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0775
颗粒名称: 残联工作
分类号: D669.69
页数: 3
页码: 114-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2004年残疾人康复、教育、资助在校残疾学生、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劳动就业等情况。
关键词: 保山市 残联 工作

内容

简述 2004年,各级残联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云岭先锋”工程、“三观”学习教育活动,以活动的开展促进工作的落实,围绕《保山市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使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工作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指标。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残疾人工作机制的建立,使全市形成了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极大地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年内,各级政府投入康复经费58.2万元,使2400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投入培训经费87.5万元,办短期培训班32期1817人;利用康复扶贫贷款280万元,扶持6000人,有4100人解决温饱;投入“春雨行动”、“长江新里程计划”等扶残助学工程经费18万元,资助各级在校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500多人。
  残疾人康复 年内,以“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白内障复明为重点,全面开展康复工作。各县区残联与卫生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寨对眼病患者进行筛查,全市有1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适合手术,市残联积极争取中残联组派国家医疗队到保山免费为贫困残疾人施行白内障复明术指标500例。9月份,国家医疗队到腾冲县医院、保山市医院施行手术,全年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术1042例。
  聋儿语言训练班 年内,以市关爱学校为依托,开办为期3年的聋儿语言培训班一个班,共15名学员,2名保育员,2名专任教师,经费由各级残联筹措。
  残疾人教育 年内,积极配合教育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教育条例》,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全市残疾少年儿童3665人,有269名盲聋哑儿童少年进入市关爱学校学习,54名进入隆阳特教学校学习,有2799名随班就读,入学率达85%。市关爱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47人,配合残联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42人。全年全市残疾青少年考入大中专院校28人。
  资助在校残疾学生 年内,市残联加大对残疾少年儿童、贫困残疾人子女入学有关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在校残疾学生400多名得到“春雨行动”、“长江新里程计划”、“彩票公益金助学”资助11.5万元;2000多名残疾学生(含贫困残疾人子女)得到“两免一补”24万元;对考取国民教育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8人,给予一次性补助共7.5万元。
  教育帮扶工程 年内,市、县(区)两级残联对帮扶的施甸县石头寨村、隆阳区平坡村等6个村中心完小进行调查研究,做出帮扶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市残联根据学校饮水困难、危房改造、课桌凳不足问题,给予补助资金9000元。
  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 为提高残疾人素质,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市县(区)残联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因人参训,年内,举办技能培训32期1817人,投入87.5万元。其中,4月由市残联主办、市关爱学校承办两个月盲人、肢残人保健按摩初级班1期55人,经省135职业鉴定所考核,全部合格。6月,隆阳区残联配合区畜牧局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这一重点工作,举办2期100人,饲养猪、鸡、牛、羊培训班,结业后补助每位学员启动资金400元。
  残疾人劳动就业 认真贯彻省政府52号令《云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会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列入劳动监察范围,按照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协调党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经济组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暂时无法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内,全市共安排残疾人就业1000多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90万元。
  树立残疾人自强典型 在普遍帮扶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发展生产,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树立一批残疾人自强典型,使之成为广大残疾朋友的榜样。年内,全市共筹措资金20万元,重点170名残疾人从事扶持植树造林、种桑养蚕、烤烟、种茶、养殖、按摩、木材加工等经营活动。其中,市、区残联与林业、农业、畜牧业、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树立扶持残疾人自强典型,匹配补助8500元,扶持瓦窖乡何兰晓在承包200亩荒山中种植核桃80亩,960株;补助1万元,扶持西邑乡李树光发展年产仔猪1000头,肥猪400头项目。年末已有50人月收入达800元以上,收到了实效,起到了示范作用。
  社会保障 年内,共有323名城镇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无劳动能力和生活保障的特困残疾人得到救济、扶助、五保供养3500多人。在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中,龙陵县残联拨出2万元经费,为2000名农村特困残疾人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
  残疾人安居工程 按照省扶贫办和省残联的要求,全市各级政府把残疾人安居工程纳入大扶贫盘子,统一安排,同步实施。年内,全市为543户残疾人实施“安居工程”,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144户,市级以上投入资金185.12万元,项目由扶贫部门统一实施,各级残联参与。项目验收后,市、县(区)残联每户再各补助200元,购置生活用品。共投入补助经费21.72万元。
  残疾人康复扶贫 年内,各级残联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康复扶贫工作,全年继续使用康复扶贫贷款280万元,扶持6000人,其中4100人解决了温饱。定点挂钩扶贫的6个村,市、县(区)残联积极参与村“两委”制定发展规划,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以注入资金和扶持相结合,努力为定点村办实事办好事。全年全市残联与扶贫办、农行初审康复扶贫贷款意向项目计划8个,总投资12951万元,自筹10851万元,申请国家残疾人专项扶贫贷款2100万元。
  残疾人体育 8月,市县(区)残联与体育、教育部门进行选拔残疾人体育运动员,各县区推荐人选200多名,根据竞赛项目、医学分级、年龄结构等选定150多名参加第一轮集训,组成保山代表团。其中选送20多名选手到昆明参加省培训。为参加2005年5月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年内,游泳运动员周自存被选为国家队运动员,4月在石家庄残奥会选拔赛中获2金1铜的成绩,9月16日参加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十二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中获得1项第七名,被省、市政府分别评为优秀运动员予以表彰。
  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以5月16日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围绕“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的主题,全市各级残联与卫生、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广泛开展活动。据统计,全市在助残日当天共慰问贫困残疾人210户;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5000多人次;摆摊设宣传点86个,发放科普知识、有关残疾人法规宣传单86000份;出动宣传车6辆次;悬挂大幅标语35条,设立5个站点为残疾人义诊600人次;残疾人文艺表演、盲人保健按摩师义务为群众表演及按摩回报社会各1场次。各县(区)从16日开始活动,延伸活动时间,以“六个一”活动为具体内容开展工作。即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慰问,对特困残疾人生产生活、住房进行一次排查,深入基层开展一次宣传活动,树立一批自强典型,结对党员干部具体为残疾人做一件实事。年内,全市共慰问帮扶残疾人3563户,投入资金43.49万元。其中:保山市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张恒品向市聋哑学校师生捐赠教学生活用品价值3万多元;腾冲县捐资、捐物折成人民币2.5万元,帮助120户贫困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及辍学儿童123名返回校园。
  宣传工作 配合宣传部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爱残疾人,宣传优待残疾人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宣传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帮助,营造了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多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全年在市级及以上报刊、广播、电视发表报道113篇,省残联网28篇,编发市残联简报25期。
  信访处理 年内,全市共收到来信112件,接待来访1794人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咨询700多人次,在处理来信来访上有理有节,对残疾人所提出的问题,残联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想办法帮助解决,并安排专人落实,给来访者有个满意的答复,全年来信来访1906件次,答复率100%,落实率90%以上。
  执法检查 按省法制办、省残联《关于认真做好〈云南省残疾人优待规定〉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市政府成立了行政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副市长李新平出任组长,部署各县区自检自查。10月中旬,市政府抽调有关单位人员组成5个检查组进行检查。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残疾人等形式,找出各地在贯彻《云南省残疾人优待规定》中没有落实到位的方面,经意见反馈,上下形成了共识,加强了执法力度,对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社区残疾人协会 按省残联的要求,全市加大对社区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年末,全市有30个社区共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24个。
  信息网络建设 年内,五县(区)残联建立了电子信箱,基本实现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公众信息和残疾人事业数据库,更加快捷地为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提供服务。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1月,施甸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该项目于2001年批准立项,计划投资75万元,中心占地1069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56平方米,设有聋儿语言训练室、康复服务指导站、用品用具供应站、职业培训部、劳动就业服务部、文化活动室及办公室等,项目实际完成投资99.6万元。
  无障碍设施建设 年内,新城建设或旧城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把无障碍设施纳入规划同步实施。龙陵县建成盲道8100米,涵盖县城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完成计划的98%;腾冲县在来凤大道建成无障碍设施示范一条街,盲道850米;隆阳区在正阳北路建成无障碍设施示范一条街,盲道400米。同时,盲道间单位大门入口两旁都建有遂石坡道。
  马琳莅保调研 4月13日~17日,省残联副理事长马琳、省残联办公室副主任马自荣一行到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调研干部队伍建设。
  李丕均莅保调研 5月19日至21日,省残联副理事长李丕均、维权处宋志和一行到保山市调研残疾人工作,重点视察了施甸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并对如何开展好综合服务工作做了指示。
  参加第十一届国际假肢与矫形学会世界会议 8月1日~6日,第十一届国际假肢与矫形学会世界会议在香港召开。保山市残联副理事长张子炳作为中国代表团500人之一员参加了会议。
  市残联一届二次主席团会议 9月22日,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一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在保山召开,会议选举增补万留德,寸志美、兰正军、杨育德、杨在国、钏助成为主席团委员,兰正军、杨育德为主席团副主席,杨育德为主席团执行理事会理事长。
  残疾干部培训 年内,选送2人参加北京中国残联举办的“盲人心理咨询师”培训,省、市培训12人次,参加省残联组织国内学习考察4人次。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5

《保山年鉴2005》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子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