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3884
颗粒名称: 七言绝句
分类号: G210
页数: 11
摘要: 平坝县艺文志七言绝句篇。
关键词: 平坝县 人物 坊表

内容

平 坝
  明谢肇淛
  愁云三月风满溪,一日一程西更西。鬼门关外无相识,头白老稚①朝暮啼。
  ①稚,道光《安平县志》卷十作“雅”,通“鸦”。
  游天台山
  臬司彭而述
  道旁山胁出危峰,马首寒云一望中。何必阮刘能到此,层层开遍万芙蓉。
  黔中也自有天台,石磴稄嶒平坝隈。鸡犬直从云里下,飞梁绝壁老僧来。
  和彭禹峰先生游天台韵
  卢大济
  梭稄石骨突成峰,环看群山指顾中。数本烟云花一束,秋江何事种芙蓉?
  天涯何地不天台,天造奇峰天一隈。记取碧虚庵下路,白云闲傍老僧来。
  喜客泉
  吴中蕃
  数尺方池玉一〓①,持②投不是宝难怀。似嘲车马风尘客,泉下犹将算子排。
  兹泉岂复类贪泉,何事砒珠的的穿。应为时人多剖腹,故将泡影喻投渊。
  吐哺郊迎事已陈,谁分一滴润枯鳞?泉心要与时相左,不惜明珠屡赠人。
  贱却龙宫万斛珠,客来抚掌任欢呼。谁知尽是鲛人泪,为说琄琄佩璲无?
  ①绢,原缺,据《敝帚集》(贵阳文通书局1936年版)补。
  ②持,《敝帚集》(贵阳文通书局1936年版)作“暗”。
  栽 菊
  吴中蕃
  种得黄金几树钱,贫儿暴富满篱边。买欢买醉如余剩,付与秋风作货泉。
  渔 歌
  陈祥士
  破笠斜遮一领蓑,中雨时唱采莲歌。繁华不入渔人眼,直把长竿钓碧波。
  农家乐
  陈祥士
  日勤耕耨作生涯,浊酒疏羹度岁华。何必武陵寻春色,水流处处泛桃花。
  龙 洞
  陈祥士
  幽窟不知深几许,老龙潜迹九峰头。云从怪石堆边起,水向空岩洞里流。
  新竹见孙题以示众
  陈祥士
  坞前植竹见孙孙,个个争先高出林。桃李若能堪比此,门墙瓦砾悉佳琛。
  同眉慈林间夜坐
  陈祥士
  飞花片片点苍苔,月下敲诗共溯洄。酬唱不知更几许,疏林风送暗香来。
  送表兄谭驭少归黔
  陈 法
  秋风张掾心徒切,鸡肋功名去亦难。长短亭前无限柳,年年总为别离残。
  一曲清溪带晓烟,绿杨眠起晚风前。君归休问人间事,便钓槎头缩项鳊。【所居村名槎头】
  家园杂忆
  陈 法
  六年簪笔向彤庭,苦忆幽居掩翠扃。第一烟岚当槛好,梦余犹记数峰青。
  蔚蓝秋水映垂杨,十里陂塘晚稻香。记得倚栏明月夜,烟光露气两微茫。
  杏花榆荚想阑珊,闲煞东风紫玉兰。惟有一株丛桂好,六年常向月中看。
  小窗闲课养鱼经,花下临池垂①二亭。三十六鳞无恙否,天涯为底尺书停。
  玲珑万个倚危栏,常爱临风带雨看。今日此君应寂寞,凭谁寄语问平安。
  雨声一夜响柴扉,百道山泉向晓飞。溪涨不知归未得,年年空绕钓鱼矶。
  千层②石磴诸峰上,路入烟霄古殿开。此境分明何处是?昨宵清梦到天台。【所居十里有天台山】
  竹里平桥一径开,周遭水月共潆洄。可怜野寺寻幽地,输与群鸥日日来。【所居二里有水月庵,溪流四面绕之】
  玉螺山寺隐谽谺,【所居旁有玉螺山】指掌平川一曲斜。最忆黄梅新涨后,绿杨影里过轻艖。
  ①垂,《内心斋诗稿》(陈氏刻本)卷二作“坐”。
  ②层,《内心斋诗稿》(陈氏刻本)作“重”。
  南郭先生实滥竽,拟抛囊粟别侏儒。殷勤寄语高阳侣,好护黄公旧酒炉。
  橡茧图说各咏【共四十一首】
  刘祖宪
  橡利第一①
  青利益最无疆,子可疗饥皂染裳。莫把嫩枝作薪炭,山桑原②不亚家桑。
  辨橡树第二
  种时同一费工夫,丝少丝多便有殊。若使遍山皆细叶,【橡有大叶、细叶数种,而细叶者尤佳】管教一茧重三铢。
  窖橡子第三
  橡子如何怕见风,从来风气惯生虫。【风气生虫,故风字从凡虫】要他个个生无已,深③窖埋藏法最工。
  择土第四
  田欲肥饶土欲腴,青偏不喜泥涂。莫言地瘦非为宝,种得黄金树万株。
  种橡第五
  种橡何如种橡秧,牛羊践履可无伤。问余千种千活否④,顺插根菱法最良。
  种橡兼种杂粮第六
  橡树新栽隙地多,兼将豆麦种山阿。春蚕未熟人先⑤饱,试问
  ①原文将各诗题以双行小字附于诗末,今据道光《安平县志》移至诗首,以统一体例。下同。
  ②原,道光《安平县志》卷十作“利”。
  ③深,道光《安平县志》作“挖”。
  ④千活否,道光《安平县志》作“何千活”。
  ⑤先,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均作“犹”。山农识得么?
  畜橡第七
  畜橡犹如畜稻粱,草根如莠橡如稂。更将落叶勤浇粪,一树栽成抵担粮。
  斫橡第八
  屡经剪伐树无枝,枝秃因教叶不滋。若要丛生枝叶茂,条枚斫去莫迟疑。
  恤橡第九
  幼橡难经两季磨,当寻别处去通那①。今春放过秋须歇,叶茂枝繁茧愈多。
  择种摇种第十
  四指中间试重轻,或摇耳畔更听声②。欲知种有雌雄别,偏正圆长仔细评。
  修理烘房第十一
  天地絪缊物化醇,烘房火候亦称神。莫言此火只薪炭,妙手能回九地春。
  穿种上晾出蛾第十二
  形如雀卵势长圆,茧脚无丝要浅③穿。再向烘房调火剂④,群蛾展翅乐翩翩。
  烘房火候第十三
  烘种如何匠石抡,阴阳大小火宜匀。再将春气分迟早,万树欧丝白似银。
  ①那,通“挪”。
  ②更听声,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均作“听其声”。
  ③浅,原作“线”,误,据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改。
  ④剂,原作“剧”,误,据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改。
  提蛾配蛾折蛾数蛾①第十四
  情如蛱蝶两相随,气候只宜十二时。若使过之②与不及,顿教生意须臾③澌。
  伏卵出蚕第十五
  生生不已理无穷,无限玄④机在个中。一母孳生百廿子,天虫【蚕为天虫】到底胜斯螽。【螽一夜生九十九子】
  祈蚕第十六
  东西棚上拜诸神,白粥油盐次第陈。水毁木饥⑤虽定数,祈天天自爱斯民。
  御风雹法第十七
  天定胜人人胜天,晕随灰缺古今然。【《淮南子》:画芦灰而月晕缺】奇门有此玄幽⑥术,传与吾民作善缘。
  占蚕及茧成熟第十八
  卵赤头红瑞应奇,若逢棚旺鸟先知。数般占验人皆识,我独时肠时雨期。
  分棚第十九
  此茧如何多数千?只因棚小力能专。将虾钓鲤君知否,莫惜分棚些少钱。
  计本息第二十
  从来子母贵兼权,三倍人称大贾贤。但使四时调玉烛,一株橡树一丘田。
  ①蛾,原缺,据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补。
  ②之,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均作“时”。
  ③须臾,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作“一时”。
  ④玄,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作“生”。
  ⑤饥,原作“虮”,误,据道光《安平县志》改。
  ⑥玄幽,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作“回天”。
  春放蚕第二十一
  蠕蠕孑孑绕柔枝,日暖风和始得宜。若使连朝阴雨密,嫩枝折饲莫迟迟。
  驱鸟驱猴第二十二
  几微生气怕伤摧,飞爆腾空响似雷。翔集不教惊破胆,柝声敲歇复飞来。
  移枝第二十三
  作茧如何丝不穷?移枝端的赖人功。长条可绾须停剪,莫使柔枝一树空。
  三眠第二十四
  蚕当眠尽屈难伸,息气凝神自化身。漫道神仙能辟谷,一番辟谷一番新。
  蚕病第二十五
  发斑空肚病由人,吊〓只因雨匝旬。若使天和能感召,五风十雨自频频。
  收茧收种第二十六
  万斛珍珠万树垂,年①年辛苦喜欢时。为丝为种勤分辨,转瞬秋蚕又上枝。
  炕②茧第二十七
  绸缎伤蚕心不安,半因熏茧近于残。【朱阁婆国以绸缎伤蚕命,不忍衣之,此大惑也】须知生杀皆天道,秋肃春温一例看。
  晾③种第二十八
  茧方离树未全干,壳内浆糊【蚕所吐之胶质】壳外寒。【或取于阴天,故
  ①年,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作“半”。
  ②炕,原作“烧”,误,据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改。
  ③晾,原作“晒”,误,据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改。外壳有寒气】要使隔帘风气透,莫教茧壳湿成瘢。
  秋放蚕缚枝第二十九
  枝头一线系双蛾,似比春蚕费不多。要识秋时多病热,向阳树下莫蹉跎。
  驱蚱蜢等害虫①第三十
  才看飞鸟下平林,蚱蜢②狂蜂复浪寻。一缕一丝皆命脉,那堪蟊贼屡来侵。
  煮茧取丝第三十一
  千头万绪乱纷纷,抽得丝头便不棼。天滚纺车流水似,日斜犹有茧香闻。
  导筒第三十二
  两车旋转快如风,无数冰丝上导筒。从此七襄成织锦,东人杼柚不曾③空。
  套茧④第三十三
  套茧缫丝处处忙,都云败茧可为裳。从兹指上添生活,赚得丝丝入锦筐。
  络丝第三十四
  轻风轧轧度窗纱,万缕柔丝上络车。最爱一枝班管转,有人看到夕阳斜。
  攒丝第三十五
  一丝攒合两三丝,绸织双丝此恰宜。一架手车容易转,最难学是上筒时。
  ①等害虫,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作“驱蜂”。
  ②蜢,原作“猛”,误,据道光《安平县志》改。
  ③曾,原作“成”,误,据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改。
  ④茧,原作“丝”,误,据道光《安平县志》、刘祖宪《橡茧图说》改。
  络纬第三十六
  四壁风清络纬鸣,闺中懒妇不须惊。任渠起坐兼行路,一一都能信手成。
  牵丝第三十七
  手握柔丝百道缠,往来牵挂贵无愆。此中妙巧谁能悟?交手三义①有秘传。
  扣丝第三十八
  千丝万绪乱纷陈,梳剔如何得尽匀?看到丝丝齐入扣,方知妙手有经纶。
  刷丝第三十九
  八尺经丝绾辘辘,一番梳刷有工夫。更怜匹练光如许,犹问经丝错也无。
  再扣丝系综第四十
  再将竹扣手中披,扣毕还须综系丝。综马综签珍重捆,莫教两综有差池。
  上机度梭成绸第四十一
  上农夫食九人多,衣被全家利过他。寄语深闺诸少妇,日长无事莫停梭。
  按:韵文除照旧《志》登录外,此次采访,仅见吴中蕃之《敝帚集》、陈祥士之《玉螺山集》,故只得就二书添录。又旧《志》五律太少,五绝无一,窥其意,似必以作品之有关系于空间上者为限,兹因欲各体略备,只得扩此范围,更就二书多录。不得已也,非偏私也。
  ①义,似当作“叉”。刘祖宪《橡茧图说》:“随以牵挂第二十桩之丝,左右交挂于交手之三桩。”自注:“交手,以木为之,长六寸八分,厚各二三寸,镶于牵竿上。”三叉即“左右交挂”之意。

知识出处

平坝县志

《平坝县志》

出版者:贵州民族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平坝县的志乘、地理、民生、官治、自治、教育、武备、交通等发面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平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