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神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877
颗粒名称: (二)精神生活
分类号: F127.73
页数: 2
摘要: 1949年-2004年,大西桥镇人民精神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关键词: 地方 经济 建设

内容

1949~1978年,人民的精神生活是以唱书、唱山歌、看露天电影、玩花灯、跳神(在“文革”期间间断)。1978年以后,电视进入普通百姓家庭,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彩色电视机,影碟机、洗衣机进入了家庭。到2004年底止,彩色电视机、影碟机、摄像机的拥有量占全镇总户数分别为:92%、75%、0.1%。1994年,大西桥镇建了第一个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2001年大西桥镇对全镇的24个行政村实施闭路电视进行了连网,开办节目35套。到2004年底止,有15个村实施闭路电视网。
  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90年代后期,电话进入普通农户家庭,部分富裕起来的人用上了移动电话“大哥大”。2000年以后,固定电话用户迅速增长,移动电话“大哥大”抛入脑后,换成了随身携带方便、灵巧适用、通话质量更高的手机。到2004年底止,全镇24个行政村有23个行政村通了电话,占全镇总户数的5%,6000余人用上了手机。
  随着屯堡文化庄旅游的升温,镇境域内的各种民间组织纷纷组建起来,现全镇24个行政村都分别成立了篮球队、地戏队、花灯队、屯堡歌舞队,九溪村还成立了屯堡研讨会,农闲时节,各组织纷纷登场,并制作光碟,在镇闭路电视网进行宣传。
  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出家门,浏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提上了农民家庭的议事日程,2000年,我镇外出旅游的人数有1千多人,2004年底,外出旅游人数达5000多人,其中省外旅游的有1000多人。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