虫害防治、科技示范村、新品种推介、农业专家、农业论谈)、政务公开(领导讲话、机构设置、职能介绍、、办事指南、农业简报、云岭先锋)、农业热点(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三农问题、产业规划、绿色食品、农产品质量)、农业标准(国际标准、国内标准、地方标准、综合)等8个频道42个栏目。首页设置了通知公告、本地快讯、最新播报、农业热点、价格行情、本地供求、招商引资、农产品质量公报、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用户登记、信息搜索、友情链位和广告服务等栏目。
  农村劳务输出 2004年,全市对开展农村劳务输出,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加强了领导,建立了机构,加强了宣传(其中印制张贴宣传标语24万多条),年末共输出农村劳动力17.5万余人,其中,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输出3000人,可实现劳务输出收入2.5万元。
  土肥一条龙服务 2004年,根据市农业局“内建一个园,外建十个村”的要求和省农业厅“在全省范围内兴建一批配肥站”的思路,市土肥站建成了保山配肥研制中心,9月取得国家技术监督局下发的生产许可证。市土肥站依靠配肥中心,以特种经济作物专用肥研制开发为龙头,推动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把“科学施肥”变成施“科学肥”,把这一节本增效技术落到实处,为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全年共研制开发了咖啡、山葵、辣椒等特种经济作物专用肥1100千克;同时配套销售氮、磷肥960余千克,实现了“既开方,又拿药的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
  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4年,各县(区)上报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项目40个,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评审上报省审批33个,其中:保龙食品公司、保山永坤实业公司、保山大红坡经济作物开发公司、保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保山云潞咖啡公司、腾冲明光畜牧发展公司、腾冲赢兴商贸公司、龙陵振兴茶厂、龙陵龙稷精米公司、施甸宜林生猪开发公司10个龙头企业获得了2004年度省级龙头企业项目扶持,扶持资金275万元。到2004年末,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总数为85个,从业人员10856人,资产总额240547.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51872.5万元,上交税金10155.84万元,创汇230万美元,实现利润13238.77万元。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基地面积819.5平方千米,牲畜养殖2万头,养殖水面面积4.67平方千米;辐射带动农户20.6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收入1156万元。
  农牧局分设 2004年,经省批准,原保山市农业局分设为保山市农业局和保山市畜牧业局两个局,年内畜牧局挂牌开展了施政工作。
  新兴产业 到2004年末,全市亚麻种植面积达12.2平方千米,产量4360.1千克,产值374.4万元;工业用大麻种植面积达1.2平方千米,产量216.7千克;山葵种植面积达4.669平方千米;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134平方千米,花产量286千克,可窨制花茶350千克;石斛放养面积达1.541平方千米,可收获面积1.2平方千米,产量10千克,产值130万元。
  农村沼气池建设 2003~2004年度,全市农村沼气池建设按国债项目安排实施了9000户、9000口1,均全部建成。
  病虫害预报 2004年,市植保站,在无专项经费的条件下,坚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巩固和完善粮食和经济作物病虫测报点,发布《病虫简报》55期,其中市站发布19期,印发宣传资料4950份,为防治病虫害提供了依据,及时有效地指导玉米大小斑病,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小春锈病、白粉病、斑潜蝇以及山葵和蔬菜病虫等防治工作。
  农业信息服务 2004年,全市农业局部门共发送信息230多条,编发《农业信息》46期143条。县市两级上报云南省农业信息网信息250条,其中200条被采用网上发布;上报市委、市政府两个办公室《农业信息》143条,采用50条。
  科研协作 2004年,市科研单位近几年先后与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农大、云南师范大学、楚雄、大理、曲靖和日本国际协力集团、云天化集团建立水稻、玉米、蚕豆、魔芋、小麦、“中美”、“金沙江”大颗粒尿素和“神内”基金等协作攻关9家8个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协作攻关项目的实施,交流了农业科技经验,提高了科技含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撰稿 蒋有龙)
  畜牧
  全市畜牧工作会议 2月28日,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市畜牧工作会议,熊清华市长在会议上作了以《做强做大畜牧产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题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今后本市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开展常绿草地畜牧业的战略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疫病防治为保障,以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开展以草食牲畜为主的商品型、外向型、常绿草地畜牧业、走以加工带养殖、以龙头连基地、以品牌拓市场的发展路子,以工业理念推进畜牧产业化、现代化,尽快把保山建成云南常绿草地畜牧业重要基地,把畜牧业建成富民、强市、兴工、活商的重要产业,为全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并确立了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加强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出台 3月28日,《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出台,《决定》分4个方面22条,就畜牧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工程技术、科技投入、体系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
  全省畜牧兽医业务工作会议 4月,全省畜牧兽医业务工作会议在保山召开,云南省农业厅厅长段兴祥、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局局长杨志民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人员听取了有关的经验交流,参观了市内的永坤实业公司、北汉庄养殖示范村、保龙公司等。
  [=此处为插图(全省畜牧兽医业务工作会在保山召开。(高宏张 摄))=]
  市、县、乡三级畜牧机构建立健全 8月7日,成立保山市畜牧局,为市政府直属机构,定编10人,内设3个科室,设局长、副局长各1名,科级职数3名。年底,五县区先后成立畜牧局,乡镇畜牧兽医站也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剥离分设,市、县、乡三级畜牧机构分别建立健全。
  畜牧产值产量 2004年,全市畜牧产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5%,占农业总产值的29%;肉类总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9.9%;牛奶产量2342吨,比上年增长55%;禽蛋产量6505吨,比上年增长16.2%。
  畜禽存出栏 2004年,全市生猪存栏204.36万头,比上年增长5.9%;牛存栏53.96万头,比上年增长5.8%;羊存栏34.34万只,比上年增长13.8%。生猪出栏165.41万头,比上年增长7.9%;牛出栏9.43万头,比上年增长21.4%;羊出栏14.48万只,比上年增长14.4%;禽出栏412.6万只,比上年增长0.3%。
  畜牧产品外销 2004年,全市外销肉猪65万头,仔猪100多万头,肉牛3.78万头,羊6万只,家禽130万只。外销地主要是上海、南京、长沙、武汉、广州、深圳、海南以及西藏。
  常规动物疫病防治 2004年,全市发放猪瘟、猪丹毒、牛出败、鸡Ⅰ系Ⅱ系苗、羊四防苗等23种疫(菌)苗共1043.41万头份(毫升),完成猪瘟免疫注射304.1万头次,猪肺疫免疫注射20.3万头次,鸡Ⅰ系Ⅱ系苗注射159.21万羽次,禽出败免疫注射18.28万羽次,炭疽苗免疫注射4143头(只),牛出败苗免疫注射26349头次,生猪防疫密度达95.57%,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5%、2%、6%以下。
  牧畜W病的防治 2004年,全市共购进猪“0”型苗630万毫升,牛“0”型苗10万毫升,“O”型弱毒苗544万毫升,亚洲Ⅰ型弱毒苗552万毫升,合计共领取牲畜W疫苗1736毫升。春防期间,猪免疫注射1882127头,密度为97.55%;牛免疫注射502263头,密度为96.41%;羊气雾免疫292593只,密度为97.64%。秋防期间,猪免疫注射1507586头,应免密度为100.4%;牛免疫注射336028头,应免密度为86.17%;羊气雾免疫192622只,应免密度为86.17%。
  D病(禽流感)防制 2004年,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部分省市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转发了省政府《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县、乡各级成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层层签订责任书,市、县政府发布了公告,出台了紧急预案,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畜禽疫病监测 2004年,全市禽流感血样化验室检测732份,其中阴性723份,阳性9份,经核查9份阳性为经过免疫的血样,对本市部分养殖户,供精站及种畜(禽)场进行了布病、D病、马传染性贫血、猪伪狂犬病、奶牛结核、W病、猪瘟、圆环病毒病等9种病3703个血清样抗体检测,其中:马传染性贫血409份,布病1164份,W病525份,D病1061份,奶牛453头,均出具检验报告。
  防控封堵 2004年,市内设有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5个,除开展经常性工作外,发生疫情时增设相应站卡,共检查过境车辆22216辆,消毒车辆17609辆,查获入境禽类1088只,查获省外及市外禽蛋1300箱,冷冻鸡脚、翅膀1275千克,均作了无害化处理或退回原地处理,参与防堵工作人员达4852人次,购置消毒用白大碱20吨,碘制剂、氯制剂等消毒药品120件,消毒器械125台(件),防护服350套。
  重大疫情 3月份发生W疫情1次,发生地为龙陵县,是由邻近地州购牛引起,采取扑杀病畜等综合措施,做到及时扑灭。7月份昌宁县更戛乡小街子村8头生猪发生炭疽,疫情为地源性疫情,通过对一个疫点和两个污染点采取隔离、封锁、消毒、治疗、紧急预防注射,销毁畜尸和皮张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短时间内扑灭了疫情。
  畜禽防疫体系 2004年,全市利用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和边境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在隆阳、昌宁、腾冲、龙陵四县区解决了415个村的疫苗冷藏设备,保证了防疫的质量和效果。畜禽防疫检查 10月,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接受了云南省重大疫病指挥部的检查。11月,国家防总和省指挥部对隆阳区、昌宁县进行了抽查,检查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月,市畜牧局组织县区间交叉检查,全市免疫密度平均为94.35%,耳标佩戴率80.04%,免疫证持证率为69.15%。
  畜牧科技推广 年初对全市范围内种畜生产经营场、站、户进行彻底清查,对符合条件的11个种畜禽场、332个猪牛改良站(点)办理了《种畜禽生产经营合格证》,已在50多个乡镇65个点开展肉牛冻精改良工作;完成肉牛冻改1.54万头,生猪改良站点620个,完成生猪改良23.32万窝;完成种草45.33平方千米,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推广饲料青贮35.41万吨,氨化15.37万吨。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逐步形成,牛羊存栏分别达54万头和34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6%和13%,草食畜存栏实现恢复性增长。
  畜牧产业化经营 2004年,在政府的促动、政策的推动、市场的拉动下,畜牧产业化经营势头看好,养殖重点户、专业户、大户蓬勃发展。据调查统计:全市养殖重点户5046户,专业户1661户,专业大户482户,其中养牛30头以上的大户161户,养母猪50头以上、肥猪100头以上大户125户,养禽2000只以上大户42户。全市有保龙食品有限公司、永坤公司万头猪场、汇通乳业公司、顺昌牧业公司、永昌奶牛场、曙光养殖场、施甸绿森公司、施甸宜林公司、康汇公司、腾冲艾爱水牛乳业公司、腾冲天和肉牛养殖场、宏维养殖场、明光畜牧发展公司、昌宁兴茂公司、昌宁页元牧业公司、恒帮公司等一大批颇具实力的养殖加工企业、已注册按公司化运作的龙头畜牧企业由2003年的4户增至18户。实现活畜销售产值1.72亿元,屠宰销售产值1.41亿元。
  畜牧资金投入 2004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畜牧产业资金2154.6万元(其中省级项目资金785万元),信贷投入8518万元,企业和大户自筹9207万元,累计投入资金1.988亿元。经市畜牧局的畜牧专项资金为639.3万元,其中:市级单位151万元,隆阳区100万元,腾冲县162万元,龙陵县89.3万元,施甸县60万元,昌宁县77万元。
  牧业增收 2004年,全市活畜及其产品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上涨,仅价格上涨因素,每头仔猪比上年多增收60元,肉猪每头多增收100元,肉牛每头多增收300元,肉羊每只多增收30元,活鸡每只多增收3元,禽蛋每千克多增收1.5元。按此计算外销仔猪增收6000万元,出栏肉猪增收15800万元,出栏肉牛增收2760万元,出栏肉羊增收420万元,出栏家禽增收1290万元,因价格上涨共增加畜牧业收人26270万元,出栏增加使畜牧业增收7470万元,两项合计畜牧业增收33740万元。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157元。
  (撰稿 杨建邦)
  林业
  简述 2004年,全市人工造林53.33平方千米,义务植树541万株;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民心工程”沼气池建设3418口、改灶2000户;资源林政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查破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746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无;林业总产值124798万元,增幅创历史最高,达13.1%;森林防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取得良好成绩,检疫机构建设得到加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新的突破。
  全市林业工作会 4月2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府副市长杨建洪、副秘书长吴明良,市计委、财政、粮食、武警保山森林支队、西南航空护林站保山站的领导,各县区政府分管林业工作的领导、林业局长、分管资源林政工作的副局长、资源站长、计财科长、林政科长、森林公安分局长、政委、农村能源站长、办公室主任、野保办主任、森防站站长,市林业局全体领导、二级单位领导。会上,杨建洪副市长传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3年林业工作,安排部署2004年工作,各县区交流了林业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会议表彰奖励了2003年在林业建设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兑现了2003年造林绿化目标责任状。杨建洪对全市林业工作提出十点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力抓好造林绿化工作;切实抓好林下产业开发;创新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切实落实好涉及林业的三项政策;坚持依法治林,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统一认识,确保沼气“民心工程”顺利实施;善始善终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做好“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等有关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事业的发展;切实转变作风,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云南省“十一五”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会 9月5日,省林业厅在保山召开云南省“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保山片区培训会议。来自保山、德宏、临沧三州市及所属县区林业部门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培训期间,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德祥到会指导。
  自然资源管理研讨会 4月2日~3日,保山自然资源管理研讨会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国际混农林业研究中心云南办公室、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市农业局、林业局、保山航站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会就保山林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怒江流域退耕还林项目的影响、杨柳流域森林资源评估及经济林品种调查与选择、陡坡山地混农林业模式、生态补偿等进行了研讨。
  高黎贡山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5月12日~19日,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林业厅、保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高黎贡山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保山举行。12日~18日,与会中美专家对高黎贡山开展了为期7天的野外考察。19日,研讨会在兰都饭店召开,参会人员包括中美双方专家学者,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郭辉军、省政府办公厅处长范建华、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办主任赵晓东、保山市政府、人大、市直相关单位,隆阳区、腾冲县政府及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新闻记者等50余人。会议由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建洪主持,市长熊清华致辞,并参加了大会研讨。
  全市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会 6月29日,召开全市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会,市林业局领导,各县区林业局长、分管副局长、森林分类区划业务骨干、市林业局林政科、野保办、森林资源管理总站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 3月17日,市政府召开森林防火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全市森林防火形势和存在问题,部署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副市长、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杨建洪要求: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进一步开展安全扑火教育,科学组织指挥;加强火情监测值班,准确调度火情信息。
  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 11月30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府副市长杨建洪,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和市森林防火办公室人员及市林业局有关科室领导,五县区政府分管领导、林业局长、专职副指挥长、防火办主任。会上,杨建洪副市长传达了全省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全市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市林业局局长李保国作会议总结。市政府兑现了2004年度森林防火责任状奖惩,对24个森林防火先进单位、33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全市澳洲坚果发展研讨会 9月7日,全市澳洲坚果发展研讨会在潞江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协主席胡应舒、市政府副市长杨建洪,市林业、创新办、财政、开发办、农业银行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人员,隆阳、施甸、龙陵、昌宁等县区政府分管领导、林业局分管领导及经济技术负责人,云澳达公司、天源公司有关人员。
  造林绿化 2004年,全市人工造林53.33平方千米,其中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33.33平方千米,占计划的100%;防护林工程和小型公益林工程各6.67平方千米,占计划的100%;干果基地造林6.67平方千米,占计划的100%;义务植树541万株,占计划的100.2%。五县(区)完成情况为:隆阳区16.67平方千米,为计划的100%;施甸县6.67平方千米,占计划的100%;腾冲县10平方千米,为计划的100%;龙陵县6.67平方千米,为计划的100%;昌宁县13.33平方千米,为计划的100%。
  林业结构调整 2004年,保山市委、政府提出将林产业提升为一项支柱产业。市林业局加快核桃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技术扶持措施,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共投入240万元对项目进行扶持;培植新的增长点,推广种植石斛1.33平方千米,种植草果0.67平方千米。在全市开展了野生食用菌调查,并重点对经济价值较高的松茸、块菌进行调查,查清资源家底,摸清其生境,为下一步产业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采伐限额编制 2004年,市林业局组织相关人员完成了保山“十一五”年森林采伐限额计划编制工作。结合编制“十一五”年森林采伐限额计划,全市林业系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市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初查)工作。清查工作为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林业方针,编制林业中长期规划和计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全市的森林资源现状奠定了基础。
  退耕还林 2004年,全市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33.33平方千米;在“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中,对2002年、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经检查,2002年、2003年退耕还林各完成造林97.33平方千米、116.67平方千米,保存率、合格率、管护率、建档率、作业设计率、政策兑现率均为100%。各年度政策兑现情况为:2002年兑现粮食1095万千克,教育卫生现金补助146万元,造林种苗费730万元;2003年兑现粮食2520万千克,现金补助336万元,造林种苗费875万元;2004年兑现粮食折现、现金补助、调运费共4368万元,造林种苗费250万元。
  生态建设 全市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在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实施中,严格遵循重点布局在交通沿线、城镇面山、大江大河流域、生态极为脆弱地区的原则,经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些重要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局部改善,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民心工程的优越性得到初步体现。
  农村能源建设 全市“民心工程”计划新建沼气池1.5万口,实际完成1.86万口,占计划的124%,其中林业部门计划新建沼气池0.3万口,实际完成沼气池建设3418口,占计划的127%。各县区完成情况为:龙陵县841口,占计划的84%;腾冲县1100口,占计划的93.7%;昌宁县200口,占计划的100%;隆阳区1346口,占计划的192%。完成节柴改灶2000户,占计划数的100%。其中隆阳区500户,是计划的100%;龙陵县1000户,是计划的100%;腾冲县500户,是计划的100%。通过农村沼气池的推广,节柴改灶、以电代柴、以气代柴等工程的实施,全市农村能源利用结构逐步改善,工程的实施对降低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到2004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沼气池4.1万口,年节约木材10.25万立方米。森林防火 2004年,全市发生森林火灾45次,占省下达指标的56.25%,其中火警27次,一般火灾18次。受害森林面积91.7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9万平方米,下降2.4个百分点;森林受害率0.09‰,比省下达指标低0.91个千分点;火灾控制率2万平方米/次;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为91.1%。森林防火“五率”指标均达到省政府下达的控制要求。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2004年,全市深入开展了“候鸟行动”、“天保二号行动”和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林区治安秩序的稳定。省下达全市木材采伐计划37.9万立方米,出材量23.3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采伐量52.8万立方米,烧材采伐量144.3万立方米,竹子采伐量323.8万根。各县区严格执行凭证采伐制度,强化采伐审批管理和采伐监督检查。全市发证采伐量27.92万立方米,发证采伐量22.14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发证采伐量2.446万立方米,烧材发证采伐量3.33万立方米;竹子发证采伐量105.67万根,各项指标均未突破省下达计划。依法审核并上报省批准征占用林地91起,面积3.49平方千米。共查处林政案件3032起,行政处罚3102人次,罚款118.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5.33万元,木材7289立方米,赔偿损失4.71万元,补种林木2.1万株。办理林政复议案件1件。共发生违法征占用林业案件7起,其中5起依法做出处理。森林公安共查处各类案件746件,查处763人,查处率99.7%;收缴木材485.9立方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6只、其他动物10只、皮张12张、死体12只、象牙2颗、象牙牙床1付、野生植物石斛21.8万千克。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野生动植物保护 至2004年底全市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县级各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023平方千米,其中国家级838平方千米。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6个,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的职工24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人。完成了对全市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户的清理,全年新增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户10户,对历年办证的15户进行了年检,取消了一年以来未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户活动的4个单位的经营许可证。至年底,全市共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户24户。
  森林病虫害防治 2004年,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取得较好成效,龙陵县、隆阳区森防站相继定为国家标准站建设。全年共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6.93平方千米,发生率0.79%;防治面积6.66平方千米,防治率94.8%。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监测覆盖率98%,种苗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8%。
  自然保护区建设 开展了高黎贡山野生动植物监测活动,完成35块样地、5条动物固定样线、19条固定补充样带的调查和标桩标记工作;启动了高黎贡山羚牛调查项目;初步建立起高黎贡山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完成高黎贡山科普环线建设,建成百花岭科普展示中心,对环线的35科57种近千株植物按标准挂牌和资料整理;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总体规划工程中国与荷兰合作一期项目圆满完成,实现项目投资2052万元,二期投资建设项目已经启动,项目总投资350余万元;高黎贡山研究中心筹建完成。
  林业科技 塔拉引种栽培试验、西南桦种源家系实验进展顺利;油桃引种栽培试验进行了品种之间的适应性、品质、产量等的初步比较分析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进行了立体种植研究。引进杂交早实核桃枝条5000多枝,在昌宁县和施甸县进行推广。1月3日至2月16日,抽调14名专业技术骨干到五县区18个乡镇开办核桃嫁接、改造及整形修剪、管理技术培训点64个,培训1600余人。
  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 6月,全市启动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9月,区划界定成果通过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核查组核查。共区划出生态公益林2440平方千米,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20.8%,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1393.33平方千米。
  林业经济 2004年,林业总产值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13.1%,实现产值124798万元,比上年增1441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9.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第二产业产值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3%;第三产业产值0.16亿元,减少8%。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3.6%∶25.1%∶1.3%。腾冲县林业总产值达49441万元,占全市的39.6%,其余各县区分别为:昌宁县25434万元,隆阳区25224万元,龙陵县13029万元,施甸县11395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国家和省对保山林业建设的投资达到历史最高,对保山林业的无偿资金投入达到6434.82万元。林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4271万元,实际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4625万元,比上年减少883万元,减幅16%;林业建设到位资金98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其中营林基础建设投资完成3431万元;林业建设资金本年度应拔贷金额为101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
  林产工业 2004年,全市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核桃712.9万千克,棕包6.83万千克,油桐籽39.84万千克,板栗72.6万千克,松子42.58万千克,咖啡豆601.03万千克,竹笋片35.56万千克,棕片52万千克,紫胶13.49万千克,花椒22.84万千克,食用菌100.89万千克,鸡〓38.61万千克,草果170.15万千克,白果2.73万千克,山野菜20.6万千克,蜂蜜27.55万千克。主要水果产量5290.6万千克,林产饮料产品19207万千克,林产调料产品208.7万千克。木材采伐量1560615立方米,加工锯材107685立方米、人造板16593立方米、木地板26212立方米。
  林业队伍 2004年,全市林业系统从业人员2868人,其中在岗职工2652人,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216人,年末有退休人员628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045元。有害生物普查 1月5日~7日,保山市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对普查工作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年内完成了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境外森林火灾 3月9日~14日,中缅边境缅方一侧连续发生森林火灾,境外火点多达14个,最近的火点距中国边境只有2千米多,对境内大面积森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经与缅方协调,中国出动人员1500多人,耗资20余万元,共扑灭数十个火场,扑火面积26.67平方千米,终将山火拒于国门之外。
  林业三观教育 以“三观”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三次、四次全会、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在“三观”学习教育活动中,市林业局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深化广大干部职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认识。
  雷家富莅保调研 3月21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率外事司、防火办等部门领导组成的检查组,在省林业厅王德祥副厅长的陪同下莅保调研。雷加富一行在腾冲听取了腾冲县委、政府关于腾冲森林防火工作汇报,听取了市林业局关于保山市林业建设及保山市森林防火工作情况汇报。
  森林防火工作检查 2月18日,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副主任陈介平、西南森林防火协调中心处级秘书陈云军、武警云南森林总队参谋刘爱平、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杜勇等莅保检查指导春季森林防火工作。4月1日~5日,以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副总站长、西南森林防火防调中心副主任史永林为组长,省森林防火办公室综合科科长李光、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蒋睿科长组成的森林防火检查组莅保检查指导森林防火工作。7月3日~5日,省政府《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检查考核组莅保检查考核2004年度森林防火工作。
  中缅森林防火联防会 12月8日,腾冲县、缅甸联邦克钦邦第一特区森林防火联防工作会议在中缅边境板瓦口岸召开。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有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林业局局长李保国,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杨海,腾冲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副县长段生荣,常务副指挥长、林业局长番仁杰,专职副指挥长丁家宗,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伟以及外事办、发展计划局等部门领导;缅方代表有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NDAK中央委员、秘书长吴则弄、参谋长芒姬孔弄、卫生部长吴其丹,石灰卡区主席宗琼,参谋部办公室主任腊糯色登,审计局局长考奈,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吴英宝等。
  省人大视察组莅保视察退耕还林工作 6月8日~12日,以省人大常委委员、农工委副主任陈继海、曾永德,常委委员游承俐、农工委副主任贾保强、办公室副主任平中林、助理调研员黄金新等组成的省人大视察组在市人大主任张培光、农工委主任莫茂仁、副主任赵思齐、市政府副市长杨建洪及省市林业、粮食、财政等部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对本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对本市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6点建议: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新造林地的管护;将核权发证工作推开;今后实施中要优先做好苗木准备工作;正确认识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作出适应性、结构性调整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最大可能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
  自然保护区立法调研 9月9日,省人大农环资委副主任脱佑慈、省林业厅保护办主任赵晓东等一行四人莅保,对制定《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进行立法调研。9月10,调研组召开有市区人大、林业、环保、高黎贡山保护区管理局领导及部分议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宝盖山、大西山林场成立 2月7日,隆阳区决定成立宝盖山、大西山两个国社合作林场。林场隶属隆阳区林业局管理,经营面积54.19平方千米,其中宝盖山林场27.69平方千米,大西山林场26.5平方千米。
  黄炳生莅保考察 3月23日、3月30日~31日、6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炳生,在市委书记黄毅、市长熊清华等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对高黎贡山保护区进行考察、调研。
  自然保护区观鸟 5月3日~5日,美国鸟类保护协会观鸟爱好者及中国知名鸟类学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委员、西南林学院韩联宪教授等到保护区百花岭旧街、大炉厂、金厂河及怒江沿岸,开展观鸟活动。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科普宣传 12月7日,“云南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高黎贡山采风活动”在保举行,来自全省13个地、州、市的39名记者、编辑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内开展了以“叩访高黎人”为主题的采风活动;11月3日~11日、5月27日~29日、3月30日~4月5日、3月13~18日、4月24日~26日,云南电视台《走遍云南》栏目组、北京东方河图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记者、德国植物学家等分别莅保采访、拍摄专题片,考察高黎贡山保护区自然及人文环境、植被状况等。
  (撰稿 王德华)
  水利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004年,全市计划完成投资6.6亿元,其中:水利建设投资1.6亿元,电力建设投资5亿元。计划新增灌溉面积13.33平方千米,使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8亿立方米。计划解决6.5万人、3.0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 2004年,全市完成水利电力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为总投资计划的105%,比上年增长60.4%。其中:水利建设投资完成1.64亿元,为计划的102.5%;电力建设投资完成5.26亿元,为计划的105%。
  冬春农田水利建设 2004年,全市动工各类水利工程4502件,占计划的107.3%;投工累计2094.29万个,占计划的132.69%,劳均16.4个;累计投入资金14123.77万元,占计划的113.5%,比上年同期增长18.4%。新增灌溉面积16平方千米,占计划的102.2%;改善灌溉面积171.53平方千米,占计划的129.1%;新建节水灌溉面积8.07平方千米;新增除涝面积14.20平方千米,占计划的202.9%;改造中低产田20.47平方千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8.4%;解决饮水困难6.28万人。保山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
  重点工程建设 2004年,全市水利重点工程投资7715万元。其中:腾冲大河水库南干渠工程全面完工,已通水发挥效益;大城水库截流成功,1#、2#隧洞全面贯通,坝基开挖通过省厅验收,开始大坝基础灌浆工作;施甸县三块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鱼洞水库工程及隆阳区明子山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所有在建工程均无大的质量和安全事故。
  项目前期工作 隆阳区红岩水库继通过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技术咨询审查后,4月通过云南省计委工程咨询中心的全面评估;龙陵八〇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腾冲甘露寺水库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龙陵三岔河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继通过省水利厅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审查;芒宽中型骨干水利工程省厅已上报水利部待批;腾冲牧区水利建设项目省水利厅已上报国家水利部给予立项;人饮安全规划已在编制中;特有少数民族人饮已开展初步设计工作;2004年国债人饮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已批准动工;乡镇供水项目、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正在积极争取。
  人饮解困工程 2004年,全市完成饮水工程190件,完成投资2030.3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510万元,群众自筹520.31万元;完成管道引水工程189件,架设管道1003.8千米,完成分散供水工程1件,建小水窖100个。总计解决8.78万人的饮水困难,为计划数的134%。
  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2004年,全市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完成投资1879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018万元。其中昌宁县完成建设任务,实现电气化特性指标,并通过了验收。通过项目的实施,将使全市乡村通电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98%以上,县供电可靠率95%以上,晚高峰时段农村用电保证率达到90%以上,各县区人均用电量、户均生活用电量达到电气化标准。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试点工程的腾冲县江源电站工程于2002年12月动工,装机31600千瓦,其中代燃料装机2000千瓦。电站于2004年3月开始发电并入保山电网运行,6月28日正式启动代燃料用电。试点项目涉及高黎贡山周边的界头、曲石2乡、5个村、2064户、9992人。代燃料供电按0.2元/千瓦时的优惠价供给农户。配套电网改造完成新建35千伏线路13.26千米、10千伏线路11.26千米,400伏及以下线路62.28千米,安装户表1445户。工程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保山市以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在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
  电源点建设 2004年,全市有施甸姚关河五级、腾冲龙江三级、腾冲马鹿塘、腾冲江源、龙陵勐梅河二级、龙陵帕掌河、昌宁更嘎河三级、苏帕河流域阿鸠田、乌泥河、朝阳、槟榔江二级猴桥等11座水电站在建,装机27.22万千瓦。年内共完成投资4.83亿元,新增水电装机9.83万千瓦。年投产装机和完成投资均创历史新高。
  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6月,全市五县区城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新开工110千伏变电站3座,架设110千伏线路24.24千米,新建35千伏线路58.3千米,改造10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44.89千米,更换配电变压器15台,容量3.22兆伏安。累计完成投资2795万元。
  抗旱防汛 2004年,全市先旱后涝,旱涝交替,灾害频繁。继冬春干旱,全市持续发生夏初旱和初秋插花性干旱,旱季旱情严重,生产用水紧张,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到5月18日止,全市干旱灾害面积达505.53平方千米,有18.59万人和5.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干旱少水,发电厂出力不足,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全市因干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17万元。年内,全市投入抗旱人力33.73万人次,投入抗旱机具1000台(套),投入抗旱资金339.7万元,抗旱浇灌面积15.33平方千米,临时解决8.75万人和2.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进入汛期,全市气候反常,降雨特多,洪涝灾情严重。先后发生“四一二”、“五一七”、“七一八”、“九二六”4次全市性特大暴雨洪灾及“十一九”地震灾害,给全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全市5县区83个乡镇,133.1万人次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发生山体滑坡和坍塌灾害31处,泥石流灾害16处,被困人口0.75万人,受伤人员1455人,死亡人口23人(洪水死亡14人,滑坡、泥石流死亡9人),因洪水、泥石流灾害失踪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71亿元。全市共投入防汛抢险人力59万人次,投入防洪抢险资金1928万元,抢修水利水电工程224件,抢修其它水毁工程214件。挽回粮食4565吨,挽回财产价值5071万元。
  《水法》宣传 坚持把新《水法》的学习宣传作为贯彻实施新《水法》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以案释法、以案说法的办法,把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以及“端阳花市”,由市政府领导向社会发表电视讲话和署名文章,举办法律咨询活动,向社会散发宣传材料2万余份,共出动“水法”宣传车5辆次,播放磁带20天次,共投入宣传经费6万元。通过保山电视台向广大市民播放《人•水•法》电视短片、新《水法》知识讲座和公益广告,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氛围。
  水政执法 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查处非法取水、河道内乱采滥挖、倾倒垃圾、占河设障、拒交规费等各类水事违法案件,及时调处水事纠纷,化解水事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组织查处水事违法案件34件,其中水资源案件2件,河道案件4件,水土保持案件8件,水工程案件11件,其它案件9件;警告4件,暂扣许可证1件,责令限期拆除15件,责令停产停业10件,责令采取补救措施5件,罚款600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2万元。
  取水许可制度 坚持宣传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贯穿于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保护诸方面,努力推进取水许可管理规范化。全年取水许可批准取水量63.45亿立方米,其中水力发电取水许可批准取水量47.49亿立方米。并坚持分批对取水许可证进行年审。
  水资源论证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和《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和省市规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范围,逐步实施水资源论证工作。年内对隆阳区孙足河电站工程、腾冲猴桥水电站工程、龙陵朝阳水电站等三件工程进行了水资源论证工作,为取水许可(预)申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
  水资源费征收 认真贯彻省政府41号令《云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地税局等部门关于对在滇电力企业全面征收水资源费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4〕152号文)的规定要求,坚持依法、合理有效的征收水资源费和分级、分成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户储存,并按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按规定用途严格掌握开支。全年征收水资源费120万元。
  水资源综合规划 按照省规划办的要求,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进入第二阶段。全市已完成需水预测工作,提交市小康国民经济发展纲要最终方案选定。供水预测进入扫尾阶段。水资源调查评价已初步完成分区水资源量分析计算、河流状况和发电用水量调查。水资源保护已初步完成了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质量状况调查、供水水质调查。
  水资源保护 严格遵照省水利厅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保山市水功能区划报告,抓好水功能区监督和管理工作,完成全市范围内130多个设置单位的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汇总、核查和上报工作。为入河排污口设置和扩大审核许可事项提供了基础依据。
  水资源监督管理 坚持每月通过《保山日报》定期对保山市重要城(镇)10个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向社会发布公告,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及时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水土保持 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综合治理、预防保护,监督执法。完成隆阳区阿家河和昌宁县耈街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隆阳区省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顺利通过省厅检查验收。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落实“三同时”制度。年内共组织执法检查40次,检查项目27个。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8平方千米,为省下达计划的108%,新实施保护面积241.6平方千米。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1569.5万元。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8个,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2.33万元,督促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1433.8万元。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建立 9月,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在本市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全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落后,管用脱节,工程效益低,制度、人员不落实,重建轻管,等靠要思想严重,责权利不清,水费收取难,水价低,水利工程维护困难的情况,全市五县(区)的12个水管单位率先开始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涉及10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另有94件乡(镇)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由县(区)水务局委托各乡(镇)制定方案进行改革。4月,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保山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经市政府批准后下发各县(区)。5月,各县(区)完成了县(区)的改革实施方案,上报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其中,昌宁县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年初经县审批,河西水库管理所、明山水库管理所的改革任务已完成。各中型水库和灌区管理所的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水价改革 1月,市县两级相继成立了水价改革领导小组,建立机构,落实人员。制定了《保山市水价测算办法》,确定重点完成县管水管单位水价成本测算,完成北庙、大河、八〇八水价改革重点试点单位的水价测算及报批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水利水电投融资改革 2004年,全市先后有昌宁柯街镇集镇引水工程、隆阳区板桥镇、西邑乡集镇供水工程吸纳200多万元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在电力开发上,龙陵的帕掌河电站、公养河流域水能开发、龙川江梯级电站开发,隆阳区勐来河、孙足河、瓦窑河等水能开发吸引外商和个人投资超过11亿元。
  国家防办抗旱工作组莅保检查抗旱工作 2月21日~22日,国家防办抗旱一处副处长周令鸿和抗旱二处副处长杨卫中组成的国家抗旱工作组在省防办主任谢雁崎、副主任王新华及有关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到腾冲、隆阳旱灾一线检查指导工作。经实地察看,工作组认为保山市因工程性缺水,干旱较为严重,将全市五县(区)列为全省44个易干旱地区之一。
  陈运良莅腾视察腾冲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3月29日,省水利厅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局长陈运良在市水利局局长王多邦及腾冲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对腾冲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进行视察。陈运良视察了项目区生态电站的建设、电网改造、项目管理情况及项目区代燃料农户家庭经济状况。认真细致地检查了工程质量状况与代燃料农户用电情况。陈运良认为:腾冲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选点较好,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制度健全,工程质量过硬,试点项目区代燃料农户用电热情较高,亮点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并要求全力做好下一步电源点工程扫尾,电网整改,管理体制及长效运行机制等硬软件建设及措施,做好水利部水电局领导检查及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全省水利系统办公室主任座谈会 4月22日~23日,全省水利系统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在腾冲县召开。省水利厅副厅长杨荣新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围绕新时期水利工作改革发展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创新水利系统办公室工作,提高办公室工作的层次,以水利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会议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应主要由搞好“三个服务”转到当好参谋助手上来。为此,必须在信息工作、督促检查、调查研究3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做到有为有位。会议还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如何搞好信息采报、督促检查、调查研究、公务接待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四一二”洪涝灾害 从4月12日开始,受南支槽弱冷空气的影响,全市出现了连续阴雨和阵雨天气,局部地方还连续降了中雨和大雨。降雨使本市各地旱情得到了缓解,但反常规突然发生的强降雨过程,给全市大部分地区带来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损失严重。4月12日~16日,所发生的暴风、冰雹、洪涝灾害,给全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
  省水利厅灾情检查组莅保视察灾情 4月12日~18日,保山市普降暴风雨,造成五县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暴风灾害和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省水利厅及时派出以副厅长杨荣新为组长,省防汛办、农水处、厅办公室领导为成员的灾情检查组赶赴隆阳区、昌宁县、腾冲县灾区视察灾情,指导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五一七”洪涝灾害 5月17日~19日,受孟加拉湾风暴外围云系和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全市普遍出现强降雨天气,局部地方降了大雨和暴雨,最突出的是龙陵县,18日降雨126.2毫米。此次强降雨天气虽然给本市严重的旱情得到了解除,使全市偏早10天左右全面进入雨季,但同时也给大部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部分地方民房进水,住房、围墙倒塌,河堤决口、坍塌,渠道毁坏,小麦、包谷、小秧、烤烟、蔬菜等作物受淹,水田被泥沙淤埋,公路坍塌中断,造成直接损失4916.8万元。
  周运龙莅保检查水库安全蓄水工作 7月17日,省水利厅副厅长周运龙在市水利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深入隆阳区北庙水库、施甸县银川水库和正在扩建的渔洞水库视察。周运龙通过对北庙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情况和北庙、银川两座水库蓄水情况进行视察和听取简要汇报后要求:要加强北庙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保证水情采集和信息传输畅通,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和应用水平;要开源节流,千方百计增加库塘蓄水量,做好供用水计划,保证城镇生活、城市工业、农业灌溉用水;要抓住机遇,搞好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解决好水费征收问题,探索水利工程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权转让或出售,增强水管单位活力,增加水利工程管护维修能力;要做好安全蓄水工作,严格执行蓄水计划和调度运行计划,对病害病险水库实行强制性控制蓄水,确保水库安全,做到不垮一库一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何勇军一行莅保核查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7月30日至8月1日,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何勇军博士、省设计院苏凤麟高级工程师和省水利厅农水处施海祥工程师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现场核查专家组一行,对本市列入全国病险加固专项规划内第二批中央补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隆阳区梨树岭岗水库、大坝水库、拦河坝水库、龙陵县八〇八水库,以及病险较为严重的腾冲侍郎坝水库和施甸县银川水库等6座水库大坝进行了现场核查。
  国家计委、国家水利部领导莅保检查农村人饮解困工程
  6月10日~12日,国家计委农经司处长石波、国家水利部农水司处长赵乐诗在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深入腾冲、隆阳山区少数民族村寨,检查解决少数民族饮水困难情况。在检查、调研傈僳、德昂族村寨人畜饮水工程建管情况后指出:保山在解决山区群众人畜饮水方面,做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成效,使广大山区群众享受到了这一工程的实惠。市、县、乡、村各级的作用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多渠道组织投入,工程情况良好。应加强建管并重的思想,在论证、规划、设计工程项目的同时就考虑到工程的管理问题,让管理及早介入,建成一个管好一个。要积极探索山区人畜饮水工程长期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目前自然水、公益水的情况仍较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应积极探索、发展工程水、商品水,这是确保水利长期持续发展的必由途径,也是组织广大山区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得很好的办法。体制、机制上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发挥好村民自治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强求一律。
  “七一八”洪涝灾害 7月17日~20日,全市普降暴雨,造成部分江河水位上涨,怒江干流最高洪峰达到996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2.77米,超危险水位1.77米。龙川江干流、槟榔江干流全面超过警戒水位,为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部分地方,尤其是腾冲县、隆阳区境内发生严重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截至7月22日,全市受灾乡镇31个,受灾人口63.84万人,成灾人口53.94万人,因灾死亡12人,失踪3人,因灾伤病1445人,被洪水围困村庄21个,被困人口2562人,因水洪、滑坡、泥石流威胁而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5万人。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房屋倒损,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农田、水利、交通、电力和通讯设施大量损毁,教育、卫生设施遭受不同程度损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47万元。
  “九二六”暴雨洪灾 9月26日20点至27日8点,昌宁县城及右甸坝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县城及右甸坝和周边乡镇的农业、交通、城市设施、水利电力设施、民房、部分学校等遭受严重损失,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2398.5万元。
  “十一九”地震灾害 10月19日6点11分41秒,隆阳区发生5级地震,地震涉及1区2县,共29个乡(镇),43.46万人受灾,受伤15人,造成直接损失2.9亿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8500万元。地震使全市54件水利水电工程及设施受损。其中:中型水库1件;小(一)型水库15件;小(二)型水库17件;输水渠道9条;人畜饮水工程9件;电力设施3件;水利系统12个单位房屋受损,建筑面积6770平方米,使病险、病害工程数增多。
  省水利厅抗震救灾工作组莅保视察灾情 “十一九”地震正值保山市库塘蓄水高峰期,地震给水库运行及蓄水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同时给本市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和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失。省水利厅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派出防汛办副主任张学明率范宏忠工程师一行3人,当日出发赶赴保山查看灾情,帮助和指导保山市水利工程抗震救灾工作。通过现场查看和听取市水利局管维生局长等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汇报后,对保山市反应及时,行动迅速,工作扎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传达了省水利厅领导对保山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关心和慰问。就抗震救灾工作须注意的问题、灾情统计、资料整编、震损修复、项目申报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蔡其华考察怒江 12月3日~8日,水利部长江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及水利专家一行到保山,考察调研怒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现状,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坚、市政府副市长杨建洪、市水利局局长管维生等有关领导陪同考察。蔡其华一行先后到了隆阳、腾冲、六库、龙陵,沿途查勘了石头寨电站、赛格电站、岩桑树电站坝址以及对潞江乡进行了实地察看。经过考察调研,专家们认为,怒江干流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各项开发指标优越,是中国尚待开发的大型水电基地之一;同时,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也亟待加强。12月7日,市政府在邦腊掌作了《保山市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情况的汇报》,蔡其华在听取了市政府的汇报后,首先充分肯定了保山市水利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希望保山市进一步加快水利水电建设的步伐,为保山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怒江水资源丰富,干流开发还处于空白,怒江流域的群众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比较贫困,而丰富的水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资源富集与群众贫困形成反差。因此,只有真正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好流域的科学综合规划,将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作为综合规划的目标之一,并真正落到实处,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就可以更好地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赴苏州参加全国水务管理工作座谈会 11月24日~26日,水利部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了全国水务管理工作座谈会。总结和交流全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经验,研究2005年工作思路,推进水务改革与发展。会上,保山与江苏、北京、海南3省市和苏州、武汉、牡丹江、三亚、成都6城市水务(利)厅(局)的代表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保山市水利局局长管维生在会上作了《不断探索运行管理新模式,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华,推动全市水务工程建设大发展》的典型交流发言。
  (撰稿 李志跃)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5

《保山年鉴2005》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保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