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以工代赈成效显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0961
颗粒名称: 20年以工代赈成效显著
分类号: F287
页数: 3
页码: 140-142
摘要: 本文记述保山市以工代赈是国家扶持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扶贫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深受贫困地区人民的拥护,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
关键词: 保山市 综合经济 以工代赈

内容

实行以工代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以工代赈是国家扶持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扶贫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深受贫困地区人民的拥护,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国家自1984年开展粮棉布以工代赈,至2004年已经20年。20年来国家和省安排保山市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达64161.6万元,其中,国家和省资金46491.96万元,占总投资的72.4%,市县(区)配套及群众自筹17669.6万元,占投资的27.6%。根据各个时期国家以工代赈的扶持范围及建设内容,按照云南省以工代赈阶段性划分口径,分述如下:一、“七五”、“八五”期间:1984~1995年,国家和省安排保山市七批以工代赈实物折金及资金10925.95万元,市县配套资金3519.569万元,总投资达14445.524万元。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安排在龙陵、施甸、腾冲、昌宁4个国家贫困县,江河治理以工代赈重点安排隆阳区北庙水库灌区配套建设。主要成效:一是以工代赈水利建设,累计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32866平方千米,解决了15.03万人和8.9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江河治理堤防建设2.7千米,保护农田2381平方千米,保护人口1.5万人,水土保持建设132866平方千米,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山区水利化程度,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二是以工代赈的基本农田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连片开发为主,对74237平方千米的中低产田和坡地进行了综合配套改造,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以工代赈的交通建设,新建、改建了断头路、县乡路、联网路和乡村道路1350千米,修建中桥梁49座1219.3千米,恢复水毁公路195千米,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四是以工代赈林业建设,采取工程造林为主,中幼抚育为辅的办法,营造了华山松、果松、桉树、竹林等工程林94980平方千米,中动林抚育36818平方千米,种植经济林1934平方千米。为提前消灭荒山,促进贫困山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增加山区群众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是以工代赈的畜牧业建设新建了人工草场20810平方千米,年新增秸秆氨化和青贮饲料加工能力1万吨,建小型饲料厂一座,年混配饲料加工能力1000吨,为保山市昌宁、腾冲两个商品肉牛基地建设、龙陵县黄山羊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是以工代赈的农村通讯建设,对腾冲县城至猴桥镇、龙陵县城致勐糯镇和昌宁柯街、卡斯镇村杆线进行了改建,提高了通话质量;七是以工代赈绿色希望工程为施甸万兴、腾冲马站乡完小解决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二、“九五”期间:以工代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繁重的扶贫任务。“九五”期间国家和省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力度,增加了以工代赈的资金投入,1996~2000年省下达保山市以工代赈投资规模达21697.7万元,其中,国家代赈资金12883.8万元,省级配套2572.2万元,市财政1033.36万元,县配套4412.94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95.4万元。国家和省资金达15412万元,占总投资的71%。“九五”期间国家和省对以工代赈的投资,从正常以工代赈(预算内)资金,扩大到专项(国债)安排以工代赈资金,解决保山市4个贫困县17个省级扶贫攻坚乡的农水建设补助、昌宁县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人畜饮水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及省级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主要为龙陵勐糯易地扶贫开发小河水库、二结河水库及部分配套渠道建设)等。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水利、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交通及林业、畜牧业、农村通讯、片区治理项目、易地开发扶贫等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确保了资金的正确投向,从而发挥了使用效益:1.以工代赈农田基本建设。含1996年省计委用以工代赈资金专项安排保山市4县17个省级扶贫攻坚乡的农水扶贫建设补助1275万元,其中安排基本农田建设402万元,占31.5%。完成基本农田建设面积72903平方千米,其中完成坡改梯239平方千米,完成机耕路23条22千米,沟渠110.1千米,水浇池111个。2.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安排建设工程77件,其中新建小(一)型水库2座(大波罗箐、老街子水库)、小(二)型水库17座,小水塘4个,修输水干渠38条;水保及小流域治理工程16件,引水隧洞2个1455米。通过上述工程的建设,可增加蓄水569.8万立方米,累计新增和改善灌溉82041平方千米,其中增灌36685平方千米,改灌45356平方千米。3.以工代赈交通建设。安排公路建设35条502千米,其中:新建公路9条151千米(摆榔—卡湾、打苴—曲石、新华—梁河等养、龙文桥—隔界河、河头—象滚塘、象达至潞西三道河、勐统—小街子、湾甸—勐波罗桥、耈街—桥头),铺筑四级弹石路6条61千米(保场—老麦、五合—城子门、镇安—龙江、达丙—漭水段、右甸—新城段),路基改造19条351.1千米。建中型桥梁3座105米,乡镇过境线公路改造21个乡21千米。完成开挖土石方629.5万立方米,支砌石方157.5万立方米,改善了46个乡306个行政村的交通运输条件。4.以工代赈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含1998~1999年两年省以工代赈资金专项安排的项目,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64件,架设水管857.8千米,建水池747个,解决了15.89万人、7.7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5.以工代赈林业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4171平方千米,其中用材料33550平方千米,中幼林抚育16008平方千米,经济林91579平方千米。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议确定5县区6个中心苗圃及示范林的建设投资650万元,已实施完成咖啡、银杏、核桃、甜柿6个中心苗圃307平方千米及示范林的建设。6.以工代赈畜牧业建设。完成草场建设6003平方千米、建青贮氨化池1.45万立方米、建设青贮氨化饲料厂年产1.1万吨、生猪改良点8个、建畜牧交易市场2个。安排了酒房、太平、打苴、蒲川、镇安、河头6个乡镇2100户畜牧扶贫示范户建设。7.以工代赈的农村通讯建设。安排施甸县城至姚关、万兴、摆榔、太平,昌宁县城至更戛,腾冲县城至团田的通讯线路改造,以及龙陵、腾冲21个行政村的线路建设,完成线路改造354.7杆千米,改善了17个乡,42个行政村通讯条件。8.以工代赈片区(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1998~2000年连续三年安排昌宁县更戛、勐统、湾甸、柯街片区开发项目建设,以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为主。1999年安排腾冲、施甸两县的退耕还林建设项目及2000年安排隆阳区退耕还林试点建设项目。完成中低产田及2000年安排隆阳区退耕还林试点建设项目。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4007平方千米,退耕6003平方千米,种植经济林果6803平方千米,防护林2201平方千米;改扩建小(一)型水库2座,增加蓄水207万立方米,增灌面积5043平方千米;架设水管30.5千米,建水池1467个;新建四级公路6.8千米;机耕路49千米;改造通讯杆线50杆对公里;建畜禽冻精改良点4个,养殖示范区和改良站1个。9.其他项目(易地开发扶贫)建设。含用以工代赈资金专项安排易地开发扶贫、科教扶贫、开发式扶贫的建设项目。(1)以工代赈易地开发扶贫建设项目,1999年及2000年用以工代赈资金专项安排龙陵勐糯和昌宁小街子的异地开发扶贫建设项目。安排龙陵县小河水库、二节河水库、碧寨乡人饮工程;昌宁小街子小水利、人畜饮水、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小(一)型水库各1座,增加蓄水能力1015万立方米,主渠道20.38千米。架水管30.5千米,建水池9个370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22678平方千米,新建公路45千米。(2)以工代赈科教扶贫建设。安排了马站、耈街、摆榔、湾甸小街子、大田坝茶叶树、鸡飞、五合整顶、清水三营、洞山尚家寨10所小学及腾冲职中、昌宁温泉2所中学的绿色希望工程建设项目。完成茶园改造400平方千米,建茶所加工厂1座,种植泡核桃、板栗、咖啡、茶叶1454平方千米,种植杉木200平方千米、果松200平方千米、银杏100平方千米、梅树133平方千米,养羊100只、养雪鸡600只。项目建成后,可解决部分特困生和贫困生的就学费用和校舍修缮。(3)以工代赈的开发式扶贫。安排了清水、漭水、柯街、湾甸、温泉、大田坝、达丙、木城、金刚园、卡斯等10多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九五”期间,保山市以工代赈建设与其他扶贫措施相结合,五年中有48.5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808元,增加到2000年的1420元。
  三、“十五”期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我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通知》(云政发[2001]168号),保山市施甸、昌宁、龙陵3个县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腾冲县调整作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今后五年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中央对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十五”计划纲要精神,加大了以工代赈扶贫的投入力度,在稳定原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和预算内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国债)的投资规模外,重点增加了西部债券易地扶贫安置试点工程(国债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的投入。2001~2004年省安排保山市以工代赈、国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28018.38万元,其中国家及省补助资金20154万元,占总投资的71.9%,市县(区)配套及群众自筹7864.38万元,占总投资的28.1%。分项目情况:(一)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7226.5万元,其中国家及省补助资金5274万元,市级财政配套344.6万元,县级配套1607.9万元。主要建设中低产田改造10022平方千米,水利建设安排施甸太平引水隧洞及兴华大沟、等子金刚元引水渠、民和引水渠、龙陵勐糯南干渠及小河水库输水渠、昌宁更戛老街子水库、河西东大沟、卡斯白马河及湾甸姚关河治理、腾冲界头栗华山水库、中和缅箐河及古永河治理等42件,人畜牧水工程38件。交通建设项目安排施甸响山至何元、打黑至金塘坝、妙关至旧城、老麦太和至西邑、施甸至木老元至卡斯河、姚关山邑至万兴、水长320国道至永保村、龙陵腊勐至表面寨、龙新至天宁、龙陵至河头、昌宁漭水至明华、勐统至更戛、更戛小街子至大沙坝、勐统至芒卡坝、大田坝乡至铁匠寨桥、腾冲山箐至新华、左所营至珠星街、明光辛街至东营、猴桥下街至云峰猴桥段、小西镇岗峨村等40条公路的新建和改造。林业建设安排隆阳区核桃、咖啡苗圃及示范林、腾冲银杏苗圃及示范林、昌宁核桃苗圃及基地续建。畜牧业建设安排施甸等子、木老元、昌宁更戛及翁堵4个乡的畜牧扶贫示范项目。(二)预算内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投资4131.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065万元,省级配套140万元,县配套926.6万元。主要建设隆阳区杨柳、瓦房乡退耕还林、施甸何元乡片区综合开发、龙陵木城乡(老厂大沟)、腾冲明光乡(公路、水利)及猴桥镇(古永河治理、水利、公路)3个边境民族贫困乡扶贫开发项目、龙陵龙山镇东河治理、河头先锋大沟支砌、昌宁勐统至小街子公路改造、明华至老厂公路新建及隆阳区瓦马至谷米公路改建。(三)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省用以工代赈专款资金安排龙陵县小河水库续建扫尾和勐糯移民开发区移民公路及沼气建设等,以工代赈投资规模为1284万元。(四)国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省下达计划投资15376.28万元,其中国家及省补助资金11351万元,县配套及群众自筹4025.28万元。搬迁安置涉及5县区20个乡镇中5271户、22654人。分县区情况如下:2002~2003年安排隆阳区芒宽吾来、杨柳乡大沙坝2个安置点,搬迁安置507户、2000人,下达投资1308.03万元,其中国债资金955万元,省配套45万元,区配套及群众自筹308.03万元。2001~2004年安排施甸县旧城、酒房、等子3个乡,搬迁安置900户、4390人,投资329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015万元,省级配套205万元,县配套及群众自筹1070万元。旧城乡连续4个安排搬迁安置项目,共安排684户3450人,总投资2664.791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及省级配套1745万元,县配套及群众自筹919.7915万元。2001~2003年安排腾冲县清水、荷花、固东、腾越、曲石、新华6个乡镇,搬迁安置515户、2418人,投资1800.98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149万元,省级配套60万元,县配套及群众自筹591.98万元。2002~2004年安排龙陵县镇安、木城、天宁、腊勐、平达、碧寨6个乡镇,搬迁安置609户、2784人,投资2179.6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271万元,省级配套120万元,县级配套及群众自筹788.65万元。2001~2003年安排昌宁县更戛、卡斯、勐统3个乡镇,搬迁安置2740户、11062人,总投资6797.62万元,其中国债资金5180万元,省级配套351万元,县配套及群众自筹1266.62万元。昌宁更戛乡大沙坝安置区2001~2002年省下达搬迁1890户、7562人,投资4632万元,其中国债及省补资金3781万元,县配套及群众自筹851万元。国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目的建设内容为安居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道路、通电、通讯、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农村能源、其他项目等建设。安排项目资金所占比例:安居工程占总投资的43%,基本农田建设占7%,农田水利建设占14.3%,人畜饮水工程占5.4%,道路建设占12.6%,通电工程占5.5%,通讯建设占0.5%,学校建设占5.5%,卫生室建设占0.3%,广播电视建设占0.08%,农村能源建设占4.3%,其他项目占1.7%。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5

《保山年鉴2005》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德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龙陵县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
腾冲县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