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 言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3248
颗粒名称:
第二 言语
分类号:
K297.31
页数:
13
摘要:
平坝县语言的发展情况,从声调、语句和歌谣方面详细说明。
关键词:
民生
语言
语句
内容
声调
高下、清浊之声带,基于生理上之天然者;唇音、齿音、唇齿音、舌齿音等,基于吐属时之人为者。县中山陵隔绝,相距数里声带即不同,音韵不讲唇音、齿音、唇齿音、舌齿音等,往往乱发。【例如“回”与“肥”,“方”与“荒”,“逢”与“红”,“飞”与“灰”,“者”与“姐”等,音辄各随习惯假借乱呼】于是,每一区域辄衍成一区域内之遗传声调,城乡互异,四乡亦复互异。设县城及东乡曾周马场一带、南乡饭笼铺一带、西乡谷〓一带、北乡十字路一带,五处之人共居一地,听者一聆其声音,即能辨其为五个区域之人,此种可目之为区域上之差别。
苗族声调较汉人重浊,仲家、革老、“杂色”又较苗族重浊,此种可目之为族类上之差别。
凡无论何地、何族,女性声调皆清高于男性,此又男女生理上之差别。
语句
汉人语句如稍能矫正其方音,直与北京官话无异,此因各姓汉人皆自苏、皖、湖广、赣、滇、桂、蜀等省籍而来。如其始来之初期,各皆操其省之特殊语,即彼此凿枘不相了解,于是各弃成言,另组织一种普通适用之话句,习之既久,遂成为今日之语句式。其间不特无乡谈,且亦少闲字。以此种基本语学北京官话,易如反掌。【此种状况,全黔汉人皆然】故对于汉人之语句,兹只载其关于农事方面之经验语,以见一斑。
苗、仲、革老、“杂色”,多与汉人杂居,即不杂居,或多与汉人交际。在汉人则存一种不屑之心,毫不注意,无一能肖彼种之言语者。在苗、仲、革老、“杂色”,一方基于环境之需要,一方基于羡慕之摹仿,往往能操汉人之谈吐。【彼中妇女,亦有因少与汉人接近,不能操汉话者】故汉人与彼族对话时,双方皆汉话也,是彼族之学北京官话亦易易也。
苗、仲、革老、杂色,言语不同;青苗、白苗、花苗、黑苗之苗话复不同;红革老、剪头革老之革老话又不同,若悉载之,恐非篇幅所能尽。且多有音无字,若不用留音机片摄取,第以汉字翻译书之,更恐失真。且采访所及时,又安知彼之谈话者悉皆正确?不如一切暂阙为愈也。无已,仍照旧《志》译就之苗仲语录之,以见一斑。
汉人关于农事方面之经验语
此种经验语,虽无科学基础,然往往奇中,惟因产生于适用。旧历时代多按以旧历期日,阅时有宜改以阳历季节扣算者。
大雪纷纷是旱年 此语盖谓旧历元旦日晴明,主岁丰稔,忌大雪也,若大雪,十九主旱。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此语盖验霜雪之有无也。又于春分前后以冬青子存否验之,冬青子尽即无雪,如其未被鸟啄,或啄而未尽,则雨雪结冰,天气尚严寒也。
春社无雨不耕田 此语盖谓二月社日宜雨也。
惊蛰冷,打田等;惊蛰热,向火过六月 此语盖谓惊蛰节日宜剧冷也。
杏子开花冷,牛索要齐整 此语盖谓杏树开花宜准备农事也,即古所谓“望杏”。
洒秧不用夸,要等猫猫刺、线楸树开花 此语盖以猫猫刺、线楸树开花为播种最当时期,如尚未开花,则温度必低,秧即冷坏。
四月八日晴,蓑衣斗篷不离身;四月八日下,犁耙锄头都高挂此语盖以释迦生日旧历四月八日】之晴雨,验终岁之雨量也。
清明要晴,立夏要下;立夏不下,犁耙高挂 此语盖以清明、立夏验终岁旱潦,清明雨多主潦,立夏晴多主旱。
夏至五月头,边食又边愁。夏至五月中,耽搁粜米翁。夏至五月尾,谷黄米价起①
夏至赶端阳,腾空万间仓 此种语皆以夏至与五月比较早迟,验米价也。【端阳亦在五月之内】大抵以夏至在五月中旬主岁丰,如太早太迟,则往往雨肠愆期,米价必起。
要知干不干,但看五月二十三 此语盖以五月二十三日忌雨也,雨大大干,雨小小干,不雨不干。
六月秋,减半收。七月秋,得全收 此语盖以立秋在七月,主岁丰也。【立秋节在旧历应属七月。七月立秋,则节气与月令相应,雨肠恒若;如太早或太②迟,节气与月令悬差,雨肠多愆期,收成必减色。此与“夏至五月中”之例一】
立秋得微雨,银子捡得起 此语盖谓立秋日微雨,收成必丰也。
秋前十天长不及,秋后十天出不及 此语盖谓稻谷在立秋节前后皆自奋也。
天河盖屋脊,家家有饭吃 此语盖以七月七夕河影见,主谷贱也。
人怕老来穷,谷怕午时风 此语盖以立秋前后谷正扬花,传达花粉,最忌花粉被午时大风也。
白露逢双,干谷上仓;白露逢单,翻了又翻 此语盖谓白露节逢二、四、六、八等双日主秋收时晴明,若逢单日定主阴雨也。
中秋月不明,雨洒上元灯 此语盖以中秋月色验下年元宵之晴雨也。
秋社无雨不种园 此语盖谓八月社日无雨,秋冬必旱也。
南风吹过北,有钱买不得。北风吹过南,无钱叫来担 此语盖以九月一日至九日之风向,验次年丰歉;一日应元月,二日应二月,三日以下准此。
重阳无雨望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此语盖谓重阳及九月十三日无雨,必成干冬也。
①此段后无文字说明,原文如此。
②太,原缺,据文意补。
十月初一晴,柴炭不须银 此语盖谓十月初一日晴,冬无严寒也。
要知灯里油,十月初一看风头 此语盖以十月初一日之风验菜、桐油之价,风在晨则价早起,在晚则价迟起;风大大起,风小小起,无风不起,谓之“看油风”。
十月无霜,碓头无糠①
十年难遇一斤霜 此种语皆以十月内有霜主下年丰稔,而十六日之霜尤为难得也。
一雪紧,泥皆松;二雪蝗虫无踪,三雪来年大丰 此语盖以大雪节后至立春节前,雪宜大且多也。
雪后一百二十天,大雨下满田坎边 此语盖谓雪后百二十日,定主有雨,雪大雨大,雪小雨小,屡验不爽。故大雪至立春节之雪,应在清明至芒种期间最扼要。
雨洒二十五,后月无干土 此语盖谓凡二十五日雨,下月雨必多也。
月逢初三初四雨,十天难有九天晴 此语盖谓凡月头之初三四日雨,此月必晴日少也。
四六开天不长久,七傲八裂九天晴 此语盖谓凡雨中值四、六等双日放晴,其晴必不久。若值七日微阴,八日渐晴,九日大晴,晴方能久也。
要问收成厄不厄,试摹仓谷热不热 此语盖谓凡仓谷忽然发热,【指晒干之谷言】本年或下年之收成必歉薄也。
以上所列各种经验,苗、仲、革老、“杂色”亦共通采用,不过语句不同耳。
青苗、青仲通用语
除汉人外,苗、仲为多,又惟青苗、青仲为多。旧《志》载其通用语句以备一格者,以此。兹列为一表之。
①此段后无文字说明,原文如此。
歌 谣
汉、苗、仲、革老、“杂色”各族均有歌谣,均随各族之言语上差异而迥然不同,即同一族其歌谣亦别具种种性质,如孩童之所唱殊于成年,成年男性之所唱殊于女性。最易入耳者,田野间之山歌是也。然大率乏高深、优美之意义与韵味,足以适口醒心,发扬人之精神,陶冶人之品格者,故此类材料兹暂缺之。
知识出处
《平坝县志》
出版者:贵州民族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平坝县的志乘、地理、民生、官治、自治、教育、武备、交通等发面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平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