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刻《熹平石经》的原因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张惠、王溪系列讲座》
唯一号: 260037020220027127
片段名称: 蔡邕刻《熹平石经》的原因
起止时间: 00:13:31,366-00:15:04,166
分类号: G263
主题词: 文物复制

简介

在西汉的时候,大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概念,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一个官学地位。当时印刷术还没有发明,学习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抄老师的文章,另外一个就是背,因为当时没有一个标准的教科书,抄和背都容易出错,就造成了很多的文化的一些错误。到了东汉时候,因为蔡邕的水平很高,他就发现了这些弊端,所以蔡邕就提出来应该把儒家的这些经典校注以后,把它刻在碑上给大家来学习,那就是后面有名的这个《熹平石经》了。

知识出处

张惠、王溪系列讲座

《张惠、王溪系列讲座》

本系列讲座内容包括:张惠《云南的精神植被典藏艺术家》的3节课程;王溪《晚翠园的古色今香与精神密码》的4节课程;张衡《触摸历史传承文明从文物保护到万物可拓的探索与实践》的6节课程;章腾云《放牧天空风中的艺术风筝》的3节课程;蓝增全《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4节课程;祖玉兰《祖氏滇绣》的3节课程。

阅读

相关人物

董仲舒
相关人物
蔡邕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熹平石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