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治思想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783
颗粒名称: 二、政治思想教育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摘要: 1950年-2004年,大西桥镇开展的民兵政治思想教育情况。
关键词: 地方 武装 军事

内容

民兵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民兵基础知识教育,包括战备思想,人民战争,民兵光荣传统,民兵性质和任务,怎样做一个好民兵;时事政策教育,包括形势与任务,党的路线和政策,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等,全民性政治教育,一般由区、乡(镇)党委统一部署进行。此外,每年结合征兵、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和“八一”建军节等活动,由区、乡(镇)、驻镇厂武装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1950年结合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运动,动员民兵参军参战,进行保卫胜利果实以及民兵性质,任务的教育。
  1955年,在民兵中系统地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教育,树立依法服兵役的思想。结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在民兵中开展加强清匪反霸,维护社会安定及防空战备教育。
  1958年,围绕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对民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教育。
  1959~1960年,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民兵大搞水稻、玉米丰产坝,对民兵进行解放军“三大民主”、“三大一致”、民兵“三大任务”和十项守则教育,在民兵中广泛开展评选“五好”(政治思想好、学习好、劳动生产好、国防观念好、模范作用好)民兵活动。
  1961~1962年,组织民兵参与战备、进行艰苦奋斗渡过经济困难时期教育。
  1963年,民兵思想政治工作以抓“四个一”(即人的因素第一、政治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结合社会主义教育,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和“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加强对民兵光劳传统和民兵三大任务、十项守则教育。
  1964年~1970年,对民兵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重点文章反复学习,以雷锋、张思德、白求恩、愚公为榜样,同时在民兵中开展援越抗美形式教育。许多机关干部、民兵、贫下中农积极分子向区、社党委写了决心书,要求参军参战,援越抗美。在民兵中开展拥军优属竞赛活动,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涌现出一大批父母送儿上战场的喜人景象。
  1971年~1975年,进行以“批林整风运动”、批判林彪反革命罪行和“备战,各荒为人民”、贯彻中共十大会议精神为主的形势教育。
  1976年,进行批判“四人帮”反革命罪行教育,在民兵中开展“三查”(查思想作风、查武器是否真正掌握在可靠人手中,查武器是否保存良好、随时处于战备状态),做到“三见”(见人、见思想、见武器弹药)。
  1977年,对民兵进行毛泽东关于人民武装思想《十大军事原则》教育,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反党集团,动员民兵投入到“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去,开展生产竞赛活动。
  1979年,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卫边疆的教育,号召民兵支援前线参军参战,河桥村的潘胜帮踊跃报名参军,光荣牺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场上。
  1980年后,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及开展真理大讨论教育。
  1992年,进行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支持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事业和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科技攻关、劳动竞赛和扶贫攻坚,投身“两个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1997年,以香港回归祖国为主,加强民兵的爱国主义教育。
  1998年以抗洪抢险为重点,组织民兵投身于抗洪抢险第一线,为保卫国家作贡献。
  2001~2004年,号召民兵投身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开展以劳养武活动。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