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997
颗粒名称: 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分类号: F327.73
页数: 1
摘要: 2004年前,大西桥镇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情况。
关键词: 地方 农业 发展

内容

(一)刺梨(野生)
  大西桥镇范围内普遍存在,长于山野之间。2004年吉昌村民冯明友从农学院引进初步驯化的种苗种植,种植面积8亩,亩产500斤,总产量4000斤,产值20000元。2004年,镇科技领导小组立项,决定在小寨村建野生刺梨训化种植基地和无籽刺梨种植生产基地。
  (二)西瓜基地
  1998年,三个山村、狗场屯村引进西瓜种进行试种,取得成功,当年种植面积60亩,亩纯收入800元,2000年三个山村、狗场屯村开始大面积种植,种植面积500亩,产量1000吨,产值100万元,纯收入60万元。2004年,三个山、狗场屯、杨家关等村种植西瓜700亩,产量7050吨,产值140万元,纯收入75万元,带动了大西桥镇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黄花梨基地
  大西桥镇1999年11月从四川省永州市黄瓜山镇引进黄花梨1.6万株,在小寨村种植78亩,建立了第一个黄花梨基地,2000年,又引进黄花梨果树在杨家关村种植100亩(后因国家修建清黄路,占用60亩,剩40亩)。2001年,从小寨基地移植部分梨树到安庄、鲍屯等村种植50亩,黄花梨果皮黄色,果肉白色细嫩,食口性好,含糖量高,酸甜适中,亩产4500斤左右,产值6500元,纯收入3500元。2004年,进入盛产期,为境内种植机构调整注进了推动力。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