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的黔西南民间乐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8413
颗粒名称: 绚丽多彩的黔西南民间乐器
其他题名: (系列介绍之十二)
分类号: J648.12
摘要: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在许多地方,可以说是“家家有芦笙,人人随身带”。芦笙原来只用于丧事活动中,由于它的演奏家与矫健的舞蹈结合在一起,因此,解放以后,也常用于节日庆典,以及许多热闹的娱乐场所。芦笙是一种同时能发多声的簧管乐器。在民间流传的芦笙常见的有五管五音、六管六音、七管七音、九管九音等形式,而我州各地苗族人民当中流传的芦笙,多为六管六音芦笙。六管六音芦笙,由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构成,每管一音。各地流行的芦笙曲无以数计,且每个芦笙手所掌握的曲目又各有一套。流行在望谟、晴隆、兴仁等县苗族人民中的芦笙,演奏时并辅以姑娘们的舞蹈,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关键词: 芦笙 苗族人 乐器

内容

芦笙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在许多地方,可以说是“家家有芦笙,人人随身带”。
  芦笙原来只用于丧事活动中,由于它的演奏家与矫健的舞蹈结合在一起,因此,解放以后,也常用于节日庆典,以及许多热闹的娱乐场所。
  芦笙是一种同时能发多声的簧管乐器。在民间流传的芦笙常见的有五管五音、六管六音、七管七音、九管九音等形式,而我州各地苗族人民当中流传的芦笙,多为六管六音芦笙。
  六管六音芦笙,由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构成,每管一音。根据他们制作的习惯,其音位排列有五声徵调式、五声商调式和五声宫调式三种。以五声徵调式为例,左手的无名指是“3”、中指是“5”、食指是“6”;右手的食指是“1”、中指是“2”、无名指是“5”,其他调式的音位排列类推。
  各地流行的芦笙曲无以数计,且每个芦笙手所掌握的曲目又各有一套。如望谟县桑朗区芦笙手王光华所演奏的芦笙曲,由于他在演奏过程中,通过呼吸间或插以“禾火”的声音,不仅在演奏技巧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使芦笙曲更富有生活气息,气氛更热烈。王光华同志演奏的芦笙曲,其结构多半都是演奏一段,又唱一段,唱一段,又演奏一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芦笙套曲”。
  流行在望谟、晴隆、兴仁等县苗族人民中的芦笙,演奏时并辅以姑娘们的舞蹈,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一丁;
责任者
王光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望谟县
相关地名
晴隆县
相关地名
兴仁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