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539
颗粒名称: 一、工商企业管理
分类号: F2
页数: 2
摘要: 轿子山镇工商企业管理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经济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轿子山镇辖区内已形成自然资源和工艺加工的工商企业优势,镇北面的煤开采和水碾碾米,南面的织布、染坊,中部的砖瓦、酿酒、打铁等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述企业有的继续发展,有的逐渐淘汰。1954年以后,以社队为基础的运输业、砖瓦业、粮食加工等企业在逐步向前发展。人民公社、队为基础,生产队、公社兴办的集体企业,以开采资源为主体。加工和小商品的制作销售逐渐扩大。开矿采煤,制作砖瓦,马车运输,茶叶加工、砂石厂等呈现过好的趋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除上述企业巩固发展外,还出现了修理站、汽水厂等集体企业,个体集体形成同时发展,依赖并存的好趋势。至1980年,全镇集体企业15个,从业人员182人,资金32万元。(其中,白坟公社煤厂3个;跳蹬场公社煤厂1个;孙家庄公社砂石厂1个)。白坟公社、跳蹬场公社、孙家庄公社都有拖拉机站,白坟公社的茶场、跳蹬场公社的茶场、孙家庄公社的预制厂等。截至2002年在轿子山镇工商所登记的私营企业51户。外出的个体工商户在所在经营地申请登记。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