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的黔西南民间乐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8495
颗粒名称: 绚丽多彩的黔西南民间乐器
其他题名: (系列介绍第十四)
分类号: TS953.2
摘要: 布依山寨的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季节,是欢歌笑语的季节。那月色融融,蛙声鼓噪的夜晚,在那巨伞般的榕树下,或在那修长的竹林边,孩子们敲打着一种用楠竹削制的“竹琴”,声调起、伏、动、静、轻、重、缓、急,伴随着远处姑娘、小伙子们委婉的歌声,你会感到十分和谐自然,山乡风味,扑打面来。“竹琴”的制作:是用一截经过桐油浸泡的楠竹,长约35公分左右,直径为10公分左右,两端保留其竹节,在竹筒的一侧,开一长方形的孔即可。随着环境的变迁和改变,“竹琴”慢慢地成为供儿童们玩耍时的一种简单的敲击乐器了。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民间乐器 竹琴

内容

竹琴
  布依山寨的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季节,是欢歌笑语的季节。那月色融融,蛙声鼓噪的夜晚,在那巨伞般的榕树下,或在那修长的竹林边,孩子们敲打着一种用楠竹削制的“竹琴”,声调起、伏、动、静、轻、重、缓、急,伴随着远处姑娘、小伙子们委婉的歌声,你会感到十分和谐自然,山乡风味,扑打面来。
  “竹琴”的制作:是用一截经过桐油浸泡的楠竹,长约35公分左右,直径为10公分左右,两端保留其竹节,在竹筒的一侧,开一长方形的孔(大小可根据竹筒的大小而定)即可。敲击者如果敲击各个不同部位,便可以发出各种不同音色的声响。因此,尽管它是一种属于噪音的打击乐,假如敲击者通过节奏的变化,以及有意地选择适当的部位,则可以表现一定的情趣和形象。
  “竹琴”相传是布依族人民一件十分古老的乐器,过去,它的功用并不具有娱乐性质,而是过去住在荒山野林地带的布依族人民,用来驱赶野兽,或作为寨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转告大家的一种讯号。随着环境的变迁和改变,“竹琴”慢慢地成为供儿童们玩耍时的一种简单的敲击乐器了。可以予见,“竹琴”如果再经过一定的改造,把它用于民族乐队之中,或用它来作为伴奏布依族民间舞蹈的节奏乐器,这将是一件独具民族特色的乐器,一定会爱到人们的欢迎。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一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竹琴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