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品种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955
颗粒名称: 2.主要品种简介
分类号: F327.73
页数: 3
摘要: 2004年前,大西桥镇种植玉米品种简介。
关键词: 地方 农业 发展

内容

本地良种:
  (1)黄马牙(又称大黄苞谷)
  境内种植历史较长,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村均有种植。该品种籽粒形状为马齿形,株高1.8~2.6米,茎杆粗壮,生长较整齐,穗位高1.3~1.5米,果穗圆锥形,有叶耳,一般长15~21厘米,最长的有33厘米,轴白,籽粒扁大,每穗10~14行,每行30~35粒,千粒重360克。耐肥抗倒,适宜于上等肥力地种植,生育期140~150天,亩高产可达230公斤。
  (2)白马牙(大白苞谷)
  该品种属地方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属晚熟类型,株高2.7~2.9米,穗位高1.3~1.5米,叶片宽大,总叶数22~24叶,果穗圆锥形,穗长16~22厘米,穗行数10~16行,平均12行,籽粒白色,半马齿至马齿形,粒大穗轴小,出籽粒82%左右,千粒重400~420克,粉质多,品质较差,生育期春播为150天,一般为145天左右。耐肥力强,不耐旱,抗倒性差,抗病性中当,黑穗病少,亩产200~250公斤。
  杂交玉米种:
  (1)京杂6号
  京杂6号80年代在境域内开始推广,该品种适应性强,耐水肥、抗病虫,株高2.3米左右,穗位高1.1米左右,双穗率20%左右,果穗大,每穗14~16行,高达18行,穗长20~22厘米,黄粒白轴,生育共126天,籽粒中间型,千粒重280克,一般产量在400公斤左右。
  (2)安单136
  安单136系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植,该品种90年代初引进种植,株高2.6米,穗位高1.0~1.2米,果穗圆锥型,穗长20~24厘米,穗粗6~8厘米;穗行16~18行,出籽粒83.5%,籽粒黄色,硬粒型,千粒重320~340克,穗粒满尖,穗轴粗,全生育期130~135天,抗性强、适应性强,亩产450公斤左右。
  (3)兴黄单89-2
  该品种90年代初期引进种植,株高2.4米,穗位高0.9~1米,果穗长筒形,穗长18~24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12~16行,出籽率84.7%,籽粒黄色,半马齿形,千粒重320~340克,穗粒满尖,穗轴较小,全生育期125~130天,抗倒伏,适合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亩产400公斤以上。
  (4)临奥1号
  全生育期125~130天,株高2.2米,穗位高0.92米,半紧凑株型。果穗长20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40粒,千粒重320~350克。果穗长柱型,穗轴淡红色,籽粒黄色较小,抗大、小斑病,轻感纹枯病、不耐瘠,适宜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亩产450公斤以上。
  (5)黔兴4号
  全生育期120~144天,株高2.3~2.7米,穗位高0.96~1.3米,果穗长18.2~22厘米,穗行数14~16行,千粒重310~360克;果穗长锥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适口性好,商品性好,穗轴白色;成熟后,茎叶青绿,可作畜牧青储饲料利用;抗倒伏性、抗旱性强,抗大、小斑病,青枯病,轻感丝黔穗病。适应性广,亩产450公斤左右。
  (6)遵玉3号
  全生育期129天,株高2.5~2.7米,穗位高1.1米,穗长18.8厘米,穗粗5.8厘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5~39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20~340克,出籽率85%左右,半紧凑株型,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纹枯病,青杆成熟,适宜春播,夏季出苗率较差。种植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不能超过3200株/亩,亩产450公斤以上。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