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七、肥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991
颗粒名称:
七、肥料
分类号:
F327.73
页数:
2
摘要:
2004年前,大西桥镇使用肥料情况。
关键词:
地方
农业
发展
内容
(一)农家肥
境内施用的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粪尿、厩肥、油饼、煤灰、草木灰、草上灰质等。绿肥类有秧青、狼鸡草(一种蕨类植物)、马桑、蒿、农作物秸杆等。农家肥为农作物的主肥料,水稻、玉米作物每亩约施肥1000~1500公斤,人畜粪尿多用旱地作物,厩肥及其他绿肥粪多作稻田底肥。
(二)化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60年代以后,逐渐推广使用,施用的化肥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氨水、尿素。随后,又开始施用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作为农作物底肥。1970年施用化肥,多用于种植茶叶、果树等。之后,普遍用于各种农作物。大西桥公社1970年施用化肥65吨,1980年施用62吨,其中:磷肥280吨;大西桥镇1991年施用化肥1120吨,1992年1340吨,1993年1530吨,1994年1640吨,1995年1610吨,1996年1420吨,1997年1540吨,2002年1320吨,2003年1120吨,2004年1050吨。2001~2004年逐步推广微肥施用,主要有硼肥、锌肥、钼肥等。
(三)绿肥
绿肥(俗称肥田草),建国前栽种较少。1965年以后,栽培面积扩大,栽培的绿肥有箭舌豌豆和细绿萍。大西桥公社1965年栽培950亩,1970年栽培465亩,1975年栽培430亩,1978年栽培304亩,1982年栽培400亩;大西桥镇1992年栽培绿肥600亩,1993年栽培1250亩,1994年栽培1840亩,1995年栽培2000亩,1996年栽培1000亩,1997年栽培200亩,1999年栽培300亩,2001年栽培180亩。2002年栽培70亩,近年来,由于复合有机肥、混配肥的施用,很少有农户栽种绿肥。
(四)腐肥
大西桥公社1976~1977年大力推广腐植酸类肥料,生产腐植酸类肥料4000吨;马场乡1978年生产腐植酸类肥料3400吨。1985年后,大量施用化肥,此类肥料生产甚少。到2004年止,此类肥料已被淘汰。
(五)测土配方施肥
1991年,境内开始试行测土配方施肥,1992年地区农业局土肥站在石板房村召开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该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0亩。1993年测土配方施肥1200亩,1994年为1500亩,1995年为2500亩,1996年为3500亩,1997年为4200亩,2004年达12000亩。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