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品种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937
颗粒名称: 2.主要品种简介
分类号: F327.73
页数: 2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种植水稻的良种简介。
关键词: 地方 农业 发展

内容

本地良种:
  (1)大白粘
  境内种植大白粘历史悠久。50年代经过选种留种,成为种植的当家品种。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种植面积相应减少。1980年以后,又开始恢复扩大种植大白粘面积。该品种株高125厘米,茎浅绿色,株松散,茎杆粗硬,耐肥,适宜于中上等肥力稻田种植,平均穗粒131粒,空壳率为11%,亩产约在250公斤左右,易脱粒,粒色为金黄色,籽粒较长,千粒重27克,出米率在72~75%之间,米白味香,生育期148~155天,是农民过去栽种的主要品种之一。
  (2)大白壳红米
  大白壳红米为境内农民的当家良种之一(又称红谷),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较大。该品种抗旱力强,适宜于中、下等粘土田种植,不耐肥,茎杆肥大,在成熟期易软杆,易倒伏。一般株高110厘米,平均穗粒112粒,粒色青黄色或紫色,千粒重26.8克,米红色,食味好,生育期手150~155天,亩产约在246公斤左右。
  (3)桂潮二号
  桂潮二号也是境内农民喜欢的良种,主要优点是株型紧凑,叶片较窄,适于密植,有效穗多,平均亩产300公斤。1965年后,开始种植,株高80厘米,平均穗粒121粒,空壳率为18.2%,千粒重28克,出米率高,生育期145天。
  (4)黄香糯(又称黄壳糯)
  境内栽培历史悠久,为建国后农家糯稻粮种之一。株高140~160厘米,株型松散,黄壳白米,糯性强,香味浓,穗粒数350~400粒,千粒重26克,耐肥抗倒,适宜上等肥田种植,一般亩产350公斤,全生产期160天。
  (5)遵籼3号
  遵籼3号能稳产高产、适应性强,株高101厘米,结实率为101粒,空壳率为11.8%,千粒重24.5克,生育期为145~150天,亩产在350公斤左右。
  杂交水稻:
  (1)V优64
  是境内引进种植最早的杂稻组合。采用地膜覆盖育秧技术,适时播种,平均亩产在45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可达550公斤。该品种从1987年就开始引进试种,其特点是:早熟、产量高、结实率较高、出米高、易脱粒、抗病力强,但米质较差,生育期135~140天,境内各村均有种植。
  (2)金优207
  该组合生育期147天,与汕优晚3相当,株高89厘米,穗粒数150粒左右,结实率80%,千粒重26克,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剑叶直挺,耐肥抗倒,中感稻瘟病,后期熟色好,不早衰。米质较好,亩产500公斤左右。
  (3)金优桂99
  生育期147天左右,比汕优63早熟4天,株高93厘米,穗长24厘米,有效穗17.1万/亩,穗粒数134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7.2千克,分蘖力较强,株型适中,外观米质及食味品质较好,抗寒性强,后期熟色好,亩产450公斤左右。
  (4)金优63
  生育期151天左右,比汕优63早熟3天,株高100厘米,穗粒数145粒,结实率77%。千粒重28.4千克,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叶型较好,叶鞘、颖尖为紫色,粒长,无芒,外观米质较好,苗稻瘟抗性较强,抗寒性强,后期熟色好,米质较好,亩产540公斤左右。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