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军事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77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军事训练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摘要:
1950年-2004年,大西桥镇开展军事训练的概况。
关键词:
地方
武装
军事
内容
1950年,组织民兵进行年度军事训练,由各乡(镇)、厂(场)设训练点自行训练。时间为10至30天,内容为队列、射击、投弹、战术等。
1958~1959年,安顺市建立民兵预备役军事办公室,负责指导全市民兵训练工作,年度进行卫生、通信、防化、防空、炮兵等专业知识训练。
1960年,贯彻“军政并重,劳武结合”原则,主要进行野营训练。二铺区武装部组织大西桥公社、马场公社民兵参加,历时3天。
1961~1963年,根据民兵“三落实”和“劳武结合”指示,开展训练。训练内容:迫击炮兵、防空、防暴、卫生兵,步枪射击一、二练习,手榴弹投掷等。1964年本着坚持“四个第一”和贯彻“军政并重”“劳武结合”的方针,就地分散进行。民兵连、排干部进行步枪实弹射击,并重点进行投弹、单兵进攻,反小股空投(搜山、洞)等组织指挥训练。基干民兵班长着重训练组织民兵训练方法,“三防”(防敌特、防空降、防暴乱),重点地区训练演习组织指挥能力。
1973~1976年,遵照上级“严格训练,才能打仗”的指示,由各公社组织武装基于民兵训练,采取小型就地分散训练,时间10~20天。进行利用地形、地物、射击动作,步枪第一、二练习实弹射击,手榴弹徒手立跪、卧姿和持枪投掷。同时,利用农闲时间进行野营训练,组织民兵自带干粮全副武装进行野营训练。内容有:一般军事知识、传口令、判断方位、疏散、队形、搜索、站岗、放哨等。
1978~1979年,民兵训练进一步贯彻“三落实”,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内容有:反坦克、投弹、刺杀、利用地形地物和班、排进攻战术训练。
1980年,根据总参民兵军事训练大纲对基于民兵进行训练,每年15天。训练内容有:山地射击和对抗射击;步枪第一、二练习和步兵战术政治理论等。
1981年后,民兵训练采取周期进行,一周期为两年,一年为半周期。训练时间15天。第一周期(1981~1982)训练内容:射击、投弹、爆破、兵器常识、队列、政治理论、三防常识、八二迫击炮、高机枪、重机枪等。以区、乡(镇)、厂(场)为单位训练。第二周期(1983~1985)训练内容:射击、山地仰角射击、投弹、爆破、战斗勤务、单兵进攻、单兵防御、重机枪、四○火箭筒、山地俯角射击、三防知识、政治理论、高机枪操作、飞机识别、工兵基础知识、教练员训练等。以区、乡(镇)、厂(场)为单位训练。
1986年以后,民兵军事训练内容以步兵高射炮、高机枪、重机枪、通信、工兵、防化兵、军械修理为主。以市、县人民武装部集中驻训和有条件厂(场)分点训练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练员由市、县人武部干部和专武干部担任。每年训练时间为20~30天。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