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姐妹跨乡办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8370
颗粒名称: 布依姐妹跨乡办店
分类号: TS94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潘时珍、潘时秀姐妹俩是布依族人,通过学习裁剪技术,在江西坡乡大场坝创办了一家民族服装加工店。姐妹俩用自己的语言向群众介绍价格和产品,吸引了大量布依妇女和姑娘们前来咨询和购买。尽管开始时很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意逐渐兴隆。现在,她们每月有300多元的收入,除了吃、用的花费外,每人可得六七十元。姐妹俩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精神境界也有了新的飞跃。
关键词: 普安县 潘时珍 服装加工

内容

潘时珍、潘时秀姐妹俩是普安县窝沿乡一个布依山寨人。姐姐潘时珍22岁,妹妹潘时秀19岁,都是共青团员。去年4月,姐姐自费到县城学习裁剪技术,不到一月时间,这个心灵手巧的布依姑娘就掌握了裁剪衣服的基本技巧。回家后,她一边进一步钻研裁剪技术,一边教妹妹也学习缝纫,姊妹俩有了一技之长,决心走出偏僻的小山寨,闯出一条致富路。
  1987年9月初,姐妹俩带着哥哥支持的一台缝纫机,来到了布依族集中的江西坡乡大场坝——江西坡,以200元一年的租金,在街面上租了一间房子,支起了铺板,办起了民族服装加工店。
  赶场天,姐姐在店里加工衣服,妹妹则在店前摆摊卖凉粉、包子。她边卖边用布依语向赶场的群众介绍她们的民族服装加工店。布依妇女和姑娘们听说是加工本民族服装的缝纫店,纷纷到店里看加工的衣服并询问加工的价格。姐姐潘时珍把自己加工好的长衣、对襟衣、剪花拿给她们看,向她们介绍价格:长衣三块,背带二块五角,帐檐剪花一块五角,荷包剪花五角……。
  听到价格她们划算了一下:自己缝一件长衣需3天,一条背带也需3天,三块的,二块五,不贵不贵。一传十,十传百,两个星期后,每个场天要收30多样加工品,这样,即使妹妹潘时秀不再卖凉粉、包子,俩人也还忙不过来,只好又请来了堂姐帮忙。现在,她们每月300多元的收入,除了吃、用的花费外,每人可得六七十元。姐妹俩不但收入增加,而且精神境界也有了新的飞跃。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建林
责任者
潘时珍
相关人物
潘时秀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普安县
相关地名