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兔、猫、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773
颗粒名称:
二、兔、猫、犬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
摘要:
1981年至2002年旧州镇兔、猫、犬的养殖概况。
关键词:
兔、猫、犬
养殖
概况
内容
民国时期,兔为私人散养。1960年~1961年间,粮食大幅度减产,经济非常困难,各大队寨子散养的兔子数量下降。1981年后,土地承包到户,农户散养的兔发展较快,有部分村寨散养的兔发展到2500只以上,但由于兔毛价格下降,兔的发展逐渐缓慢。1990年,兔的养殖滑坡,现各村寨饲养的兔很少。
养猫业在1970年后,由于鼠药大量流入市场,导致各村寨饲养的猫大批中毒死亡,造成鼠多猫少的现象。由于鼠药不但侵害猫的生存,造成野外的动物也受到侵害,1990年以后,禁止鼠药在市场贩卖,猫的发展逐年提高,各村寨家庭饲养的猫越来越多。截至2002年,猫的存栏数达3000只以上。
犬的养殖,有史以来,家庭养狗主要是用来防盗。1958年“大跃进”时期,因部分人的谎言,养狗是旧社会富人家喂来咬穷人的,再说养狗是浪费粮食,在各寨掀起打狗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养狗数有所发展,但由于鼠药没有真正得到控制,家庭饲养的狗因鼠药中毒的原因,发展缓慢。1990年后,鼠药真正得到控制,各村寨的养狗发展较快,家庭养狗既防盗又食用。因为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狗肉也成人了们的腹中之补、盘中美味,2002年统计养狗存栏可达2000只以上。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